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寻找不稳定性颈动脉粥样斑块可能的血清学标志。方法对88例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结果分成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同时行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结果①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0例(79.55%),其中36例(40.91%)伴不稳定斑块且多位于梗死侧,梗死侧不稳斑块构成比显著高于非梗死侧(P〈0.001)。②不稳定斑块组hs-CRP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及对照组;危险度分析显示血hs—CRP水平升高易发生不稳定斑块(OR=2.05,95%CI1.419~7.3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与不稳斑定块有关(P〈0.05)。结论①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关系密切。②hs—CRP可能是一项独立的反映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超声检查颈部血管发现的粥样斑块情况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探讨。方法:选择2006~2007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7例(缺血性脑卒中组)及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体检者83例(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颈动脉内径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8.0%),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8%),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6.2%)。斑块部位与缺血性脑卒中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间差异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密切关系,对早期预测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凯  史庭慧  张苏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3):3586-3588,3591
目的 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发病特点及作用。方法对47例住院的脑梗死(CI组)老年患者和40例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NCI组)老年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cI组中32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68.1%),明显高于NCI组(17.5%)(P〈0.01),而且CI组中斑块性质为软斑和溃疡斑的总比例高于NC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I组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又处(BIF)。CI患者LDL明显高于NCI组(P〈0.05),HDL明显低于NCI组(P〈0.01),且CI患者血脂异常者明显高于NC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可预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评估患者的预后,为开展颈动脉外科手术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要加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来院就诊的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测定。分析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P〈0.01)。②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者血清hsCRP高于颈总动脉内中膜正常者(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P〈0.01)。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说明血清hsCRP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NOX2和SOD的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一共纳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8例,并进一步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另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对照组45例,分别以ELESA法以及WST-1还原法分别测定各组的SOD和NOX2在外周血的水平。结果不稳定斑块组NOX2水平较稳定斑块组及正常对照组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NOX2水平较对照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SOD低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SOD水平较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SOD较正常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X2与SOD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调节二者水平的稳定有利于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01—2012—01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109例,行颈部超声和血液检测。根据颈部超声分为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结果:选取109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92例,其中稳定性斑块37例,不稳定性斑块55例,劲动脉无斑块患者17例。血生化检查提示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稳定性斑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组(P〈0.05),而两组冠心病、吸烟的比例和血脂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常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早期预测脑梗死,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确诊为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3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空腹血测血清MMP-9水平及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MMP-9的表达为(284.23±132.5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45±32.6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的不稳定斑块为17例(4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例(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中MMP-9的表达为(482.63±158.79)ng/m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的(232.64±109.3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清MMP-9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性质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取15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将其分为CAS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四组人员的MMP-9、IL-6、hsCRP血清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IL-6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而不稳定斑块组水平又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或〈0.01)。结论 MMP-9、IL-6及hsCRP与CAS的形成及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是不稳定性斑块的临床标志物,为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干预疗效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tin)、C 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评估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52例(病例组 A 组),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分为稳定斑块组(A1组)22例、不稳定斑块组(A2组)30例;选取年龄及性别构成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 B 组)。两组均测定血清 visfatin 、CRP(超敏)、低密度脂蛋白(LDL )、空腹血糖(FPG)水平。结果血清visfatin 、CRP 水平 A 组高于 B 组,A2组高于 A1组。结论血清 visfatin 、CRP 水平增高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共有125例患者人选。有40例患者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中有1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4例患者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水平(P〈0.01)。并且随着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升高。【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影响。方法 按筛选标准选取我院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3例,分他汀组88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饮食控制,他汀组在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口服瑞舒伐他汀片每日10mg,随访8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TC、TG、LDL-C)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指标的变化。结果 他汀组应用瑞舒伐他汀8个月,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血脂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TC、LCL—C水平,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稳定和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显著,但为新药,安全性需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钙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匹伐他汀钙2mg,每晚1次,总疗程为12个月。检查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及其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TC、TG、LDL—C水平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水平,缩小斑块面积,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对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113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10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组均检测血清hsCRP和Fib水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IMT测得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Fi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直接相关性.血清Fib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不同性质与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超声检测结果分组,易损斑块者列入VP组62例,稳定斑块者列入sP组88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列入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取清晨空腹血检测血脂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t-Hcy)情况。结果VP组t-Hcy、TC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sP组和对照组,SP组t-Hcy、TO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质的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丁奇贤 《中外医疗》2011,30(16):42-43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无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应用HP彩色超声诊断仪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脑梗无侧组和非脑梗死侧组斑块发生情况.结果 脑梗无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数较非脑梗死侧组多,且软斑比率较非脑梗死侧组高(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可能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侯运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47-14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关系。方法:对60例脑梗死病人及50例对照组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72.8%)明显高于对照组(56.0%),梗死组不稳定斑块及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1%与17.3%):梗死侧组软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非梗死侧组,分别为63个(51.1%)与11个(17.6%)(P〈0.05)。脑梗死组〉75%的管腔狭窄数为2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例(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显著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06例)、不稳定斑块组(261例)与稳定斑块组(133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现无斑块106例(21.2%),颈动脉斑块394例(78.8%);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无斑块组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相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升高;易损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呈正性相关关系,OR 为1.23,95% CI 为1.0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紧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丁毅 《河北医学》2013,19(2):212-214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LDL/HDL—C及ApoB/ApoA1的关系。方法:对76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量LDL、HDL-C、ApoB、ApoA1、LDL/HDL—C及ApoB/ApoA1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DL和HDL—C之闯差异不明显(P〉0.05),LDL/HDL—C和AapoB/ApoA1的比值差异非常显著(P〈O.05),血糖与纤维蛋白原的值也非常显著(P〈0.05),且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LDL/HDL—C、ApoB/ApoA1的比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栽脂蛋白B的指标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吴孝苹  龙虎  陈忠伦  段劲峰 《四川医学》2013,(11):1680-168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28例,其中45岁以下青年组21例(男5例,女16例),老年组207例(男120例,女87例).同时完成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学检查指标.结果 青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方面老年组明显升高,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方面青年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分无斑块51例、稳定斑块165例和不稳定斑块12例,不同斑块组在hs-CRP和FIB方面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法显示LDL-C、FIB和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正相关.结论 LDL-C、高敏C反应蛋和FIB是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青年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0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的血清CRP和IL-6含量;2组均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分析2组血清CRP和IL-6的水平变化及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血清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稳定性不同的斑块血清CRP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IL-6与斑块的稳定性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hs—CRP与IL-6水平较正常人群高,增高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