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狼疮性肾炎的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早期临床表现、生化与病理指标与患者5年肾功能稳定率的关系,为指导临床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55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生化、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病程初期的24h尿蛋白定量越高,间质炎症、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越严重,慢性病变越严重,则肾功能恶化危险性越大。结论 24h尿蛋白定量、间质炎症、间质纤维化程度及小管萎缩,是能够揭示狼疮性肾炎5年  相似文献   

2.
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荣  沈颖 《北京医学》2003,25(2):125-126
近年来 ,人们通过大量临床、病理研究认识到肾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肾脏疾病进展的速度密切相关[1] ,而小管间质的病变以炎性细胞渗出、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为特征[2 ] 。现就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一、肾小管间质病变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机制研究表明 ,不同类型肾炎预后的决定因素是肾小管间质病变的有无和严重程度 ,病变活动性组织学指标与蛋白质的多少、肾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而肾功能减退更密切相关于间质纤维化 ,而并非肾小球的损伤。间质内单核细胞浸润的密度密切相关于肾功能损害程度。肾小管间质导致肾功能受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IgA肾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并探讨其与IgA肾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74例IgA肾病患者的肾穿活检组织,分为3组:轻度系膜增生组(27例)、局灶增生组(28例)和增生硬化组(19例)。检测患者的血压、血清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免疫组化及Masson方法观察肾小管间质内α-SMA、Vimentin、TGF-β和胶原纤维的表达。 结果 IgA肾病患者的血压、血清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随病理分级增加逐渐升高,增生硬化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高于轻度增生组和局灶增生组(P<0.01),局灶增生组24 h尿蛋白定量与轻度增生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IgA肾病小管间质α-SMA、Vimentin及TGF-β表达及表示纤维化程度的胶原纤维表达随分级增加逐渐增高,各组间有差异(P<0.05或 P<0.01)。IgA肾病组织中α-SMA、Vimentin、胶原纤维与临床指标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中度相关(P<0.05), Vimentin与α-SMA、胶原纤维的表达均呈高度相关(P<0.01)。 结论 IgA肾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程度与小管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异常具有相关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之一,ɑ-SMA和Vimentin的表达可能作为评估临床IgA肾病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参数及病理指标,探讨影响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345例经肾活检确诊的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探讨影响肾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选入逐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结论:高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是影响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不同层面深入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量与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328例LN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病理改变根据2003年ISN/RPS的标准进行分型,与患者24h尿蛋白量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328例LN患者各病理类型之间24h尿蛋白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24h尿蛋白量与病理类型存在等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05(P=0.0001);与AI、CI、IAI及TIL也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vL无相关性(P=0.683)。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发现24h尿蛋白量与肾脏病变中的纤维素样坏死,透明血栓.“白金耳”改变,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细胞增殖,新月体,肾小管萎缩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量与肾脏病理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合其内在联系可推断肾脏病理改变,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肾颗粒剂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IL-6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肾颗粒剂组)及对照组(强的松组),对比服药4周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及其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及其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血清IL-6及24h尿蛋白定量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肾颗粒剂对于狼疮性肾炎有改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颗粒剂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IL-6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肾颗粒剂组)及对照组(强的松组),对比服药4周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及其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及其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血清IL-6及24h尿蛋白定量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肾颗粒剂对于狼疮性肾炎有改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狼疮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与临床生化指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狼性肾炎(SLE)肾小管间质病变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4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轻度损害≤+2分,中度3 ̄5分,重度≥6例,同时测定每例患者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及尿渗透压。结果:肾间质损害程度与肌酐清除率、尿渗透压成正比,与尿蛋白成反比。结论:狼疮性肾炎肾间质病  相似文献   

9.
