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健康人与乳腺癌患者以及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特异性标志蛋白变化,探讨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疗效评价及复发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及20名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乳腺癌特异性蛋白标志物,结合支持向量机软件建立诊断模型。比较乳腺癌手术前后特异性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人血清蛋白质谱相比,术前乳腺癌血清中有3个差异蛋白,质荷比为2043、3938的标志分子低表达,质荷比为 5639的标志分子高表达。术后质荷比为2043、3938的标志分子稳定上调,质荷比为 5639的标志分子稳定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筛选3个特异性蛋白质峰的数据构建的诊断模型经交叉验证,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为100 %。结论 SELDI-TOF-MS检测血清蛋白质组学图谱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术后病情转归及监测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蛋白质谱的测定,筛选差异蛋白,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组谱变化。方法应用SELDI-TOF-MS及CM-10芯片对35例正常对照组、35例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6例放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测定,并应用BioMarker Wizard 3.01及BioMarker Pattern System 5.01分析软件对测得数据进行处理及建立诊断模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共检测到251个蛋白质峰,筛选出差异蛋白质峰16个,其中肺癌组8个蛋白质峰表达升高,8个蛋白质峰表达降低。以质荷比(M/Z)为2572.1、2885.8、3870.4、4161.4、5739.7和8164.3的6个蛋白质峰为依据组合构建分类决策树模型,原始判别总准确率为87%,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3%;交叉验证总准确率为76%,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1%。观察16个差异蛋白质峰的表达在放化疗前后的变化,显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向健康对照组,其中质荷比为2572.1、2885.8、4664.8、9228.4和9396.4的5个蛋白质峰在治疗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结论SELDI-TOF-MS技术对差异蛋白的筛选及治疗疗效的判定可能有一定的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差异,寻找能够帮助鉴别诊断乳腺癌的候选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117例乳腺癌患者和56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74例乳腺癌和36例健康人)与测试组(43例乳腺癌和20例健康对照)。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所有血清标本的蛋白质谱。用Biomarker Wizard统计软件比较训练组乳腺癌与健康对照间的蛋白质谱差异,再用Biomarker Pattern软件筛选出一组差异蛋白构建决策分类树模型以鉴别乳腺癌病例和健康人群,最后用测试组对分类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乳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谱存在14个差异显著的蛋白峰,以质荷比分别为3958、4288、4974、5902、8518、8930、9282和11360的8个差异蛋白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鉴别乳腺癌与健康对照组的敏感性为82.43%(61/74),特异性为83.33%(30/36),准确性为82.73%(91/110),用测试组进行验证的敏感性为86.05%(37/43),特异性为65.00%(13/20),准确性为79.37%(50/63)。结论乳腺癌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存在差异,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的血清差异蛋白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血清凝溶胶蛋白前体(gelsolin,GSN)和a-1-酸性糖蛋白1前体(alpha-1-acidglycoprotein1precursor,ORMl)变化,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索乳腺癌的化疗耐药机制并寻找-种能够评价乳腺癌化疗耐药性的血清蛋白标志。方法:选取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200801-01-2010-01-01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共30例,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耐药组6例,敏感组24例。留取化疗前后血清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得到化疗前后在耐药组血清中特异表达的差并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I,DI-TOF-TOF)技术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质胶点进行质谱鉴定,得到耐药组的差异蛋白,应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差异蛋白的变化趋势。结果:从耐药组血清中共筛选、鉴定出13个差异蛋白质,上调蛋白7个,下调蛋白6个。其中GSN化疗后下调,ORM1化疗后上调。应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结果显示这2个蛋白的变化与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表现-致。结论:乳腺癌耐药组患者化疗后血清GSN下调,ORM1上调,这2个蛋白可能与乳腺癌化疗耐药机制有关,可能作为评价乳腺癌化疗耐药性的血清标志。  相似文献   

5.
