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病炎清Ⅰ号在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MDCK细胞为病毒宿主,测定病炎清Ⅰ号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引起MDCK细胞的病变程度。并设中药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和西药对照组病毒唑:结果:病炎清Ⅰ号在1:108(相当于生药15.0mg/ml)稀释度时达到TD50,在1:324(相当于生药5.0mg/ml)稀释度时达到TD0和IC50,SI=3.0。清开灵注射液在1:20.78稀释度时达到TD50,在1:36稀释度时达到TD0;在1:47.6稀释度时达到IC50,SI=2.29。病毒唑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6.2μg/ml。结论:病炎清Ⅰ号对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远比中药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好,但效果不及西药对照组病毒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病炎清颗粒在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以MDCK细胞为病毒宿主,测定病炎清颗粒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引起MDCK细胞的病变程度.并设中药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和西药对照组病毒唑.结果 病炎清颗粒在1∶24(相当于生药41.67 mg/mL)稀释度时达到TD50,在1∶48(相当于生药20.83 mg/mL)稀释度时达到TD0,在1∶96(相当于生药10.42 mg/mL)稀释度时达到IC50,选择指数SI=4.0.而清开灵注射液在1∶19.4稀释度时达到TD50,在1∶35.2稀释度时达到TD0;在1∶49.1稀释度时达到IC∞,选择指数SI=2.53.病毒唑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5.91 μg/mL.结论 病炎清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较清开灵注射液效优,与病毒唑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的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以MDCK细胞为病毒宿主,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引起MDCK细胞的病变程度的抑制作用,并设病毒唑对照组.结果:在甲型A/粤防/243/72(H3N2)中痰热清注射液和对照组病毒唑的TD50、TD0、IC50、SI分别是1∶19.3、1∶36.4、1∶90.8、4.07.在甲型A/京防/262/95(H1N1)中痰热清注射液和对照组病毒唑的TD50、TD0、IC50、SI分别是1∶20.1、1∶38.9、1∶74.1、3.69.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效果与对照组病毒唑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病炎清Ⅵ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流感病毒甲型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符合纳入标准的阳性者进入研究范围,筛选出60例病人.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病炎清Ⅵ号组和病毒唑注射液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用药前后体温、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哕音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病炎清Ⅵ号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病毒唑组为60.00%,治疗组体温、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哕音、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病炎清Ⅵ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流感病毒甲型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桂枝挥发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增殖的影响及对该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H1N1)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MTT法和细胞病变法(CPE)测定两种药物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计算肺指数及HE染色观察药物对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对MDCK细胞的TC50分别为5.38×10-3mg/ml和5.49×10-3mg/ml,TC0均为2.5×10-3mg/ml。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能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内的增殖,其IC50分别为5.80×10-5mg/ml与5.31×10-5mg/ml,TI分别为92.82和103.35。桂枝挥发油0.174mg/kg和桂皮醛0.132mg/kg连续灌胃5d,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26.7%和27.4%,并对病理组织形态有改善作用。结论:桂枝挥发油与桂皮醛体外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并对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表明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桂皮醛是桂枝挥发油抗病毒效应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荆芥挥发油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胡薄荷酮与薄荷酮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TLR/IF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MTT法和细胞病变法(CPE)测定三种药物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Real-Time PCR法观察药物对H1N1感染MDCK细胞后8h细胞TLR7、IFN-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荆芥挥发油、胡薄荷酮和薄荷酮对MDCK细胞的TC50分别为0.20mg/ml、0.36mg/ml与0.43mg/ml,TC0分别为0.10mg/ml、0.10mg/ml与0.25mg/ml。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3.1×10-3~0.1mg/ml浓度时能抑制流感病毒增殖,其IC50分别为1.7×10-3mg/ml与1.9×10-3mg/ml,TI分别为120.83、184.54,呈一定量效关系;薄荷酮对流感病毒染毒的MDCK细胞几乎无保护作用。荆芥挥发油3.1×10-3~0.10mg/ml浓度,胡薄荷酮1.3×10-2~0.10mg/ml及薄荷酮7.8×10-3~0.10mg/ml浓度时对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直接杀灭作用,其IC50分别为3.1×10-3、7.2×10-3与1.9×10-3mg/ml,TI分别为63.99、50.00和82.88。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0.1mg/ml浓度时均显著提高TLR7、IFN-βmRNA表达水平,0.25mg/ml薄荷酮显著提高TLR7mRNA表达水平。结论:荆芥挥发油与胡薄荷酮体外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薄荷酮作用不明显;三者均对流感病毒有显著直接杀灭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LR7,诱导IFN-β高表达,激活病毒模式识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
苏文  徐辉甫  黄浩 《中医杂志》2011,52(22):1943-1946
