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栀子金花丸中黄连、黄柏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正国  孙兆伟  刘琳琳 《中国药事》2010,24(11):1122-1123
目的建立栀子金花丸中黄连、黄柏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栀子金花丸中黄连、黄柏进行鉴别,并对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样品处理方法、展开剂等)进行优化。结果与结论建立了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的鉴别方法。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黄连、黄柏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
成方中黄连、黄柏的薄层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有霖  潘馨 《海峡药学》2003,15(2):36-37
目的 探讨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几种成方制剂中黄连,黄柏成份的效果。方法 采用硅胶G为吸附剂,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结果 黄连对照药材显3个亮黄色的荧光斑点,黄柏对照药材显两个亮黄色的特征荧光斑点。结论 本方法可以用于鉴别制剂中黄连成份。  相似文献   

3.
目的:返魂草为我国长白山地区的一种特色药材资源,为保证其质量,为该药材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总结文献资料,对返魂草药材的鉴别进行综述。结果为返魂草药材提供了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结论阐述了返魂草药材的鉴定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杨秋明  陈梅贞 《中国药房》2010,(23):2166-2167
目的:对厚朴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用超声法提取厚朴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提取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与结构鉴定。结果:用中等强度超声波、95%乙醇、8倍量溶酶提取3次,每次30min即可很好地提取厚朴药材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总酚、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提取率(按原药材质量计算)分别为1.92%、1.26%、0.66%。用聚酰胺柱层析可分离得到和厚朴酚单体。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高,可为厚朴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9,(1):99-103
目的:为含黄连-干姜药对(简称"黄连-干姜")方剂的后续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黄连-干姜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统计主治疾病频次、配伍药材频次;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含黄连-干姜方剂药材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设置支持度分别为15%、20%、25%,置信度为0.90);选择频次排前2位的主治疾病和配伍药材频次最高的温里药和清热药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92首含黄连-干姜方剂,涉及主治疾病9种(频次≥15),包括痢疾、泄泻、积聚、痞满等;常用配伍药材21味(频次≥55),包括当归、厚朴、附子、黄芩等;常用药材组合有19个,其中核心药材组合包括黄连-干姜-人参、黄连-干姜-厚朴、黄连-干姜-当归;常与黄连-干姜配伍治疗痢疾的核心药材有5种,治疗泄泻的核心药材有9种;在黄连-干姜配伍温里药附子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8种,在配伍清热药黄芩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7种。结论:含黄连-干姜药对方剂主治疾病以消化道疾病为主;该药对可配伍不同药材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可为其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事》2003,17(9)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 ,2 0 0 3年第二季度全国药品质量抽检结果日前公布 ,结果显示 ,流通领域化学药品质量较稳定 ,中药材质量仍然存在严重问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省级药品检验所 ,共抽验 2 0种化学药品 2 6 94个批次 ,合格率为 97 9%。从全国 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抽取样品 2 2 5 9件 ,涉及药材品种 86种 ,其中 6 43件次不合格。重点抽检常用中药材 :丹参、金银花、山茱萸、防己、菟丝子、黄芩、黄柏、厚朴、黄连、黄芪、龙胆、南五味子、乌梅、栀子、枳壳等 15个品种 15 98件样品 ,不合格件次为 5 19件 ,除黄柏、黄连合格率分别为 1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黄柏成份的复方连柏外洗液中黄连的薄层色谱法鉴别的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为吸附剂,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在365nm紫外光波长下检视。结果黄连对照药材显3个亮黄色的荧光斑点,黄柏对照药材显两个亮黄色的荧光斑点。结论此方法可用于含有黄连、黄柏成份的制剂中鉴别黄连。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索黄连解毒汤铜对绿假单胞菌生长与毒力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与不同浓度梯度的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共同培养,观察对细菌生长、毒力因子、生物膜的影响。倍比稀释法观察黄连解毒汤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刚果红弹性蛋白降解试验检测弹性蛋白酶活性,氯仿盐酸法测定绿脓菌素分泌量,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被膜起始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密度感应(QS)基因转录水平。结果:黄连解毒汤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 mg·ml-1,黄连、黄芩、黄柏均为25 mg·ml-1,栀子为50 mg·ml-1。黄连解毒汤和黄连抑制绿脓菌素最低浓度均为6.25 mg·ml-1,黄芩与黄柏为12.5 mg·ml-1,栀子为50 mg·ml-1。黄连解毒汤抑制弹性蛋白酶最低浓度为6.25 mg·ml-1,黄连与黄柏均为12.5 mg·ml-1,黄芩和栀子均为25 mg·ml-1。黄连解毒汤抑制生物被膜的最低浓度为6.25 mg·ml-1,黄连和黄芩均为12.5 mg·ml-1,黄柏和栀子均为25mg·ml-1。在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梯度之下,6.25 mg·ml-1黄连解毒汤和12.5 mg·ml-1黄连抑制las B、las I、lasR、rhl I、rhlR基因转录,12.5 mg·ml-1黄岑和25.0 mg·ml-1栀子抑制las B和las I基因转录,12.5 mg·ml-1黄柏抑制las B和rhl I基因转录。结论:黄连解毒汤4种组分通过协同作用对细菌生长和密度感应系统调控的毒力因子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晏艳  冯芳  王丹 《药学进展》2010,34(6):275-280
目的:研究经典方剂栀子厚朴汤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在栀子厚朴汤原方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获得药味数及各味药的用量不同的16个组方,分别给随机分组的16组小鼠灌胃使用,测定小鼠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并据此计算正交表中栀子、厚朴和枳实的极差,确定栀子厚朴汤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主要药材;对各组方进行HPLC分析,选出20个特征色谱峰,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各特征峰峰面积与不动时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寻找与药效相关性较大的色谱峰,探讨栀子厚朴汤抗抑郁活性成分。结果:确定厚朴为栀子厚朴汤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材;发现6个来自厚朴的色谱峰(即4、5、7、18、19、20号峰)的峰面积与药效相关性较强,其对应的成分为栀子厚朴汤抗抑郁活性成分。结论:采用将HPLC分析、药理学实验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如极差分析、相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发现栀子厚朴汤的活性成分,并对其他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的确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药饮片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依据,按照调配要求,对原始中医药材进行加工、切制、炮制、调剂而形成的可在临床直接使用的中药[1]。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药材会失去原有的颜色和性状,极易与其他外观相似的药材混淆,致使配药错误,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鉴定中药配方中外观相似药材饮片至关重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从来源、功效和性状等几个方面对中药配方中常见外观相似药材饮片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20,(2):153-159