Li GD  Cai ZD  Ma XJ  Sun MX  Li J  Sun W  Hua YQ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11):836-841
目的 筛选潜在的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对候选标志基因RNA聚合酶Ⅲ多肽F(POLP3F)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分别利用人类基因组芯片和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 MS)筛选骨肉瘤细胞株以及骨肉瘤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和标志蛋白.运用Link-test统计学方法对比基因芯片和SELDI-TOF MS数据,寻找骨肉瘤的血清诊断标志蛋白.用MATLAB软件对POLR3F的启动子和3′-UTR区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转录因子和微小RNA(miRNA)靶位点.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有653个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SELDI-TOF MS显示,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有6个差异表达的质谱峰.通过Link-test分析,共鉴定出13个差异表达的骨肉瘤血清标志蛋白.POLR3F的启动子区存在保守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结合位点,在3′-UTR保守区域含有1个miRNA靶位点.结论 Link-test能够有效地从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中筛选骨肉瘤标志蛋白.POLR3F有可能成为骨肉瘤早期诊断的标志蛋白和骨肉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SELDI-TOF-MS筛查乳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蛋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寻找乳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蛋白.方法:应用弱阳离子蛋白质芯片(WCX2)及SELDI-TOF-MS技术检测12例正常人、10例乳腺良性病患者和2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三组样本质荷比在2000~30000 Da间3939.314Da与3960.478Da的2个蛋白峰有显著差异.结论:SELDI-TOF-MS技术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的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Ying MG  Chen Q  Ye YB  Chen HJ  Chen X  Zheng HY  Wu F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9):698-702
目的 建立乳腺癌的血清蛋白质谱诊断模型,评价其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113例乳腺癌患者、10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92例健康女性的血清蛋白质谱,采用Biomarker Pattern(BPS)软件分析蛋白质谱,建立分类树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盲筛验证.结果 比较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女性的血清蛋白质谱,筛选出12个差异蛋白质峰.经验证,所建立的分类树模型Ⅰ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1.2%.比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女性的血清蛋白质谱,筛选出11个差异蛋白质峰.经验证,所建立的分类树模型Ⅱ诊断乳腺良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81.2%.比较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筛选出2个差异蛋白质峰.经验证,所建立的分类树模型Ⅲ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78.3%.应用这些差异蛋白及分类树模型,分别对93例CA15-3阴性乳腺癌患者与3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20例CA15-3阳性乳腺癌患者与3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盲筛,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91.7%、75.0%和91.7%,明显高于传统的乳腺癌标志物CA15-3,而CA15-3阴性与CA15-3阳性乳腺癌未见明显的差异蛋白质峰.结论 应用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和健康女性血清蛋白质谱存在的差异蛋白质峰,据此建立的诊断模型可用于乳腺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从胃癌患者血清中筛选潜在的标志蛋白.方法:采用液体蛋白芯片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对20例胃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谱进行检测,采用FlexAnalysis3.0和ClinProTools2.1软件进行图谱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胃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比较,胃癌患者血清中有7个差异蛋白高表达,6个差异蛋白低表达,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两个蛋白的质荷比(m/z)分别是2863.71Da和4965.08Da.结论:利用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可从血清中筛选出胃癌潜在的标志蛋白,此技术对于发现和筛选血清中的胃癌标志蛋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Zhang GQ  Du J  Pang D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3):204-207
目的 探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筛查乳腺癌血清特异性蛋白质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38例乳腺癌、33例乳腺良性疾病和43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并联合应用BioMarker Wizard 3.01及BioMarker Pattem Software5.01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筛选肿瘤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结果 质荷比分别为M2077_07、M1827_38、M2650_51和M2060_62的4个蛋白质峰组合构建的诊断模型Ⅰ,鉴别乳腺癌和非乳腺癌的交叉验证敏感性为73.7%(28/38),特异性为73.7%(56/76)。质荷比分别为M2251_62、M3405_56、M3428_16、M4666_98和M16239_8的5个蛋白质峰组合构建的诊断模型Ⅱ,鉴别Ⅰ期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疾病的交叉验证敏感性为84.8%(28/33),特异性为55.6%(5/9)。质荷比分别为M1701_48、M3116_17、M1676_88、M5890_33和M2921_02的5个蛋白质峰组合的诊断模型Ⅲ,鉴别Ⅰ期与Ⅱ~Ⅳ期乳腺癌的交叉验证敏感性为88.9%(8/9),特异性为86.2%(25/29)。