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抑郁症状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中的流行状况,分析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为T2DM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对抑郁症状、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进行评定。结果 T2DM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为69.51%,抑郁组人格特征中的E、N维度和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格特征中的性格内向及情绪不稳定,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及总的社会支持均与抑郁程度相关,其中情绪不稳定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最显著。结论 T2DM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较健康人高,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均与抑郁症状相关,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是影响T2DM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优秀护士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优秀护士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卡氏16项个性因素对60名优秀护士及81名一般护士的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一般护士比较,她们具有低敏感性、安详、机警、果断的人格特征;同一般女性相比,她们具有高敢为性、高实验性、高独立性、高自律性、低恃强性、低怀疑性和低世故性的人格特征。结论要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的和个性的发展,必须对她们进行人格教育,拟应用16PF的结果建立护生心理特征的模型,提高护士人力资源的选拔、培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运用16PF及酒精戒断症状量表测查106例男性酒依赖住院的患者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6PF因子分中,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分值高于常模(P<0.001),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分值低于常模(P<0.05,P<0.001);(2)嗜酒年龄以35a为界的两组患者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和内向与外向型次级人格因素方面有统计学差异;(3)有无精神症状的两组患者幻想性和独立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明显的人格异常,尤其低年龄组和有精神症状的酒依赖患者有明显人格偏离,临床干预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157例女性吸毒劳教人员人格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女性吸毒劳教人员(简称女吸毒者)的人格状况.方法:对江西省女性吸毒劳教所的157名吸毒劳教人员进行了16PF人格测量.结果:女吸毒人员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和忧虑性四个因子上高于常模,而在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十个因子上低于全国女性常模;女吸毒人员中大学文化者在恃强性上高于初中以下文化者,而在敏感性上却低于初中以下文化者;通过对女吸毒人员16种人格的得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我们从中提取出六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情绪因子、独立因子、乐群因子、严谨因子、幻想因子和世故因子.结论:女吸毒人员的人格有很大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格特征对冠心病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对769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简式简明心境问卷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和正常组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神经质和掩饰性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简式简明心境问卷总分和紧张、抑郁、愤怒、疲乏、混乱负性情绪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常模(P〈0.01),而正性情绪精力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常模(P〈0.01)。冠心病患者的总体情绪状况与人格的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向和掩饰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冠心病患者人格的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进入总体情绪状况的回归方程。结论人格的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是影响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的重要因素,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干预,从而达到管理和控制冠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对89例焦虑症患者和8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并作对照研究。结果焦虑症组的E分低于对照组,N、L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焦虑症患者的人格具有内倾性、不稳定性和掩饰性,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P3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人格测定,并采用德国BP公司生产的128导脑诱发电位仪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实验采用经典Oddball研究范式。结果 (1)在Pz点,P3波幅与内外倾人格维度呈负相关;与神经质人格维度及精神质人格维度呈正相关。P3潜伏期与内外倾人格维度及精神质人格维度呈负相关;与神经质人格维度呈正相关。其中,Pz点P3波幅与神经质人格维度的相关系数显著。(2)在Cz点,P3波幅与内外倾人格维度呈负相关;与神经质人格维度及精神质人格维度呈正相关。P3潜伏期与内外倾人格维度、神经质人格维度及精神质人格维度均呈负相关。(3)在Fz点,P3波幅与内外倾人格维度及精神质人格维度呈正相关,与神经质人格维度呈负相关。P3潜伏期与内外倾人格维度及精神质人格维度呈负相关,与神经质人格维度呈正相关。结论健康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P3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康复期患者在心理治疗前后的人格特征变化。方法选取我院历年以来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80例,经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有55例,抑郁症25例,对患者前后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进行测查分析。结果经检验治疗除了对抑郁症和偏执狂没有影响之外,其他心理疾病患者的症状在治疗前后均变化较大。结论采用联合的心理疗法有利于患者心理的康复,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诊治。  相似文献   

9.