目的:提高香砂和中丸的药品质量标准。方法:在香砂和中丸原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修订性状观察和显微鉴定项目;建立组方药材姜厚朴、广藿香、苍术(土炒)的薄层色谱法(TLC)鉴定方法;建立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香砂和中丸的外观性状描述修改为"黄棕色或棕褐色的水丸"。对显微鉴别项目的表述进行了少量调整。姜厚朴、广藿香、苍术(土炒)的TLC图谱均与相应的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样品无干扰。HPLC法采用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_(18)柱,柱温为30℃,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40∶60,V/V,橙皮苷)、乙腈-1%冰醋酸(52∶48,V/V,厚朴酚、和厚朴酚),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84 nm(橙皮苷)、294 nm(厚朴酚、和厚朴酚)。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进样量分别在0.201 8~2.018、0.035 7~0.357 4、0.028 2~0.282 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9);检测限分别为2.0、0.72、0.45 ng,定量限分别为7.0、2.45、1.61 ng;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100.49%、102.08%,RSD均小于3%。结论:本研究在香砂和中丸原质量标准基础上修订了性状观察、显微鉴别项目的表述,增加了姜厚朴、苍术(土炒)、广藿香的TLC鉴别方法,并采用HPLC法测定了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能够有效地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南药学》2019,(11):1914-1917
目的提高功劳去火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黄柏、黄芩和栀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处方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含量。结果以盐酸黄柏碱对照品、黄芩对照药材、栀子对照药材为对照,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栀子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分别在0.022~0.432μg、0.062~1.233μg、0.021~0.421μg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RSD为2.0%)、101.0%(RSD为1.8%)、97.7%(RSD为1.4%)。结论本方法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功劳去火胶囊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四味生药组成,对其抗炎活性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确切机理仍不清楚。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形态学改变与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指征较为一致,因此作者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黄连解毒汤各组分的抗结肠炎作用。不携带病原体的7周龄雌性 BALB/c 小鼠分为6组,每组8只。4个组自 DSS(4%水溶液)造模之日起每日分别服用1 g/kg 剂量的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另设正常组及模型组。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测量小鼠体重、血红蛋白含量、胸腺和脾脏重量以及结肠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四川主产黄连进行了测试性状的选择与初步分析,为制订黄连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黄连的48个形态性状,包括12个必测性状和36个补充性状,分析数量性状的差异性;探讨HPLC指纹图谱在黄连DUS测试应用,分析了不同品种的黄连差异性,作为鉴定辅助手段.结果 黄连的数量性状受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作者在植物分类学方法鉴定的基础上对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包括根、根茎、叶柄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药材根、根茎、叶及花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使用HPLC法对药材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以图文形式详细记录了毛黄堇药材的性状、组织和粉末显微特征,明确了毛黄堇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采用HPLC法分析其指标性成分为脱氢为卡丁。结论首次对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为日后工作中毛黄堇药材和饮片的鉴别提供依据、为其人工驯化工作的评价提供参考并且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止痛风湿丸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止痛风湿丸中的栀子、黄柏、黄芩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了栀子、黄柏、黄芩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止痛风湿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石斛属27种药用植物的性状鉴定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中国西南地区产27种石斛属药用植物药材(茎)的性状特征,为石斛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考察药材来源,并比较性状鉴定.结果 描述了27种石斛属药用植物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结论 可为石斛属药用植物药材的准确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徐士云  张玉东 《中国药业》2006,15(19):42-43
目的 探讨孕妇金花片中栀子、金银花、白芍、黄柏、黄连的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相互分离良好.阴性样品对药材的鉴别没有干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薄层色谱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孕妇金花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常用苦寒药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了解常用苦寒代表药的急性毒性.方法取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防己、苦参、龙胆草、山豆根水提液给小鼠灌胃,测定LD50或最大耐受量(MTD),观察动物所出现的毒性反应.结果以生药量计,黄连、苦参和山豆根的LD50分别为4.89、9.36和40.06 g·kg-1;黄芩、栀子、大黄、汉防己、黄柏和龙胆草的MTD分别为160、160、120、120、80和80 g·kg-1.服药后动物均表现有活动减少,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5味药直接对胃肠道有刺激,引起稀便甚至或腹泻.结论9味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一定剂量时可致动物死亡.  相似文献   

20.
龙剑眉 《淮海医药》2000,18(4):314-315
中药材性状鉴别就是利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十分简便的方法对中药材的外在形态进行鉴别。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也是我们中药鉴定主要方法之一,笔者结合工作谈几点体会。性状鉴定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形状 中药材的形状与植物特性与用药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如根类药材有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板片状等,种子类药材有圆形、球形等。老药工们的经验鉴别术语,形象生动,易懂易记。《中国药典》的性状描述中也常采用,如描述“川贝母”的“怀中抱月”;“地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