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伏邪学说”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至明代后,吴又可《温疫论》才有“伏邪”之名[1]。伏邪的致病特点为邪气伏于内,在一定诱因下病从内发,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正气内虚等特点。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较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糜烂有恶变现象, WHO将其列入癌前状态。中医认为,OLP与“口蕈”“口糜”相近,或认为与“口藓”“口破”类似[2],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与伏邪特点有相似之处,且运用“伏邪”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可获效。因此,笔者拟以“伏邪学说”为理论依据,阐释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治规律。  相似文献   

2.
伏邪理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其危害居 2 4种法定传染病之首 ,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缺乏十分特异的治疗药物 ,因此积极探讨中医中药防治慢性乙肝意义重大。慢性乙肝属中医“黄疸”、“胁痛”、“积聚”、“虚损”等范围。我们受伏邪理论启发 ,从浊毒论治本病 ,获效满意 ,现阐述如下。1 伏邪理论溯源“伏邪”又称“伏气”,顾名思义 ,就是人受到了大自然中某一种邪气侵袭后 ,没有立即发病 ,潜伏于体内 ,逾时发病的叫“伏邪”。“伏邪”之名 ,最早见于蒋问齐《医略》。“伏气”之名 ,仲景言之最早。而伏邪理论渊源于《黄帝…  相似文献   

3.
论"毒"与艾滋病的发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艾滋病"毒邪"产生的途径 1.1外来之毒 1.1.1疫之为毒中医认为,自然界产生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可导致人体剧烈病症的致病物质为疫毒[1].艾滋病在中医学中可归于伏气温病,本病主因伏邪温疫即是疫毒,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或母婴传播,伏邪温疫入侵人体,因其具有传染性、潜伏性和致病的严重性,又不同于一般外邪所化之毒.伏邪瘟疫(或简称伏气、伏疫、伏毒、伏邪)属疠气(也称为异气)的一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伏邪疫毒侵入人体后,有一定的潜伏期,一旦发病病情凶险.<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病也."<素问·刺法论>中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易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是一部论述中医对传染病认识的专著,指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里所指的"异气",又叫"疠气",是当时描绘传染病的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广泛、感染后患者临床表现十分相似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伏邪”在《伤寒论》中称为“伏气”,在《温疫论》中称为“伏邪”。《内经》中早已提到了“故邪”一名,如《灵枢·贼风篇》日:“……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从病邪潜伏与隐藏的意义来讲,可以说“故邪”就是“伏邪”。故邪者旧邪也,“伏邪”以病机而言,“故邪”指时间许久而言,其意思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5.
漫话伏暑     
“伏暑”这类证候,属于“伏邪”为患的温热病。也就是说,它是先受邪而后发病的一类温病。历来把它与“春温”并列,归属于“伏气”温病的范畴。关于“伏邪”着病的“审因”、“察形”“正名”,元代王安道所著之《医经溯洄集》中,已大体有所论及,虽不能谓为大中至正之论,但可称平正合理之言。然不少医家(包括现代医家),仍对此其说不一。本文仅就“伏  相似文献   

6.
伏邪学说,最早起源于《内经》。《素问&#183;生气通天论》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183;金匮真言论》所言:“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一理论为伏邪学说打下了基础。后世医家对《内经》伏邪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如清代出现了一些伏邪学说的专著,有柳宝诒的《温热逢源》,刘吉人的《伏邪新书》,叶天士的《三时伏气外感篇》等,  相似文献   

7.
伏气发病学说对中医现代临床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气发病学说是温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学说,始于《内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历来被认为是伏邪发病学说之滥觞。所谓“伏寒”、“伏风”、“伏暑”、“伏湿”等皆属于伏邪范畴。《素问·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王叔和注释认为是冬受寒邪,“邪伏肌肤”,至夏发为温病与暑病。唐宋医家多重视“伏寒”。明末清初吴又可《瘟疫论》倡导杂气致  相似文献   

8.
正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的理论~([1])。伏邪意指潜藏于人体内尚未达到发病程度的"邪"。"伏邪"之名,最早见于明·吴又可的《瘟疫论》,而伏邪理论渊源始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病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指出了人体感受邪气伏而不病,到一定时间发病的一种病变形式。其主要致病特  相似文献   

9.
试论伏邪与新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邪”与“新感”之说,是温病学中所常提及的一个问题。历代医家论说很多。本文拟对此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同道们指正。一、起源与沿革(1)伏邪说的起源与沿革:自《内经·生气通天论》载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金匮真言论》载有“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文,后之医家多认为这是论“伏邪”温病致病原因的最早记载。晋、王叔和《伤寒例》说:“冬令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  相似文献   

10.
伏邪探源     
<正> 伏邪源流最早应追朔到《内经》时代。在《内经》文字记载中虽无伏邪之言,但有伏邪之实,并对伏邪基本概念、伏邪成因、病机、部位以及伏邪所发病证作了较为全面地论述,为后世伏邪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伏邪最初概念为:“邪气留连”(《素问·生气通天论》)、“久留而不去”(《灵枢·贼风》)等。伏邪成因多为先感正邪,正邪者四时感之主气也,如春感风、冬感寒等。伏邪部位多见“血脉之中、分肉之间”(《灵枢·贼风》)等。“因加而发”是伏邪发病的重要病机。当伏邪久留隐伏,若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调、邪气相袭、诱因相触、新旧之邪相合,则因加而发之。其具体病证《内经》概括性地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四大病系。以“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为例分言之,夏季伤暑,即感受了正邪,若  相似文献   

