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高血脂患者的降脂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脂血患者46 例( 男29例,女17 例,年龄(69 .96 ±3 .26) 岁,给予氟伐他汀口服40mg ,每晚一次,一周后改为20mg ,疗程4 ~8 周。分别观测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的TC、TG 及LDL 均明显降低(P< 0 .05) ,而HDL 升高不明显。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P< 0 .05) 。结论:氟伐他汀不但能降低TC、TG 及LDL 水平,而且能改善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0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测定血脂、肝肾功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服用氟伐他汀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 4 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 2组 :A组 2 0例给予常规激素治疗 ,B组 2 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 ,治疗一个月后观察氟伐他汀对患者血浆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脂六项的影响。结果 :氟伐他汀治疗组 (B组 )一个月后血脂下降水平较对照组 (A组 )明显。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以LDL—C下降最为显著 (P <0 0 1 )。而对血浆白蛋白和尿蛋白影响不大 (P >0 0 5)。结论 :氟伐他汀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有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脂血症在肾脏疾病的进展中所起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证明高脂血症可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分裂和系膜基质的增生,加速肾小球的硬化,还可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Appel等报道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e,PNS)高脂血症发生率达70%左右。为进一步探讨降脂药氟伐他汀对原发性肾病综合证中脂代谢及尿蛋白的作用,作者于1999年5月~2001年8月应用氟伐他汀治疗PNS患者30例,疗效优于未用氟伐他汀治疗PNS的对照组30例(P<0.0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作初步的评估。方法:选择ACS病例36例,不论基础血脂水平如何,随机分为常规组(40m g/d,n=20)和强化组(80m g/d,n=16),均于发病24小时内给药,晚上1次服用,总疗程6月。观察终点为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可减少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两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结论:ACS患者应用他汀类早期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脏事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贺桂彬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794-179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作初步的评估。方法:选择ACS患者36例,不论基础血脂水平如何,随机分为氟伐他汀常规治疗组(40mg/d,n=20)和氟伐他汀强化治疗组(80mg/d,n=16),均于发病24小时内给药,晚上1次服用,总疗程6个月。观察终点为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除外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的转氨酶持续升高、对氟伐他汀过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结果: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除显著的调脂作用外,亦可减少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安全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CS应用他汀类早期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氟伐他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86例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口服氟伐他汀40mg/d,1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的面积及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其变化。结果氟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缩小、IMT变薄(P<0.01)。结论用氟伐他汀治疗能使颈动脉粥样斑块缩小,IMT变薄,延缓及降低颈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马成彬  陈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47-304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入选的76例ACS分成氟伐他汀组(n=38)及对照组(n=38),随访4周。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4周,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结论: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的能有效降脂,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和氟伐他汀在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290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用药组(70例)、非诺贝特组(65例)、氟伐他汀组(55例),其中联合用药组采用氟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进行用药治疗,非诺贝特组采用每晚口服210mg非诺贝特进行治疗;氟伐他汀组采用每晚口服39mg氟伐他汀进行治疗。三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均选用常规降糖,不改变生活习惯,不做任何的降脂治疗,分别于治疗9周后,对三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的9个月后的各检测指标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用药组的指标变化比单独选用非诺贝或氟伐他汀的效果显著(P<0.05)。结论非诺贝和氟伐他汀特具有调脂调糖作用,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蒋永春  徐斌 《今日药学》2009,19(12):41-42,45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40 mg,每晚服用1次,治疗6 m,观察氟伐他汀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提高水平稍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比例也稍高于对照组,但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无明确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氟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4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2组:A组20例给予常规激素治疗,B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治疗一个月后观察氟伐他汀对患者血浆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脂六项的影响。结果氟伐他汀治疗组一个月后血脂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获益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8年3月 –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行直接PCI的ACS患者,随机均分为氟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氟伐他汀组在此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应用氟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在常规应用降压药物基础上予以治疗组每晚口服氟伐他汀纳胶囊40 mg,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口服。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查血压、身高、体重、心率、血脂、肝肾功能、动脉内皮功能,参数包括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踝臂指数(ABI)、肱动脉内径(D)和血流速度(V)、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计算肱动脉内径变化率(FM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收缩压、脉压差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的FMD,NO明显高于对照组,ET-1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C2,ABI大于对照组。结论:氟伐他汀可降低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改善血管内功能及弹性。  相似文献   

15.
常毳  刘聪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95-19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的变化和心功能疗效及心脏彩超指标。结果治疗组1年后血清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谢黎崖  张黎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60-126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与氟伐他汀 (来适可 )对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高胆固醇血症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 5 0例和氟伐他汀组 5 0例 ,治疗 6周后观察比较。结果 阿托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 C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强于氟伐他汀 (P <0 0 5 ) ,两药均能升高HDL C水平 (P <0 0 5 ) ,但两组比较未达到显著差异 (P >0 0 5 )。两药不良反应均比较小 ,耐受性好。结论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优于氟伐他汀 ,但升高HDL C水平相似 ,两药均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颈动脉中层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冠脉病变炎症的影响.方法 88例ACS病人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4例,另设健康组50例,测定治疗前、治疗后8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88例ACS病人的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对照组治疗8周后,hs-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经氟伐他汀8周治疗后,hs-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伐他汀对ACS病人的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LDL-C〉200mg/dL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瑞舒伐他汀,10mg/天),B组54例(阿托伐他汀,20mg/天),间隔3,6,9和12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每次随访时都采集血液样本,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仔细评估。总共随访48周。在开始药物研究前,采集了每个患者的禁食(12小时)血液样本来确定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HDL-C、non-HDL-C、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基础值。这些测量值将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48周后再进行一次。最终比较两组间总治疗时间为48周后的血脂谱的变化。结果在经过48周的治疗后,血浆中TC、LDL-C、non-HDL-C和TG水平与基线值相比下降了(A%:-35.77,-44.32,-43.12,-36.41,P〈0.001);HDL-C比基线值下降,但区别不明显(A%:-2.04,P〉0.05)。48周后,A组患者比B组患者在血浆中LDL-C水平上有显著下降(-44.32%VS-30%,P〈0.005)。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也产生了更大的降低俨〈0.005)。而血浆中HDL-C水平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高危患者而言,瑞舒伐他汀(10mg/天)比阿托伐他汀(20mg/天)在降低血浆中LDL-C水平方面要更有效,能够达到更理想的LDL-C水平,并改善其他血脂指标,而且,两种治疗方法在48周中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其中超敏C-反应蛋门(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目前研究较活跃的炎症因子[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