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鼻、咽喉以及气管、食管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学好它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学好耳、鼻、咽喉科,首先要有医学整体观  相似文献   

2.
今天防痨分会让我给大家介绍中医治疗肺结核的方法,我欣然答应了这个任务,不过我的水平很不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非常缺乏,恐怕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同时中医对所有疾病都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论治"的法则,因此,它的着眼和下手处是多方面并重的,象今天要谈的肝结核,中医也是用这样方法去对待.古人对这个病,早就发现了,只是没有肺结核的名称,同时是把它列入一个比较广泛的疾病门类中的,那就是"虚痨门","虚痨门"包括着很多疾病,如:传尸、转注、殗?、骨蒸、伏连、劳极、淋沥、极劳、肺劳、劳嗽、劳疗等等,这里不进行介绍,为了和肺结核比较容易联系,所以拟订了"中医对肺痿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这个题目,在介绍当中,还是要拉扯到"虚劳门"的某些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邓老认为:铁杆中医,不是中医与西医结合,而是中医与现代尖端科学结合。中医学就是尖端科学,两个尖端科学结合,那就是更高的医学。关于中医传承与创新,邓老说要学习好中医,就要从经典入手,因为经典是中医学之根,是后世各家学说之源头,必须下一番工夫才能学好。而要学习好经典,还必须注重临床实践。临床实践是中医的生命线,离开临床实践,中医就寸步难行。此外,中医也要与时俱进,西医的检查手段,西医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用‘拿来主义’的办法,补充中医的不足,中医也是这么发展过来的。要发展中医,就必须把中医教育办好,要抓紧抢救老中医学术经验,办学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强几几"音义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第十四条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第三十一条又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对上面句子中的"强几几"一语,在我国现有的中医学文献资料中有着很多不同的注解,单就"几几"的读音,目前学术界至少就有4种意见:主张读"shū shū"(音殊);主张读"Jǐn jǐn"(音紧);认为"几几"读"bāhā"(音八);认为"几几"读"ji ji,'(音几).同时,读音的不同,又意味着对词语意义理解的不同.其实,"强几几"一语是典型的南阳方言,是张仲景对汉代南阳方言土语的原始记录,要想真正弄清"强几几"一语的读音和意义,必须从考察南阳方言着手.  相似文献   

5.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是“只见病不见人”,医师们在学校或者在工作中没有学会与人沟通。其实医疗行业中的腐败跟其他行业差不多,但是由于医疗是一个人道主义的事业,最容易被社会道德拷问。在中国社会里,与道德沾边的问题就容易被广泛传播,就会被人关注,容易产生导向问题。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要毁一个人首先就是说他“生活作风有问  相似文献   

6.
李振华先生不仅是医德高尚的国医大师,也是出色的教育家。提出要学好中医,必须做到三通:文理通、医理通、哲理通。医家要通文理和哲理,是李振华先生通过自身成才的切身体会和历代名医成才的规律,总结出的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理念。因此他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认为文以载道,没有古文功底就读不懂古代经典。不懂哲理,则不能理解阴阳五行等中医基本理论。不谙熟经典,没有理论的支撑,临床就是无源之水。国医大师"三通"教育理念,对中医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习心得     
学好功课自己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只有对专业产生了兴趣才会越学越有味、越有劲,才能将功课学好。其次就是要刻苦学习。无论哪一种学科,刻苦努力都是学好的必要条件。不努力,要想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在学习方法方面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阶段性的总结。在上课之前将书看上一遍或两遍,在听课时对于在预习明白的地方,就将起到回想的作用,对于不明白的地方,集中精力听讲,就会弄懂搞通,否则下课后要一遍一遍地看书有时还搞不懂。课后复习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在学  相似文献   

8.
"剂量是中医不传之秘".有的时候选择相同的药物,剂量不同,疗效就可能相差很大,所以剂量应当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想要掌握古代经典方剂的剂量,首先要研究药物的计量进制和折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术腐败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提到"腐败",大家肯定容易和贪官污吏结合在一起,认为是官员犯错误的专用词.实际上,腐败现象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存在,学术界也不是世外桃源.有人将学术界的腐败行为称作"学术不端".我认为"学术不端"就是"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0.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根基,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医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医青年身为中医传承发展的重要承载者,理应从中医经典的研究与传承入手,为继承、弘扬、发展创新中医作出贡献。对于中医经典的传承,要学以致用,并将经典理论验之于临床,真正实践"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