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基本手法、复式手法、补泻手法、得气针法、透穴针法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杨继洲在刺法上的学术成就及其对针刺手法的完善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针灸大成·医案》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著明针灸学家杨继洲 ,所著的《针灸大成》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 ,是我们学习针灸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其中的医案 ,跨越了 1555~ 1580年间 ,是杨氏从事临床经验的总结 ,蕴含了深刻的理论 ,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 ,至今仍对我们的临床有所启示和借鉴。1 针灸药物并重  在《针灸大成·医案》中共存有杨氏验案 33个 :包括针灸配合 13个、单纯针治 9个、专用药物治疗3个、针药结合 3个、针灸药并施 1个、单灸法 1个 ,灸药结合 1个 ,以指代针结合药物 1个 ,机理分析 1个。这些医案体现杨氏针灸药并重的思想。  从医案看 ,杨氏对急重症…  相似文献   

3.
《针灸大成·策问 》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  孙立虹 《中国针灸》2004,24(7):513-515
目的:探讨杨继洲<针灸大成>四篇"策问"的学术价值.方法:从医德、中医理论基础、针灸学术特点、治学方法、"策问"语言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结论:"策问"反映杨氏赤诚的敬业精神;以<内经><难经>为理论基础的学术渊源;辨证论治不泥数法、临床经验丰富的针灸学术特点;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博采众取的治学方法;堪称杨氏针灸学术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1980年11月,在福州举行<针灸大成>和<脉经>校释两部书稿的审定会.<针灸大成>作者杨继洲,明代浙江衢州人,其地近江西、福建,这一带又是南宋辛弃疾(稼轩)、朱熹、陈亮诸人交游所在地.  相似文献   

5.
《针灸大成》卷末附医案31则,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有:重视辨证,审因论治;参脉论证,依理施治;倡导针、灸、药并重,协同奏效;治病有变通,师古而不泥古;取穴精练,疗效显著。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医术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针法灸法学实践性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茜 《中医教育》2006,25(5):68-69
针法灸法学是以针灸治病的各种具体方法、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传统的针法、灸法、拔罐法等,又纳入了现代多种刺灸方法的操作应用,内容丰富,操作复杂,技巧性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了解杨继洲对申脉穴的认识,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指导临床。笔者查询《针灸大成》中关于申脉穴的文献,整理申脉穴的条文,分析申脉穴应用规律,发现明代以前的医家依据其经脉循行、所在部位及特定穴属性等因素,多选该穴治疗胸胁腰背疾患、头疾、足疾及神智疾病等,其中单独运用申脉穴治疗疾病的记载并不多,常通过辨证配合他穴,方能达到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针灸学术界对《针灸大成》一书的作者项存在颇多争议,运用传统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根据史料记载对该书作者项进行考证。经过考察、分析,认为《针灸大成》得以面世是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赵文炳是《针灸大成》刊印的投资者;靳贤是受赵文炳之托,在杨氏的策划和指导下担任《针灸大成》的选集校正工作,类似于职业编辑。《针灸大成》体现了杨氏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观点,从针灸学术层面来看,杨继洲对《针灸大成》一书的贡献最大,相当于该书原作者。  相似文献   

