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VTE患者160例及正常人群16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PAI-1启动子区域的4G/5G的多态性。结果:PAI-1基因4G/5G三种基因型4G/4G型、4G/5G型、5G/5G型在VTE组的分布频率为42.50%、35.00%、22.50%,对照组分布频率为17.50%、43.12%、39.38%,VTE组与对照组4G/4G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后,PAI-1 4G/4G基因型(OR=3.398,95% CI=2.025~5.702,P=0.000)、吸烟(OR=1.447,95% CI=1.022~2.049,P=0.037)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TE组PAI-1 4G/4G基因型频率较正常人群高,证实了4G/4G基因型与静脉血栓栓塞发病有相关性,且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文献报道[1],在美国每年约有25~30万例VTE发生,其中约有1/3为PE患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VTE发病率明显增高,并且在过去诊断为DVT的病人中,至少有30%将再次发生DVT.因此,对于VTE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影响患者预后和增加术后病死率.明确腹部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长期卧床、严重创伤、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机械物理方法和药物预防等),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影响患者预后和增加术后病死率。明确腹部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长期卧床、严重创伤、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机械物理方法和药物预防等),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血液病学会(ASH)于2020年10月发布的静脉血栓栓塞(VTE)管理指南,针对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治疗提出了最新推荐意见,笔者结合我国抗凝药物具体情况,对指南中VTE的抗栓综合管理进行解读,内容涵盖VTE患者的治疗管理、复发性事件的处理以及VTE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建议等.指南推荐新诊断VTE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hreli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HepG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分泌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和时间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上清、PAI-1、tPA含量,采用ghrelin预处理1h后,加TNF-α检测二者变化。结果TNF-α(0.1、1、10μg/L)浓度、时间(2、6、24h)依赖地增高PAI-1,tPA轻度增加,tPA/PAI-1下降;ghrelin抑制单独作用和TNF-α诱导的PAI-1分泌,增加tPA,提高tPA/PAI-1。结论Ghrelin可抑制基础的和TNF-α诱导的PAI-1分泌。  相似文献   

7.
罗贵有  岳化葵  马云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487-1488
目的 探讨血浆中血栓素B,(TXB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α-140(GMP-140),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酶(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在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发病过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TXB2、GMP-140、6-K.PGF1α、ET采用放射免疫法(RIA),tPA、PAI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和正常对照组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脑动脉硬化组,脑血栓组血小板指标TXB2,GMP-14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内皮细胞合成物6-K-PGF1α和ET含量脑血栓组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正常组(均P〈0.01),脑动脉硬化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纤溶指标tPA,tPA/PAI两组脑血管病血浆水平明量低于正常组;PAI水平虽有增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血管病疾病存在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纤溶活力低下,这些改变可能参与疾病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纤溶功能,以及它们在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分析其纤溶功能紊乱的可能原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两个亚组(Non-MVC,非大血管病变组40例;MVC组,大血管病变组26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FLISA)测定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水平,同时测定其它一些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各组血浆t-PA、PAI-1和PAP水平显著升高;MVC组PAI-1水平较非大血管病变组显著升高;相关分析显示,血浆t-PA、PAI-1和PAP水平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显著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存在纤溶活性的降低,并可能由此影响了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倪松石  江爱桂  黄剑飞  姜生扬 《江苏医药》2006,32(9):838-840,F0002
目的通过研究兔实验性肺血栓栓塞(PTE)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在肺动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了解急性肺栓塞后机体纤溶能力的变化。方法将48只日本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栓塞组和对照组。栓塞组利用自体血栓经股静脉输入建立PTE模型,对照组输入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及栓塞后即刻、4、8、24h栓塞部位肺动脉组织中t—PA及PAI-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PA在栓塞后即刻和4h未见明显表达,8h和24h表达明显增强;半定量蛋白结果显示t—PA在栓塞后4h表达开始增高。8h进一步增强,24h达高峰。与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AI-1在栓塞后即刻及24h均见明显表达,而在栓塞后4h和8h表达明显减少;半定量蛋白结果显示PAI-1在栓塞后4h开始降低,8h降至低峰,与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AI-1在栓塞后24h表达有所恢复。结论兔急性肺栓塞后.t-PA表达水平随时间而逐渐增高,PAI-1表达呈现-过性降低。表明了在肺动脉栓塞早期,机体的纤溶功能明显增强,这与肺血管的tPA和PAI-1表达平衡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3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测定PAI-1启动子区域的4G/5G的多态性.结果 PAI-1基因4G/...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Backgrou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which includes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PE), is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VTE is a common disorder, with an estimated annual incidence of approximately 5–12 persons per 10,000. 