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72岁。因反复咳嗽并咯脓痰2个月,时有发热加重7d入院。有6年吸烟史(15支/d)。CT检查:右肺下叶见一8cm×7cm的高密度块影,周围尚光滑,密度不均,可见分叶,纵隔内未见肿大的淋巴结。手术所见:于右肺下叶见一8cm×7cm的肿块,质中等,侵犯右肺中叶,行右肺中下叶切除术。纵隔内未见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送检物为右肺中下叶,表面光滑,灰褐色。沿支气管切开肺叶,见右肺下叶内距肺门0.3cm处有一椭圆形肿物,约8cm×7cm×5cm,灰白色,质软,边界清楚,似分叶状,肿瘤累及右肺下叶支气管内及右肺中叶。镜检: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和丰富的血管构成,瘤…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7岁,因"摔伤至左髋肿痛、活动受限4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入院查体:左下肢外旋50°,缩短约2cm,大粗隆可及压痛叩击痛,下肢纵向叩击痛(+),左下肢皮温较右侧低,左侧股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均未触及。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47岁,头晕15年,胸闷1年,加重5 d,以"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积液,轻度贫血"收入院。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高血压病史15年,最高达150/105 mm Hg(1 mm Hg=0.133 k Pa),反复出现头晕。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闷,5 d前突感胸闷症状加重,晚间难以平卧。入院查体:血压140/80 mm Hg,心率87次/  相似文献   

4.
<正>闭锁肺综合征(locked lung syndrome,LLS)为内科急危重症,指临床上频繁大量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或类似交感神经激动剂,反而使支气管痉挛加剧,形成"闭锁状态",造成哮喘持续症状。气道高反应性为其特征,若治疗不及时、方法不当,常可发生窒息,危及生命。患者,女,7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四肢抽搐1 h"入院。患者缘于10年前受凉后出现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加油站"对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7至12月符合纳入条件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至6月符合相同条件的化疗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入院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建立治疗档案;入院后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进入"自我效能加油站",采用化疗常规护理+自我效能增强措施进行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实施干预后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时,应用希望水平调查表、负性情绪调查表、满意度调查表干预后效果调查。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希望水平评分分别为(43.6±3.2,36.5±5.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3±3,58±4,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33±3,56±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2%、76%,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加油站"能够提高肺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和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的影响,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73岁,主因"突发呼吸困难7 h"入院,入院前7h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伴有心悸,持续5 h不缓解,呼吸急促,无胸痛,无濒死感,查体:消瘦病容,口唇、肢端轻度发绀,平左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5岁.因"二尖瓣关闭不全"于2008年11月12日入院.既往无过敏史,无家族遗传性病史.入院体检:T36.8℃,P 84次/min,R 20次/min,BP 140/82mmHg,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脏搏动增强,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脊柱及四肢活动度正常,无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浮肿.超声心动图示: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8岁。因咳嗽、咯痰、气短7d入院。入院前7d,患者受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咯灰色黏稠痰80ml/d,气短,无潮热、盗汗,无体质量减轻。经口服头孢拉定、甘草片、氨茶碱治疗5d后,咳嗽、咯痰、气短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不规则厚壁空洞,性质待定;Ⅲ期矽肺。遂以“矽肺结核;肺部感染”收入院。患者有煤矿粉尘作业史21年,否认有结核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9.
【摘要】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主因体检发现左下肺肿物12d,于2010年1月17日入院。患者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热、乏力纳差等异常症状,体质量无减轻。既往吸烟史20年(约20支/d),高血压病史20年,冠心病史10年,糖尿病史6年。胸部CT示左肺下叶内基底段类圆形肿块影,边界较光滑,密度欠均匀,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钙化影,CT值23~55Hu,大小约50.9mm×35.5mm×34.5mm,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通畅。增强扫描:病灶呈不  相似文献   

10.
肺脑合剂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患者晚期的严重合并症之一,早期诊断、治疗是减少死亡的关键因素。从1987年10月至1991年3月,我们以血气变化作为主要监测指标,观察了肺脑合剂对慢性肺心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患者均按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肺性脑病的诊断、病情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观察。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54~81岁,平均63岁;60岁以上16例,占64%。入院时重型3例,占12%;中型12例,占48%;轻型10  相似文献   

11.
张杰  张颖  余其贵  马晋 《安徽医药》2014,18(1):109-11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 在治疗前后血清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例(稳定期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60例(急性加重期COPD组),其中加重组分为脓痰组30例,非脓痰组30例;同期健康对照者30例(健康对照组);于入院后24 h内测加重组及稳定组、正常组血管内皮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第8天加重组以上各项指标,动态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 (1)加重组患者第1天血VEGF水平高于稳定组,稳定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脓痰组第1天VEGF值[(233.36±73.98)μg·L-1]明显高于非脓痰组[(194.46±65.51)μg·L-1](P〈0.05),而His-CRP、WBC、N则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VEGF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指标;(3)脓痰组及非脓痰组VEGF第1天均明显高于第8天,提示VEGF随炎症程度呈动态变化,对疗效监测有一定作用.结论 血清VEGF水平在COPD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均升高,且其水平随炎症程度呈相应变化,表明VEGF对COPD患者炎症程度判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43岁。"发现下颌骨疼痛性包块8年余"入院。患者诉约8年前发现下颌骨略膨隆,略有压痛,3年前下中切牙松动后自行脱落,1年前右下前牙松动,包块压痛加剧,  相似文献   

