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西安市第九医院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14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序贯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Hp根除率、不良反应、Hp复发及胃黏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后1周、2周,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6.47±1.38)分比(7.93±1.29)分;治疗后2周:(3.13±0.27)分比(4.51±0.49)分],两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91.9%(68/74)比72.6%(5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7/74),低于对照组的23.3%(1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Hp复发率为7.4%(4/54),对照组为9.8%(5/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及病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胃黏膜炎症、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程度均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减轻联合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病理变化和癌前病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标准三联疗法与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92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改善Hp相关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胃内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引发了胃炎概念的一场革命.目前多数人认为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文献上称为HP相关性胃炎(HP-associated gastritis,HPAG)[1],而且由于HPAG是非贲门部胃癌的癌前病变,故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研究协会(IARC)将HP定为Ⅰ级明确的致癌因子[2],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进行了大量有关HPAG的研究与观察,现将临床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患者在三联疗法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探讨HPAG患者经标准三联治疗后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指导中医药的后续治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HPAG患者按三联疗法标准方案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7天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HPAG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脾胃湿热证型较治疗前减少,脾胃虚弱证型较治疗前增多,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AG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中医证型发生了变化,具有从实证向虚证转变的规律,三联治疗疗法治疗后患者脾虚证型较治疗前增多。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儿。为研究组患儿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儿联合应用奥美拉唑、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儿胃炎症状消失的时间、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结果及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随访,研究组患儿胃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活检标本成功地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已达成共识,现就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中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密切相关已成定论[1]。对HP阳性胃炎(HPAG)的治疗目前方法较多,而治愈胃炎的关键是根除HP,保护粘膜的完整性,防止粘膜萎缩、肠化生、癌变[2]。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在西药二联(枸橼酸秘钾冲剂、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合胶囊,又称护胃胶囊,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门诊及住院病人,长时间有上消化道症状,经胃镜检查仅有慢性胃炎,而无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同时又未因其它病服用其它药、胃粘膜活检(…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是难题,本研究通过前瞻对照法探讨中药的疗效。经确诊的本病患者随机分入中医辨证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85%,和西药组相近(P〉0.05),但组织学改善率80%,Hp根除率25%,均优于西药组(P〈0.05),说明中医治疗有一定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三联疗法联合作用于幽门螺杆菌胃炎(HPG)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80例HP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三联疗法,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停药4周后复发率,统计治疗前后单项证候积分,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Hp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单项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单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LDL、CRP、WB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LDL、CRP、WBC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三联疗法联合作用于HPG患者的效果满意,显著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改善症状、调节血脂和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自2000年~2003年3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内镜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内镜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相比,序贯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85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47%,HP根除率为91.4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83%,HP根除率为70.65%,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铋剂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吕东海1996-12-04收稿,1997-03-19修回作者单位:安徽省建委医院,合肥230022作者简介:吕东海,男,30岁,学士,主治医师我们选用铋剂与阿莫西林联合应用对98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慢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许多学者证实HP与“胃脘痛”、“痞满”等之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等高度相关。中药调肝和胃、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益气活血、健脾温胃、扶正祛邪等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有较好疗效,许多单方报道也有较好疗效。黄连、大黄、五倍子、三七、厚朴、党参等中药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证实对体外HP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活检标本成功地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已达成共识,现就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