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比较0.1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30)和布比卡因组(B组,n=30)进行PCEA,观察患者24h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级(BCS)相似,而24h硬膜外用药量、24h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D)比值及PCA按压次数B组>L组(P<0 05);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运动恢复分级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低血压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PCEA能达到满意镇痛效应,并减少局麻药及芬太尼用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运动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相同,作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0.25%左旋布比卡因与0.2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剖腹产手术并要求PCEA术后镇痛的产妇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进行双盲对照观察.选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术毕留置硬膜外导管行术后PCEA.距最后1次硬膜外给药30 min开启镇痛泵,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CA按压次数、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不良反应及24 h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点为术后0,3,6,18,24 h.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均满意,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效果稍强.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与0.25%罗哌卡因硬膜外PCEA的镇痛效果均较满意,特别是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在术后镇痛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0.125%布比卡因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90例,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45)和布比卡因组(B组,n=45).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及0.125%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 5).结论 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可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腰麻-硬外联合阻滞(CSEA)与布比卡因腰麻-硬外联合阻滞行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先在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罗哌卡因(Rop)25 mg,或布比卡因(Bup)25 mg后均留置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采用0.1%罗哌卡因或0.1%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5 ml/h,自控镇痛3 ml,锁定时间10 min。结果两组镇痛效果良好,镇痛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布比卡因组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显著增高。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CSE PCEA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完善。比较低浓度布比卡因CSE PCEA运动阻滞更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硬膜外隙镇痛的自控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术患者(ASAⅠ或Ⅱ级)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用左旋布比卡因PCEA,(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用罗哌卡因PCEA,用双盲法对比观察接泵后4、8、12h、各时点VAS评分及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病例数、按压次数/实进次数(D/D)比值在1~2范围内的病例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硬膜外隙镇痛的自控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手术后运动功能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术患者(ASAⅠ或Ⅱ级)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左旋布比卡因PCEA,对照组用罗哌卡因PCEA,用双盲法对比观察接泵后4、8、12h各时点VAS评分及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病例数、按压次数/实进次数(D/D)比值在1~2范围内的病例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满意、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7.
颜士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20-2221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分别复合芬太尼、曲马多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健康足月产妇 ,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后随机等分成三组。A组 :0 125 %左旋布比卡因 ;B组 :0 125 %左旋布比卡因加芬太尼 (3μg/ml) ;C组 :0 125 %左旋布比卡因加曲马多 (3 0mg/ml)。PCEA参数设置 :负荷剂量5ml,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30分钟 ,持续剂量2ml/h。术后分别记录24小时用药总量 ,PCEA泵使用次数及术后4、8、12和24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呼吸频率 (RR)及平均动脉压 (MAP)。结果 :A组24小时用药总量及PCEA的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0 01)。而C组的上述指标最低 (P<0 01) ,B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各组RR和MAP差异无显著性 (P>0 05)。结论 :B、C二组左旋布比卡因复合用药行PCEA比单用左旋布比卡因的镇痛作用更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0.15%左旋布比卡因与0.2%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对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腹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组1,40例),左旋布比卡因组(组2,40例),两组术后分别采用0.2%罗哌卡因、0.1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1μg/ml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接受0.2%罗哌卡因PCEA的患者术后活动能力恢复较早(P<0.05)。结论:0.2%罗哌卡因和0.1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相同,罗哌卡因组的患者术后活动更早。  相似文献   

