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脑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与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与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42例,分析其MRI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肿瘤PCNA.对照PCNA表达程度与MRI表现的关系.结果星形细胞瘤PCNA表达强弱与病理级别相关,星形细胞瘤信号均匀性、边界清楚与否、瘤周水肿程度及增强程度与PCNA表达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但肿瘤部位及大小与PCNA表达没有相关性.结论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特别是脑水肿、增强程度、肿瘤边界等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PCNA表达强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瘤中GFAP、S-100、Vimentin的表达情况及这三种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HE染色和S—P法对276例星形细胞瘤中GFAP、S-100、Vimentin的表达情况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GFAP在星形细胞瘤中,S-100多显全细胞型阳性;GFAP、Vimentin主要呈胞浆胞突型阳性;纤维型和原浆型星形细胞瘤中GFAP、S-100明显阳性,Vimemin反应较弱;在毛细胞型和肥胖型星形细胞瘤中三种肿瘤标志物染色呈强阳性,且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高,GFAP、S-100强度减弱,而Vimentin反应强度增强,GFAP、S-100、Vimentin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GFAP、S-100、Vimentin可以作为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脑星形细胞瘤GFAP表达与MRI定量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MRI定量分析评价GFAP表达强弱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32例,计算下列MRI定量指标:T1WI、T2WI上的相对信号强度(RSI0)、增强后相对信号强度(RSIGd)及信号强度增加百分率(EP).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标记GFAP,对照MRI定量参数与GFAP标记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恶性组与偏良性组之间, MRI定量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 RSIGd及EP与GFAP呈负相关.结论 RSIGd及EP可以较好地反映星形细胞瘤的GFAP表达强弱和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4.
脑星形细胞瘤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探讨影像表现与脑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CT及MRI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85例,按病理诊断标准分为四级,Ⅰ级13例,Ⅱ级21例,Ⅲ级28例,Ⅳ级23例。对肿瘤大小、密度、水肿、钙化、强化程度、强化类型等CT表现与病理分级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对MRI表现的8个特征(信号不均匀性、囊变坏死、出血、越过中线、水肿、边界、强化程度及强化不均匀性)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肿瘤的大小、钙化等情况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肿瘤密度、瘤周水肿、强化程度及类型在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或高度显著性(P<0.01);(2)除越过中线外,其余7个MRI征象均对星形细胞瘤分级有较大的帮助,尤其是囊变坏死、边界、水肿、肿瘤强化程度及强化不均匀性在各级星形细胞瘤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星形细胞瘤影像表现与其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CT及MRI对星形细胞瘤的分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幕上星形细胞瘤核DNA含量与病理分级,CT表现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幕上星形细胞瘤核DNA含量与病理分级、CT表现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43例幕上星形细胞瘤流式细胞计致结果与病理分级、CT表现作对照分析。结果:幕上星形细胞瘤瘤核DI、PI及AT出现率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Ⅰ/Ⅱ级与Ⅲ/Ⅳ级DI、AT出现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Ⅰ级、Ⅱ级、Ⅲ/Ⅳ级PI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大小、坏死、瘤周水肿及囊肿型与DI、PI及AT出现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幕上星形细胞瘤核DNA含量与病理分级、CT表现有一定的关系,流式细胞计数测量瘤核DNA含量评价幕上星形细胞瘤生物行为不能取代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41例,分析其MRI表现。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行VIII因子染色,测定其MVD,对照MRI表现与MVD的关系。结果:星形细胞瘤的边界、信号均匀性、水肿程度、占位效应及增强程度与MVD密切相关,但其大小与MVD没有相关性。结论: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脑星形细胞瘤的分级与CT诊断(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星形细胞瘤分级定性诊断的价值,以提高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定性的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分析了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与CF表现,其中原因是Ⅰ级20例,Ⅱ级60例,Ⅲ、Ⅳ级20例。年龄5~75岁。结果:Ⅱ级星形细胞瘤在发病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瘤周水肿及CT表现上与Ⅰ级星形细胞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具有复发及转移特性。结论:Ⅱ级星形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CT扫描在星形细胞瘤的诊断、病理分级及病变定性方面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Prx1、Prx6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6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需行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患者2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SP法与RT-PCR试验对星形胶质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中Prx1、Prx6、GFA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Prx1、Prx6和GFAP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Prx1、Prx6的阳性表达情况为:Ⅳ级胶质瘤Ⅲ级胶质瘤Ⅱ级胶质瘤正常脑组织;GFAP阳性表达情况:正常脑组织Ⅱ级胶质瘤Ⅲ级胶质瘤Ⅳ级胶质瘤,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与GFAP阳性率、Prx1及Prx6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_1=0.726、r_2=0.689、r_3=-0.541,P均0.05。由此可以看出,GFAP阳性率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rx1及Prx6阳性率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rx1 mRNA、Prx6 mRNA的表达水平为:Ⅳ级胶质瘤Ⅲ级胶质瘤Ⅱ级胶质瘤正常脑组织;GFAP表达水平为:正常脑组织Ⅱ级胶质瘤Ⅲ级胶质瘤Ⅳ级胶质瘤,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与GFAP mRNA、Prx1 mRNA及Prx6 mRNA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_1=0.665、r_2=0.639、r_3=-0.501,P均0.05。