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慧  朱宁  王镇山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815-82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患者外周血液指标、肺功能、Gensini评分的差异性,探讨cOPD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肺功能检查,将6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1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26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ApoA—I、ApoB,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空腹血糖、肺功能(FEV1%pred、FEV1/FVC比值)及冠状动脉造影术后Gensini评分。按COPD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6例、中度16例、重度以上4例。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液指标及FEV1%pred的差异性;分析Gensini评分在两组间的差异性及与FEV1%pred、血液指标、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Gensini评分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pred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pred显著降低(P〈0.05),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COPD组,Gensini评分与白细胞计数(r=0.438,P〈0.05)及单核细胞计数(r=0.421,P〈0.05)呈正相关性;Gensini评分与FEV1%pred呈负相关性(r=0.668,P〈0.05)。多元回归分析仅FEV1%pred与Gensini评分具有独立相关性,(Y=83.535—0.675×FEV1%pred)。结论COPD患者的气流受限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能与COPD的炎症反应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母(MMP-9)及其抑制剂-1(TIMP-1)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健康者(对照组)、40例COPD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MMP-9和T1MP-1水平,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稳定期COPD组MMP-9高于对照组,但两组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MMP-9/TIMP-1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ECOPD组的血清MMP-9、TIMP-1、MMP-9/TIMP-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P〈0.05);与稳定期比较,AECOPD组MMP-9、TIMP-1、MMP-9/TIMP-1升高(均P〈0.05);AECOPD组血清MMP-9、TIMP-1、MMP-9/TIMP-1与FEV。%占正常预计值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稳定期组比较,AECOPD组FEV1、FEV1%占正常预计值有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MMP-9、TIMP-1和MMP-9/TIMP-1比值增加,均与FEV,%占正常预计值呈负相关;MMP-9/TIMP-1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重度AECOPD肺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COPD急发期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萍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65-1567
目的分析COPD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血清中尿酸的水平,及其与肺功能、氧合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将47名COPD急性期患者分为A、B组(A组22名FEV1%〉50%,B组25名FEV1%〈50%),C组为血氧正常的对照组。测量三组及COPD组治疗后血尿酸,血肌酐,肺功能FEV1%值、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前,COPD的A、B组血尿酸/肌酐值高于对照组(P〈0.01),而A、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B、C三组间FEV1值及氧合指数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A组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B组变化不明显(P〉0.05)。二者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肺功能FEV1%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不明显(P〉0.05)。二者间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A、B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1)。COPD患者UA/Crea值与FEV1值及氧合指数无明显相关(分别r=0.096及r=0.137,P〉0.05)。但治疗前后UA/Crea值变化与FEV1变化呈明显负相关(r=0.258,P〈0.05)。结论COPD急发期患者血清UA/Crea水平是增高的,随病情缓解而下降,其变化与肺功能相关,而与血氧合不相关。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COPD患者HMGB1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俊强  梅晓冬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37-1538
目的研究COPD病人在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肺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COPD病人在急性加重期和经过治疗进入临床缓解期血清HMGB1的浓度及肺功能值(FEV1%、FEV1/FVC),数据用SPSS 13.0作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HMGB1浓度值高于缓解期(P〈0.05);急性加重期FEV1%低于缓解期(P〈0.05);加重期和缓解期HMGB1浓度值和FEV1%呈直线负相关(P〈0.05)。结论 1.HMGB1作为炎性分子,在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浓度显著高于缓解期。2.在COPD中HMGB1浓度和肺功能明显相关,提示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中α-防御素1-3(HNP1—3)含量、中性粒细胞比例(N%)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的相关性,以探讨HNP1—3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AECOPD患者42例(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分为轻度组11例、中度组13例、重度组18例)治疗前后及20例急性支气管炎痊愈者(对照组)的诱导痰,分别进行痰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用ELISA方法检测诱导痰中HNP1—3的含量;测定各观察对象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分析HNP1—3含量与N%、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诱导痰中HNP1-3水平、N%、PaCO2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P〈0.01),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EV,%pred、FEV,/FVC、PaO2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患者诱导痰中HNP1—3含量分别与N%呈显著正相关(r=0.887~0.973,P值均〈0.01),与FEV,Yoopred、FEV,/FVC、Pa0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721~0.973,P值均〈0.01)。