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行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获得随访的85例行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其中64例病人术后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A组),另外21例病人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化疗(B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2和3年肝癌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A组术后1、2和3年肝癌复发率分别为56.3%、75.0%和85.9%,B组分别为28.6%、61.9%和81.0%.仅术后1年复发率B组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2、3年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3.1%、43.8%和31.3%,B组分别为81.0%、61.9%和38.1%.B组术后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化疗能够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塞病人术后短期复发率,有助于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综合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行TACE治疗22例(手术+TACE组)、仅行手术切除而不行TACE治疗患者20例(单纯手术组),对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及患者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TACE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前者肿瘤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但两组2年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TACE组1年及2年生存率(76.1%,48.2%)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52.8%,23.6%)(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后结合TACE治疗,可明显降低肿瘤近期复发率且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对于预防原发性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68例行大肝癌根治术的患者按术后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TACE组(2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对68例原发性大肝癌行根治性切除后的患者,术后随访最长49个月。TACE组术后l、2、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7%、34.3%、49.5%: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70.2%、53.7%。对照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6.4%、58.0%、68.5%: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6%、48.3%、25.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大肝癌根治术后辅以介入治疗是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能显著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与开腹肝切除术(open hepatectomy,OH)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45例,将其分为2组,LH组21例,OH组24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的情况与生存率,评价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LH组显著高于OH组(分别x2=3.973,x2=4.862,均P<0.0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LH组(2例)显著低于OH组(9例)(x2=4.746,P<0.05);总住院天数LH组为(17.3±5.0)d,OH组为(21.5±5.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7,P<0.05).2组患者随访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2,P >0.05).LH组的无瘤生存率为52.4%,显著高于OH组(25.1%,x2=4.543,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均为肝癌治疗的有效方法,腹腔镜术式近期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但两组总体生存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皮下植泵灌注化疗药物降低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的效果.方法: 95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同时皮下植泵,泵导管植入肝动脉、门静脉,术后定期通过药泵灌注化疗药物至肝脏(A组);行单纯肝癌切除术72例(B组);肝癌切除术加静脉化疗65例(C组).随访3年,比较3组的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原发性肝癌术后皮下植泵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年的肝内复发率显著降低(P<0.01),生存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 皮下植泵定期灌注化疗是防止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经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提高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10月至2009年12月经外科治疗的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结果42例均获手术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3例,胆漏2例,膈下积液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昏迷1例。手术死亡率2.38%。随访1年生存38例,2年生存30例,3年生存25例,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4.3%、35.7%、42.9%。结论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研究腹腔镜辅助射频消融(laparoscopic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LRFA)与经皮射频消融( percutaneous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特殊部位HCC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5例HCC患者671个肿瘤结节,其中LRFA组78例106个肿瘤结节,PRFA组447例565个肿瘤结节.结果 (1)术后瘤体完全消融率:LRFA组为97.17% (103/106),PRFA组为93.09% (526/565).2组的瘤体完全消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23,P =0.112).(2)1、3、5年总生存率:LRFA组为96.15%、55.12%和38.46%,PRFA组为93.73%、48.54%和31.54%.1、3、5年无瘤生存率:LRFA组为94.87%、43.58%和28.21%,PRFA组为91.65%、40.27%和25.95%.平均无瘤生存时间:LRFA组为22.25个月,PRFA组为21.53个月.2组1、3、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x2=0.699,1.151,1.447,P=0.403,0.283,0.229),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x2=0.915,0.303,0.174;P =0.339,0.582,0.676).(3)严重并发症发生率LRFA组为0% (0/78),PRFA组为1.34%( 6/447).(4) LRFA组复发率23.07%(18/78),复发时间为4~32个月;PRFA绢复发率34.89%(156/447),复发时间为3 ~38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9,P=0.041).结论 LRFA的总体治疗效果等同于PRFA,但是LRFA的复发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术后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2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治疗方式分为TACE组与对照组,各110例,TACE组患者术后行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未行TACE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存率与肿瘤复发率。结果 TACE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64%、56.36%和42.73%,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45%、40.91%和21.82%,TACE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ACE组患者1、2、3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0.91%、54.55%和67.27%,对照组患者1、2、3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8.18%、57.27%和70.91%,第1年肿瘤复发率TAC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3年肿瘤复发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行TACE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但并不能降低患者长期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超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后应用索拉非尼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30例行肝移植手术的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口服索拉非尼400 mg,bid.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1500 mg,bid,每个疗程服用14d后休息2周.术后18个月两组未复发者均停止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复发者则维持原剂量直至患者不宜再继续服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减量或停药.结果 实验组1年复发率为53.3%,对照组8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8,P<0.05).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3.3%,对照组4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7,P<0.05).实验组的生存期为7~28个月,平均(24.6±1.7)个月,对照组的生存期为5~34个月,平均(16.4±2.7)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54,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大部分为Ⅰ~Ⅱ级,其中实验组发生腹泻、手足综合征的机会较对照组高.结论 超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后预防应用索拉非尼可能会减少或推迟肝癌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药物的大部分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家族聚集性肝癌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肝癌家族内聚集发病可能的原因。方法收集25例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FH组)与39例非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NF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同生活非血缘家族成员肝癌发生率、肿瘤细胞分化、肿瘤有无包膜、有无静脉癌栓、AFP及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H组男女性别比、家族成员乙肝感染率、术后3年复发率高于NF组(P〈0.05),而平均年龄、肝纤维化分期、HBV—DNA拷贝数低于NF组(P〈0.05)。结论家族聚集性肝癌可能是患者在高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对致癌因素(如乙肝家族性发病)的敏感性增高,引起肝癌发病在家族内聚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Pokemon在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远处转移、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okemon作为HCC诊断、预测转移复发标记物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4组(n=40)。HCC合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行肝移植患者、HCC远处转移合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健康人群各抽外周血2ml 1次。用实时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okemon mRNA的表达。结果(1)Pokemon在HCC、肝硬化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2)HCC远处转移组Pokemon表达量、表达比例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3)HCC外周血中Pokemon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HBSAG、HBV.DNA、AST、ALT、AFP无关(P〉0.05)。结论HCC患者外周血中的Pokemon表达水平不高;肝硬化、健康人群组也可能存在Pokemon的表达。HCC远处转移组Pokemo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CC肝移植、肝硬化和健康人群组。监测外周血中Pokemon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诊断和预测HCC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2.
