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治疗月经病历来从理肝肾、调气血、和脾胃、适寒温着手居多。笔者在多年临证推求中,体会到注重痰之为患,在月经病辨证治疗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化痰法,是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明医杂著·痰饮篇》云:“痰属湿热,乃津液所化。”《景岳全书·痰饮篇》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万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则营卫充。而痰涎本皆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此皆说明痰与脏腑、气血、津液病变直接相关。笔者悟之,结合临证实践,认为痰之为患可导致月经病。在临床中应用化痰法每多获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痰与瘀是疑难怪病之根,危急重症之源.痰瘀虽为不同的病理产物,但有其同一属性.放有"痰瘀同源"之说.如朱丹溪指出"痰夹瘀血,遂成窠囊".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也谈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张介宾也说:"痰指人之津液,无非水谷所化,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水"等等.  相似文献   

3.
一、“痰淤同源”初探痰与淤是疑难怪病之根,危急重症之源。古人有“痰为百病之母”、“怪病属痰”、“怪病属淤”等认识。痰淤虽为不同的病理产物,临床却有其同一性。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如:朱丹溪指出:“痰挟淤血、遂成窠囊。”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也谈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张介宾也说:“痰指人之津液,无非水谷所化,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等等。这些都说明了痰淤之间相互转化以及内在的联系。“痰淤同源”其实是以“津血同源”为基础的。津血都来源于水谷精微,生理上可相互转化,病理上可相互影响。津液凝滞可成痰,血滞不行则成淤。然而,  相似文献   

4.
胸痹之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其症状表现早在《内经》中就有所描述。《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胛间痛,两臂内痛。”目前临床主要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安卧为诊断要点。导致胸痹的原因一宣,气机闭阻,脉络不通所致。笔者则认为肝失疏泄为其重要一环。因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推动气、血、津液之运行。如《血证论》则血脉得畅。”肝失疏泄,则气机郁结,经脉不利,气血运行滞涩,痹阻胸阳而成胸痹此为其一。肝失疏泄,则情志不畅,心情抑郁,或致气滞、血瘀、痰阻浊阻闭经脉,胸阳不运行而发胸痹,此为其二。肝失疏泄,则脾胃及胆汁分泌功能受阻,饮食停滞,津液不行,水湿痰食阻滞,胸阳失展而为胸痹此为其三。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通报》2012,(6):4-4
眩者,头晕也,眼有黑花,如立舟车之上,而旋转者是也。刘河间专主于火,谓肝木自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动而火上炎也。故丹溪尝言无火不生痰,痰随火上.故日无痰不作眩。夫眩,病也。痰,非病也.,痰非人身素有之物。痰者,身之津液也。气滞、血凝,则津液化而为痰,是痰因病而生者也。  相似文献   

6.
高脂血症病因病机 1.肝肾亏虚为高脂血症之本高脂血症属中医之"痰浊"、"血瘀"的范畴已为众多学者所认同,而对于"痰浊"、"血瘀"之本却有不同的认识,因津液代谢主要涉及肺之通调、脾之运化、肝之疏泄及肾之蒸化,故目前"痰浊"之本的分歧主要责之于脾肾不足或是肝肾亏虚.周老师认为高脂血症之本为肝肾亏虚.  相似文献   

7.
试析龚廷贤医学理论中的“左与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龚廷贤医学理论中的“左与右”龚廷贤,明末著名医家,十分重视研究医理,对医学造诣很深。他在《寿世保元》中有这样论述:“头痛偏左者属血虚火盛也……头痛偏右者属痰与气虚也”。“左胁下痛肝积属血…右胁下痛者,肝邪入肺也.”龚廷贤认为在左属血治当理肝和血;...  相似文献   

8.
痰病管见     
<正> "痰"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失其常化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凡六淫外感,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影响肺、脾、肾以及肝等脏的正常功能,致津液代谢失其常度均可生痰.至于痰的有形、无形、广义、狭义、内痰、外痰不过是所在部位不同而已,实质相同,勿须赘述.痰已形成,便成为第二病因,既可单独致病,又可兼挟为患,因而,为病广泛,变幻多端,后果严重.故前人有"百病多由痰作祟"和"怪病多生于痰"之说.因此,临床重视痰病的辨识,甚是重要.  相似文献   

