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SIGNIFICANCEOFADRENOCEPTORSINTHEANTI-SHOCKEFFECTSOFTRH:PARTⅡ.STUDIESONTHEROLEOFTRH-SENSI-TIZATIONOFADRENOCEPTORSINTHEANTI-...  相似文献   

2.
EFFECTOFENDOTOXINONENDOTHELINRECEPTORANDEX┐PRESSIONOFENDOTHELIN┐ARECEPTORmRNAOFRATLIVERINENDOTOXEMIALIUBao-hua(刘宝华),CHENHui-s...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非穿刺探头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置管引流(PTCT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阻塞性黄疸21例,应用普通探头超声引导行PTCD术。结果:21例全部一次穿刺成功,其中胆管置管19例,胆囊内置管2例。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与PTCD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非穿刺用超声探头引导PTCD术克服了无专用穿刺探头的限制,定位准确、灵活,并发症少,为阻塞性黄疸患者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肝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SHCC)进行了前瞻性CT研究。男109例,女9例,年龄18~76岁,平均49.5岁。118例均作了增强前和增强后扫描。其中20例还加进床/同层动态团注增强CT(DLB一CT、DSB一CT),5例作了4h延迟CT(D一CT),12例作了动脉造影CT(CTA),其中5例又加作了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增强前SHCC主要表现为低密度(93.2%)。增强后动脉期呈明显早期增强,但密度很快下降,在门脉期呈低密度表现。在D一CT和CTAP图像上呈低密度,而CTA为显著高密度。不同CT方法检出SHCC敏感的排列顺序为:增强前CT<增强后CT<DIB一CT或D-CT<CTA或CTAP。  相似文献   

5.
对筛选得到的一个抗生素,用^1H,^13C,DEPT,^13C-H COSY,2D接力HOHAHA,1D多接力COSY,NOE差谱等多种核磁共振方法进行研究,克服了寡糖谱峰重叠的困难,确定其结构为2-海藻糖胺,并对其^1H,^13C信号作了明确归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的红细胞流变特性及药物干预治疗的效应。方法:采用激光衍射法等方法测定了46例ACI患者的红细胞流变学指标,与22例正常人对照;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己酮可可碱(PTX)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LMD)+乙酰水杨酸(ASA)组对照干预治疗。结果:脑梗塞患者红细胞流变学指标显著异常,且红细胞变形指数(DI)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呈显著负相关。用药后两组红细胞流变学指标及NDS均有显著改善。随用药时间的延长,PTX组改善红细胞变形性(ED)和减轻患者NDS优于LMD+ASA联合组。结论:红细胞流变特性异常尤其ED降低是脑梗塞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PTX是脑梗塞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分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hemorrhagB,TSAH)常与颅内其他类型损伤并存。然而,TSAH的出血类型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对1990年10月一1998年5月间收治的229例TSAH病人,进行了CT表现类型与临床治疗结果间相关性对照研究,着重探讨TSAH的CT分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l一股资料:本组229例中,男173例.女56例;年龄4个月一83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门3例,跌伤65例。坠落伤23例,运动物体击伤18例。临床表现:头…  相似文献   

8.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核素心肌SPECT显像与电子束CT(EBCT)扫描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受检者(CHD患者50例,非CHD患者14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SPECT及EBCT检查。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SPECT与EBCT诊断CHD的灵敏度相近,分别为920%和940%;SPECT的特异性(929%)优于EBCT(286%),P<005。在判断EBCT结果时,采用不同的钙化积分阈值,对诊断CHD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影响很大,故应采用接收器工作特性分析确定适当的钙化积分阈值。结论EBCT虽具有一定优越性,但目前尚不能取代心肌SPECT显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目前广泛应用CT、MRI甚至CTA、MRA的情况下,探讨DSA在头颈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限度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复习280例头颈部DSA检查的临床、影像学及部分手术病理资料,其中190例造影或手术前后曾行CT和或/MRI。共行506例次DSA,包括IVDSA46例次,IADSA460例次。并作密度时间曲线分析。分别选用离子型(ICM)或非离子型(NICM)造影剂。结果:280例DSA明确诊断266例(94.64%),包括肿瘤29例,血管性病变198例,其它4例及未见异常35例,其中CT、MRI未见异常,DSA显示明确病变14例。未明确诊断14例(5.36%),包括造影剂重度反应3例,临床SAH或CT、MRI显示病变,DSA未见异常11例。本组发生造影剂不良反应29例(10.36%),其中ICM25例(15.15%),NICM4例(3.48%),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IADSA对头颈部疾病,尤其小动脉病变仍然有确诊价值,且便于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CT定位钻颅注氧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CT定位下钻颅注气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DH)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材料和方法:12例CSDH,经CT确诊人15个血肿。全癌症例在CT定位后,局部麻醉,于血肿最低处作一小切口,钻颅置入一同轴双腔管于血肿腔内, 管缓慢注入氧气,则陈旧性座这内流出。如此反复注氧,直至血肿排空为止。结果:术后即刻CT复查,全部病人色大部分血肿被氧气替代,临床症状部分改善,5-10天出院,2个月内 痊愈,无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