结论 SELDI-TOF-MS技术在乳腺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判定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特异表达蛋白,构建判别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方法 采集19例FAP和16例散发性肠腺瘤患者的血清,以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MS-TOF)和阴离子CM01蛋白质芯片检测并筛选两组对象间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峰,以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判别模型.结果 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相比,P<0.01的蛋白质峰有6个,其中质荷比为5640、3160、4180和4290的蛋白质峰在FAP中高表达,质荷比为3940和3400的蛋白质峰在散发性肠腺瘤患者中高表达.以质倚比分别为5640、3160和4290的蛋白质峰为基础,联合质荷比为3940、13 750和4300的蛋白质峰所建立的模型判别效果最佳,对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4.7%和93.7%.结论 SELDI-TOF-MS能有效筛选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的差异表达蛋白,支持向量机方法所建立的质谱模型判别效果较好,为进一步研究FAP的分子发病机制提供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细胞S期细胞比率(SPF)能否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贵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6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细胞SPF的变化,并比较SPF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 在66例患者中,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为6例病理完全缓解(pCR),41例部分缓解(PR),17例病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41例PR患者的SPF新辅助化疗前为(7.69±4.67)%,新辅助化疗后为(5.58±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P=0.026).19例化疗无效的患者(包括SD、PD)新辅助化疗前SPF为(4.52±3.30)%,新辅助化疗后SPF为(4.19±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P=0.623).47例客观缓解的患者(包括pCR、CR、PR)新辅助化疗前的SPF为(7.26±4.53)%,与19例化疗无效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的SPF[(4.52±3.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4,P=0.020).新辅助化疗前癌灶的SPF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无明显关系(Z=-1.461,-1.097;P>0.05),而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x2=8.258,11.920;Z=-2.194;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S期的影响是明显的,可以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SPF值较大者对化疗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aspin在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行NACT患者的宫颈鳞癌组织及同期30例正常宫颈组织maspin的表达。结果:NACT前后masp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和66.7%,NACT总有效率83.3%,其中完全缓解率30%,部分缓解率53.3%,稳定或无进展率16.7%。临床部分缓解组NACT后maspin的阳性率与NACT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及无进展组NACT后maspin的阳性率与NACT前相比也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CT后maspin阳性表达率在Ⅰb-Ⅱa期、Ⅱb-Ⅲb期均明显增高,Ⅱb-Ⅲb期NACT前后maspin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b-Ⅱa期NACT前后maspin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后masp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化疗前,可能与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Maspin可能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采集68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1d和化疗后第10天的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CD3+、CD4+及CD8+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定量资料分别采用独立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疗前,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4.77±0.76)%比(0.68%±0.36)%,t=21.176,P=0.000]。化疗后CD4+/CD8+较化疗前升高[(1.95±0.72)%比(1.19±0.43)%,t=8.280,P=0.000];化疗后Treg细胞较化疗前明显降低[(1.59±0.58)%比(4.77±0.76)%,t=19.041,P=0.000]。化疗有效组Treg细胞较无效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7,P=0.000)。结论新辅助化疗可调控乳腺癌患者机体的肿瘤免疫耐受,改善其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检测宫颈鳞癌的血流参数及体积,探讨其在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Ⅰb2、Ⅱa2期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鳞癌患者,在化疗前后进行实时3D-CPA扫查,测量肿瘤局部血流相关数据(血管化指数 VI、血流指数 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肿瘤体积。结果:宫颈鳞癌患者在癌新辅助化疗前,有效组VI值(35.136±8.433)%与无效组VI值(48.270±14.5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新辅助化疗前的VI值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有效组肿瘤局部血供参数表达水平在新辅助化疗后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3D-CPA测 VI值与肿瘤体积,是预测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COX-2和MMP-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OX-2、MMP-2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COX-2、MMP-2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0.8%。