9.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浓度左旋布比联合芬太尼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胎盘娩出后接PEA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A组(n=20)用药为0.075%左旋布比卡因,B组(n=20)用药为0.1%左旋布比卡因C组(n=20)用药为0.125%左旋布比卡因,D组(n=20)用药为0.15%左旋布比卡因,各组均加用4ug/ml芬太尼,溶液量120ml,持续镇痛48h,观察术后镇痛效果,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记录术后各时点的BP、HR、RR、SPO:等有关数值,评分及不良反应,用药量及按压数。结果镇痛药物用量及效果,四组VAS、24h、PAC按压数比较A组分别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局麻药用量比较D组分别与A、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D组镇痛效果优于A、B组,四组患者术后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4ug/ml,浓度配方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较为优良,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50例.术后均采用PCA泵进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A组:负荷剂量为吗啡2mg+布比卡因10mg+0.9%氯化钠溶液共5ml,PCEA泵内药物配方为吗啡5mg+布比卡因150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ml;B组负荷剂量为右美托咪啶0.5μg/kg+地佐辛2mg+布比卡因10mg+0.9%氯化钠溶液共5ml,PCEA泵内药物配方为右美托咪啶1.5μg/kg+地佐辛7.5mg+布比卡因150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ml.手术结束前10 min通过硬膜导管注射负荷剂量后连接PCEA泵进行镇痛,背景输注速度为2ml/h,单次按压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到术后42 h,维持视觉模拟评分≤4分,当PCEA失败后,硬膜外注射吗啡2mg进行补救镇痛.在术后4、8、24、42 h时评估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及硬膜外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A组比较,B组PCA泵内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CA按压次数明显降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术后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降低,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尿潴留、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耒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时,临床效果好,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乳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有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女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择期乳腺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16例.取T2~4硬膜外注入左旋布比卡因组或布比卡因组局麻药初量,术中酌情追加用药.对局部麻醉药用量,感觉阻滞、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肺通气功能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左旋布比卡因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2±5)min,达最高平面平均时间(26 ±8)min,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为C4,布比卡因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2±6)min,达最高平面平均时间(24±8)min,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为C5.左旋布比卡因组术中视觉模拟评分>2分者3例,布比卡因组7例,左旋布比卡因组术中静脉注射芬太尼者2例,布比卡因组7例,左旋布比卡因组硬膜外追加局部麻醉药者2例,布比卡因组6例.布比卡因组麻醉后20 min,左旋布比卡因组麻醉后30 min血压、心率低于麻醉0 min(麻醉前)时.左旋布比卡因组2例静脉注射麻黄碱,布比卡因组7例静脉注射麻黄碱;术中硬膜外静脉注射阿托品,左旋布比卡因组7例,平均(0.52 ±0.15)mg,布比卡因组12例,平均(0.66±0.24)mg,2组患者注射麻黄碱、注射阿托品,使用阿托品的平均剂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d平卧位和硬膜外麻醉后30min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明显低于术前2d坐位,左旋布比卡因组(2.01 ±0.41)、(1.69 ±0.43)L比(2.38 ±0.48)L,(62±6)%、(57±5)%比(66±6)%;布比卡因组(2.02±0.43)、(1.71 ±0.42)L比(2.37 ±0.46)L,(62±6)%、(58±6)%比(6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 FVC、FEV1与术前2d平卧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30 min与术后2 h FEV1/FVC均明显高于术前2d平卧位[左旋布比卡因组为(72 ±7)、(72 ±6)比(67 ±7),布比卡因组为(71 ±6)、(71 ±5)比(67±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在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乳腺手术有相似的麻醉效果和对肺通气功能影响,左旋布比卡因感觉阻滞优于布比卡因并显示有较低的心血管抑制作用,其麻醉使呼吸道阻力降低并对FEV1/FVC有明显改善作用,因此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可用于有合并COPD和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12.
刘勇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4):266-269
目的:观察腹部术后甲磺酸罗哌卡因(每支119.2mg/10mL)与左旋布比卡因(每支37.5mg/5mL)复合吗啡(每支10mg/mL)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择期手术60例,年龄16~6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行硬膜外穿刺留管。术后镇痛分为A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左旋布比卡因+吗啡;B组:PCEA甲磺酸罗哌卡因+吗啡;C组:PCEA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吗啡。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评分,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比较,C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不良反应少,A,B组4,8,12,24hVAS低于C组(P<0.05)。左旋布比卡因镇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甲磺酸罗哌卡因镇痛起效较慢,镇痛强度大,维持时间长。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腹部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者与吗啡复合应用能提高PCEA镇痛效果,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左旋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其敏  苗民  陈庆一 《安徽医药》2005,9(4):255-256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脊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以下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L组)和布比卡因(B组),分别将左旋布比卡因15 mg和布比卡因15 mg加0.3ml 50%葡萄糖,用腰-硬膜外联合穿刺法施行麻醉,于1、3、5、10、15 min测Bp、HR、SPO2、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阻滞平面及平面消退时间和麻醉消失时间,术后24 h观察其并发症.结果麻醉5 min后,B组血压下降明显,阻滞平面达到消退时间和运动神经达到阻滞Ⅲ级的时间,L组较B组慢.