L-精氨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L-精氨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分析不同浓度L-精氨酸作用下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1)低浓度L-精氨酸对肝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大体形态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的L-精氨酸引起肝癌细胞形态变圆、体积变小,细胞皱缩,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染色质边聚,凋亡小体形成。(2)低浓度L-精氨酸对肝癌细胞生长周期和增殖指数无影响;而高浓度的L-精氨酸引起G0/G1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S期显著降低,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下降(P〈0.05),而G2/M无明显变化。(3)低浓度L-精氨酸(1mmol/L)和对照组细胞未见凋亡峰(亚G1峰),凋亡率分别为2.1%和2.5%;而16mmol/L和64mmol/L浓度组则出现典型的凋亡峰,凋亡率分别为12.4%和30.8%,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高浓度的L-精氨酸通过合成NO,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定量与肝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8年12月因同时合并HCC和HBV行肝移植手术并长期随访的148例患者,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患者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根掘术后HCC是否复发将患者分成HCC复发组(43例)及未复发组(105例),使用COX多因素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48例HCC肝移植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2%,7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71%,54%.肝移植术后HCC复发43例,复发率为29.1%(43/148),术后HCC平均复发时间为(13.16±14.17)个月(1~54个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超过米兰标准(HR=9.89;95%CI2.30~42.52;P=0.002)以及术前HBV DNA>5log10 copies/ml(HR=2.26;95%CI1.01~5.04;P=0.047)是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前HBV DNA>5log10 copies/ml和超过米兰标准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cter arterial chemotherapy,TAC)后肝组织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p53和p21_(waf1/cip1)蛋白的表达.方法 HCC患者分为两组,术前行TAC治疗的HCC患者39例(TAC组),术前未行TAC治疗的HCC患者50例(非化疗组),肝血管瘤和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5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的8-OHdG、p53和p21~(waf1/ci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8-OHdG表达在癌组织中表现为非化疗组高于TAC组(F=9.516,P<0.05),对照组最低(F=9.516,P<0.01);在TAC组与非化疗组均为癌组织高于痛旁组织(分别t=7.101,t=8.020,均P<0.001);癌旁组织与对照组的8-OHdG水平差异尤统计学意义;TAC组与非化疗组巾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8-OHdG表达呈正相关(r=0.651,r=0.493,均P<0.001).p53表达在TAC组和非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1~(waf1/cip1)三组间有差异表达.在癌组织中和癌旁组织p21~(waf1/cip1)表达均为对照组最高(F=13.459,F=16.613,均P<0.001),TAC组高于非化疗组(F=13.459,F=16.613,均P<0.01),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_(waf1/cip1)在非化疗组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水平呈正相关(r=0.872,P<0.001).结论 HCC痛组织的8-OHdG、p53和p21~(waf1/cip1)的表达高于痛旁和非HCC肝组织;癌细胞可能经由增强的氧化应激修复机制逃脱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5.
自体肿瘤疫苗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预防和治疗肝癌的效果及抗癌机制。方法采用多聚甲醛固定的小鼠Hepal-6细胞为抗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2(IL-2)缓释微球为免疫激活剂、辅以免疫辅助剂TiterMax Gold的肝癌疫苗皮内接种C57BL/6J小鼠,观察肿瘤疫苗预防和治疗肝癌的效果。结果对照组15只小鼠全部发展成肝肿瘤;含有固定Hepal6细胞和IL-2及GM—CSF微球的肿瘤疫苗,80%小鼠获得保护。再加入免疫辅助剂TiterMax Gold的肿瘤疫苗,则87%小鼠获得保护。将Hepal6细胞接种于左躯干皮下。肿瘤长至直径5mm时,皮内接种肿瘤疫苗2次。结果显示,对照组肿瘤继续生长。疫苗组在第2次接种后7~10d,肿瘤生长受到抑制,随后明显缩小。60%小鼠的肿瘤完全消失。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接种疫苗的小鼠脾细胞的杀瘤活性可被抗-CD3^+、抗-CD8^+、抗-MHC-Ⅰ单克隆抗体所阻断,但不被抗-CD4^+、抗-MHC-Ⅱ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结论自体肿瘤疫苗具有很强的抗肿瘤的效果。其抗瘤机制是诱导内源性抗原特异性CTL反应,由典型的MHC—Ⅰ限制的CD8^+T细胞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16.
