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碘缺乏病抽样监测通知要求,分别于1995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采用PPS抽样法,在浙江省确定30个调查点,对8-10岁学龄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碘盐、尿碘、新生儿TSH水平和健康教育五大指标进行监测评估。结果显示至1999年各项指标均有好转;甲状腺肿大率触诊结果由1995年的13.95%、1997年的14.25%降为1999年的6.42%。B超法则从1997年的20.17%降为1999年的7.17%;居民户食用碘盐合格率由1997年的69.77%升至1999年的84.42%,非碘 盐检出率则由1997年的12.73%降至1999年的5.08%;儿童尿碘中位数均保持在100ug/L以上;新生儿TSH水平三年测值高于5mIU/L的比例分别为59.58%、35.81%和16.18%,仍距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较远;五年级学生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平均分数由1997年的80.83分升到1999年的83.27分。浙江省缺乏病防治工作通过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正逐年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1995-2004年浙江省碘缺乏病监测10年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和掌握浙江省自1995年底实行全民食盐加碘10年来碘缺乏病病情和碘盐干预措施落实状况。方法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居民用户碘盐合格率和人群尿碘水平等指标对浙江省10年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 13.92%下降至2004年的3.08%;碘盐合格率由1995年的25.00%上升至2000年的96.27%,再下降至2004年的89.67%;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的127.64μg/L上升至2004年的290.73μg/L。结论浙江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通过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正逐步取得显著效果,但非碘盐冲击市场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了解河南省碘缺乏病(IDD)防治现状和流行趋势,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方法 1995、1997、1999年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应用PPS抽样法进行抽样,2002年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省调查30个县1 200名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B超法和触诊法);调查52个县4 040份盐碘,505份尿碘;调查600名在校5年级学生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结果 2002年监测结果经人口加权后该群体甲状腺肿大率B超法为2.77%,触诊法为4.5%,尿碘中位数为297.15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1%.健康教育知识平均得分为59.75分.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从1995年开始在病情、尿碘及碘盐合格率等项指标上逐年下降,特别是在2000年达标后病情、尿碘及碘盐合格率等指标保持稳定,但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漳平市1995、1997、1999、2001年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及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PPS)抽样法,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肿大率;采用砷铈酸消化法检验尿碘含碘量;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碘量.结果各年度8~10岁儿童肿大率分别为21.00%,8.50%,3.50%,4.25%,碘盐合格率分别为70.95%,76.19%,94.76%,97.1%,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4.17,285.40,342.02,346.6μg/L.结论监测结果表明,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等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指标,1999年已达到卫生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的标准,说明漳平市多年坚持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吉县碘缺乏病病情,评价防治效果。对2008年西吉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碘盐检测采用GB/T13025-1999直接滴定法;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分光光度法;甲状腺肿大率检查采用触诊法。结果全县测定盐样288份,碘盐中位数27.36 mg/kg,碘盐覆盖率91.6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97%,〈20 mg/kg碘盐有26份,占9.03%;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5.2%;特需人群(妇女)尿碘中位数148.76μg/L,尿碘〈100μg/L,占81.95%;〈50μg/L占11.11%;(20μg/L占6.94%。结论西吉县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特需人群尿碘等指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实施碘盐干预6年来,东山海岛人群碘营养水平以及碘缺乏病状况的变化,为今后东山海岛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把碘盐干预前1995年和干预后1999年及2001年的调查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碘盐干预前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为73.2μg/L;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达25.0%.经过6年的碘盐干预后,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上升到137.7μg/L,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下降到10%;尿碘>500μg/L的人群比例从0上升到1.9%.非碘盐高达48.58%.结论碘盐干预效果显著.碘盐干预过程中出现1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少数人群碘营养过高,一方面近一半人群食用非碘盐,并且6年来居高不下,这2种现象既对立又统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碘盐干预,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PS抽样法,1995~2009年在兰州市8个县区随机抽取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肿大率、尿碘、盐碘监测。结果经食盐加碘干预,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呈下降趋势,近4年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尿碘中位数波动在100~300μg/L,均满足国家学龄儿童碘营养评价标准(尿碘中位数〉100μg/L),尿碘合格率波动在67.01%~97.22%;碘盐合格率连续7年稳定在90%以上,各年碘盐中位数均达到国家标准(碘盐20~50mg/kg)。结论普及碘盐是改善人群碘营养状况、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兰州市碘缺乏病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为2010年兰州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和完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每年抽检32所学校,调查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和碘盐。结果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达到了国家控制碘缺乏病小于5%的目标,儿童尿碘中位数达到国家目标100μg/L以上,碘盐合格率达到国家目标90%以上。结论兰州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碘盐合格率均已达标,基本上消除碘缺乏病。  相似文献   

9.
