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毒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9年1月~2009年5月共收治毒蛇咬伤致AKI11例。结果:11例患者中经血液透析治疗后痊愈出院10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血液透析是抢救毒蛇咬伤合并AKI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毒蛇咬伤的急救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近10年来本院收治的毒蛇咬伤的患者122例的病历资料,和本院对毒蛇咬伤急救的科普宣传资料。结果122例毒蛇咬伤患者中,治愈118例,致残1例,死亡3例。结论毒蛇咬伤只要急救及时恰当,尽早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毒蛇咬伤的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采用先评估、由局部至全身、急救护理并重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救治.方法:选择2010年6~9月份留观的98例患者,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88例急诊留观病情好转出院;10例收住院进一步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程序化急救护理能显著提高毒蛇咬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毒蛇咬伤及急诊的救治的特点.方法选择216例毒蛇咬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掌握它的分布、季节性,观察不同时间就诊对愈后的影响及其早期多方面处理的治疗方法.结果边远地区及山区毒蛇咬伤的多,蛇类为腹蛇,以6~9月份为多发季节.早期局部处理及时就诊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在毒蛇咬伤的救治中,做好早期的急救、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要做好蛇咬伤防治的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危重型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危重型毒蛇咬伤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血液净化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状况、局部症状、实验室指标变化及预后。结果:总共33例患者符合条件纳入观察,其中截肢1例,死亡1例,其余痊愈,治愈率93.9%。联合治疗后,患者一般状况改善,局部肿胀疼痛缓解,实验室指标改善。结论:血液净化联合中药外敷是治疗危重型毒蛇咬伤的重要手段,能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47例朱松明我院从1985~1994年共收治47例毒蛇咬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14~59岁,平均41岁。咬伤手部21例,足部18例,小腿...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岁 《护理学杂志》2005,20(16):49-51
目的提高毒蛇咬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对306例毒蛇咬伤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救治并实施急救护理。结果306例毒蛇咬伤患者痊愈304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99.3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救治并实施急救护理,可提高毒蛇咬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四味蛇药酒与中成药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特点、疗效以及护理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将132例毒蛇咬伤患者分成四味蛇药酒治疗组和中成药治疗组,四味蛇药酒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四味蛇酒内服和伤口外敷治疗;中成药治疗组的患者分为分别给予季德胜蛇药片、青龙蛇药片治疗.结果:给予四味蛇药酒治疗的患者41例,治愈率为61.0%,中成药治疗组中,给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的患者51例,治愈率为56.9%,给予青龙蛇药片治疗的患者40例,治愈率为55.0%.四味蛇药酒组与中成药组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认为四味蛇药酒和中成药物在治疗毒蛇咬伤患者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毒蛇咬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对306例毒蛇咬伤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救治并实施急救护理。结果306例毒蛇咬伤患者痊愈304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99.3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救治并实施急救护理,可提高毒蛇咬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毒蛇咬伤后病情发展迅速,并伴有心脏、肝脏损害,幼儿症状更重.现将我科收治两例毒蛇咬伤幼儿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们总结9例利用血液透析治疗毒蛇咬伤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9例中男5例,女4例,年龄29~63岁,其中7例明确为蝮蛇咬伤,2例未辨明蛇种类。受伤部位为手指、手掌或足背。  相似文献   

12.
2000年3月以来我科共收治18例毒蛇咬伤患者,经积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6例无法判定是否为毒蛇咬伤,均按毒蛇咬伤处理),男17例,女1例;年龄23~55岁,平均39岁。其中手部咬伤者16例,足部咬伤者2例。伤后立即采取绑扎等急救措施者14例,未采取任何措施者4例。15例于伤后1小时内就诊,3例于伤后2小时后就诊,平均就诊时间45分钟。1.2治疗方法1.2.1急救处理:立即用止血带绑扎伤肢(指、趾),阻断静脉和淋巴回流,扩创排毒,即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局部消毒后在牙痕伤口处“一”字形切开,深度达皮下,然后由近向远向…  相似文献   

13.
毒蛇咬伤87例临床报告钟荣生,钟博文毒蛇咬伤是南方农村常见病,如救治不及时可致残、致死。现就我院1986~1993年间收治的87例蛇伤病例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7例蛇咬伤患者中,男46例,女41例,其中农民68例。年龄6~70岁,平均30.4岁...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78~1988年共收治毒蛇咬伤病人42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7~58岁,平均32.5岁,以18~40岁为多(占59.5%).蛇咬伤部位:四肢38例,肩部2例,面部和臀部各1例.咬伤蛇类:银环蛇3例,眼镜蛇2例,竹叶青蛇8例,不详者29例.咬伤至入院时间15分钟到26小时,以1~5小时为多(占78.6%).院外经简易处置者13例,直接入院29例.住院时间1~23天。平均6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外敷方案治疗血循毒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血循毒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湿润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干燥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愈出院情况、入院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肢体肿胀范围。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3、7天,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肿胀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3、7天,观察组肿胀范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润外敷法治疗血循毒蛇咬伤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疼痛程度及肿胀范围,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9岁,因毒蛇咬伤致右手示指肿痛42 d,拟为右手示指中远节指骨骨髓炎而收入院。患者于42 d前不慎被毒蛇(种类不详)咬伤右手示指,当时患指疼痛剧烈,继之肿胀,无昏迷史。伤后即以中草药局部外敷治疗。入院检查:神志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血象、生化指标正常。否认既往病史。专科检查:右手示指中远节肿胀明显,功能障碍,略红,远节指间  相似文献   

17.
外敷蛇伤散结合西药治疗蝮蛇咬伤105例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蝮蛇是江浙一带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毒蛇,近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蝮蛇咬伤患者也逐年增加。本院多年来采用自制中药一蛇伤散局部外敷结合常规的西药救治了数百例蝮蛇咬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对照,观察外敷蛇毒散治疗蝮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T)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五步蛇咬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16例危重型五步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危重型患者,14例痊愈出院,1例截肢致残,1例医治无效自动出院。结论毒蛇咬伤后应及时就诊,早期识别、判断,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毒蛇咬伤治疗中,对于作筋膜切开的指征和方法问题,各家意见不一。作者以抗毒血清和纤维导管测压二大要点处理6例毒蛇咬伤。后者用以测定筋膜间隙压力,以判断何时需要切开筋膜。筋膜切开这一方法是根据蛇咬伤时可发生间隙征候群而提出的,目的在于防止间隙内神经肌肉永久性损害及肌肉Volkmann挛缩。但在其应用方面,文献中两种意见各趋极端。Russell报告600例毒蛇咬伤,无一例需要切开筋膜。Glass则认为大多数病例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被不同毒性毒蛇咬伤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常规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8例被毒蛇咬伤患者(其中血循毒35例,非血循毒23例),在被毒蛇咬伤后就诊未治疗前,采集血标本检测D-D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计数(PLT)等,并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分析。结果血循毒组及非血循毒组D-D、PT、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血循毒组明显高于非血循毒组;PLT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血循毒组明显低于非血循毒组;FIB血循毒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非血循毒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循毒组D-D含量与PT、APTT、FIB和PLT的异常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非血循毒患者血浆D-D含量变化与上述凝血指标的变化均无相关性。结论被血循毒毒蛇咬伤后易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测患者D-D及常规凝血指标,可了解患者的凝血状况,防止DIC的进一步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