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血小板治疗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但其同时可引起消化道损伤,甚至消化道出血。临床中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更进一步增加了这些风险。如何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中规范、安全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已成为临床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出血是出血性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者仅为消化道粘膜淤血,重者可引起大出血。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直接影响出血性疾病的预后。治疗除采取一般止血方法外,主要是治疗原发病。众所周知,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均可引起程度不同的消化道出血。其共同特点是突发大量的消化道出血和呕吐者少见,多伴有全身其它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接受 PCI 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兰索拉唑治疗的实验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在实验组患者中,未有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有4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的不适,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18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的不适,实验组消化道出血以及消化道不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以降低 PCI 术后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消化道出血以及消化道不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因抗肿瘤药物的用量大、用药时间长,故导致消化道出血病例也并非罕见。许多抗肿瘤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最初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减少,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致使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甚至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广泛性多处出血,是抗癌药物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值得注意者,不在血小板最低值时,而在血小板回升至30~50×10~9/L时引起出血,其机理不明。临床上表现鼻衄、牙龈出血、蜘蛛膜下腔出  相似文献   

5.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transferase,MGMT),是细胞修复DNA损伤的一种酶,这种酶又被称为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AT)。顾名思义。此酶可以修复由各种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s)造成的细胞DNA烷基化损伤,特别是DNA分子中鸟嘌呤第6位氧原子上的甲基乃至烷基化损伤。根据MGMT基因及其表达水平的不同,将细胞特别是肿瘤细胞分成Mer^+和Mer^-两种类型:Mer^+对烷化剂耐药,Mer^-对烷化剂敏感,即细胞中的MGMT水平决定了细胞对烷化剂的耐药程度;接着科学家集中精力研究如何克服Mer^+细胞耐药性的问题,发现O^6-BG可以有效克服Mer^+细胞对烷化剂耐药性。这些研究为开展甲基转移酶MGMT与肿瘤预见性、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患者的出血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也是导致患者急性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机制包括止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纤溶功能异常、血管因素和血小板减少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危及肝硬化患者生命最主要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随着门静脉压力的升高,内脏血管可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称为门静脉高压性血管病变,可引起便血、大便隐血或消化道大出血。多种凝血因子、天然抗凝剂、纤溶蛋白复合物等都在肝脏产生,慢性肝病时,可出现凝血机制障碍。组织因子和Ⅻ因子是参与止血的重要因子,肝硬化时,两者发生障碍。近年来,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7.

抗血小板药物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广泛,可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双联抗 血小板药物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也会影响消化道黏膜的修复与愈合,导致溃疡形成和出血,严重时可致患者 死亡。联合用药时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对于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首选内镜下止血治疗, 平衡获益和风险。为预防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应采用标准化流程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筛选,规范抗 血小板治疗的适应证;同时早期识别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消化道损伤和出血的 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脑动脉支架术已经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脑动脉支架术后防止血栓事件发生的基石,但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尤为突出,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因此,脑动脉支架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降低消化道出血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预防措施。方法符合入组标准并最终完成随诊的患者758例,从开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入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既往病史、入组时的临床用药情况、生化指标及临床转归,观察终点包括发生消化道出血、死亡、停止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最长随诊至入组后6个月。结果 48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同时应用PPI、H2RA、复方谷氨酰胺颗粒+PPI、复方谷氨酰胺颗粒+H2RA及单纯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对照组)分别为108、240、70、102、208例,各组间年龄及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用法用量均相同,结果发现5组消化道出血分别为4、12、1、3、28例。结论联合应用复方谷氨酰胺颗粒类胃黏膜保护剂与PPI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诊治的AMI患者,根据是否院内出现消化道出血分为院内消化道出血组和未消化道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化验检查结果,寻找可能影响院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3 207例,204例(6.4%)AMI患者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BMI低、肌酐升高,HGB降低,既往存在消化道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史及心肺复苏术后史,抗血小板+抗凝+院外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抗凝+我院溶栓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n pump,IABP)及临时起搏器与院内消化道出血有关,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血小板+抗凝+外院溶栓治疗、IABP、消化道出血史及肌酐升高是AMI患者院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抗血小板+抗凝+外院溶栓治疗、IABP、消化道出血史及肌酐升高是AMI患者院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服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105例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消化道出血前是否服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分为对照组A组(26例)和药物组B组(79例);按药物类别B组细分为抗血小板组(B1组,37例),抗凝药组(B2组,26例)及抗凝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组(B3组,16例),分析比较各组年龄、性别、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消化道出血方式、内镜下表现的区别,与药物种类、质子泵药物、INR值的相关性。结果B组平均年龄高于A组(78.1岁±9.4岁 vs 61.5岁±17.8岁,P〈0.001),B组严重性消化道出血比例显著高于A组(57.0% vs 19.2%,P=0.001);各组消化道出血的形式无明显区别,内镜下均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B组中,抗血小板药物患者严重消化道出血率(64.9%)高于其余两组;服用抗凝药物患者中,INR≥3患者发生严重消化道出血率高于INR〈3患者(58.3% vs 38.9%)。