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要,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对护理临床教学中容易引起患者不满和医疗纠纷的诸多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带教老师、护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护生技术操作极不熟练,缺乏与患者沟通是造成患者不满意和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 认为增强护理管理人员、带教老师和护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掌握沟通技巧是预防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护生的模拟操作练习、熟练程度是防范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分析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整体情况和教学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选拔准入标准、完善培训制度和优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旨在提升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要,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对护理临床教学中容易引起患者不满和医疗纠纷的诸多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带教老师、护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护生技术操作极不熟练,缺乏与患者沟通是造成患者不满意和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认为增强护理管理人员、带教老师和护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掌握沟通技巧是预防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护生的模拟操作练习、熟练程度是防范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可缺少的过程。使护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在临床实习中更多的掌握护理知识、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护理临床带教的关键,要求临床带教老师既要培养好的思想品德,又要使学生把所学的护理知识应用于临床,掌握护理操作常规,培养沟通能力和保护能力。培养出高质量、新时期的护理人才,临床护理带教是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护生今后的工作能力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敏  陈长香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9):106-106
中国的护理教育正面临与国际护理发展接轨的问题,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应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全面强化和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动手能力,强调护理教育与护理实践的结合,体现专业特点。所以搞好高等护理教育,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是重要的前提。临床带教教师水平的提高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老年护理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明确其老年护理培训需求。方法 2023年5月至6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评价量表、老年护理培训需求问卷对来自中国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地区共9个省市50所三级医院的2 408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调查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中,269名(11.17%)处于老年护理能力低水平、938名(38.95%)处于老年护理能力中等水平、1 201名(49.88%)处于老年护理能力高水平。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老年护理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老年护理相关培训、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对老年护理工作感兴趣程度是老年护理能力低水平与中等水平组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职称是中等水平组的特异性影响因素(P<0.05)。带教教师老年护理培训内容需求前三位分别是老年护理服务模式、老年慢病管理知识与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形式需求前三位分别是线上直播、实地观摩与线下讲座。结论 应加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以需求为导向的老年护理培训,并重视带教教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与感兴趣程度,从而提高带教教师老年护理能力,提升老年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来在完成大量护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如何带好学生,一直是我们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体会。1介绍实习环境每批实习生来到病房时,带教老师应首先将病区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物品放置,急诊用药及设备等情况向学生介绍,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较顺利的投入工作。带教老师的形象和对待学生的态度,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精神饱满,仪表端庄,  相似文献   

8.
韩媛媛 《当代医学》2009,15(33):126-127
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做好护生临床带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临床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汪璐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3):117-118
护理程序(NursingProcess):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为护理对象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护理程序包括以下基本步骤:评估(Assessment)、计划(Planning)、措施(Impl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当前,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科研、带教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均得益于护理程序这一科学思维方式指导。带教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也必须以之指导不断提高未来护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接受来自不同层次的实习、进修护士。我们将护理程序…  相似文献   

10.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必须过程,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使护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让广大的病人接受和支持护生的临床实习工作。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时,要将相当的精力放在帮助护生提高在病人心目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1.
魏雪梅  胡定伟  何剑 《中国病案》2012,(12):45-47,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感现状及不同人口学特征职业倦怠感差异情况,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职业倦怠感量表重新修订,采用此量表对南充市535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水平较低;年龄、教龄、转班方式与个人成就感、去人格化有差异性存在(P〈0.05);年龄、教龄、职称、学历与情感耗竭有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感干预应具有针对性,以有效降低职业倦怠感对临床护理教师身心所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是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应注重严格选拔和培养高素质教师,规范护理临床教学、营造浓厚的护理人文环境,运用多种途径提升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质量及科研能力,并将其纳入其所属科室的绩效考核中,构建医院和学校一致性的实习基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不同科室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感状况,为临床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应用MBI-HSS修订的中文版对535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检出率为43.9%,轻、中、重度倦怠分别占总人数的18.9%、15.7%、9.3%;不同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在职业行为上存在差异,不同职业倦怠感的临床护理教师具有不同的职业行为。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师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最高,急诊科得分(除肿瘤科无差异外)最低;急诊科情感耗竭因子得分最高,肿瘤科次之;肿瘤科去人格化因子得分最高,感染科次之。结论临床护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应该引起关注,通过临床教育管理者干预及临床护理教师自身学习训练,以减轻职业倦怠感对身心所造成的损伤,提高临床护理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2012级普招护理ICU班和普招护理班共481名学生的护理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统计分析.ICU班平均分73.10分,普招护理班平均分67.30分,且各题型得分结果显示进行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药理学改革的ICU班明显优于对照组普招护理班.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方式,巩固教学改革成果,需调整相关知识点讲授方式,完善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改变医学基础课教学中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现象,更好地满足临床护理需求,该文结合笔者参加临床实践的经验,初步探讨了医学基础课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合理的临床实践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以达到高职教育培养护理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护理专业各层次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程度,探求护理分层次教育的新途径,为健全护理教育管理体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供思路,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护理专业。方法:对6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学历不同分为3组。其中本科生200名,大专生200名,中专生200名。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组中本科生组对于护理专业认同感最低。(2)3组护生普遍认为目前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不高,且对护理专业的发展信心不高。(3)有11.11%的护生表示毕业后将不再从事护理专业的工作。结论:教育者应注重护生的职业情感教育;对各学历层次护生要采取分层次教育;建设职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和完善的临床教学基地是培养优秀护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国家卫生部2010年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1]。通过这项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对病人的整体化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通过这些措施来扭转现在大多数医院的病人依靠家属或者雇佣工来照看住院病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与治疗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对一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深刻体会到,临床工作中在对患者进行医药治疗的同时,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情绪波动,正确运用心理治疗手段,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时有效地给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可以收到最佳心身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45岁~77岁,平均年龄61岁,住院天数16d~70d,平均43d。出院时生活完全自理,精神好,靠锻炼和饮食控制病情的14例,加药物控制病情的36例,需要协助生活的6例。2心理护理与治疗2.1对新入院的患者热情周到接待同情体贴,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2.2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心理程度,决定着护理及治疗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医护人员除了端正的医德医风,精良的医疗技术外,还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对一些年老慢性病,如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愈后等相关知识了如指掌,并掌握这类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要,对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给予满意确切的答复和指导,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主动配合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2.3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医学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护士焦虑状况及焦虑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69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焦虑得分平均为47.12±10.65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发生率为31.0%,焦虑状况较严重的护士特征为:年龄30~40岁、已婚、于ICU、外科、手术室和急诊科工作的护士。结论对护士应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心理保健咨询和保健服务,同时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自我保健,有效降低临床护士焦虑发生率,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