化疗前后COX-2表达变化显著,由化疗前的62.5%降到化疗后的41.7%,(P<0.05);MMP-2表达无明显变化。化疗前后COX-2表达与MMP-2正相关,(P<0.05)。新辅助化疗前COX-2表达阳性者,化疗效果差(P<0.05),MMP-2表达与化疗疗效无关,(P>0.05)。结论COX-2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并预测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而MMP-2尚不能预测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Survivin、MRPl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8例宫颈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MRPl、Survivin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NACT前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63.16%)显著高于NACT后(39.47%)(P〈0.05),且NACT前Sur—vivin表达阴性者化疗有效率(92.86%)高于表达阳性者(62.50%)(P〈0.05)。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但与年龄、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MRPl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1%和92.11%,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化疗前MRPl表达阴性者与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71.88%,两者问无显著性差异(P〉0.05)。MRPl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年龄均不相关(P〉0.05)。结论:Survivin、MRPl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但只有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NACT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对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92例Ⅱ-Ⅲ期女性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并进一步探讨血清MMP-9水平与化疗疗效、化疗前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72.8%(67/92)。化疗前临床分期II期患者MMP-9水平低于III期患者[(952.58±463.32)U/Lvs.(1286.55±527.16)U/L,P<0.05]。在新辅助化疗有效组,化疗后MMP-9水平明显降低[(1259.85±478.69)U/Lvs.(501.87±398.85)U/L,P<0.01],在新辅助化疗稳定组和进展组,化疗前后MMP-9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疗前血清MMP-9水平与化疗前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新辅助化疗前后MMP-9水平变化与化疗疗效存在相关性,对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奈达铂、替加氟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同期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1例LACC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前接受奈达铂+替加氟新辅助化疗(NACT)、单纯腔内后装放射治疗(CLI)、新辅助化疗联合后装放疗(CCR),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CCR组对宫颈局部肿瘤的治疗有效率(CR+PR)为88.9%,明显高于NACT组(70.4%,χ2=7.85,P<0.01)及CLI组(63.0%,χ2=10.71,P<0.01)。CLI组(25.9%)白细胞下降较NACT(81.5%,χ2=16.76,P<0.01)及CCR(88.9%,χ2=21.89,P<0.01)组明显减轻。宫旁脉管癌栓发生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发生率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治疗,有望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最佳的术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LAK细胞起源的蛋白激酶(TOPK)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研究TOPK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6例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NACT方案的TNBC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学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OPK和Ki-67的表达,采用Miller-Payne(MP)系统评估治疗反应,并对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生存分析。结果:MP分级较低(1-3级)的患者组织中的TOPK阳性率高于MP分级较高(4-5级)的患者,在NACT治疗中TOPK阳性患者的预后不佳。同时发现MP 1-3级患者在NACT后组织中TOPK表达升高,而MP 4-5级患者NACT后组织中TOPK表达降低。NACT治疗后组织中TOPK升高的患者的PFS较TOPK降低者差。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结果表明,NACT前后患者组织中TOPK表达变化对预后的评估准确性更高。结论:TNBC组织中TOPK水平高的患者对NACT治疗反应不佳,并且预后较差。TOPK表达水平可能提示TNBC的NACT治疗反应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对96例Ⅱb—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28天为1个周期,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2周期后采外周静脉血5ml,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A15—3水平。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47.9%(46/96),其中38例(39.6%)降低了临床分期,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9例,无疾病进展者。96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CA15—3阳性率为64.6%(62/96)。CA15—3阳性组和阴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2%(28/62)、52.9%(18/34),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前血清CA15—3水平为45.8±6.3;化疗后为32.5±6.8,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临床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血清CA15—3水平化疗后较化疗前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而病情稳定患者血清CA15—3水平较化疗前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CA15—3可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