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模式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删监测工作的模式。方法 针对医疗机构在开展ADR监测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认知度不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逐步建立完善的ADR监测体系。结果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是医疗机构做好ADR监测工作的保障。结论 医疗机构应该在ADR监测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方法:建立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网络,健全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监测人员ADR监测能力。结果: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ADR监测机制和手段,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提高ADR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ADR)系统中最重要的节点就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其自身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并且相关药品监测标准和不良反应监测标准较为落后.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构建形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明确指出:"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2004年3月4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这标志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6.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举措。该文指出了宣传教育、强化职责、拓展渠道、风险管理是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努力方向,可为完善我国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文献计量角度探讨我国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发展情况。方法 从知网、维普、万方3家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入选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4079篇,1990-2015年医疗机构ADR报告分析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刊出量排名前20名的期刊,其刊出量占全部ADR报告分析文献量的54.55%,发表刊物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排名前6位的省份,刊出量累加比接近50%,文献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地级市医疗机构文献刊出总量占比最高(50.87%),省会城市平均文献刊出量最高,约为地级市5倍,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文献量占比较低;药师是撰写ADR报告分析文章的主要作者群(87.01%)。结论 ADR报告分析文献数量变化反映了我国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的快速发展,ADR监测研究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药品虽然能防病治病,但也可能发生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我国对ADR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我国现阶段ADR监测报表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笔者根据2004年以来从事ADR监测工作的体会,对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成俊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3):68-69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的发生受医学研学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新药品种的日益增多、生物技术产品的临床应用,ADR报告数量在增加。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的发生受医学研学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新药品种的日益增多、生物技术产品的临床应用,ADR报告数量在增加。美国安全用药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98~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ADR系统收到的严重不良反应数量翻了1倍。 相似文献
10.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现况调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现况调研.方法:采取自填式问卷,信函调研的方式,从6 100家医院中抽取3%的样本共182家医院作为调研对象.结果:问卷回收80份,回收率44%.68所医院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测形式主要表现为填表上报、院内刊载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内容、开展和参加药品不良反应培训等.12所医院没有开展监测工作,未开展的原因主要是人员不具备、无工作场所和领导不重视.11所医院(16.2%)有经费来源,主要来源渠道是自筹经费(72.7%)和院内拨款(36.4%).91.2%开展工作的医院有工作制度,36.8%的医院有专家评定组.有专职人员的医院有15所,其余均为兼职人员.结论:多数医院以不同形式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形式主要是填表上报和宣传培训.现阶段开展工作经费缺乏,人员以兼职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做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分析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我院为二级医疗机构模型,探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如何加强ADR监测工作。结果与结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存在总体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先进信息网络、医院领导重视不够、医护人员意识不强、药学部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一些问题,对此应当引起重视,可通过扩大宣传、提高认识、完善组织结构和相关工作制度、发挥临床药师和护理人员的作用、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促进此项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2.
13.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社会各部门的共同职责 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的出现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而无法避免的客观现象,是事物两重性的具体表现。数百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依靠建立和加强ADR监测报告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ADR,尤其是严重ADR事件和重大药源性灾难的发生和蔓延。 保证社会大众用药安全有效,是社会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政府部门通过制订相关政策和法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海南省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现状,为提高监测工作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监测网络数据、文献研究、海南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药物警戒年度报告及全省监测机构建设情况调研结果,科学剖析当前我省ADR监测工作现状及困难.结果:海南省ADR监测中心尚未独立,且在全省19个市、县级监测中心中,仅有海口、三亚...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4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为进一步落实ADR监测和贯彻执行国家ADR强制报告制度.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安全监管,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对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医疗机构开展ADR监测工作现提出以下感悟,以供研讨。 相似文献
16.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日常药品监督检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赵滨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7,24(Z1)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如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对我院2002~2006年五年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经验、教训、涉及的药疗纠纷的处理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加强合理用药教育以及提高医务人员、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认知度任重而道远.建议,尽快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赔偿基金。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工作,总结经验,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1 038例ADR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监测显示用药合理,只有少数存在不合理用药,通过查找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合理用药水平。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和ADR监测工作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促进措施,能很好地促进ADR监测工作开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找出医务人员在ADR监测工作中的不足与困难,探索建立有效的医疗机构ADR监测培训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3年ADR监测上报数据以及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ADR认知度调查,以了解医务人员获得ADR信息途径与培训现状,从而找出影响医务人员ADR报告积极性的主客观因素。结果 在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改善措施后,2013年度ADR报告与2009—2012年平均值相比,数量明显增加(472例→644例,增幅达36.4%);报告的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2013年新的且严重的ADR报告例数增幅达681.8%;ADR报告主体由药学人员转变为临床医护人员,使得ADR报告时效性增强;重点监测药物别嘌呤醇片的严重ADR监测质量也显著增加(1.5例→7例)。结论 现阶段笔者所在医院建立的ADR监测培训新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ADR监测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改善的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和强化培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