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轩  刘毅  张渊  云德波  王林  范润金 《安徽医药》2019,23(6):1157-1159
目的 探讨自体阔筋膜治疗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头皮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4年9月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头皮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头皮及皮下组织彻底清创,均取出人工硬脑膜,然后用自体阔筋膜修补硬脑膜。结果 21例病人感染处头皮I期愈合,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头皮感染、癫痫、脑脊液漏、皮下积液,无头皮坏死、破溃、溢液等并发症。结论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头皮感染难以保留人工硬脑膜修复皮瓣,可取出人工硬脑膜后用自体阔筋膜修补硬脑膜,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刘春宏  孙继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55-2855
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时脑脊液产生及循环发生障碍,常会术后出现皮下积液,而且随积液增多,术区头皮张力会随之增高,从而影响头皮血运,影响切口的愈合,甚至引起切口感染,感染严重者则会危及生命.现将笔者收治的21例骨窗开颅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时机及材料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总结161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时机、手术材料的选择、术后并发症可能的原因及治疗的经验.结果 用硅胶涤纶网修补38例,自体颅骨修补26例,三维钛网修补72例与电脑塑形预成形三维钛网修补25例.头皮下积液26例,癫痫7例,钛网慢性切割头皮致钛网外露3例,头皮感染5例,脑内出血2例,硬脑膜外血肿1例;三维钛网颞部边缘翘起不适2例;钛网变形中央内陷2例.结论 选择合理颅骨修补材料、适宜的时机、提高手术技巧,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004年8月至2010年12月,笔者对我院48例头皮缺损患者应用头皮扩张术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12~56岁,平均36岁.病因为瘢痕性秃发27例,肿瘤切除后头皮缺损12例,外伤性颅骨暴露8例,先天性头皮缺损1例.择期手术38例,恶性肿瘤切除后及急性创伤后需限期修复10例.  相似文献   

5.
1 病案摘要 例1 患者女,45岁。1996-01因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致左额骨缺损7 cm×6 cm和头皮疤痕形成6 cm×6cm。1996-11入院。要求手术修补颅骨。因颅骨缺损范围较大且伴有头皮疤痕形成,故单靠转移皮瓣恐难以修补头皮缺损。我们采用头皮水囊扩张术,在疤痕两侧皮头帽状腱膜下放置水囊,左颞部置-150 ml水囊,右额部置-250 ml水囊。术后1周开始分次注水,每  相似文献   

6.
目的消化道肿瘤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对65例消化道肿瘤手术术后发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13 d首次发热59例,术后1周发热6例。结论术后发热与吸收热、呼吸道感染、胸/腹腔积液、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发热的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发热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196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体温2次高于38℃持续时间24小时以上者61例,术后病率31.12%,其中盆腔感染25例,占40.98%;呼吸道感染7例,占11.48%;败血症3例,占4.92%;泌尿道感染2例,占3.28%;肠道感染1例,占1.64%;无明显阳性体征的发热23例,占37.7%.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发热的主要原因为盆腔感染.术前重视阴道准备,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缝合不留死腔、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观察及处理可预防和控制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头皮定位法在颅内浅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行磁共振头皮定位,确定颅内浅表肿瘤在头皮最近投影点并标记。手术时根据投影点切开头皮开颅,切除肿瘤。结果20例病例病灶所在部位无定位失误.手术时间平均为(65.3±5.7)min.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术后复查MRI病灶均已切除,无术后感染。结论通过磁共振头皮定位法可在术前确定颅内浅表肿瘤在头皮最近投影点,设计手术路线。明确肿瘤与脑组织关系,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及术中可能对脑重要功能区或大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游离皮瓣移植术在头皮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的头皮烧伤并伴有大面积头皮缺损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周期、手术成功率、修复皮肤的肤色、质地、弹性。结果 观察组修复后头皮的质地、弹性和外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周期为(36.7±5.3)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7.5±3.2)d(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3.9%,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结论 运用皮肤扩张术在头皮烧伤修复整形中效果较游离皮瓣移植术手术成功率高,外观美观,但治疗周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6-01~2002-12共收治头皮感染20例.现将其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16例,女4例.平均33岁.额部4例,额颞部8例,顶部6例,顶枕部2例. 1.2伤情及头皮感染的原因开放型颅脑损伤3例,单纯头皮开放性损伤伤口清创术后感染10例(其中8例为外院转入,清创时均未剃发),闭合型颅脑损伤术后2例(其中1例为二次手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1例,颅骨修补术后4例(其中3例为外院转入).合并前颅窝底骨折3例、中颅窝底骨折2例、颅骨线样骨折6例,颅内积气2例,眼球外伤2例.化脓性角膜炎2例,颅内感染8例,脑脊液头皮伤口漏2例.  相似文献   