目的观察退热解毒灵水煎剂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抗病毒实验:将MDCK细胞悬液以105/ml接种于96孔板,用细胞维持液连续2倍系列稀释退热解毒灵水煎剂成5000、2500、1250、625、312.5、156.25、78、39、19.5mg/L9个稀释度,另将病毒唑注射液稀释成125、62.5、31.3、15.6、7.8、3.9、2.0、1.0、0.5mg/L9个稀释度,观察细胞病变效应,计算病毒抑制率。体内抗病毒实验:将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达菲组、退热解毒灵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以10倍半数致死量剂量鼻腔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50μl。感染当天开始给药,退热解毒灵组灌胃给予退热解毒灵水煎剂每天4133g/kg;达菲组灌胃给予达菲胶囊每天20mg/kg。每组取10只连续观察小鼠存活率;另10只于首次给药后4天、8天各处死5只,测定鼠肺湿质量及肺内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结果体外抗病毒实验:退热解毒灵水煎剂浓度为5000、2500、1250、625、312.5mg/L组和病毒唑注射液浓度为125、62.5、31.3、15.6mg/L组病毒抑制率均在50%以上。体内抗病毒实验:模型组小鼠存活率为0,达菲组与退热解毒灵组存活率分别为90%、60%。染毒后第4天、第8天,达菲组、退热解毒灵组肺湿质量及肺内病毒TCID50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退热解毒灵水煎剂对体内、体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银感冒颗粒(柴胡、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陈皮、甘草)(无糖型)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以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柯萨奇B族病毒5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分别接种MDCK细胞,观察记录药物对病毒致细胞病变(CPE)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选择指数(SI);采用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观察药物的保护作用,计算生命延长率、死亡保护率等,并计数肺内病毒增殖量。结果:柴银感冒颗粒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HVJ-1、CoxB5、RSV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457.0、676.1、347.2、537.0、562.4μg/mL,SI为9.8、6.6、12.8、8.3、7.9;对病毒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延长生存期,降低死亡率,并抑制肺内流感病毒的增殖。结论:柴银感冒颗粒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天山堇菜提取物体内、外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体外以MDCK细胞为宿主,采用MTT法和病毒致细胞病变(CPE)法测定样品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济防90-15、A/PR/8/34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选择指数(SI).体内抗病毒实验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PR8)滴鼻感染小鼠建立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以死亡保护率、生命延长率和肺指数等为指标,评价样品的保护作用.结果 天山堇菜提取物对甲型流感病毒济防90-15、A/PR/8/34致MDCK细胞病变的IC50分别为32.90,28.75μg.ml-1,SI分别为7.86、9.00;天山堇菜提取物500 mg·kg-1可明显延长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的平均存活天数,其生命延长率为38.5%、死亡保护率为54.5%;天山堇菜提取物500,250 mg·kg-1均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指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8.3%,14.5%.结论 天山堇菜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药效组分中药"黄金菊"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金菊"抗甲型流感病毒PR8(A/PR8/34/H1N1)的活性,为药效组分中药的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TT掺入比色法测定药效组分中药"黄金菊"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及对PR8的有效性,同时设定阳性药物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生物效价二剂量法对该药物与阳性药物的等效剂量进行比较.结果:该药物对MDCK细胞的TD50为1.9061mg·mL-1;TD0为0.625mg·mL-1;对流感病毒PR8的MIC为312.5μg·mL-1,IC50为112.8694μg·mL-1.双黄连粉针与"黄金菊"等反应剂量比为184.91%;病毒唑与"黄金菊"等反应剂量比为46.17%.结论:"黄金菊"具有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作用优于市场应用较广泛的双黄连粉针,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6):135-137
目的:观察复方一枝蒿微丸抗甲型HlNl流感作用,为临床治疗流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体外试验,以甲型HlNl流感病毒致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病变,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有毒浓度(TC_(50))、最大无毒浓度(TC_0)、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治疗指数(SI);体内试验,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PR8滴鼻感染小鼠,计算小鼠存活率、存活天数及肺指数。结果:复方一枝蒿微丸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TC_(50)为198.6 mg/ml,TC_0为18.2 mg/ml,IC_(50)为8.6±1.85 mg/ml,SI为41.5;复方一枝蒿微丸能降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小鼠死亡率,抑制流感病毒所致的小鼠肺损伤。结论:复方一枝蒿微丸具有明显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童炎康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体外抗病毒法.结果:童炎康颗粒浓度在21.6mg/ml以上时,能够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对MDCK 细胞的毒性作用;童炎康颗粒浓度在43.2mg/ml 以上时,也能够抑制乙型流感病毒对MDCK 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童炎康颗粒具有体外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法(CPE)检测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最大无毒浓度(TC0);采用血凝试验测定甲型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采用血凝试验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①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MDCK细胞的TC0均为5%,即在相应培养基中血清含量为5%.②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对MDCK细胞的TCID50(病毒半数组织感染量)为10-3.5/0.1 ml.③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5%、3.5%、2.5%浓度对10 TCID50的甲型流感病毒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5%、3.5%浓度的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直接杀灭作用.