由此可以看出,GFAP mRNA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rx1 mRNA及Prx6 mRNA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瘤中Prx1、Prx6表达水平较高,GFAP表达水平较低,GFAP阳性率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rx1及Prx6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rx1、Prx6及GFAP可作为临床判定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的MRI、CT扫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MRI、CT对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程度和范围的观察价值及影响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的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病例术前均经MRI检查,其中19例先行CT检查,分别测量MRI、CT图像上肿瘤大小和瘤周水肿范围。结果:MRI的T2WI与增强T1WI结合与CT、平扫T1WI图像分别测量19例瘤周水肿最大宽度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位于皮髓质交界区的肿瘤,瘤周水肿最明显;瘤周水肿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病理分级明显相关。结论:MRI的T2WI与增强扫描结合有利于准确判断瘤周水肿的范围,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分级间对应关系,探讨CT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报道82例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CT、手术、病理分级对照资料,并将病理分级分为3组:良性组(Ⅰ~Ⅱ级)16例,交界组(Ⅱ级)31例,恶性组(Ⅱ~Ⅳ级)35例,对3组间肿瘤大小、密度、水肿、强化程度、钙化、出血、囊变坏死等CT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肿瘤的大小、钙化、血供、边界情况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肿瘤密度、瘤周水肿、强化程度及类型、瘤内囊变坏死、肿瘤硬度等3组间或两组间(良性组与交界组合并为一组)则存在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差异,其中恶性组趋向于呈混杂密度、中?蛐重度混杂强化、中?蛐重度瘤周水肿、瘤内多见坏死囊变、肿瘤硬度偏软等特征,良性组则相反。结论:不同病理分级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CT表现各有其特点,可作为肿瘤分级提示性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脑肿瘤瘤周水肿与VEGF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观察脑膜瘤、胶质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mRNA的表达 ,以了解其与瘤周水肿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脑膜瘤 37例 ,胶质瘤 2 8例。用RT -PCR的方法测定VEGF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根据影像学检查计算脑肿瘤瘤周水肿指数EI。用线性相关分析VEGFmRNA与EI的相关性。结果 :脑膜瘤中VEGFmRNA的表达与瘤周水肿程度EI呈正相关 ,r =0 .6 19,P <0 .0 1。在胶质瘤中 ,两者也呈正相关r =0 .874,P <0 .0 1。结论 :脑肿瘤分泌VEGF是瘤周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胶质瘤瘤周代谢物。材料与方法:回顾和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胶质瘤MR图像及1H-MRS资料,对瘤体水肿内外带和正常脑组织行1H-MRS分析,比较不同区域代谢物Cho、NAA、Cr的浓度和Cho/Cr、NAA/Cr、NAA/Cho的比值差异性。结果: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NAA/Cho比值分别为1.67±0.64、1.32±1.13和0.84±0.62,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Cho分别为13.28±3.49,15.66±8.13和16.38±7.77,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NAA分别为20.67±5.52,14.25±5.52和10.48±4.82,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Cr分别为11.82±3.77,10.10±3.49和10.51±5.1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H-MRS分析可以反映脑胶质瘤瘤周的NAA和NAA/Cho比值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MR征象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 68例幕上星形细胞瘤 ,术前进行MRI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幕上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测定微血管密度 (MVD) ,并测量MR图像上肿瘤大小、坏死、出血、信号均匀度、瘤周水肿范围、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及形态。结果 MR图像中 ,星形细胞瘤坏死、出血、信号不均匀 ,水肿及强化程度与MVD密切相关 ,且随肿瘤恶性度增加 ,MVD值增高 (P <0 .0 1)。结论 星形细胞瘤MR征象与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MRI能间接反映星形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内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 分析27例临床已证实的脑内转移瘤病例的脑CT征像。结果 所有27例病例中。转移灶位于大脑半球25例(其中左侧15例,右侧10例),左右侧小脑各1例。单发18例,多发7例。肿块呈结节型22例,平扫呈等密度、高密度、低密度分别为12例、7例和3例,呈囊实混合型5例。增强后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20例。瘤周水肿24例,无水肿3例。结论 脑内转移瘤CT表现多种多样,增强脑CT扫描是确定有无脑内转移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中代谢物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和1H-MRS扫描。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BM)7例,并分成低度恶性组和高度恶性组。用机器自带波谱软件进行分析,检测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及对侧正常参照区N-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和肌醇(mI)代谢物浓度,比较两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及各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星形细胞瘤波谱表现为NAA/Cr和NAA/Cho比值降低,而Cho/Cr比值升高。两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分别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97±0.77、3.11±2.64,坏死区Lac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18±0.86、3.50±1.39,水肿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05±0.46、1.37±0.41。强化区Cho/Cr比值、坏死区Lac值和水肿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常规MRI,1H-MRS可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分级的准确性,并提供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瘤颅内病灶的CT图像特点。方法选择肺癌脑转移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标准,观察不同类型脑转移瘤病灶数量及在脑内分布情况,比较不同类型脑转移瘤单发病灶及多发病灶分布情况、强化特点及瘤周水肿情况。结果①共检出腺癌脑转移转移灶65处,鳞癌脑转移灶26处,小细胞癌脑转移灶6处,大细胞癌脑转移灶2处,腺鳞癌脑转移灶9处。顶叶脑转移灶最多,其次为额叶及枕叶。②单发26例,多发29例,其中腺癌多发病灶最多(34.55%),鳞癌单发病灶最多(23.64%)。③脑转移瘤以结节性强化比率最高,为52.73%;不强化比率最低,为3.64%。腺癌及小细胞癌以结节性强化为主,鳞癌以环形强化为主。④脑转移瘤瘤周水肿以重度水肿比率最高(50.91%),轻度水肿比率最低(9.09%)。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脑转移瘤的螺旋CT图像具有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