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称"白疕",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共4型。中医学对于银屑病早有论述。《证治准绳?疡医?诸肿》有"遍身起风疹,疥丹之状,其色白而不痛,但痒,搔抓之,起白疕"。《外科证治全书》描述更为详尽:"白疕又名疕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关于病因病机,《圣济总录》认为"其病得之风湿客于腠理,搏于气血,气血否涩……风多于湿,则为干癣"。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以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3型论治白疕,效果甚佳,并获得国内中西医同仁的肯定和认可。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萍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内涵为"辨血为主,从血论治",对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和关节病型银屑病的中医证治,以及银屑病中医治疗中中药毒性、中药过敏和中药耐药的认识和处理办法见解独到,主张根据病情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病导致脑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近代中医对中风的诊疗方式分为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两种,两者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治疗疾病,都有其独到之处。如单独用于临床,则各有局限性,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即病证结合进行论治。1辨证、辨病的概念及中风辨治模  相似文献   

4.
中医古籍论痞满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穗平 《新中医》2001,33(10):5-7
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辨治特点等方面对中医古籍论述痞满证作一疏理,认为对痞满证的认识源于《内经》,辩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后世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当今中医痞满证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指出中医古籍对痞满辨治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中医既有辨证论治亦有辨病论治。近年来 ,许多学者一方面从证的规范化、证的指标客观化和证的实质等方面入手对“证”进行了深入研究 ,揭示辨证论治的丰富科学内涵 ;另一方面从辨病论治着手 ,努力寻找专病通治方 ,并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条途径对专病通治方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笔者认为 ,中医要发展 ,病证结合是关键 ,要积极开展病证结合研究工作 ,促进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1 辨证论治是行之有效的诊治模式 ,但忽略引起证候的疾病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也是中医学最具特色、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内…  相似文献   

6.
马冠军 《北京中医药》2017,36(9):818-819
通过对《内经》关于腹泻病辨治方法的研读、梳理与总结,认为《内经》不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还蕴含辨病论治、审因论治、对症治疗等诊疗思路,奠定了中医学四维论治之基础。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病机、病因、证候、症状表现,制定辨病、审因、辨证、对症"四维一体"的诊治思路与方法,既是对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临床诊疗体系的完整构建。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白疕。近代中医各家对银屑病的治疗各有所长,但基本上已形成了从血论治的共识。我们自2006年8月~2009年3月用自拟解毒化瘀消疕汤(免煎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黄疸病四维论治体系。方法:对《伤寒杂病论》黄疸辨治模式进行疏理总结。结果:张仲景并非仅用辨证论治,还应用有辨病论治、审因论治、对症治疗,开创了四维论治之先河。结论:根据黄疸病不同的病机、病因、证候、症状表现,制定四维一体的治疗方法,既是对经典的全面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临床辨治体系的完整建构。  相似文献   

