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感诱发电位在颈椎病术中的监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在颈椎病术中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颈椎病人术中采用SEP监护(其中颈椎前路手术58例,后路手术17例),分析患者术前、术中SEP的变化,了解SEP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SEP的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关系。结论:SEP尽管有一定局限性,但在颈椎病术中监护的作用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模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脊髓内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的脊髓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均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周和1年的McCormick分级。通过复查MRI了解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情况。结果 11例患者行肿瘤全切除术7例、次全切除术3例、部分切除术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出现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和/或运动诱发电位报警,其中7例经反复生理盐水冲洗后恢复,4例未能恢复,给予充分止血后终止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室管膜瘤6例、星型细胞瘤3例、网织状血管母细胞瘤1例、脂肪瘤1例。术后1年,10例患者的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患者病情加重,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复查脊髓MRI均未见复发。结论 在颈髓内肿瘤显微镜下切除术中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避免或减轻脊髓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术中监测(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IOM)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监测神经传导通路完整性的不同方法。其中,有的是监测脊髓的运动通路,有的是监测感觉通路。IOM主要可分为三类:行为方面(stagnara唤醒试验),生理方面(阵挛试验)和电生理方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IONM)在脊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4例脊髓手术患者,根据监测方法不同分为4组。A组(腹侧肿瘤)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及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监测;B组(髓内肿瘤)行SEP+MEP监测;C组(髓外硬膜下肿瘤)行SEP+EMG监测;D组(马尾神经病变)行EMG监测,分析术中监测情况与术后神经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3例,术中均有监测报警,手术结束前均恢复,但有1例出现术后神经功能恶化。B组6例, 术中均有监测报警,手术结束前5例恢复,1例未恢复者术后神经功能恶化。C组9例,其中7例术中监测报警,手术结束前均恢复,但有1例出现术后神经功能恶化。D组6例,术中均有监测报警,手术结束前均恢复,但有1例出现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结论:IONM可及时提醒术者患者的神经系统可能存在功能损伤,从而采取补救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神经功能恶化,但部分患者采取措施后监测虽恢复,仍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恶化,IONM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B超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中央区病变切除术中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中央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术中均联合应用B超及神经电生理监测。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确定脑中央沟位置,根据B超显示肿瘤位置、大小、血运及周边血流情况,指导手术入路设计,显微镜下切除病灶,术后即时行彩超复查。 结果 36例均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均在术中超声定位引导下进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后MRI显示,病变切除程度满意,神经上皮性肿瘤12例中,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 非神经上皮性肿瘤24例均全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均得到改善,术前肌力下降的15例患者均较术前明显恢复,手术疗效满意。 结论 术中联合应用B超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有利于大脑中央区病变的切除,减少脑组织损伤,且简单便捷、安全有效、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6.
<正>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中听神经瘤最常见,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1])。临床上以桥脑小脑综合征及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目前听神经瘤手术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有文献报道,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面、听神经周围的显微手术操作可以使中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后面听神经的功能得到保留~([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神经脊髓疾病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对神经外科医生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术中及时发现并避免神经功能损伤成为目前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可监测神经通路完整性,避免损伤神经通路,也可用于神经脊髓精准功能定位。由于其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可帮助术者最大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2015年30例单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与26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观察术后肢体感觉运动功能。结果:术前监测组与未监测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监测组与未监测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椎管内肿瘤术中使用电生理监测方法,可减少术中脊髓传导功能的损伤,有利于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良性病变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52例椎管内良性病变患者分为监测组(n=30)和对照组(n=22)。监测组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实施监测,对照组则不作监测。比较监测组与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总体疗效。结果:术后监测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恢复程度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病变切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长期随访,监测组的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评分优于非监测组(P<0.05);监测组患者在神经电生理监测预警范围内,无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监测安全可信。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减少椎管内病变患者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马书伟  郑广顺  栾晓祖 《重庆医学》2012,41(14):1417-1418,1458
目的评估功能区胶质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该院收治经影像学诊断确诊的胶质瘤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A组手术在没有IONM的条件下进行;B组患者术中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直接皮层单极电刺激定位中央区,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生存时间、术前和术后的Karnofsky评分及运动功能。结果 A组肿瘤全切19例(79.2%)、次全切5例(20.8%),B组肿瘤全切18例(75.0%)、次全切6例(25.0)。结论功能区的胶质瘤手术时行IONM能够增加手术安全性。IONM对生存时间和切除程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尽管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IO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颈椎手术中,但国内外鲜有其在体位摆放及颈椎手术过程中对机械性损伤的监测作用的相关报道。目的 评估MIOM在体位摆放及颈椎手术过程中监测脊髓及神经功能变化的作用,为手术的安全保驾护航。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颈椎手术的61例患者的资料。患者均行术前及术中MIOM,数据由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肌电图(EMG)组成,从术前颈部体位摆放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MIOM结果及临床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7 d脊髓及神经功能,并计算JOA评分改善率〕。