结论 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直接杀灭作用,结果 与挥发油的体外、体内实验一致,进一步明确证实了两者的抗流感病毒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比较金蒿滴丸提取物纯化前后体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为优化工艺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观察药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作用,计算半数有毒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以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分别接种狗肾传代细胞(MDCK),记录药物对病毒致细胞病变(CPE)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结果 金蒿滴丸提取物纯化前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较弱,纯化后对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明显优于纯化前,其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IC50分别为118.88,136.88μg/ml,TI分别为6.4,5.6.结论 金蒿滴丸提取物纯化后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金菊”抗甲型流感病毒PR8(A/PR8/34/H1N1)的活性,为药效组分中药的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TT掺入比色法测定药效组分中药“黄金菊”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及对PR8的有效性,同时设定阳性药物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生物效价二剂量法对该药物与阳性药物的等效剂量进行比较。结果:该药物对MDCK细胞的TD50为1.9061mg·mL^-1;TD0为0.625mg·mL^-1;对流感病毒PR8的MIC为312.5μg·mL^-1,IC50为112.8694μg·mL^-1。双黄连粉针与“黄金菊”等反应剂量比为184.91%;病毒唑与“黄金菊”等反应剂量比为46.17%。结论:“黄金菊”具有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作用优于市场应用较广泛的双黄连粉针,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广藿香醇体外抗呼吸道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广藿香醇体外抗流感病毒、腺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的效果,为抗病毒性感冒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腺病毒感染Hep-2细胞和柯萨奇病毒感染Hela细胞模型,以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法作为观察和检测指标,了解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理。根据不同病毒的易感性,实验中分别以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作为对照药。结果:广藿香醇对MDCK、Hep-2和Hela细胞的TC50浓度均为125μg/ml,TC0浓度为31.25μg/ml。广藿香醇能抑制H1N1、CVB3和Ad-3所致的细胞病变,对H1N1的IC50为31.25μg/ml,治疗指数(TI)为4.00;对CVB3的IC50为62μg/ml,TI为2.00;对Ad-3的IC50为31.25μg/ml,TI为4.00。广藿香醇对3种病毒的直接作用效果都优于抗病毒吸附和抗病毒生物合成,同一浓度下广藿香醇对Ad-3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H1N1和CVB3的抑制。结论:在体外抗病毒实验中,广藿香醇显示出抗柯萨奇病毒、抗腺病毒和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藿香油体外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的效果,为抗病毒性感冒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Hep-2细胞、柯萨奇病毒感染Hela细胞模型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Vero细胞模型,以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法作为观察和检测指标,了解不同浓度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及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实验中分别以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作为对照药。结果:广藿香油对MDCK、Hep-2、Vero和Hela细胞的TC50浓度均为0.101mg/ml,TC0浓度为0.092mg/ml。广藿香油能明显抑制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IC50分别为0.081mg/ml、0.084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25、1.20;可抑制流感病毒,IC50为0.088mg/ml,TI为1.15;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很低,IC50为0.092mg/ml,TI为1.10;对单纯疱疹病毒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结论:体外抗病毒实验广藿香油显示出抗柯萨奇病毒、抗腺病毒、抗甲型流感病毒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但不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黄芩苷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制备流感病毒空斑模型,通过预防保护(病毒吸附前给药)和治疗(病毒吸附后给药)2种模式观察黄芩苷对流感病毒不同阶段的抑制作用并结合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寻找其可能的作用位点。结果:2种受试黄芩苷样品A和样品B对MDCK细胞毒性(半数有毒浓度,TC50)分别为0.099 mg/mL和0.8 mg/mL;黄芩苷A在预防保护和治疗模式中均未发现明显的病毒抑制作用(IC500.3mg/mL);黄芩苷B在预防保护和治疗模式中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8和0.045mg/mL(选择指数SI为10和17.7),并对神经氨酸酶(NA)活性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51.7μg/mL)。结论:市售商品化黄芩苷B有确定的体外抑制流感病毒PR8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筛选滨蒿抗流感病毒的活性部位.方法 体外实验测定滨蒿不同活性部位对MDCK细胞的半数有毒浓度(TCw).观察样品对甲、乙型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CPE)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和选择指数(SI).体内试验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PR8-M5)感染小鼠模型,以死亡率、生命延长率为指标,比较滨蒿不同活性部位体内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 滨蒿H4部位在体外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平均为35.3,84.0μg/ml,SI为9.9,4.1;其在体内给药剂量为0.4 g/kg时可明显延长感染小鼠存活天数,降低死亡率.结论 滨蒿H4部位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奥司他韦为阳性对照,采用CPE和MTT法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CPE法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6.2 mg/mL,半数中毒浓度为(TC50)为(24.5±8.1)mg/mL;MTT法测定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TC0为16.2 mg/mL,TC50为(21.7±9.4)mg/mL。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显示,CPE法和MTT法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1次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900.0±173.2)、(933.3±57.7)μg/mL,治疗指数(TI)为27.2、23.2;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3次组IC50为(666.7±115.5)、(866.7±208.1)μg/mL,TI为36.7、25.0。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