承德市1999年经国家验收达到控制IDD目标,为保持我市碘缺乏病病情稳定下降不反弹,2006年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规定要求进行了碘缺乏病监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市属区划的8个县,每个县为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取1个县医院做新生儿甲低筛查,随机抽取一所小学,做8~10岁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调查,每个年龄组抽取1个班级做碘盐、尿碘测定,并在该校选取5年级学生20名和附近10名家庭主妇做健康教育调查。1.2监测项目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碘盐、尿碘、新生儿脐带血TSH、健康教育问卷等。1.3监测方法甲状腺肿大率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南郑县1998年以来碘缺乏病控制情况的监测,评价防治效果,为未来南郑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对居民食盐含碘量、8-10岁儿童尿碘值、甲状腺肿大率进行了调查。结果监测数据表明,南郑县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由1998年的87.5%上升到2008年的97.9%,2006-2008年全县碘盐覆盖率达到100%;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在178.26-377.14μg/L;儿童检出甲状腺肿大率由1998年的10.8%下降到2008年的4.2%。结论南郑县的碘盐质量得到了保证,碘缺乏病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山东省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与消除进程 ,1995、1997和 1999年三次进行了碘缺乏病 PPS抽样调查。结果发现 ,加碘盐生产和零售单位的盐碘含量中位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碘盐合格率逐年升高 ;居民户盐碘含量中位数由 0分别升至 2 3.3和 2 8.6 ( mg/ kg) ,合格率由 32 .3%升至 6 3.3%和 79% ,非碘盐主要来源于大粒粗盐 ;尿碘中位数及大于10 0μg/ L的比例分别为 2 34 .1μg/ L和 75 .8%、45 3μg/ L和 96 .7%、2 6 7.3μg/ L和 86 .5 % ;甲状腺肿大率 ,触诊结果由2 6 .3%降至 7.6 %和 13.2 % ,B超结果后两次为 7.6 %和 7.8% ;新生儿 TSH大于 5 m IU/ L 的比例为 2 6 .3%、2 7.7%和2 8.9% ;健康教育答卷及格率稳定在 85 .7%和 87%。表明我省 IDD防治效果显著 ,但非碘盐仍然存在 ,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提高合格碘盐覆盖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湖北省碘缺乏病发展动态,探索其影响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和盐碘等指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995、1997、1999和2002年分别为6.2%、5.1%、7.4%和6.5%;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3.4、390.8、331.2和197.0μg/L;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分别为47.8%、86.4%、90.2%、93.5%;学生健康教育平均分1997、1999、2000年分别为70.0、63.5、53.6。结论 湖北省碘盐质量逐年提高,覆盖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人群碘营养逐步改善,但健康教育平均分呈逐年下降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浙江省儿童碘营养水平的现状,进一步掌握全省消除碘缺乏病的进展和防治效果,1999年我们按照《全国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要求,采用PPS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抽取30个县(市、区)各一所中心小学的40名8-10岁儿童进行碘营养水平调查。结果表明,1200份学生家中盐碘中位数40.3mg/kg,其中合格碘盐1013份,合格率为84.42%;1200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为6.40%,B超为7.17%;360份尿碘中位数为207.0ug/L,其中高于100ug/L的有291份占80.83%(291/360);816份新生儿脐带血TSH水平中位数为2.78mIU/L,其中低于5mIU/L 的有682份占83.58%;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600份,5年级学生组及格率为88.17%,150份家庭主妇组及格率为100%。1999年各项监测指标较1995年和1997年均有明显变化,表明浙江省儿童近期碘营养水平得到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运城市自1995年全民实用碘盐以来的防治效果及流行现状评价.方法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进行.结果运城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5%,儿童尿碘中位数连年>100 μg/L,巳达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盐业公司销售的碘盐合格率亦达95%以上,但居民户食用碘盐合格率极不稳定,最高为99.0%,最低为2001年的68.8%,各年度均有无碘盐的冲击,1995年与2001年无碘率达15.6%.结论运城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已达标,但碘盐合格率尚未达标.2002年健康教育调查问卷碘缺乏病知晓率5年级平均得分65分,家庭妇女77.8分.建议盐业及各级行政部门应继续加大碘缺乏病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杜绝非碘盐的销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海省自1995年以来碘缺乏病防治进展和现状,分析1995、1997、1999和2002年全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方法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进行调查。结果青海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甲肿率)合计为4.4%,2002年为6.7%,高于1997和1999年(P<0.05),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2002年为71.6%,加碘盐合格率为93.2%,高于前3次(P<0.01),儿童尿碘中位数在127.5~146.4μg/L,无明显变化。结论青海省居民碘盐合格率和加碘盐质量有明显提高,但非碘盐所占百分比一直在20%左右,应重点加强对销售非碘盐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6.