820例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66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31例狼疮性肾炎以及20例小管间质性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标本用光镜观察,半定量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并观察与组织病理类型的关系。皮质区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除新月体性肾炎外,以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较突出:在狼疮性肾炎中以第Ⅳ型较明显:在原发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中,仅慢性型小管问质的损害类似于原发性及狼疮性肾炎。上述三种类型的肾炎中,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与肾小球损害的性质有关,与肾活检时肾功能减损的程度有关。因此,皮质区小管间质损害的半定量测定,反映了肾小球损害的严重度,并有助于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肾颗粒剂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sFas/sFasL及临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肾颗粒剂组)和对照组(强的松组),对比服药8周前后两组患者的sFas/sFasL及其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Fas/sFasL及其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颗粒剂对狼疮性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川芎嗪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N-乙酞-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B2微球蛋白(J32-MG)、IV型胶原(CⅣ)水平和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Ⅲ型胶原(Col Ⅲ)、尿素氮(BUN)水平,同时测定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尿NAG、RBP、α1-MG、G2-MG、CIV水平和血清HA、LN、PCBI、ColⅢ、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及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调节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液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肾小管对白蛋白的重吸收率,有效促进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恩替卡韦0.5 mg/d,疗程1年。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Ⅳ-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Ⅳ-C)、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HBV DNA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是一种有效、安全且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肾小管间质损伤(tubulointerstitial damage,TID)情况及自身抗体与LN患者TI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且经肾脏活组织检查证实为LN的患者,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及临床数据,按肾小管间质炎症(tubulointerstitial inflammation,TII)及肾小管间质瘢痕形成(即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interstitial fibrosis/tubular atrophy,IF/TA)的情况分为中重度组及无或轻度组。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患者临床指标、自身抗体与TII或IF/TA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26例患者,中位年龄32(26,39)岁,201例(89%)患者为增殖型LN,中重度TII和中重度IF/TA分别为67例(30%)和76例(34%)。自身抗体方面,中重度TII患者比无或轻度TII患者血清抗RNP抗体阳性率低(34% vs. 51%),中重度IF/TA比无或轻度IF/TA患者抗核糖体P蛋白(anti-ribosomal P protein,anti-P)抗体阳率低(19% vs. 33%)。其它临床指标方面,与无或轻度TII患者相比,中重度TII患者增殖型LN占比更高,血清肌酐值更高,肾小球滤过率更低,且合并高血压和贫血更多,既往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史的初治患者更少;IF/TA以上临床指标结果与TII一致。结论: 抗RNP抗体和anti-P抗体可能分别是TII和IF/TA的潜在保护因素,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自身抗体与TID的关系,以制定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进而最终改善LN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吸烟对IgA肾病临床指标和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IgA肾病病人的吸烟状态,并分析其与病人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损伤指标的关系.结果:149例IgA肾病病人中吸烟者30例(吸烟组),非吸烟者119例(非吸烟组).吸烟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非吸烟组(P<0.01),年龄、男性比例、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伴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PO-ANCA)阳性的狼疮性肾炎(LN)患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伴MPO-ANCA阳性LN患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将不同临床转归患各项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这18例伴MPO-ANCA阳性LN患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有以下特点;(1)均有肾外病变,突出表现为血液系统病变,高血压和浆膜腔炎;(2)肾脏病变主要为蛋白尿伴血尿,肉眼血尿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3)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冷球蛋白血症发生率也较高;(4)肾脏病理,多数患为Ⅳ型LN,表现为节段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伴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和间质血管炎,(5)预后情况,终末期肾衰(ESRF)发生率和死亡率与一般LN相近,预后差的患肾小管萎缩的发生率显高于存活患。结论:MPO-ANCA阳必的LN患有别于一般LN,但MPO-ANCA阳性可能与患的预后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于阳  张晓明  李艳  叶文玲  李雪梅  郑法雷 《北京医学》2012,34(4):275-278,337