经治疗一周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FEV,Voopred、FEV1/FVC、PaO2明显增高,诱导痰中HNP1—3含量、N%明显降低。结论HNPl—3参与了COPD炎症的过程,此过程与中性粒细胞有关。痰中HNPl3含量可作为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IL-17的变化,及与anti-Hp—IgG、肺功能FEV,%pred的相关性。方法根据GOI,D指南选取31例[男性2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2.74±4.27)岁]临床确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为COPD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1.97±3.16)岁]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anti—HpIgG、IL-6、IL-17的水平,并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COPD组血清anti—Hp—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2),且患者肺功能FEV,%pred与anti—Hp—IgG水平呈负相关(r=-0.662,P〈O.001);COPD组血清IL6、IL-17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l,P=0.036),且IL-17水平与anti—HP—IgG水平呈正相关(r-0.67l,P〈0.001)而与FEV。%pred呈负相关(r=-0.615,P〈O.001)。结论Hp感染促进了COPD的进展,可能与炎性介质IL-17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徐玮涵  王浩彦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23-1627
目的研究新型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10S)中的各项参数在COPD呼吸周期中的变化和应用价值,评估IOS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各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3例受试者(47例COPD患者,6例健康对照者)分别依次进行IOS和常规肺功能检测。MostGraph-01脉冲震荡检测装置可以绘制脉冲振荡的3D图像,实现呼吸周期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可视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组患者的5Hz时黏性阻力(R5)、5Hz与20Hz时黏性阻力差值(RS-R20)、共振频率(Fres)均显著增高,且随着COPD级别的增加而显著增加;5Hz时电抗(X5)显著降低,且随着COPD级别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IOS参数在呼吸过程中呈动态变化,COPD各组呼气相R5、R5-R20、Fres明显大于吸气相R5、R5-R20、Fres(P〈0.05),呼气相X5明显小于吸气相X5(P〈0.05);呼气相R5、R5-R20、Fres在COPD组间逐渐增高(P〈0.05),呼气相X5在COPD组间逐渐降低(P〈o.05)。COPD患者R5、R5-R20分别与FEV1、FEV1/FVC、FEV1%pred呈负相关(P〈0.05);Fres与FVC、FEVl、FEV1/FVC、FEV1%pred呈负相关(P〈0.05)IX5分别与FEV1、FEV,/FVC、FEV1%pred呈正相关(P〈0.05)。结论IOS对COPD患者呼吸运动的检测可用于对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IOS参数在呼吸过程中是呈动态变化的,呼气相IOS参数更能反映COPD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在AECOPD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52例AECOPD患者及88名COPD缓解期患者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血沉(ESR),疾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对152例AECOPD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在AECOPD是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可反映抗生素的即时疗效,比WBC,ESR更迅速且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环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和意义,及血清中bFGF的变化情况与FEV1/FVC%、FEV1%Pred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两个地区AE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bFGF的含量,并行肺功能检查,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①两个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患者治疗后bF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平原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后血清bFGF下降程度稍高于中度海拔地区;平原地区健康对照组血清bFGF含量稍低于中度海拔地区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别比较两个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个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FEVl%Pre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FEV1%Pred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地区各组肺功能观察指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④AECOPD患者血清中bFGF表达水平与FEV1/FVC%、FEVl%Pred无相关性。结论①两个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提示bFGF参与了COPD发病进程;②中度海拔低氧可刺激健康人血清bFGF表达,但对AECOPD患者的表达无影响,提示bFGF、低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⑧血清bFGF水平对FEV、/FVC、FEV、%Pred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清皮质醇的表达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AECOPD患者65例为COPD组,根据肺功能结果分为轻中度组33例及重度、极重度组32例,同期住院的非COPD患者33例为非COPD组。全部研究对象分别于人院后第二天的8am、4pm及0am三个时间段各抽取肘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结果三个不同时间段轻、中度组及重度、极重度组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非COPD组(P〈0.01);8am时段轻、中度组明显低于重度、极重度组(P〈0.01)。三个不同时段轻、中度组及重度、极重度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高于非COPD组(P〈0.05)。