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CRP提出的电离辐射的基本防护原则:辐射实践的正当化;防护水平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X线防护基本任务就是保障X线工作者和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提高X线防护的效益,促进X线工作的发展。随着直接数字摄影的应用,在做X线检查时的防护有很大的改善。直接数字摄影的应用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提高防护水平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问题:由于辐射剂量、曝光次数和重拍次数的减少使公众中的个人受到的年剂量当量大大的降低。辐射实践的正当化:直接数字摄影的应用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使辐射实践更加正当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X线检查中非检部位防护的重要性,减少非检部位X线辐射危害。方法使用移动式0.6 mm铅当量橡胶复合软质铅单在X线检查中对非检部位进行管状围蔽式防护以减少X线辐射的危害。结果使用移动式0.6 mm铅当量橡胶复合软质铅单具有很强的防辐射能力,能阻挡X射线、γ射线、C射线对非检部位的辐射。结论使用移动式0.6 mm铅当量橡胶复合软质铅单在X线检查中对非检部位进行管状围蔽式防护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射线对被检者辐射的危害,是X线防护用品中又一更新、更好、更简单防护品,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入护理主要是在X线机下进行的护理操作,大部分病人都是肿瘤病人,我们护士除了防护X线的辐射。还要使用很多抗癌药物,如防护不当,会给自身健康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84例介入手术治疗中联合应用床下铅橡胶帘、铅玻璃防护屏、铅防护服、铅围脖、铅眼镜及距离等对介入操作人员进行综合性防护。利用FJ-2000个人剂量仪监测X射线辐射剂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床下铅橡胶帘防护效率为93.4%;铅玻璃防护屏防护效率为93.5%;铅防护服防护效率为88.4%这些放射防护器材前后X线辐射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距球管1 m处X线衰减量为58.6%,距球管3 m处的X线衰减量为86.4%。1 m与2 m之间,2 m与3 m之间的辐射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防护措施在介入操作中可有效降低X射线辐射、减少对介入操作人员身体危害。  相似文献   

5.
随着放射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对血管造影设备图像的质量和射线的防护要求越来越高。图像质量的好坏和辐射剂量的高低这两方面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成为临床介入放射界关心的焦点。而作为辐射源的X线球管及高压发生系统和这两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各厂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不断改进X线球管和高压发生系统,以达到既有清晰的图像,又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来满足临床的需要。本文将着重讨论近年来血管造影设备的X线系统及防护技术进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6.
全数字大型血管造影机周围辐射剂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永  杨忠群  张伟  王伟  孙文省   《放射学实践》2011,26(5):550-552
目的:通过对全数字大型血管造影机周围X线辐射剂量分布的研究,为介入工作人员科学合理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X线防护监测仪测量照射野周围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X线强度分布,并测量不同曝光模式下的X线强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位时,在水平方向,辐射剂量由照射野向外逐渐衰减;在垂直方向,从地面向上逐渐增高,在130 cm处达到最高,此后逐渐衰减。斜位时,在水平方向,辐射剂量由照射野向外逐渐衰减;在垂直方向,从地面向上逐渐增高,至110 cm处达到最高,此后逐渐衰减。数字减影采集模式辐射剂量最高,心脏采集模式下加装悬挂式铅玻璃防护可减少50%的辐射剂量;透视模式下,15F/S比30F/S辐射剂量低。结论:合理利用各种曝光模式,了解X线辐射剂量在周围的分布情况,可有效减少工作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贾中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5):643-643,647
我们调查了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63例四肢骨折及骨关节手术和35例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病例术中使用不同防护用品(铅玻璃防护屏和铅防护服)的防护X线辐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全国14个省市,对500多台医用诊断X线机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了测量,并测定了一些防护设备的屏蔽效果.测量结果表明,大容量一段防护X线机工作场所中,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胸部表面位置处的平均照射量率为3.03mR/h;防护差的X线机场所相应位置的平均照射量率最大,约为80.1mR/h,本文也报道其它类型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同类工作场所的测量值也有差异,但都服从有限对数正态分析.有铅椅比没有铅椅时腹部照射量率低17.6倍,没有铅围裙比有铅同裙高5.88倍.  相似文献   