目的探讨关木通等中药引起的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对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可能作用。方法分析16例关木通等中药所致肾损害的临床表现、肾病理特点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情况。对10例肾活检标本进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和Ⅲ型胶原表达的检测。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在服用关木通等中药后出现肾脏病变,10例中药成分中明确含有关木通,5例就诊时已进入尿毒症期或尿毒症前期。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血压一般正常。尿常规基本无白细胞,蛋白尿较轻,尿β2微球蛋白显著升高(3000ng/ml),贫血13例,伴肾性糖尿14例、肾小管酸中毒10例。肾活检显示以小管间质病变为主,大片肾小管萎缩或扩张,小管上皮细胞浊肿、脱落,间质灶性或成片以单核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浸润及大片纤维化,小叶间动脉壁可增厚。肾小球无病变或轻度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波型蛋白表达增加,肾间质Ⅲ型胶原表达增加。7例予泼尼松15~50mg/d治疗8~72个月后,4例肾功能有所好转,2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稳定,1例肾功能继续恶化。1例经过对症治疗2个月后肾功能正常,5年后肾小管酸中毒和肾性糖尿完全消失。结论关木通等中药可引起慢性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很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皮质激素可能对缓解关木通等中药所致肾小管间质病变有一定作用,其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小儿IgA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10 - 2 0 0 0 .2期间 35例确诊IgA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亚型分类。以半定量评分判断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以ELISA法检测血清HBV感染标志 ;以PAP免疫酶法进行肾组织HBsAg、HBcAg检测 ;以原位分子杂交及HBVDNA HBsAg、HBcAg双标记染色检测肾组织HBVDNA。结果 血清HBV感染阳性 11例 (31.4 % ) ,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携带率。肾组织HBV抗原阳性共 12例 (30 .6 % )。HBsAg在肾小球的阳性率高于肾小管 ,而HBcAg则在肾小管高于肾小球。各种亚型IgA肾病均可有HBsAg的沉积 ;肾小管的HBcAg阳性率高于肾小球。肾组织中HBVDNA阳性者为 4例 (6 6 .0 % ) ,均为肾小管上皮HBVDNA阳性。小儿IgAN肾组织HBcAg阳性患者其肾小管病变、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阴性者严重且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小儿HBV感染与IgA肾病密切相关 ;拉米呋定治疗与HBV感染的IgA肾病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梗阻性肾病是由于泌尿道机构和(或)功能改变,阻碍尿液的排出,导致肾实质病理和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文中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筛选及鉴定有效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PAX2基因表达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序列。方法制作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针对大鼠PAX2 mRNA序列全长(mRNA:NM001106361),设计合成4对siRNA干扰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为了观察体内转染同时合成FAM标记的阴性对照,以invivo jetPEI体内转染试剂为载体转染至UUO大鼠肾被膜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组织PAX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UUO模型3 d后肾纤维化表现;UUO模型转染3 d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肾小管周围存在绿色荧光,4对干扰序列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肾皮质PA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其中siRNA3位点对PAX2干扰效果最强,mRNA及蛋白抑制分别达到55%和81%。结论成功筛选出1对有效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PAX2表达siRNA,为深入研究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evels of hyaluronic acid (HA), type Ⅲ procollagen (PCⅢ), laminin (LN), type Ⅳ collagen (Ⅳ-C) and hepatic fibrosis and to determine their value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2600 serum samples from 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s were assayed for fibrosis indexes including HA, PCⅢ, LN and Ⅳ-C with RIA. Liver biopsy was performed in 280 of those patients and the biopsy material was examined histopathologically. The inflammation grade of the liver, stage of fibrosis and degree of chronic hepatitis were recorded and were compared with fibrotic indexes. Results Among 2600 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s, every fibrotic index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inflammation grade, fibrosis staging and the degree of chronic hepatitis (P&lt;0.01). The coefficient correlation of the results of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to HA was 0.544, 0.548 and 0.468 respectively, that to PCⅢ, 0.495, 0.424 and 0.335, that to LN, 0.214, 0.204 and 0.184, and that to Ⅳ-C, 0.406, 0.404 and 0.41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Serum fibrosis indexes are fairly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inflammation grade of the liver, fibrosis staging and the degree of chronic hepatitis. However, as diagnostic markers, the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ombination with liver function tests, ultrasonograph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lt;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益肾化瘀方拮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将益肾化瘀方煎煮液采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分别得到益肾化瘀方石油醚部位、益肾化瘀方乙酸乙酯部位、益肾化瘀方正丁醇部位和水饱和部位。同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化瘀方不同提取部位组、缬沙坦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6组复制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比较各给药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肾功能、肾脏病理及肾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梗阻后均出现明显的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并伴有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且随梗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给予益肾化瘀方4个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及缬沙坦治疗后,大鼠肾间质细胞炎性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病变逐渐减轻,肾功能明显改善,肾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而在改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改善肾功能、降低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方面益肾化瘀方正丁醇部位组疗效与缬沙坦组相当,显著优于其余3个极性部位。结论:益肾化瘀方正丁醇部位为本方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