9.
先证而治是基于疾病发展规律、具有辨病论治思想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展现出不可忽视的生命力。从先证而治的历史源流出发整理归纳其产生、演变和发展脉络,结合现代应用的实例,认为先证而治蕴含的疾病整体观和辨病论治思维,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白疕",早在隋朝即有记载。病因病机涉及风、寒、湿、热、燥、瘀、毒等。当今中医治疗银屑病,多从血分论治,辨证分血热、血燥、血虚、血瘀等,治以凉血润燥、清热解毒、养血祛瘀等法,对于湿邪与银屑病关系的阐释不足。古籍与文献中已经有对于湿邪与银屑病关系的论述,认识多为外湿合并风、寒等邪作用于人体发病;而现代医家对其认识则更为深入,不拘于外感,内湿亦可致经络、气血痹阻,宣泄不能皮肤不得濡养而发病。更有医家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银屑病致病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将现代医学方法与中医辨证结合,证明了湿邪在银屑病病机中的广泛存在。文章总结古今医家对银屑病的证治认识,突出强调了"从湿论治"银屑病在临证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1-4]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模式[5-9],所谓辨证是指辨中医的证,辨病是指辨西医的病.中医辨病论治由于历史条件限制,缺乏统一的疾病命名标准,导致辨病论治的困难.但若过分追求在西医辨病的病名下硬划分几种证型来遣方用药,不但不会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反而还会影响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10].本文将从病、证、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探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关系,阐述必须以中医特色和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为前提,适当参考西医病名,对中医病名规范化,使中医辨病论治趋向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刍议中医临床辨病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辨病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及广泛性,明确辨病论治一直是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客观评价辨证论治的局限性,同时对其延伸的异病同证同治持反对意见,提出异病同证应异治的观点,并且主张应结合抓主症,实际上也就是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观点.并结合中医医疗现状提出了以西医辨病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详细探讨了张仲景《伤寒论》辨治疾病的不同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体论治及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梳理了《伤寒论》对于疾病的辨治方法。结果《伤寒论》不仅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历史先河,同时根据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中医指导思想,仲景在诊疗疾病中充分运用了辨病论治、辨体论治,并将三者相结合,真正彰显出中医学在治疗上的整体观念思想。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必须将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体论治三者相结合综合运用,形成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对于疾病的一体化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论述肝的生理功能、经脉分布以及医家从肝论治白疕经验、临证心得等,结合白疕的病机特点,探讨在整体辨证下,从肝入手针药并用调畅气血论治白疕的可行性,丰富了中医药治疗白疕的临证思路,为中医药从肝论治白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寻常型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疕""顽癣"等范畴,为皮肤科常见病,病情顽固,易于复发。当今中医治疗银屑病,多从血分论治,辨证分血热、血虚、血燥、血瘀等,治以凉血润燥、清热解毒、养血祛瘀等法。笔者认为,本病除此四病机外还与湿热毒虫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文献挖掘探讨从肺论治银屑病的证治规律。方法:制定文献检索策略,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合格文献,建立数据库及数据预处理后,应用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出银屑病从肺论治的证候及用药频次,以及证候与症状之间、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纳入合格文献47篇,共40个证型,82首方剂,经证候名称规范及整理合并,得出9个证候类型。按出现频次统计,排名前4的为肺经风热证、肺燥伤阴证、肺热壅盛证、风寒袭肺证,基本方药分别为银翘散、清燥救肺汤、清瘟败毒饮、麻黄汤。结论:从肺论治银屑病有文献证据支持,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以丰富银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拓宽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仝小林 《中医杂志》2013,54(2):93-95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在古代医学诊断技术不甚发达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辨证论治并不是中医唯一的辨治方法,也无法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过度强调和追求辨证论治往往容易造成辨治思维的局限.完整的辨治方法应包括辨证论治、辨症论治、辨病论治和审因论治.分别阐述了辨证、辨病、审因、辨症的内容及其在临床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此病以红斑、丘疹、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病证顽固,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此病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中医认为其属于“白疕病”范畴,常以养血、润燥、祛风为基本治疗原则。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思农教授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认为肺与皮肤在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因此皮肤疾病应先治肺。文章总结了“从肺论治”的思想渊源和现代医学的关系,体现出皮肤病与肺病有着密切联系。王思农教授认为银屑病病机以“热、毒、瘀”为主,银屑病的证型以血热、血燥、血瘀三型为主,并结合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分为进行期、静止期、恢复期三期。王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分期治疗银屑病,在治疗上,选用主入肺经的银翘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祛湿,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结合案例介绍王思农教授“从肺论治”银屑病的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论治疾病,离不开辨病与辨证。单纯的“辨证论治”在临床中存在局限性,证同或无证可辨时则难以指导疾病诊疗。文章考究“辨病”理论渊源,总结“辨病”为古现代中医诊疗模式的结合点。基于对《伤寒杂病论》中“证同法异”的条文分析,通过辨定病位、辨清病性、辨识病机、辨明病证与辨别病势5步,对辨病避误思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激发同道寻找临证辨治新思路,为改进中医诊疗模式提供有益参考,为进一步提高临证疗效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银屑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文献的搜集,得出银屑病体质的相关性研究、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意义、银屑病证型与不同体质相关性探讨、银屑病体质研究结果。结果不同体质的患者银屑病的发病情况不相同。结论从体质辨治银屑病尚未标准化、系统化,但银屑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以期通过体质辨治银屑病,能够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