缺氧增加肝癌细胞胚胎干细胞基因表达促进恶性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缺氧对原发性肝癌恶性表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体内、外缺氧模型,比较缺氧对MHCC97H肝癌细胞成瘤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检测细胞增殖周期,CD90、CD133标记的肝癌干细胞数量以及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样基因Oct4,Nanog,Sox2等的表达分析缺氧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缺氧促进MHCC97H肝癌细胞运动(t=2.792,P=0.023)、侵袭(t=7.624,P<0.0001)、转移(x~2=5.507,P=0.031)潜能,并增加软琼脂集落形成(t=3.292,P=0.011)和裸鼠皮下成瘤率(x~2=8.571,P=0.015).在缺氧环境中,MHCC97H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Oct4,Nanog,Sox2等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缺氧促进MHCC97H肝癌细胞成瘤和转移等恶件表型与获得胚胎干细胞样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CPS对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观察,了解CPS对TACE疗效的评价作用,并进一步指导TACE的治疗.方法 利用CPS对行TACE治疗的47例中晚期肝癌病人进行造影,观察肿瘤组织血供情况,了解肿瘤组织内部有无残留血供和遗漏病灶.结果 CPS结果提示:(1)单次TACE治疗病例中,病灶血供完全消失病例明显高于多次TACE治疗的病例(P<0.01),分别为17.39%、8.33%;肿瘤病灶遗漏也明显高于多次TACE治疗的病例(P<0.01),分别为34.78%、9.33%.(2)在单发病灶病人中,28.57%病人肿瘤血供完全消失,明显高于多发病灶病例(P<0.01).(3)10例CPS提示的肿瘤遗漏病人均为多发病灶(10/26,38.46%),同时有16例(61.54%)病人为血供残留.结论 CPS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TACE治疗后肿瘤血供阻断情况,客观地评价和反映了TACE治疗的疗效.这不仅说明TACE治疗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和重复治疗的必要性,同时也为进一步寻求新的HCC治疗手段和进行必要的补充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联合肝脏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肿瘤的疗效以及对外周TNF-β的mRNA的表达影响.方法 将肝细胞癌(HCC)患者分为2组,单纯TACE治疗者48例为对照组,联合重组人TNF治疗者30例为实验组.通过肝脏增强CT测量比较肿瘤体积大小.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液中TNF-β的mRNA的表达,半定量比较两组之间TNF-β表达水平的高低.结果 术前两组之间肿瘤体积大小和TNF-β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实验组肿瘤体积(18.44±3.46)明显小于对照组(23.36±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液中TNF-β的mRNA的表达(0.58±0.18)明显高于对照组(0.47±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d时两组间TNF-β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联合TACE对HCC疗效好于单一TACE治疗,其同时可以刺激外周TNF-β的表达发挥更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EIT和PHDI治疗H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HCC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在病情、病程、分类、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数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分别接受PEIT及PHDI治疗,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后定期行彩超检查,同时检测肝功能、AFP、AFPmRNA、体液介质及CD4。结果PEIT组治疗后肿瘤直径缩小有效率高于PHD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液介质、CD4、AFP、AFPmR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DI组AFP降至正常者及AFPmRNA转阴率与PEI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T和PHDI治疗后谷丙转氨酶升高分别为75%及5%,局部复发分别为16.67%及7.14%。结论PEIT和PHDI治疗HCC疗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癌复发与未复发患者再次肝移植的效果.方法 初次肝移植时原发疾病为肝癌(病理诊断)、移植后因各种原因需行再次肝移植者65例(肝癌组),分析其进行再次肝移植的原因以及再次肝移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并于同期因肝脏良性疾病施行肝移植、移植后因各种原因需行再次肝移植者66例(非肝癌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癌组初次肝移植后有11例(16.9%,11/65)因肝癌复发而行再次肝移植,非肝癌组无因肝癌而行再次移植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肝癌组初次肝移植后有11例(16.7%0,11/66)因血管并发症而进行再次肝移植,高于肝癌组(4.6%,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初次肝移植后肝癌复发者11例,其中10例(90.9%,10/11)在再次肝移植后因肝癌复发而死亡;肝癌组初次肝移植后肝癌未复发者54例,其中7例(13.0%,7/54)在再次肝移植后肝癌复发,明显低于复发者(P<0.01),其移植肝5年累积存活率为51.0%,与非肝癌组(51.8%)差异很小(P>0.05).结论 原发病为肝癌者初次肝移植后因肿瘤复发而行再次肝移植,其预后不佳;而因非肿瘤复发因素而行再次肝移植时,其再次肝移植的效果与因良性疾病而行肝移植者相近,不应受其原发疾病为肝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