9.
《针灸大成》十二井穴各自的功效,可以概括为"少商清肺热食饮可下,商阳平喘满疗耳齿疾,关冲泻壅热盛乎三焦,中冲疗中风与小儿惊,乳痈无乳眼热寻少泽,心虚惊狂健忘调少冲,足窍阴主胁痛与气逆,大敦治疝秘补中益气,上呕下泻血出隐白收,面肿不食胃热厉兑医,至阴主难产头目热疾,涌泉救厥散痞道不尽。"十二井穴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针灸大成》曰:"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临床上十二井穴放血常用于各种昏迷急救。《针灸大成》对井穴论述理论部分较少,但是临床部分较为详尽,灵活运用于临床,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针灸大成》卷末针灸医案29则,是珍贵的临床范例.用穴有选穴少巧,配伍精当;辨证选穴,详审病机;循经取穴,认清病位;守正出奇,善用特定穴;重视后天,顾护脾胃之特点.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灸大成》认为,泄泻外因为外感风寒及热病,内因为脾胃失调,肝气乘脾,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阳,饮食不节等.治疗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原因所致泄泻,选穴和治法亦有区别.其对某些类型的泄泻选取某一特定穴位治疗,认为该穴即为该病的效穴.书中共记载了治疗泄泻的穴位52个,治疗时一般选2~5个穴位.其配穴方法有:原络配穴法,上下配...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41-444
文章首先阐释了研究《针灸大成》中针灸药结合治疗疾病的必要性,接着从《针灸大成》中对针、灸、药多措并举的理论认识,对针、灸、药适应证的认识和杨氏针药并用的医案记载三个方面整理了《针灸大成》的记载内容,通过分析,得出结论:(1)《针灸大成》在理论上阐释了针灸药的治疗原则;(2)《针灸大成》在临床应用上体现了针灸药相互配合,灵活应用的思想;(3)《针灸大成》中强调针灸的优势和长处;(4)《针灸大成》中的杨氏医案体现了针灸药综合疗效,取长补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有不少针灸处方,其配穴很有特点,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疗效显著,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针灸大成》中关于中风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针灸大成》中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文献,对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种类、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针灸治疗中风病处方的文献共51条,共使用71个穴位,总频次为241次;十四经穴68个,总频次236次,占97.93%;三阳经腧穴所占比例为65.97%,三阴经腧穴所占比例为17.43%。结论针灸治疗中风病多选取四肢和头面穴位,以阳明经、少阳经、督脉穴位为主;特定穴为选穴主体,五腧穴及交会穴为常用腧穴。  相似文献   

15.
成书于明代的《针灸大成》乃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该书共10卷,汇集了明以前重要的针灸各家论述,并结合其个人的实践经验所创,是针灸学史上承上启下的一部经典之作,为后世针灸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全书约三十六万余字,内容丰富,学习这一针灸巨著可说是领略杨氏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的主要途径。本文将具体从七个方面来领略杨氏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杨继洲《针灸大成》治疗痰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阅读及整理《针灸大成》等,对杨继洲治疗痰证的辨治原则、取穴思路及临床经验的独特之处加以归纳总结。结果:杨氏认为针、灸、药三法各有所长,审机施治,发挥三法优势。治疗中注重健脾为本,理气为要。取穴少而精,配伍精当,从肺论治取肺俞穴,痰在脾胃取中脘穴和足三里穴,病位在手臂取曲池穴和肩髃穴,善抓要穴,对当今临证治疗痰证具有参考意义。结论:杨氏在痰证治疗中发挥针、灸、药所长,注重健脾与理气的原则,选穴颇有深意,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主张针、灸、药、摩并重,重视辨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在针刺手法上,创立了十二字口诀,总结了“下手八法”,在补泻手法上提出补泻分“大补大泻”和“平补平泻”,阐明了“截担补泻法”,在运明“九六补泻”突出了其独到之处,注重得气,主张:“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在选穴配穴方法上,发展了透穴针法,完善了缪刺手法,提出了“相应取穴法”和多种复式手法.  相似文献   

18.
尹萍  谭曦然  林慧敏 《河南中医》2019,39(11):1661-1664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医案中重视疾病的病因病机,注重脉诊,治疗上反对墨守成方,主张因人而异,随证变化,治疗时主张针灸、膏摩并重,而且还使用过指针,治疗方法众多,运用熟练恰当。他认为患者笃信医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重视情志心理,注重精神调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在其医案中也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此外,他反对盲目施补,对医者的思想道德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明代医学杨继洲撰著《针灸大成》刊行400周年,简介该书主要内容和特色。书中节录诸多针灸著作原文和针灸歌赋而加以注解释义,并汇集杨氏针灸医案等;对针灸药三者的治疗作用,强调合力为治,又主张各取所长;对透穴针法承先启后力求创新,并讲究针刺手法,根据不同穴位轻重深浅有别,对灸治壮数多寡不拘泥古法等,均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76-1178
齐鲁针灸流派的主题核心是齐鲁医家,因此,对代表人物的生平、著作、针灸学术思想以及后世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齐鲁针灸流派颇具意义,对促进针灸学发展亦大有裨益。杨继洲,字济时,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撰有《针灸大成》十卷,祖居浙江三衢县(今衢县南乡六都杨村)。其医迹遍及山东汶上、福建建宁(今瓯县)、江苏扬州、河北磁州(今磁县)、河南汤阴、山西平阳(今临汾县)等地~([1]),在山东地区影响极大,确为齐鲁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