结论AECOPD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老年COPD急性加重(AECOPD)病人中的表达及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老年AECOPD病人82例为AECOPD组,另选择同期治疗的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71例为COPD组以及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糖、血脂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6例AECOPD患者,(其中34例为轻中度,32例为重度、极重度),及同期住院32例非COPD患者的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RI)的水平。结果 COPD组中的HbAlc、FBG、P2hBG、空腹IRI、餐后2hIRI水平均较非COPD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COPD患者中重度、极重度组餐后2hIRI水平又高于轻中度组(P<0.05);COPD患者的TG、ApoB水平均比非COPD组降低(P<0.05),COPD重度、极重度组LDL-C水平比非COPD组及轻中度组升高(P<0.05)。结论 AECOPD患者尤其是重度、极重度阶段存在血糖、血脂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COPD组中LDL-C升高,提示COPD与冠心病(CHD)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敏感指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的相关变化.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7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受试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采用底物速率法检测尿系列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乳糖苷酶(GAL)、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COPD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和尿系列酶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而常规肾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NAG和ALP与FEV.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显著升高,提示COPD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是临测COP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白细胞介素-17(IL-17)、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AECOPD组)、6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COPD组)、60例健康研究对象(健康组),分别测定三组的血清IL-17、HMGB1、S100A9水平,同时分析其与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AECOPD组患者的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均显著的低于COPD组、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患者的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的血清S100A9、IL-17、HMGB1、TNF-ɑ、MIP-1ɑ水平显著的高于COPD组、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患者的血清S100A9、IL-17、HMGB1、TNF-ɑ、MIP-1ɑ水平显著的高于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的血清S100A9、IL-17、HMGB1与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17、r=-0.385、r=-0.563、r=-0.62、r=-0.435、r=-0.664,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S100A9、IL-17、HMGB1水平显著的提高,并且与患者的肺功能呈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RP、IL-1β、IL-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过程中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COPD急性期组、COPD稳定期组、健康对照组血清CRP、IL-1β、IL-17的浓度水平。结果 (1)AECOPD、COPD稳定期组、健康对照组血清CRP、IL-1β、IL-17浓度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ECOPD、COPD稳定期、健康对照组的FEV1%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PD吸烟组的血清CRP、IL-1β、IL-17浓度水平较COPD不吸烟组均显著升高(P0.05);(4)急性期组及稳定期组血清IL-1β、IL-17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685、0.419,P均0.05);(5)急性期组、稳定期组IL-1β、IL-17均与CRP呈正相关,与FEV1%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CRP、IL-1β、IL-17可能与COPD的炎症反应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及TNF-α、CC16的水平变化,评价咳喘合剂的临床疗效及探讨COPD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94例COPD患者,其中中药复方治疗组(50例)及西药治疗组(44例),中药复方组给予口服咳喘合剂,西药组给予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余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AE-COPD及缓解期患者进行血清中IL-4、IL-8、TNF-α、CC16浓度检测。结果(1)AECOPD患者血清中IL-4、IL-8、TNF-α急性期较缓解期增高(P0.05);CC16浓度较COPD缓解期(P0.05)降低,(2)随着病情的严重分级,患者血清中IL-4、IL-8、TNF-α含量增多,CC16含量减少,(3)中药治疗组较西药组血清中IL-4、IL-8、TNF-α比较无差异(P0.05),(4)中药治疗组较西药治疗组CC16含量有差异,(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中IL-4、IL-8及TNF-α浓度升高,CC16浓度降低,可作为AECOPD气道炎症损伤的指标;咳喘合剂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和诱导痰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变化,探讨痰和血清SP-D在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COPD患者共50例,其中24例AECOPD患者、26例COPD稳定期患者。同时随机抽送14例吸烟非COPD和16例不吸烟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及对照组临床资料、血清和诱导痰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诱导痰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SP-D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COPD和非COPD对照组(P<0.05),而痰SP-D水平则与血清水平相反,AECOPD组显著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SP-D水平与痰SP-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705,P<0.001)。结论痰SP-D水平与血清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监测痰SP-D水平可替代血清监测作为COPD的参考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