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治疗组。研究组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与纤维胃镜结果。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胃黏膜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无论在疗效还是安全性方面均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斯匹林抗冠心病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东莞市横沥镇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将其按照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分成氯吡格雷组与阿斯匹林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阿斯匹林组的总有效率为76.2%,氯吡格雷组的总有效率为92.9%,氯吡格雷组明显高于阿斯匹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阿斯匹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斯匹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氯吡格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氯吡格雷组明显低于阿斯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而氯吡格雷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及生活能力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加快神经功能的修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溶血磷脂酸(LPA)、酸性磷脂(A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组疗程均为14d。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的测定。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四项指标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能显著改善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更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并未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n=52)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52)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观察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 %,与对照组的9.6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可有效促进病情好转、提高疗效,同时还可减轻炎症反应,是一种安全又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老年人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小板聚集率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 %高于对照组的7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相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效果更好,对于优化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有积极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吴川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1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90例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90例则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疾病好转的时长,治疗前后患者疾病相关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疾病好转的时长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疗效好,能更好改善疾病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再发风险,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噻氯匹定+阿司匹林组),每组63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服药后12 h及24 h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应用氯吡格雷可明显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血栓形成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联合用药早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和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发作期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头部CT检查确诊为非心源性卒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组(52例)和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双联治疗组接受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75~150mg7d,单药治疗组接受阿司匹林75~150mg7d,之后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150mg维持,随访三个月。观察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评判疗效。结果三个月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69%和20.0%(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发作期及时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患者有着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采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以双盲法实施分组,对照组(n=32)开展阿司匹林单独治疗,观察组(n=32)开展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一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可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有效率等指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凝聚率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匹格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效果,但后者更能提高疗效,而且治疗安全、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在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符合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奥扎格雷组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奥扎格雷组。结果:治疗后二联组、三联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血液动力学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以上指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可降低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PCI术后血小板反应不全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血小板反应不全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常规行PCI,对照组给予低负荷剂量氯吡格雷配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高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配合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组内与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30 d,2组均无死亡者,但治疗组的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出血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氯吡格雷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预后,更适合于对血小板反应不全的ACS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各70例,3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心痛逐瘀汤组口服中药心痛逐瘀汤,氯吡格雷片组口服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组给予前2个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周。于3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观察心电图情况,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的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片组、心痛逐瘀汤组(P<0.05),氯吡格雷片组2项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心痛逐瘀汤组(P<0.05)。治疗后,3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的降低程度均优于氯吡格雷片组与心痛逐瘀汤组(P<0.05),氯吡格雷片组与心痛逐瘀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并对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爱华 《中医药研究》2012,(9):1150-115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1%,且治疗组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UAP,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风险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的临床用药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经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对照组患者用氯吡格雷未经药物基因检测,比较两组的血栓形成率和服药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服药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可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积极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临床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与氯吡格雷治疗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氯吡格雷75 mg口服,2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1.2 g口服,3次/d,分别于治疗起始前、治疗5日[1]后抽取晨空腹血浆测定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论对照组还是治疗组其第5日血小板聚集率与第1日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的幅度更大,达标率更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临床症状均有缓解,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而言,联合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与氯吡格雷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60例,分别给予吲哚布芬+氯吡格雷(观察组)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测定用药前及用药1周后的血小板聚集率(PAR)、监测血小板四项,肝肾功能。结果用药后两组PAR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血小板四项、肝肾功能指标用药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事件没有增加。结论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方案可有效降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PAR。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嘧达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反应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