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ho develop VTE is exacerbated by the risk of recurrent VT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and chron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s a long-term complication of PE.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肺栓塞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7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例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过器置放、溶栓、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抗凝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临床症状和病灶的医学影像改变判断其疗效。结果 肢体肿胀完全消失,彩色多普勒检查示下肢静脉完全再通7例,症状体征消失,长久站立或行走后轻度肿胀,彩色多普勒检查示下肢静脉部分通畅,血流信号明显22例,肿胀减轻,长久站立或行走后肿胀明显加重,休息后再度缓解8例。4例肺栓塞患者症状明显好转。3例CT检查发现肺内病灶的患者治疗后肺内病灶明显缩小2例,病灶消失1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效果好的方法,可改善其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Meta方法评价纤溶酶治疗国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全文电子期刊及Medline(1990至2008年6月)、EMBAS(1994至2008年)、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辅以手工检索发表及未发表的有关纤溶酶治疗国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Cochrane推荐的RevMan 4.3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比值比作为效应合并量。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治疗后总有效率和彩超复查再通率为临床观测指标,纤溶酶组和常规抗凝,祛聚对照组相比合并比值比分别是[P<0.01OR2.98(1.88,4.75)]、[P<0.01OR2.26(2.31,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本项Meta分析为基础,纤溶酶治疗国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单纯抗凝、祛聚有益,但由于纳入试验的质量不高,目前尚不能得出最终结论。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总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中应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7年9月至2012年3月在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及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下肢DVT患者,分别针对不同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20例周围型DVT、下肢症状不严重患者应用单纯抗凝治疗,26例亚急性、无肺栓塞但有肢体肿胀组患者应用下肢浅静脉阻断深静脉灌注溶栓治疗,10例下肢混合型血栓、发病时间小于1周的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24例下肢中央型血栓、发病时间小于1周的患者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4组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治疗显效率为76.3% (61/80),有效率为16.3% (13/8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 (6/80).其中2例合并肺栓塞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有3例存在抗凝禁忌,有1例因脑出血死亡;治疗后,4组患者健、患肢膝关节上、下15 cm处周径差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同病情的下肢DVT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确切,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微创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采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联合应用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多种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技术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滤器置入成功率为100%,17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性介入治疗后有15例患者血栓完全清除(88.2%),1例血栓部分清除(5.9%),1例无效(5.9%),15例血栓完全清除患者术后随访3~73个月(中位随访期24个月),临床无症状复发。1例血栓部分清除患者术后症状减轻,随访期内症状反复。17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肺动脉栓塞,16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及PTA等多种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技术的联合应用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特点。方法对19例超声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病例经X线血管造影而确诊。结果初步探讨了不同形态、不同类型的血栓对血管的阻塞及受累情况的超声特点,其准确率为96%、敏感性100%,血栓检出率及定位准确性分别为88%和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为临床的观察、诊治及病变的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具有无创、实时、安全可靠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16-sS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PE的13例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通过多平面薄层重建(MPP)、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结果全部13例中,16-sSCTPA共显示肺动脉栓塞58支,其中发生在肺动脉主干3支、叶动脉18支、段动脉22支、亚段及亚亚段肺动脉15支。11例有多支肺动脉栓塞,2例仅单支栓塞。58支中,中央型29支,偏心型17支,闭塞型12支。结论16-sSCTPA可清晰显示亚亚段以上的肺动脉及其腔内栓子的部位和形态,同时具有快速、无创、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PE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病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璟  古健  李田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173-175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预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结果患者多在术后1周内起病,好发于左下肢。术后24h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4.64±0.92)g/L。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抗凝、溶栓治疗,配合下肢静脉滤器置入,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24h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病的早期预测指标。抗凝或溶栓治疗,配合下肢静脉滤器置入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