9.
付红 《新疆中医药》2006,24(4):100-100
痰的产生,历代医家都认为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近年来人们论及肝生痰、“三焦”生痰、心生痰等。痰,特别是广义的内痰,皆由体内津液不循常规,逐步停蓄聚集为痰,然而津液之所以停蓄聚集结为痰,又属于气之不行,所谓气之不行,包括五脏和“三焦”之气虚、气滞而导致津液不行,因而近年来,人们论及肝生痰、“三焦”生痰、心生痰等便不是为奇了。柯韵伯说:“痰属湿,为津液所化,盖行则为律,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其所以流行聚止者,皆气为之也。”气之为痰,主要是气虚、气滞、气逆三者均可引起津液水湿代谢的失常而生痰。痰既生,又可壅塞气机,阻滞气血,使气病加重,故气与痰又常常互为因果,痰既与气病有关,又与血病有关,由气血互根,痰与血之为病,都有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的特点,痰阻气滞可致瘀,瘀滞经络可致痰,痰与瘀互结,因此,化痰软坚又必须与行气活血、化瘀结合。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化痰法治疗老年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浅论痰瘀同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 ,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物质和致病因素。痰是人体津液不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者为痰 ,稀者为饮。瘀是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本文以津、血同源理论为指导 ,根据阴精、阳气的病理变化 ,津熬成痰 ,血滞为瘀的特点 ,提出痰瘀同源的论点 ,并以痰瘀同病、同治的角度加以论述。1 痰瘀同源概论痰瘀同源首先应从津血同源论起。《章太炎医论》中说 :“萦绕于人之一身 ,使营养不匮者 ,血与津液而之……人所自有者 ,唯血与津液也。”血与津液的产生 ,皆赖于脾的吸收、运化和输布 ,同属于阴精。《内经》所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阴不足的病机。[方法]根据腹部B超分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红蛋白、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谷氨酰转酞酶及血压。[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红蛋白、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谷氨酰转酞酶、血压、体重指数均升高,P<0.01,总胆汁酸升高,P<0.05。[结论]肝阴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质量和循行,肝阴不足,疏泄失职,精微失职,精微物质运化失常,精化为浊,痰浊入血,痰阻血瘀而致脂浊升高,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升高。肝阴不足是痰、瘀、滞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B超、C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D影像学指标与中医各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D患者200例,辨证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肝肾不足5个中医证型,同时运用B超、CT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脂肪肝进行分度和定量诊断,分析脂肪肝严重程度与各中医讧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NAFLD中医辨证分型以湿热内蕴最常见(37.00%),肝肾不足最少(6.00%)。2种检查方法均提示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逐渐加重,经’X^2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的脂肪肝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各中医证型肝/脾CT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肝/脾CT比值逐渐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D各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指标(B超、CT)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超、CT检查可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观察等方面,综述近3年来脂肪肝的中医研究概况。脂肪肝的病因病机有痰湿气滞,痰浊血瘀,湿热血瘀,本虚标实等;证型可概括为痰瘀互结、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肝肾阴虚等。在中医治疗和用药时应将病因与临床症状同时纳入辨证分析,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可提高疗效。可将中医体质学说引入脂肪肝的早期干预,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扶阳理论,着眼于内阳外阴本体结构,我们认为原发性肝癌的形成乃阴成形太过,而阴成形太过为阳气运行障碍或阳虚失运所致,进一步则产生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胶着互结而发展为积聚。因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先温通中上焦以"去其血脉",继而温固下焦,最后培元固本,即原发性肝癌的次第治疗。如此可有效维持"阴平阳秘"状态,从而达到先后天互资,生化无穷,最终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化痰解毒法防治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30例以复方蛋氨酸胆碱片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益气化痰解毒法中药复方加复方蛋氨酸胆碱片治疗,20例健康体检人为正常对照,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检测肝功能、血脂等水平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区不适、乏力、腹胀、黄疸、便溏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0.05),治疗组在改善乏力、黄疸、便溏方面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肝酶指标(ALT、AST、ALP、γ-GT)、血脂指标(TC、TG、FFA)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0.01)。除ALT、γ-GT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ALT、FFA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解毒法能有效改善AFL患者临床表现,降低肝酶活性,降低有关脂质水平,达到防治AFLD目的。降酶保肝、调整肝脏脂质及调节酒精(毒)代谢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作者参阅古今文献,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机特点为"肝郁脾虚、湿热内阻,痰瘀互结",其中脾气亏虚是其病理基础,肝气郁滞是其重要环节,湿热、痰瘀互结是其致病因素并贯彻始终。治疗当以健脾疏肝、清热祛湿、化痰活血为主,健脾益气治其本,调达肝气保证气机通畅,清热祛湿、化痰活血治其标。通过标本兼治可使脏腑得养,肢体得充,病情缓解,诸症转愈。  相似文献   

17.
王瑞平教授认为卵巢癌是在肾阴亏虚的基础上,外邪内侵、七情饮食内伤,脏腑经络功能进一步失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紊乱,血行瘀滞,痰饮内停,有形之邪阻于冲任督带,结聚胞宫而成,提出卵巢癌应以滋肾养阴、调理冲任固其本,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祛其邪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钢铁企业一线职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脂肪肝的防治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健康体检的7523例酒钢一线职工中脂肪肝患病率、超重或肥胖、血压、甘油三脂、血糖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检出率男性37.1%,女性10.8%.结论:酒钢一线职工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与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脂等密切相关.对策 对钢铁企业职工要加强健康检查、普及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改便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脂肪肝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学生脂肪肝的患病率、发展趋势.并实施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的健康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校新生体检人群2260人,通过询问病史、生活史及既往史,进行体重指数、身高、血压、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等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校学生脂肪肝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饮酒、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均为脂肪肝的相关因素.结论:大学生中脂肪肝患病率与饮酒、肥胖、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有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积极的运动、控制体重及健康教育可以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黄进  陆雪萍 《陕西中医》2021,(2):225-22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发病率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中医认为脾运失职,转输失司,水湿内停,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最终形成湿浊痰瘀互结,痹阻肝脏脉络是NAFLD发生的主要机制,故治脾应贯穿于NAFLD证治的始终。因此,NAFLD的临床辨治应从健脾疏肝、实脾利湿、温脾和肝、滋阴柔肝、固脾化瘀等角度探析,以期为NAFLD的中医证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