11.
<正>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后并发症多,其中术后感染较为常见,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后发生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探讨临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中改良头皮缝合法。方法帽状腱膜层用1-0微乔可吸收线间断连续缝合,<8 cm直线或小弧形切口,予4-0微乔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8 cm的创口,予1-0微乔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观察手术缝合速度、切口线头外露,头皮创口裂开、术后脑脊液切口漏,术后咀嚼颞部疼痛。结果该改良后头皮缝合法在颅脑手术中能明显加快手术缝合速度,术后无线头外露,无头皮裂开及感染,无脑脊液漏,术后咀嚼颞部疼痛明显减少。结论该改良头皮缝合法简单安全,成本不高,易于临床推广,在颅脑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头部肿痛1年、头皮破溃5个月于2005-03-04入院。1992-11-05因头外伤入我院,诊断为右额顶颞区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颅骨粉碎性骨折。当日行硬膜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恢复良好,于1994-03-25行颅骨修补术(武汉产高分子聚合材料)。术后出现右颞部头皮肿胀、疼痛。5个月前头部胀痛加剧,头皮破溃、有分泌物流出,无发热。入院查体:右额顶颞部见马蹄型手术瘢痕,局部略隆起,右颞前部切口处皮肤见直径1·0cm×1·0cm裂口,并见粉色分泌物,周围头皮发红。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头颅CT平扫:右侧颞顶部人工颅板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自体颅骨骨瓣自然环境下保存的方法。方法 对60例去骨瓣减压术取下的骨瓣按随机原则,选择自然环境下保存和酒精浸泡保存3~9个月,于3个月行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自然环境下保存的骨瓣经快速高温消毒后应用,酒精浸泡保存的骨瓣直接应用。结果 自然环境下保存的自体颅骨修复术后无感染及头皮下积液。亦无骨质吸收和骨瓣塌陷;而酒精浸泡保存的骨瓣自体颅骨修复术后2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骨质吸收和骨瓣塌陷。结论 自然环境下保存骨瓣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7,(1):212-213
目的:开窗减压术在治疗颌骨囊肿患者中的应用及其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颌骨囊肿患者82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患者给予施行开窗减压术摘除颌骨囊肿,B组患者给予施行传统刮除术摘除颌骨囊肿;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反复冲洗囊腔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B组为82.93%(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和术后疼痛率等临床指标值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应用开窗减压术与术后预防感染措施对摘除患者颌骨囊肿后预防感染的疗效较好,且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和术后疼痛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剖宫产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住院符合研究条件的剖宫产产妇100例按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选用头孢唑啉钠1g,于手术前30min内单次静脉给药,术中甲哨唑200ml冲洗宫腔、子宫切口;B组术后常规头孢唑啉钠+甲硝唑用药3d。比较2组术后病率、术后体温变化、腹部切口感染率及抗生素用量。结果 2组术后最高体温、抗生素使用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合理、低成本的良好方法。术中甲硝唑冲洗对预防感染有一定的作用,与术后静脉使用甲硝唑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但术后钛板外露是一直困扰神经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钛板外露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颅脑术后患者头皮非常薄,血运差;②钛板置入后头皮张力过高;③手术损伤颞浅动脉,导致局部头皮供血差,愈合较差;④术中硬膜悬吊不充分;术后形成硬膜外积液;⑤其他:如感染,排异反应(钛板、缝线),营养不良等。钛板外露后的创面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换药处理方能愈合,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伤口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围术期预防应用美洛西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美洛西林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剖宫产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腹壁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术后发病率。结果两组患者腹壁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术后发病率美洛西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预防应用美洛西林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感染率,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藏毛窦皮瓣转移术后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收治的藏毛窦皮瓣转移术后感染后利用VSD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进行冲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后因感染引发的并发症类型,以及治疗后21 d的24 h疼痛评分、愈合时间、二次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共收集19例患者,采用Limberg、Karydakis和BascomⅡ3种手术方法治疗,随访6~96个月,平均(19.5±8.2)个月;Limberg手术患者的疼痛反应较其他2种手术重,1例Limberg手术患者因非吸收线线结异物而导致感染复发,Karydakis和BascomⅡ手术患者均正常愈合,未出现复发。结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VSD治疗藏毛窦皮瓣转移术后感染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20.
脑外伤开颅去骨瓣术后骨窗处头皮下积液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伤开颅去骨瓣术后骨窗处头皮下积液(以下简称头皮下积液SSH)属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H)的一种特殊类型,关于TSH的发病原因以及处理方法已有相当的献予以探讨,但有关开颅术后骨窗处SSH的成因及处理方法则少有人研究,对如何从开颅术中术后的处理细节上进行改良,以预防SSH的发生方面更无人涉足。为此,我们将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