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蒋燕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38-39,4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全子宫切除并保留附件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JD例设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全子宫切除并保留附件手术患者38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卵巢功能与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的FSH、LH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A组升高更显著,两组术后6个月的E2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A组降低更显著。两组术后6个月的性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A组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异常症状及射精时间6方面的性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全子宫切除并保留附件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5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附件(对照组)。采用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及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卵巢功能与性功能变化情况及术后夫妻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 FSH 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 E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术后 FS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性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及性功能影响小,优于全子宫切除并保留附件手术。  相似文献   

3.
许晔 《实用医技》2008,15(2):220-22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诊断,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247例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术236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4例,剖宫产时子宫肌瘤剔除术7例。结论:一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决定,并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等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选取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与腹腔镜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与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FSH水平低于开腹组,E2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性生活,利于减轻卵巢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全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变,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剔除组、次切除组、全切除组,每组各20例.剔除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次切除组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切除组行全子宫切除术.观察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全切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婚姻及性生活情况与术前比较降低更多,次切除组术后生活质量、婚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剔除组术后的生活质量、婚姻质量、性功能等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与全子宫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对患者生理、心理上的影响更小.结论 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婚姻质量及性功能等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6.
子宫切除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对围绝经期的症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翠华  王曙光  丁晨 《河北医学》2002,8(10):915-916
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常用的手术方式。两种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如何还在探讨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人类寿命的延长 ,妇女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追求 ,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子宫切除与及子宫肌瘤剔除后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卵巢的体积及性激素进行观察 ,并探讨两种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的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选择时间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3年 ) ;年龄 :最大 4 5岁 ,最小 38岁 ,平均年龄 4 1.2岁。因子宫肌瘤在本院行子宫切除。保留双附件的患者 4 0例为全切组 ;4 0例为子宫肌瘤剔除组 …  相似文献   

7.
赖秀芳 《河北医学》2014,(6):969-97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二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FSH 水平较术前升高,E2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与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FS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具有可逆性,显著改善性功能。  相似文献   

8.
唐习文  何霞  胡建容  章凡 《当代医学》2021,27(34):92-94
目的 探究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LH)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4例.阴式组行TVH治疗,腹腔镜组行TL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结果 阴式组术后镇痛、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式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卵巢功能、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LH、FSH、E2、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VH与TLH治疗子宫肌瘤均会对患者性功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但阴式手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组(A组)、全子宫切除+保留附件组(B组)、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组(C组)、全子宫+保留单侧附件组(D组),比较四组手术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四组患者术前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C组较B组发生率高(P〈0.01),B组较A组高(P〈0.05)。结论卵巢和子宫对妇女的内分泌十分重要,子宫肌瘤患者是否切除子宫和卵巢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50例子宫全切除术(全切组)及50例子宫剔除术(剔除组)术后患者的激素水平进行测定,观察患者术后围绝经期有无症状。设5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结果全切组患者术后发生围绝经期症状高于剔除组及对照组(P均<0.01);全切组E2水平降低、FSH水平升高,与剔除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子宫肌瘤时要持谨慎态度,病情允许下,应尽可能选择子宫剔除术,以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臻 《广西医学》2005,27(4):490-49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7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组(A组)、子宫切除+保留附件组(B组)、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组(C组),比较三组手术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C组较B组发生率高(P<0.001),B组较A组高(P<0.05)。即使是在51~55岁患者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保留附件者亦较切除者为少(P<0.05)。结论 卵巢和子宫对妇女的内分泌十分重要,子宫肌瘤患者是否切除子宫和卵巢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子宫次全切除术和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妇产科于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全子宫切除术,共48例;研究组患者采取次全子宫切除术,共42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情况,并做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前雌二醇水平为(71.6±5.8)U/L,促卵泡生成素为(6.4±0.3)U/L,对照组术前雌二醇水平为(70.9±6.1)U/L,促卵泡生成素为(6.5±0.5)U/L,两组患者术前雌二醇和促卵泡生成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雌二醇为(61.3±5.2)U/L,促卵泡生成素为(19.3±1.0)U/L,对照组术后雌二醇为(52.3±4.9)U/L,促卵泡生成素为(12.6±0.8)U/L,研究组雌二醇和促卵泡生成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次全切除术相较于子宫全切术在保留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及性功能方面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经临床与影像学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栓塞剂。术后3~6个月定期随访,观察介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大小,以及卵巢内分泌功能变化等。结果:46例患者均栓塞成功,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前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分别为(325.9±43.61)cm3和(57.4±19.47)cm3,术后3个月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较介入治疗前分别缩小40.1%和38.5%,术后6个月分别缩小52.0%和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水平介入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且不影响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分期Ⅰ、Ⅱ期的绝经前宫颈癌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22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卵巢移位术+放疗,另2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卵巢移位术,术后未行放疗。另选同期绝经前宫颈癌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22例宫颈癌单纯放疗,另2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原位保留卵巢,术后未行放疗,观察两组术后卵巢功能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92.8%(39/42)患者保留了卵巢功能,对照组47.6%(20/42)患者保留了卵巢功能,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2例行卵巢移位+放疗的患者中,2例于放疗后6个月内出现阴道灼热感、潮热、出汗等更年期症状,性激素测定2例均异常;而对照组22例单纯放疗的患者放疗后3个月后即出现更年期症状,性激素测定异常,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未行辅助放疗的20例患者中,1例术后1年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表现(47岁),与对照组20例原位保留卵巢而未放疗的患者比较,其卵巢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术中行腹腔内卵巢移位术,有效的保留了卵巢功能,使年轻患者放疗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多项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及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35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35例,然后将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及应激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3及6个月的卵巢储备功能中的血清E2及窦状卵泡数、血清INHB、卵巢最大直径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促黄体素(LH)及促卵泡刺激素(FSH)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3d及5d应激指标中的血清皮质醇(Co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去甲肾上腺素(NE)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卵巢囊肿手术对患者术后多项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且患者的应激程度也较低,因此更为适用于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周明江 《中外医疗》2010,29(33):7-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模式,比较2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主观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降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提高术后舒适度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病人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42例,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未放置镇痛泵,实验组术后留置镇痛泵。结果:妇科病人术后镇痛泵护理效果好,有效减轻病人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周华 《广西医学》2014,(3):332-33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阻断子宫动脉。对比两组卵巢功能、促卵泡生成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窦状卵泡( AFC)数及妊娠状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FSH、LH、FSH/LH、E2、AF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比例为10.00%,对照组为1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研究组有生育要求者妊娠率36.11%(13/36),对照组为40.48%(17/42),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