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人格特征。方法将66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得分与常模进行对照。[结果]男性患者在B(聪慧性)、E(恃强性)、G(有恒性)、Q(忧虑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4(紧张性)因素,女性患者在B(聪慧性)、F(兴奋性)、O(忧虑性)、Q1(实验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有差异。结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具有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迟钝、忧虑抑郁、独立性差、情绪不稳定、内向等人格特点,在认识社会与环境、自我调整与超脱矛盾、有效适应环境方面具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人格特征,为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心理干预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18例自愿戒毒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进行测查。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EPQ各分量表分值与成人常模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男、女依赖者之间,在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性(L)分量表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军人焦虑状态下松弛技术干预效果与人格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海防团心理调查中对34例焦虑状态者予松弛技术干预,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焦虑量表(SAS)和意志力问卷调查, 对干预效果与人格特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内、外向N、E维度与松弛技术干预效果呈正相关(r= 0.328、0.346);松弛技术干预前后焦虑总分变化明显(P<0.01)、意志品质无线性相关。结论松弛技术干预效果受人格倾向影响,注重人格塑造对学会放松、克服焦虑心境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妇女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分别对99例IVF-ET妇女和98例正常育龄妇女进行测试。结果①在SCL-90中,IVF-ET妇女组的躯体化、强迫、恐怖、焦虑、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的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育龄妇女组(P<0.05或P<0.01)。②在人格特征上,与正常育龄妇女相比,IVF-ET妇女更加内向。③人格特点与SCL-90总均分呈正相关。结论 IVF-ET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她们人格中的神经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为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帮助,同时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量表对150例抑郁症患者(病例组)进行测试并与100例中国常模(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疑问量表(Q)、说谎量表(L)、诈病量表(F)、校正量表(K)得分值在两组间比较,Q在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L、K得分值高于病例组、病例组的F得分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量表中T分值均没有大于70分,所测结果有效。临床量表10个因子的比较中,病例组和对照组的Ma、Mf因子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Hs、D、Hy、Pd、Pa、Pt、Sc、Si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MMPI量表测试,抑郁症患者的Hs、D、Hy、Pd、Pa、Pt、Sc、Si因子与常模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以通过MMPI量表测试对抑郁症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4.
卞荣荣  葛未央  李勇  丛晓银 《江苏医药》2022,(5):499-502+506
目的 分析心理门诊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估心理门诊771例青少年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分析性别、文化程度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与常模数据比较,青少年患者的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分数较高(P<0.01),EPQ中神经质分数升高,精神质和掩饰程度分数下降,性格更内向(P<0.01)。与男青少年患者相比,女青少年患者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分数升高(P<0.05)。女青少年患者神经质分数更高,男青少年患者精神质分数更高(P<0.05)。与初中青少年比较,高中青少年患者性格更内向,精神质分数较高,掩饰程度分数较低(P<0.01)。与低神经质组比较,高神经质组的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数较高,性格更内向,精神质分数较高,掩饰程度分数较低(P<0.01)。结论 心理门诊青少年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一定人格特征,且受性别、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温州地区吸毒人群的人格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毒人群的人格特征和确定吸毒的高危人群,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毒品蔓延。方法: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用艾森克(Eysenck)人格问卷对2002年7月-2003年8月在温州市强制戒毒所戒毒的学员进行调查和记录。结果:<20a和20-39a的男性以及20-39a的女性E分数平均值偏低;<20a和20-39a的男性N分数平均值偏低,而<20a和20-29a的女性N分数平均值则偏高;20-39a男性和所有女性P分数平均值偏高。结论:吸毒人群倾向于内向型,心理状态不太正常,情绪不太稳定。尤其是女性,多呈抑郁型。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应作为药物滥用重点预防对象,对其加强药物滥用预防宣传教育、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的人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以3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517例健康人作为常模组,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结果帕金森病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评分〈8为13例,≥8为17例;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神经质维度和掩饰程度维度分高于常模组,精神质维度分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亚组的神经质维度和掩饰程度维度分高于非抑郁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精神质维度和内外向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具有情绪不稳定、掩饰的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曹巧璐 《北方药学》2014,(1):144-145
目的:探讨人格心理学的进展。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传统心理学范式如精神分析学范式、特质论范式、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等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仅为普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极其珍贵的资料,同时也促进新的人格心理学范式迅猛发展。本文回顾性分析传统人格心理学范式,简介新的研究范式,并对人格心理学未来发展及存在问题作基本阐述。  相似文献   

18.
庄正风  张丹 《药学教育》2004,20(1):12-13
现代教育承担为 2 1世纪培养人才的重任。大学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合乎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大学教育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 ,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通过整合各种促进性因素以促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钱亚菲 《河北医药》2010,32(11):1397-1398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人格在应对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方法对485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应对、人格特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而在强迫、敌对性、恐怖、偏执、焦虑及精神病性因子上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加入人格变量后,应对对于躯体化的影响减弱(ΔF=47.21,P=0.01),而在加入人格变量后,应对对于人际关系、抑郁无显著影响(ΔF分别为17.87和46.80,P〈0.01)。结论人格在应对影响躯体化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应对影响人际关系、抑郁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点、家庭环境模式,及其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方法:以16—19岁初次吸毒海洛因依赖者60例为研究组,同年龄段在校就读学生6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艾森克人格(成人)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SPSS11.0统计进行均数、χ^2t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结果:青少年海洛因依赖者多为内向不稳定型(21例)、高精神质(7.13±3.21)、高神精质(14.29±5.91);其家庭环境亲密度(5.49±2.29)、成功性(5.18±2.19)、知识性(4.07±1.83)、娱乐性(4.36±2.18)、组织性(5.14±2.22)、道德性(5.24±1.81)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家庭环境亲密度和组织性与人格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人格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和组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