9.
医学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于医院的临床工作中。由于X线本身具有辐射特性,所以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帝来一定危害。目前对于放射工作从业人员来说,其防护以日益得到重视,防护措施也不断改进;对于受检者,虽然也制定了配套的防护法规,但从工作中尚未引起有关医技人员对受检者的防护的足够重视。忽视对受检者辐射敏感器官的防护等。尤其是对处于发育旺盛期的儿童,若性腺累计照射剂量过大,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X射线用于医学诊断有悠久的历史,医用辐射已成为人类受电离辐射的最大来源,医用辐射防护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X线成像设备遥控化是减少操作人员有害照射的主要途径。但对于床旁X线机的操作者来说,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使用有线遥控因其距离限制不能达到完全的X线防护的目的。因此笔者设计了无线遥控床旁X线机曝光控制器RC-01,该遥控器不仅操作简单、灵活,而且使操作人员的有害照射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新论X线防护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对各种类型的X线设备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和监测,各种有X线发射设备的防护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X线管壁的防护,不但整套管球全部用铅包裹,而且管球的阳极部位特殊加厚,X线由管球的漏出率越来越小,这对工作人员及患者来说的确是一个福音。但由于X线设备的普及,各项相应的检查也更加普及,由于各项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工作的大幅度开展,工作量也随之大量增加,对放射线工作人员及患者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皮肤和生殖器的损伤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必须更新对X线防护的一些陈旧观念,采取积极措施,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和改进X线的防护,尽量避免和降低X线对人员的不必要伤害,为此谈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X线检查范围的不断扩大,接触X线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对防护意识应有死分认识,同时对防护的方法和措施也应有所了解并遵循。 一、防护的意义 X线对人身有一定损害,在照射过量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有一部分是积累的,即在以后可发生严重影响,甚至成为不可恢复的慢性疾病。但如防护得当,使X线量尽量减少,以减小到最小影响,所以在工作中应做好病人及工作人员的防护。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技术,简称X线CT技术,于1972年引入临床实践,获得人体解剖学横断面影像,在X线成像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X线CT技术对低对比的软组织影像可视度有了明显提高,扩大了X线的应用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对较高的X线辐射剂量。X线CT技术的研究人员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最大潜力地提高成像设备性能,比如改善X线的性能、缩短扫描时间、增加探测器的数量等,减少被检者辐射剂量,使X线CT技术得以持续性地发展。X线CT技术的发展确实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X线认识的加深以及临床对X线CT技术依赖度的提高,特别是国家对部分大型医疗检查项目实行大幅降价以来,X线CT检查人数大幅增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地在对X射线工作者的防护和被检者的防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着X射线诊断检查中的被动照射。所谓被动照射,是指在某被检者接受X射线诊断照射时,其他人员在无良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活动于被检者周围而受到的非正当的X射线照射,包括直射线和散射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X线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X线机、移动X线C型臂机正在临床医生的需求下逐步应用到手术中去,特别是介入科、骨科应用更为突出,给医生带来了极大方便,有效地提高了手术质量,同时由于X线会对人体产生损害,因此医护人员的防护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对C型臂X线机的使用和防护做了一定的尝试,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髋部X线摄影检查中的直接屏蔽防护性腺技术。方法:采用直接屏蔽防护方法,分别对28例小儿髋部X线摄影的受检者实施性腺防护技术,并对1mm厚的铅皮做成防护屏蔽块效果进行模拟检测。结果:用1mm厚的铅皮做成防护屏蔽块,其防护效果能使受检者性腺处的体内X线吸收剂量减少99%以上。结论:在小儿髋部X线摄影检查中,做好生殖器官的X线辐射防护工作,减少X线对人体的辐射危害,符合国家相关防护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溆教学中X线的合理使用与优化防护。方法:教学与实践结合。结果:要强调对患者的防护,又要强调对自己的防护。结论:影像教学中.灌输学生对X线应用的合理性及防护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量出血性脑血管病在介入放射学诊疗过程中患者及介入医生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分析探讨影响X线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其减低剂量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应用热释光测量法对我院介入中心近期120例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介入放射学检查和(或)介入治疗时患者及介入医生辐射剂量测量.结果: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时患者皮肤剂量范围在0.013~4.032 Gy,介入医生所受剂量范围在0.113~1.601 mGy;行栓塞治疗时患者皮肤剂量范围在2.231~10.868 Gy,介入医生所受剂量范围在0.307~2.548 mLGy.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介入治疗是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患者及介入医生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很大,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减低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介入辐射防护设备及其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融医学影像和临床诊断学、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 ,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介入放射技术已经成为中、晚期癌症、心脑血管性疾病的首选诊疗方法。在进行介入放射技术的操作过程中 ,由于在X线导视下射线曝光量较大 ,介入操作者在诊视床边工作时间长 ,使得介入操作人员及受检者身体各部位受到较大的辐射剂量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选用优质高效的介入防护设备 ,正确合理应用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介入辐射防护设备的种类1.血管造影机固有防护设备主要包括X线球管管套的屏蔽防护和窗口…  相似文献   

20.
随着CT的广泛应用,它的高辐射剂量及由此带来的放射防护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为此,本文通过探讨CT检查中不同器官表面在防护前后接受X线照射剂量的变化对比,为患者的防护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