尿潴留发生率L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脊麻效果良好循环功能稳定,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布比卡因,比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与硬膜外经腹卵巢手术麻醉和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卵巢手术患者,年龄16~48岁,体质量47~83 kg,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L2~3硬膜外穿刺成功,A组注入0.75%布比卡因4 m L,B组注入1%利多卡因4 m L,各加入20μg肾上腺素作为实验量,B组用腰穿针顺硬膜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15 mg,然后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A组硬膜外注入局麻混合液初量,A、B组术中酌情注入追加量,维持阻滞平面。观察比较两组局麻药用量、血液动力学变化、感觉、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当VAS评分≥3分,硬膜外注入A组:布比卡因15 mg或B组:左旋布比卡因15 mg各复合新斯的明2μg/kg。术后记录活动时镇痛强度、镇痛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硬膜外预注0.75%布比卡因4 m L再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有血液动力学变化较轻(P<0.05)和不良反应轻,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皆较完善,肌松满意。术后VA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注药后痛觉比较明显(VAS评分≥3分)时间:A组(711±128)min、B组(743±143)min(P>0.05)。结论置管前注入0.75%布比卡因4 m L硬膜外阻滞卵巢手术的麻醉血液动力学较稳定,不良反应轻,安全有效并能达到腰麻较完善的麻醉效果。两组复合新斯的明有明显镇痛作用而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高胸段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ASA1~2级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L组硬膜外用0.5%左旋布比卡因、R组硬膜外用0.5%罗哌卡因、B组硬膜外用0.5%布比卡因.记录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术中镇痛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L组、R组镇前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P<0.05),R组运动阻滞弱(P<0.05),L组、R组、呼吸困难发生率少于B组(P<0.05)其它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率相当.结论 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下肢运动阻滞的影响,以推荐合适的布比卡因浓度,供临床参考应用。方法 择期妇产科手术病人60例。按术后硬膜外用药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术后硬膜外用0.1%布比卡因,B组为0.15%布比卡因,C组为0.2%布比卡因。3组均加入芬太尼0.2mg,总药液量为100ml,记录3组患者术后(36小时内)主诉手术部位疼痛程度及下肢运动阻滞的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B、C两组在术后36小时内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疼痛评分无组间差异(P>0.05)。②各组镇痛期间下肢运动阻滞程度: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1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对下肢运动阻滞较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采用高容量局麻药(0.5mL/kg)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后24h镇痛的效果。方法 30例行阑尾切除的患儿随机分为TAP组和切口浸润组。全麻后,TAP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5mL/kg 0.25%的左旋布比卡因行TAP阻滞,切口浸润组用0.2mL/kg 0.25%的左旋布比卡因行切口浸润麻醉。术后记录第1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及按压次数,记录术后24h内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TAP组术后第1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明显长于切口浸润组(P<0.05),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切口浸润组(P<0.05)。术后除第1、24h外,其余时间点TAP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切口浸润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采用高容量局麻药行TAP阻滞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阑尾切除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0.125%左旋布比卡因行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临床效果,并于0.2%罗哌卡因比较。方法:选择4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ASA~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20)、罗哌卡因组(R组,n=20)。两组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0.2%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0.005%)和地塞米松10mg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和病人自评镇痛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和地塞米松用于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取得和罗派卡因同样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林珍  雷凡 《医药导报》2009,28(9):1165-1166
[摘要]目的评价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手术后运动功能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I组,PCEA配方为:0.15%左旋布比卡因,II组,PCEA配方为:0.15%罗哌卡因,用双盲法对比观察接泵后4,8,12,24 h各时点VAS评分及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病例数,按压次数/实进次数(D/D)比值在1~2范围内的病例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各时点VAS评分及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病例数,按压次数/实进次数(D/D)比值在1~2范围内的病例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二组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手术后镇痛效果整体满意度评估,I组与II组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浓度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是一种可以用于子宫全切术术后PCEA的局部麻醉药,且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观察,探讨镇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J组(n=20),0.2384%甲磺酸罗哌卡因。Y组(n=20),0.15%盐酸罗哌卡因。B组(n=20),0.15%布比卡因。三组均复合吗啡4mg+氟哌利多2mg,总量100ml,各组PCEA每次2ml/15min,各组负荷量均为吗啡2mg+氟哌利多0.5mg稀释至10ml,观察并记录三组接泵后6、12、24和48h的静息和动态的VAS、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接泵后12、24和48h,J组动态VAS值均低于Y组和B组,而J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在镇痛开始后B组双下肢肌力明显低于J组和Y组(P〈0.05),Y组又低于J组;B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较J组和Y组差,而J组恢复情况在三组当中最好。结论在以上三种酰胺类局麻药行PCEA术后镇痛中,以0.2384%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镇痛效果较为满意,同时运动神经及胃肠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可提供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