结论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可增加患者严重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年龄、INR值、药物种类均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平均体积(PCT)的变化与出血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68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PCT),和同期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比较,同时将肝硬化组分为有消化道出血和无消化道出血两组,并将两组血小板参数(PLT、PCT)作对照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比正常对照组血小板参数(PLT、PCT)明显下降,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肝硬化有消化道出血组比无消化道出血组血小板参数(PLT、PCT)明显下降,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对诊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出血高风险冠心病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制定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治疗后消化道不良事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400例消化道出血高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B组各200例,两组均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A组根据支架植入术后早期行胃镜检查结果制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B组根据既往临床诊疗经验制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药物服用情况、消化道不良事件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年数少(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新发消化道症状、消化道出血例数少,因消化道出血接受输血治疗的次数少,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 早期胃镜检查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高出血风险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消化道不良事件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出血是急性白血病(AL)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且为致死的重要原因。大量的研究表明AL出血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止血、凝血因素复合异常的结果,其中以血小板数量减少和质量异常最为重要。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同步检测40例AL患者血浆血栓烷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cto-PGF_(1α))的含量及周围血小板数,以探讨AL时血浆TXB_2、6-kcto-PGF_(1α)增高的可能机制、两者在AL出血中的意义,AL时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机制及血管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18):1077-1083
背景 介入栓塞术式是当前治疗本病重要手段,可有效止血,提高救治成功率,目前,介入栓塞术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效果已得到诸多研究者肯定,但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加以再出血影响因素众多,仍有10%-30%患者会发生再出血,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且各研究报道结果不一,故尝试通过单、多因素方式分析本地区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在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中应用效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05/020-05我院255例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患者,均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统计止血效果、并发症及预后, 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55例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4.90%,并发症发生率为2.75%(7/255);术后随访30 d发现,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患者再出血率为12.81%,根据30 d预后情况分为再出血组(n=31)和未再出血组(n=211);两组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时间、溃疡史、消化道恶性肿瘤史、Hp阳性、呕血、休克、输血量、血红蛋白(haemoglobin, Hb)、白蛋白(albumin, AL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小板计数(PLT)、溃疡位置、溃疡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时间、溃疡史、Hp阳性、休克、输血量、ANC、BUN、Forrest分级Ⅰa是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预后危险因素, Hb、ALB、PLT是预后保护因素(P0.05).结论 介入栓塞术可提高抗血小板药物致老年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患者止血效果,但再出血发生情况不容乐观,与输血量、BUN、Hb等因素密切相关,建议临床做好上述指标监测及干预,以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07/2016-0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PCI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出血组)和未出血患者57例(未出血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统计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肠镜检查结果.结果: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其中胃癌6例,消化系溃疡17例,胃黏膜病变7例,缺血性肠病5例,结肠癌4例,其他11例,正常6例.急诊PCI手术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消化性病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使用抗凝药物、Ⅱb/Ⅲa受体拮抗剂、血小板减少及血红蛋白降低差异显著,与术后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消化性病史、合并高血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使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血小板减少及血红蛋白降低是影响急诊PCI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消化性病史、合并高血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使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血小板减少及血红蛋白降低是影响急诊PCI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进行心脑血管疾患预防及治疗的基石,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长期使用可造成胃肠道损害,导致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如何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进行消化系不良反应的防治,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常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导致胃肠道损害的作用机制、特点、防治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并对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和专家共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了解患者短期及长期的预后.方法 将220例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患者分为出血组(21例)和对照组(1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点、近期及远期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220例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9.5%.消化道出血史是消化道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而服用他汀类药物是消化道出血的保护因素(95%可信区间:0.13 ~0.50,P<0.01).出血组和对照组患者30天死亡率分别是8.3%和0%,1年死亡率分别是20.8%和0%(P<0.01).结论 消化道出血史是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消化道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是其保护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出血组患者的短期及长期死亡率均明显升高.有消化道出血史的患者采用抗血小板疗法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梁恒勇  甘振钊 《内科》2014,(1):22-23
目的探讨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联用埃索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PCI治疗术后6~12个月内持续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22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同时有无联合使用埃索美拉唑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不良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期间,A组患者没有出现消化道出血,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24例,心血管不良事件6例,包括2例脑卒中,4例支架内血栓;B组消化道大出血18例,新发消化道不良反应64例,其中14例有粪潜血阳性,心血管不良事件10例,其中亚急性支架内血栓2例,脑卒中2例,新发心梗6例。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不降低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的疗效,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胃平滑肌肉瘤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其机制.方法对两例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胃平滑肌肉瘤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发现奥美拉唑治疗胃平滑肌肉瘤合并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分析其机制有三:奥美拉唑改变了胃内酸性环境,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利于血小板的聚集及已凝固的血凝块不被消化和溶解;奥美拉唑的抑酸作用稳定持久,不受进食及其他因素刺激的影响,没有耐药性,使出血面能有条件稳定修复;奥美拉唑在胃内酸度降低后,刺激胃窦G细胞释放大量促胃液素,后者可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可保护胃粘膜免受消化道大量出血时机体的应激反应等因素的损害。结论奥美拉唑是治疗非胃酸相关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有效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