计算SEP、ME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61例患者中,6例患者在体位摆放或手术过程中出现MEP警报(MEP突然部分或完全消失),然而SEP未见明显变化。6例患者均在体位摆放过程中出现MEP警报,其中5例重新摆放体位后MEP恢复至基线水平且手术操作中均未出现诱发电位警报,1例植骨融合后MEP恢复至基线水平;6例患者术后MEP较基线电位明显升高,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然而,只有1例患者(行枕骨寰椎融合术)在体位摆放及颈椎手术过程中出现MEP警报,MEP部分消失,SEP正常,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61例患者监测过程中无假阴性或假阳性记录,均未出现EMG异常。ME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SEP的灵敏度为0,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0,阴性预测值为90.2%。患者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患者JOA评分改善率为12.5%~75.0%,平均(42.9±17.6)%。结论 MIOM技术是预防体位摆放及颈椎手术过程中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有效工具。其中MEP监测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的灵敏度最高;SEP、MEP和EMG联合监测具有互补作用,可降低手术风险,共同提高手术安全性,并为手术疗效评估以及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SEP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监测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监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脊髓,脊柱手术监测SEP的结果,将术中SEP的变化分为四型:I型没有显著变化;Ⅱ型有显著变化,但很快恢复至标准水平,Ⅲ型有显著,能部分恢复至标准水平。Ⅳ型波形消失,不再有改善。结果:10例为1型SEP表现,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25例为II型SEP表现,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6例为Ⅲ型SEP表现,全部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中SEP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存在显著关系,阳性预测价值为100%,阴性预测价值为97%,结论:术中SEP监测能较好预测脊髓,脊柱手术中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TSS) is a group of clinical syndromes caused by thoracic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which always results in severe clinical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of TSS is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while the incidence of spinal cord injury during thoracic decompression is relatively high.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thoracic decompression reached 13.9%. 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IONM) can timely provid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function status of the spinal cord, and help surgeons with appropriate performance during operation.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pplying IONM in thoracic decompression surgery, and elaborat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gnal changes in IONM and postoperati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covery of the spinal cord. It also introduces updated information in multimodality IONM,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voked potentials, and remedi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4.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测对脊髓功能的判断作用。方法对14例脊髓脊柱手术前、中、后SEP监测,术中为连续监测。站票摘除椎管内占位病变、脊柱手术中撑开侧弯凹侧、凿除椎管狭窄的推板时SEP出现显著改变,在手术结束前均恢复正常。给哈SEP术中监测有连续、敏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联合应用运动诱发电位( MEP) 和体感诱发电位(SEP) 技术连续监测的方法对13 例脊髓手术病人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联合应用MEP和SEP 监测,能正确反映手术中脊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变化;MEP的稳定性高于SEP;SEP 的敏感性较高;术中SEP 逐渐好转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时颅内血管超声(CDU),吲哚青绿荧光血管造影(ICGA)及诱发电位(CMEP)联合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以进一步提高脑动脉瘤的手术疗效. 方法 对228例共276个动脉瘤的显微手术进行实时CDU,ICGA及CMEP联合监测,分析比较动脉瘤夹闭前后的监测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术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结果 58例动脉瘤夹闭后CMEP出现异常变化,表现为对侧运动诱发电位的波幅下降或消失;46例夹闭后,CDU发现载瘤动脉血流异常;ICGA发现6例载瘤动脉狭窄,14例瘤颈夹闭不全,5例荧光造影剂外溢,4例后交通动脉被误夹,2例穿支动脉闭塞,术中及时调整动脉瘤夹之后,仅11例运动诱发电位未能恢复如初,其余异常现象均及时纠正.术后16例出现对侧肢体0~3级的偏瘫,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 结论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过程中进行CDU,ICGA及CMEP联合监测,可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指导术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体感诱发电位在椎管内占位显微手术中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8例椎管内占位手术患者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全程监测,包括脊髓SEP(SSEP)及皮质SEP(CSEP).2例Frankel A级髓外肿瘤患者,术前无SEP,手术结束时出现SEP波形,术后短期内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2例Frankel B、C级髓内肿瘤患者,术中SEP波幅下降超过40%,潜伏期延长超过5%,术中及时暂停手术操作,术后出现神经功能轻度可逆性损害.12例D、E级髓内肿瘤患者,8例术中SEP波幅下降接近或达到50%,潜伏期延长接近或达到7%;另4例SEP轻度下降,均在安全范围内,术后脊髓功能无损害加重.说明椎管内占位病变在行髓内肿瘤切除时最易引发SEP波幅降低及潜伏期延长;脊髓手术时行SSEP和CSEP联合监测可及时准确地反映脊髓功能的变化,指导术者操作,并可初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中皮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CSEP)监测客观评价脊髓功能及完整性并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脊柱脊髓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前、中、后CSEP监测,观察并分析皮层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波幅降低≥50%或潜伏期延长≥10%为明显改变即报警标准。结果真阴性72.22%(39/54),术中潜伏期及波幅均无异常变化,术后无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假阴性0.18%(1/54),术中CSEP无明显变化,但术后患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真阳性25.93%(14/54),手术过程中CSEP出现短暂潜伏期延长小于10%、波幅下降小于50%,暂停操作或改变操作方向后波形恢复或改善。结论CSEP的监测在脊柱手术中对脊髓的牵拉、缺血以及损伤很敏感,术中及时干预,可使ESEP改善;CSEP能较好地反映脊髓功能状态及完整性,对防止脊髓损伤、判定神经功能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和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联合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共45个动脉瘤,在术中常规行头皮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和夹闭动脉瘤前后行MDU以监测载瘤动脉和邻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术中监测的变化作前瞻性研究。结果术后恢复良好35例,暂时性偏瘫3例。永久性偏瘫2例。术中SSEP变化4例,MEP变化7例,EEG变化2例,MDU发现血流异常9例.其中MDU与诱发电位(EP)均出现变化6例,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未发现明显变化而MDU发现血流异常3例,另2例MDU正常而MEP出现变化。术中联合监测无变化或虽有变化但干预后恢复者术后神经功能良好。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和MDU联合监测的变化与神经功能状况具有良好的关联性。神经电生理在监测皮质、皮质下缺血和脑功能损害方面优于MDU,MDU在检测血管血流动力学方面优于神经电生理。神经电生理和MDU能相互弥补不足。二者联合监测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动脉瘤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