13.
沈龙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193-194
患者男,41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6 h."入院.本病历特点:无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6 h,左手无力,不能持物,左侧下肢无力,可自己行走,伴头胀痛,无头晕,无恶心、呕吐,既往史:曾诊断"左侧下肢静脉血栓"病史182年,已治愈;诊断"右侧下肢静脉血栓"病史12年,已治愈;诊断"左侧上肢静脉血栓"病史3年,已治愈;入院时查体:体温36.2℃,脉搏7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00/70 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8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神清语明,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尚可,计算力减退,双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眼底,A∶ V = 2∶ 3 .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9岁,农民,系进行性消瘦半年,伴发热、乏力10d入院。患者原有2型糖尿病史17年,平日不规则使用口服降糖药(具体用药不详),未能正规监测血糖。近半年来在无明显诱因下,体质量由85kg下降至70kg左右,否认有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黑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F)的发病情况、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对1997年5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104例DF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DF的发病率占糖尿病(DM)的13.8%;年龄14~75岁;DM病史6~31年,DF病史2月~11年;入院时平均空腹血糖12.4mmol/L;合并心脑血管病67例,高脂血症78例,糖尿病肾病34例,视网膜病变48例,78例有明显诱因;病变程度按Wangers标准分级;病变部位多在足趾;54.8%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59.6%肢体麻木或膝反射减弱,79.8%皮温下降、足部静息痛、皮肤颜色变黑或足背动脉搏动异常.降糖、抗炎、活血化淤、局部用药等治疗,痊愈率36.5%,截肢率为7.7%,死亡率17.3%.结论 DF是DM患者长期神经和血管病变的结果;争"三早"、防诱因是降低发病率、截肢率、死亡率的首要措施;控制血糖、抗感染是治疗DF的关键;局部用药、活血化淤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病例:患者,女,89岁。因"意识障碍伴左侧肢体无力2小时"于2011年3月14日入院。初步诊断:脑梗死、多发腔梗、高血压病、房颤、肺感染、呼吸衰竭。患者既往脑卒中病史20年,高血压病史30年。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04/83mmHg(1mmHg=0.133kPa),患者意识朦胧,言语含糊,颜面水肿,双侧瞳  相似文献   

17.
藻酸双酯钠静脉滴注致血管扩张及急性腹泻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藻酸双酯钠为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较好药物。我院在临床应用青岛第三制药厂生产的藻酸双酯钠(PSS,批号为861121)时,遇到2例静脉滴注后引起以面部为主的血管扩张及急性腹泻者,现报道如下。 例1,男性,58a,于1987年11月14日以高血压病Ⅲ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入院。入院后给予右旋糖酐—40 500mL加PSS 200mg,静脉滴注,qd,滴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1岁,以"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障碍5.5h"入院。经头颅CT或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Ⅱ级。入院后行CTA显示为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宽颈小动脉瘤,并且经DSA证实。动脉瘤形状为囊性,直径为2.8mm,瘤体:瘤颈<1.5mm。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手术,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左侧股动脉并置入6F导管鞘,并通过6F导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8岁。主因间断咳嗽、咯痰、发热两年,加重1周于2000年3月21日入院。于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黄痰伴发热、盗汗,体温最高38℃。于外院查胸片示右肺中上叶大面积高密度阴影。按肺炎治疗10余天,复查胸片较前无变化。后查OT试验、支气管镜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刷检未获瘤细胞。1年前再次出现高热,盗汗及纳差。复查支气管镜,灌洗液培养为毛霉菌,绿脓杆菌。经氟康唑、磷霉素等治疗后,体温降至38℃以下,仍有咳嗽,咯黄痰,间断痰中带血,偶有铁锈色血块。入院前反复多次胸片及CT检查,右肺上叶阴影均无明显变化,1周前再次出现高热而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0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合作,轻度贫血貌,右锁骨上可及1个2cm×3cm大小淋巴结,质  相似文献   

20.
高连辉 《河北医药》2009,31(16):2190-2190
患者,男,69岁,主因间断胸痛5-6年,加重1月余于2008年12月6日入院于阜外医院。10余天前患者于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病变,建议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樾术(CABG)。患者及家属要求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 I)治疗。入院查体:血压(BP)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HR)68次/m in,心肺腹未见异常。常规化验未见异常。予阿司匹林3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