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临床特点、预后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对肾活检病理诊断为IgA肾病52例儿童病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本组儿童IgA肾病发生率占同期肾活检的13.6%,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单纯血尿最常见,其次为蛋白尿伴血尿、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少见。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较单纯血尿光镜下病理改变严重,且免疫球蛋白的沉积以复合型为主,IgM沉积的比率高。结论:儿童IgA肾病临床特征与病理有一定的关系,单纯血尿者病理改变轻微,预后良好,蛋白尿者病理改变严重,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轻微IgA肾病患者病理特点。方法对68例临床表现轻微的IgA肾病(单纯血尿和/或伴有少量蛋白尿≤1.0g/d),血压、肾功能均正常,不伴水肿。进行Hass病理分级。结果①临床特点:33例(48.5%)患者同时存在血尿和蛋白尿,29例(42.6%)为单纯血尿,6例(8.8%)为单纯蛋白尿;②病理特点:23例(33.8%)病理损伤偏重,Hass分级Ⅱ-Ⅳ级。有蛋白尿者病理损伤偏重(HassⅡ级以上)。结论相当一部分临床表现轻微的IgA肾病患者病理偏重,蛋白尿和病理损伤明显相关,IgA肾病患者提倡早期肾穿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本文收集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资料50例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及免疫病理等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IgA肾病以血尿并发蛋白尿最多见,占90%,伴发高血压占46%,伴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各占30%,病理分级与临床类型未发现有相关性,与免疫病理类型无密切关系.但病理分级高,提示肾损害严重,预后不良。重度蛋白尿组的血肌酐显著高于轻、中度蛋白尿组。高血压是预后不良因素。结论:大量蛋白尿和高血压可能促进IgA肾病的肾功能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4.
马美英 《中外医疗》2010,29(24):49-49,51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肾内科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期间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34例,对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4例IgA肾病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最多见,16例(47%)。其次为单纯血尿,9例(26.5%)。肾小球病理改变以Ⅱ、Ⅲ、Ⅳ级为主。结论 IgA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并具有一定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的病理与临床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例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进行肾穿刺后分析其病理分型、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结果病理分型轻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疗效较好,而病理分型重者临床表现多为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疗效差,预后差,提示病理分型与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明显相关。结论早期肾穿刺活检及早治疗,可以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3例IgA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均进行过肾活检病理确诊为IgA肾病,分析IgA肾病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等。结果 40例患者为有诱因发病,其中22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妊娠、7例疲劳、4例肠道感染,1例由于海鲜引起过敏,1例腰部扭伤,2例手术原因;Ι级病理患者中6例为蛋白尿联合血尿型,Ⅱ级病理中7例单纯血尿型,10例蛋白尿联合血尿型;Ⅲ级病理中,20例蛋白尿联合血尿型;Ⅳ级病理中27例蛋白尿联合血尿型;Ⅴ级病理中5例单纯血尿型,5例蛋白尿联合血尿型;免疫复合IgA中有12例,占7.8%,IgA+Ig M占13.7%;IgA+C3占17.0%;IgA+Ig G+Ig M占5.2%;IgA+Ig G+C3占7.2%;IgA+Ig M+C3占32.7%;IgA+Ig G+Ig M+C3占17%。结论 IgA肾病在感染诱因下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联合血尿型为主;同时,肾衰竭型比例出现上升趋势,且患者治疗预后不佳,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病理结果进行积极有效治疗,降低肾衰竭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年来因肾脏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构成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8月至2007年5月之间349例肾病患者肾组织病理活检以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IgA肾病最多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最常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其次为IgA肾病。IgA肾病主要表现为以蛋白尿、血尿为主的肾炎综合征,而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以IgA肾病最常见;继发性肾脏病仍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及大量蛋白尿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经皮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病人,根据24h尿蛋白定量是否大于3g分为大量蛋白尿组与非大量蛋白尿两组,进行临床特点、病理等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IgA肾病以血尿并发蛋白尿最多见,占92%,伴发高血压占48%,伴发急性肾功能不全26%,慢性肾功能不全各占30%.病理分级高,提示肾损害严重,预后不良。大量蛋白尿组的血肌酐显著高于非大量蛋白尿组。结论大量蛋白尿可能是促进IgA肾病的肾功能损害进展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付利兰  张善武 《四川医学》2009,30(3):395-396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2000~200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62例经活栓确认为IgA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病理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62例中孤立血尿12例,肾病综合征15例,急性肾炎15例,血尿合并蛋白尿16例,单纯蛋白尿2例,慢性肾炎2例。病理分级Ⅰ级和Ⅴ级各2例,Ⅲ级36例,Ⅱ级9例,Ⅳ级13例。结论儿童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血尿合并蛋白尿多见。病理表现以系膜增生为多见.病理程度与尿蛋白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k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1996年8月-2005年8月经肾活检诊断的原发性kA肾病136例,对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36例IgA肾病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血尿并蛋白尿最常见,占106例(77.9%),其次是单纯血尿,占21例(15.4%)。肾小球病理改变以Ⅱ、Ⅲ、Ⅳ级为主。结论IgA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并具有一定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IgA肾病(IgAN)病理分型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并判断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肾穿刺活检组织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70例患者,系统分析各个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临床指标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理学分级中 I、II、Ⅲ、IV、V型各占27.1%、21.4%、17.1%、15.7%、18.6%;病理类型轻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疗效较好,而病理类型重者临床表现多为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疗效差,预后差。