全民食盐加碘对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全面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后福建省碘缺乏病动态变化趋势,评估干预措施效果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进程.方法 自1995年起每隔两年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在全省调查30个县,调查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家中盐碘及健康教育问卷.结果 全民食盐加碘后,福建省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1995年的44.6%提高到2005年的90.9%,居民非碘盐率由1995年的44.8%下降至2005年的6.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29.5%下降到2005年的1.3%,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的111.8μg/L提高到2005年的158.1μg/L.结论 经过10年防治,福建省控制碘缺乏病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的要求,实现省级水平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曲靖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方法在监测县(市)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10岁学生进行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居民户盐碘合格率和学生健康教育答卷调查. 结果甲状腺肿大率5.21 %、尿碘中位数177.7 μg/L 盐碘合格率87.41 %,三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结论曲靖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绩较大,为巩固所取得的防治效果,应坚持常规碘盐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沿海产盐区碘缺乏病防治模式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目的 探讨我国沿海产盐地区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以解决沿海产盐区严重干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非碘盐问题.方法 1995年开始在非碘盐问题较严重的沿海产盐区厦门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系统地采取了普及碘盐与特需人群强化补碘相结合、碘盐配给与健康促进相结合、查堵私盐与盐田废转相结合、碘盐质量跟踪监测与碘盐加工工艺改进相结合等综合干预策略和措施.结果 1997年碘盐加工厂出厂碘盐合格率由1995年的89.50%迅速提升至96.17%,并在2000年以后保持在99.00%以上水平.销售点碘盐合格率由1996年的87.33%上升到1998年的96.33%,以后逐年上升,2003年后保持在99.00%以上.城市、郊区和农村的碘盐覆盖率由1995年的0.92%、0、0上升到2000年的100.00%、99.00%、89.00%,2001年后居民碘盐覆盖率保持在93.00%以上.1995年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6.44%(228/1387)、20.57%(266/1293)、24.93%(651/2611),1996年以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在1999、2001、2005年以后下降并控制在5.00%以下.1995年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7.50、102.12、94.66μg/L,从1997年起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已全部达到100.00 μg/L以上,以后均稳定在120.00 μg/L以上.2007年市区、郊区和农村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达到271.10、240.40、198.10μg/L.1997年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4.00%(444/600),2000年后全市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保持在95.00%以上.结论 建立的沿海产盐区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模式是成功的,实施应用可行,干预技术行之有效,为非碘盐问题地区推行全民食用加碘食盐、实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近年三次碘缺乏病抽样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估山东省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与消除进程,1995、1997年1999年三次进行了碘缺乏病PPS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加碘盐生产和零售单位的盐碘含量中位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碘盐合格率逐年升高;居民户盐碘含量中位数由0分别升至23.3和28.6(mg/kg),合格率由32.3%升至63.3%和79%,非碘盐主要来源于大粒粗盐;尿碘中位数及大于100ug/L的比例分别为234.1ug/L和75.8%、453ug/L和96.7%、267.3ug/L和86.5%;甲状腺肿大率;触诊结果由26.3%降至7.6%和13.2%,B超结果后两次为7.6%和7.8%;新生儿TSH大于5mIU/L的比例为26.3%、27.7%和28.9%;健康教育答卷及格率稳定在85.7%和87%。表明我省IDD防治效果显,但非碘盐仍然 存在,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合格碘盐覆盖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和掌握碘缺乏病在本市防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防治碘缺乏病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国家《实现碘缺乏病防阶段目标评估方案》要求,对本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碘盐合格率及五年级学生碘缺乏病知晓率等进行了监测。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85年的16.7%下降至2010年的0.56%。平均尿碘中位数在142.44μg/L,并连续维持在较理想水平,碘盐合格率98%,五年级学生碘缺乏病知晓率达到91.1%。本市已达到了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