11.
《温疫论》成书于清朝初叶,为江苏省吴有性所著,在吴氏所处的年代,温疫数次大流行,为温疫所亡者甚众,虽温疫猖獗,然时医治无良策,枉死者不可胜计,吴有性惜民众之疾苦,痛时医之无道,乃“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其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因证施治,大获奇效,并将其理论结合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著成《温疫论》。从此,开温疫病辨证治疗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达原饮是明代吴又可所创,载于《温疫论》,主治温疫初起邪伏膜原之证。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达原饮的药味略作增减,治疗“中焦热结,阳陷之症”甚验。笔者临证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湿热疾患,仅举3例,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3.
叶氏在新感温病方面,固有其一定之贡献,然其在温病学上之成就,尤足称道者,实为伏气温病方面的继承和发扬。徐洄溪评叶案时曾说:暑门“所列诸案,皆平素伏暑之症为多,其卒然受暑之病绝少。”实则温热门及《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著作中,亦均不乏伏温证。可是自鞠通采叶氏部份新感医案为《条辨》以来,医者咸注意叶氏论新感温病之建树,而对其伏温治法每多忽视。究近人以叶氏为新感温病派代表之原因,亦即在此。因此,对叶氏伏温医案,尚有进一步加以研究之必要。今择其四时伏温医案数则,略作评述,以就正于高明。一、春温《幼科要略·伏气》说:“春温一症,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研究中,痰瘀伏邪致病之说越来越被广大临床医家所接受,探讨伏邪理论在冠心病领域的研究,对临床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临床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中以伏邪理论(伏痰、伏瘀)为指导,在辨证用药中加以祛痰、化瘀之药,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伏邪理论辨治冠心病的研究搜集整理,现总结如下。1伏邪理论的概念伏邪之说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均提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  相似文献   

15.
读《伤寒温疫条辨》田淑霄,李士懋(050091)_《伤寒温疫条辨》为清·杨栗山所者。该书在继承《温疫论》学术思想基础上,详辨温疫与伤寒之不同。当然,详细区分温疫与伤寒,因为该书之贡献,然其主要贡献在于阐明了温疫本质为郁热,并从病因病机、脉证方药等各方...  相似文献   

16.
试析“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杂气学说,认为吴又可提出“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的精髓在于,时疫之邪是客观的致病物质。吴氏所言疫邪侵入人体乃至发病,与《传染病学》所论病原体导致急性传染病的过程,颇相吻合。吴氏提出汗吐下法逐邪,与设想“以物制气”的精神是一致的。其提出“邪伏膜原”与传统的“伏邪学说”,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7.
达原饮在细菌耐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安门医院近5年细菌耐药监测及中医证型的研究分析发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发病机制为虚弱体质,感受外寒,正气不足,寒邪入里,过用寒凉,寒助邪伏,藏伏于内,适时而发,病情危重;根据发病机制首次将“伏邪理论”引入细菌耐药中,在治疗上,以吴又可《温疫论》中的达原饮为主方,采用破结、散邪、清里热、凉血活血之法,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正> 所谓伏邪自发,乃是指病发于里,初起即以热炽于里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证候类型,是春温发病类型之一。元末医家王安道指出其病机特点是“怫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对此治疗,清·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指出:“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不少医家亦把本方作为温自内发的正治之方。对春温伏邪自发,尽管各家在伏邪的外发途径上有不同看法,但对热炽于里这一共同特点的认  相似文献   

19.
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中尝评前人之治温病,谓诸家药法均有缺点,他认为伏温初发宜清泄里热,而用黄芩汤加豆豉、玄参,实为至当不易之法,但又以“辛凉清解,则失之肤浅”,责怪叶氏对黄芩汤治温病之经验未予应有的重视。其实叶氏治伏温用黄芩汤与柳氏同,且加减有法,运用灵活,对今之临床,不无借鉴,故特予发掘。一、治春温原方可用《幼科要略》说:“春温皆冬季伏邪”。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  相似文献   

20.
试论伏邪的致病特点--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病特征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1年美国报道首例艾滋病 (简称AIDS)以来 ,该病与日俱增 ,成为二十世纪的“人类新瘟疫”、“超级癌肿”。艾滋病来势急 ,发展快 ,传染性强 ,死亡率高 ,以至于人们谈“艾”色变。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尚未出现症状者 ,其发病特征与祖国医学文献中之“伏邪”类似。本文拟从伏邪致病的特点探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病的过程 ,望高明贤达斧正。1 “伏邪”实质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后 ,邪气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的温病 ,如春温、伏暑。它是与感受当时之邪即时而发的新感温病相对而言的。伏邪学说 ,始自晋·王叔和的《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