结论 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早期及时行肾活检行病理分型 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70例病理分型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IgA肾病病理分型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肾穿刺活检组织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70例患者,系统分析各个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指标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理学分型中Ⅰ、Ⅱ、Ⅲ、Ⅳ、Ⅴ型各占27.1%、21.4%、17.1%、15.7%、18.6%;病理类型轻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疗效较好,而病理类型重者临床表现多为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疗效差,预后差.结论 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早期及时行肾活检并作病理分型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特征.方法 对62例成人紫癜性肾炎回顾性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与病理分级分布情况.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与血尿伴蛋白尿组、单纯血尿或蛋白尿组血比较,肌酐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补体C3、血沉和IgA水平在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肾病综合征组与其他两组病理分级比较,病理改变重于血尿伴蛋白尿组和单纯血尿或蛋白尿组.结论 成人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分型多样,血清肌酐与蛋白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病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新月体是紫癜性肾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进行综合评估,拟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蛋白尿转归对轻微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随访蛋白尿转归对轻微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63例轻微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1.0g)IgA肾病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蛋白尿转归对此人群肾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经过1~72(41.0±6.3)个月的随访,该人群中有共11例开始透析,其中有2例在透析过程中死亡,另有15例出现肌酐倍增。达到联合终点的轻微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都存在随访中蛋白尿量增加。结论:轻微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预后存在异质性,即使不合并传统危险因素的单纯轻微蛋白尿患者也应随访,特别是对随访中蛋白尿增加的患者更应警惕肾功能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0例有肾穿刺活检适应症的患者行B超介导下肾活栓,并作光镜、免疫组化检查,对其中确诊为IgA肾病者作病理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102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21侧,急性肾小球肾炎者3例,血尿者12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者2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者37例,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者1例,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不全者1例。而病理类型轻微病变型为18例(17.65%);系膜增殖型为19例(18.63%);系膜增殖型伴局灶节段性硬化为31例(30.39%);增生硬化型为9例(8.82%),FSGS型为13例(12.75%)。结论IgA肾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病理表现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相符,肾活栓对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IgA肾病是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也是临床常见的肾病之一。据临床统计表明,有40%的IgA肾病患者在10-20年后会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终末期肾衰竭与IgA肾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次对IgA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进行研究,通过对IgA肾病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响IgA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蛋白尿、eGFR下降、肾脏严重病理损伤、高血压)及IgA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临床预测来讨论IgA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最新进展,具体过程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特点及临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表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355例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起病情况进行分析,将其分为镜下血尿组、肉眼血尿组、蛋白尿组;全部病例行肾穿刺活检,分为IgA肾病组及非IgA肾病组。结果:均为青年起病,病程多在3月内,各临床组在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血、尿β2微球蛋白上均无差异;IgA肾病188例,血尿明显,以Ⅱ级最多,非IgA肾病167例,以轻细膜最多,两组均为蛋白尿组病理类型偏重。结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青年发病,男性居多,IgA肾病及非IgA肾病发生比例无差异,IgA肾病血尿明显,IgA肾病及非IgA肾病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但部分病例病理表现较重,尤其伴有蛋白尿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重视早期诊断及长期随访。  方法  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每3个月记录患者血肌酐、24小时蛋白尿等指标,血清肌酐水平比基础值升高50%及以上或进入终末期肾病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IgA肾病患者肾脏生存率;用Cox回归分析IgA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有163例IgA肾病患者在仁济医院长期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活检中位年龄为33岁,男性82例(50.3%),7例(4.3%)患者进入随访终点,4年肾存活率为86.8%。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收缩压(HR=1.073,95%CI:1.018~1.132,P=0.009)、时间平均蛋白尿(HR=2.123,95%CI:1.367~3.329,P=0.001)是IgA肾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多种因素和预后相关,而基线收缩压、时间平均蛋白尿是IgA肾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222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青少年和成人IgA肾病的病理学与临床特点。方法 对222例IgA肾病,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组患者以隐匿性肾炎、蛋白尿/血尿查因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肾病综合征,出现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则较少。病理表现以轻微病变型和弥漫性系膜增生型为主,肾小管间质病变相对较轻;成人组以蛋白尿/血尿查因、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为主要表现,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病理表现以弥漫性系膜增殖、局灶节段增生、硬化、新月体形成为主,可见小管萎缩伴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结论 IgA肾病在青少年和成人两组之间存在不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变化的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产后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特点、预后和转归.方法 对11例妊娠-产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对糖皮质激素敏感,尿蛋白转阴,停糖皮质激素后随访1~2年蛋白尿均无复发.结论 妊娠-产后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母体对胎儿或胎盘释放的蛋白质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