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对靶器官的损害。方法选择1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回顾分析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靶器官的损害。结果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仅占28.7%,异常血压节律占71.3%,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导致靶器官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白大衣性高血压及蒙面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白大衣性高血压及蒙面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状况。方法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白大衣性高血压组(B组)、蒙面高血压组(C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D组),检查各组的左室重量指数、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检测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作比较。结果D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C组[颈动脉内膜厚度(mm):(0.7±0.1)vs(0.5±0.1),(0.6±0.1),(0.6±0.1);82微球蛋白(mg/L):(1.9±0.6)vs(0.8±0.1),(0.9±0.1),(1.3±0.1);微量白蛋白(mg/L):(43.4±7.2)vs(4.5±0.6),(4.7±0.6),(31.7±8.8);P〈0.01];C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B组[颈动脉内膜厚度(mm):(0.6±0.1)vs(0.5±0.1),(0.6±0.1);β2微球蛋白(mg/L):(1.3±0.1)vs(0.8±0.1),(0.9±0.1);微量白蛋白(mg/L):(31、7±8.8)vs(4.5±0.6),(4.7±0.6);均P〈0.05];B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mm)显著高于A组[(0.6±0.1)vs(0.5±0.1);P〈0.01],但是两组间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1)mm vs(0.8±0.1)mm;(4.7±0.6)mg/Lvs(4.5±0.6)mg/L;P〉0.05];B组、C组、D组左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84.3±16.8)g/m^2,(91.0±18.7)g/m^2,(91.4±24.7)g/m^2 vs(71.6±18.4)g/m^2;均P〈0.05],但是他们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蒙面高血压患者白昼收缩压(SB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直线相关;白昼舒张压(DB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直线相关。结论白大衣性高血压及蒙面高血压均可导致一定程度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急症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小平  郑晓华  姚小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74-174,17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高血压合并急性靶器官损害患者42例,依据不同脏器功能不全分组,分别使用静脉降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和不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部分患者静脉用药和口服药同时应用,不用降压药的患者对症治疗。结果:使用降压药的总有效率为83%。结论:不同的靶器官损害,可能有不同的血压控制标准,并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了解血压昼夜变化程度,并同时测定左心室重复指数和24小时尿微量蛋白.探讨昼夜血压变化程度对高血压病人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已被公认。其中,舒张期高血压的重要性及靶器官损害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世纪20年代,由于人们对舒张压与外周阻力关系的认识,舒张压一度被视为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最重要的依据。然而近30年来,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及前瞻性研究发现,收缩压对脑卒中、  相似文献   

6.
隐匿性高血压(MH)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较易进展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其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持续高血压者相近。在MH各亚型中,夜间高血压型易导致肾功能损害,清晨高血压型则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MH可以明显降低靶器官损害,尤其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Ⅰ期和Ⅱ期病人,按照血压昼夜变化分为杓型组。比较两组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及尿微量蛋白、空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结果:非杓型组左心室重量和平均24小时动态血压、夜间收缩压、睡眠时最低舒张压,与杓型组比较有显性差异。结论 非杓型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靶器官损害程度较杓型组病人更为明  相似文献   

8.
白大衣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近年来,研究白大衣高血压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就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产生机制、对靶器官的损害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与靶器官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血肌酐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脉压不同分组:Ⅰ组,动态脉压≤60mm Hg;Ⅱ组,动态脉压60~80mm Hg;Ⅲ组,动态脉压>80mm Hg;对所有入选者行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和血肌酐测定。结果 3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LVMI和血肌酐随动态脉压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脉压是IMT、左心室肥厚等靶器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隐匿性高血压(MH)是高血压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但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近几年来对其发病率、发病机制及对靶器官损害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发现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对及早发现高血压、有效控制高血压及其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很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依从性与血压控制率、靶器官损伤、并存临床情况的关系。方法 526高血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一般情况、用药依从性、分析用药依从性与血压控制和靶器官损伤、并存临床情况的关系。结果常用降压药物的单药应用以钙拮抗剂为最多(60.27%),联合用药中以利尿剂为最多。用一种降压药物者依从性显著高于联合用药者(P<0.05),依从性好的患者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P<0.05),依从性差的患者靶器官损伤及相关临床情况显著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P<0.05)。结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可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率,延缓或减轻靶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王尉  庄萍  李明  王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74-75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治疗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51例,年龄38~67岁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患者,拉西地平(司乐平)4mg/片。起始剂量4mg,1次/日。每天早餐前服用,疗程为6周。结果总有效率96%,显效84%,有效12%,无效4%。结论拉西地平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价格合理,不影响血脂、血糖、胰岛素代谢。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平均脉压(ABPP)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把246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分为ABPP≥60mmHg和ABPP〈60mmHg两组,将两组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肌酐、颅脑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ABPP〈60mmHg组比较,ABPP≥60mmHg组心肌肥厚、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减退、心电图异常、肾功能损害、脑血管意外病例明显增多。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中,随着脉压增大,增加了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进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中积极控制脉压将有效减轻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76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患者及45名正常者的血浆,根据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以区分靶器官的损害程度,用ELISA法检测76例高血压患者及4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用完全随机设计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dunnet-t法及Student-Newman-Keruls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P〈0.01),各组与标准组之间分析显示(采用dunnet-t法):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标准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采用SNK法、即:Student-Newman-Keruls法):高危组与极高危组均与中危组及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较标准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毒(ET)与高血压病(EH)周围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即与EH病期的关系及苯那普利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H Ⅰ、Ⅱ、Ⅲ期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的ET水平及EH组苯那普利治疗后的ET水平.结果EH组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H组中Ⅰ、Ⅱ、Ⅲ期亚组随分期的升高显著升高(P<0.01),且与高血压升高程度正相关(P<0.01).苯那普利治疗6个月后EH组ET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EH患者ET水平显著升高,且随EH病期升级而显著升高,ET不仅参与EH的发病过程,还可能参与或加重周围靶器官的损害.苯那普利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还可能对周围靶器官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实验组75例)、高血压患者不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对照组40例)24h动态心电图(SDNN、SDANN、LF、HF)、心脏彩超(LVM、LVMI)、颈动脉彩超、血生化、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SDNN、SDANN、RMSSD、HF低于对照组,实组组LF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5例中左室肥厚者35例,对照组75例有10例左室肥厚。实验组颈动脉壁增厚率73.33%,对照组为10.67%。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糖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TC、TG、LDL-C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HRV程度与其靶器官功能损害程度有密切关系,定期观察高血压患者HRV与血压变化情况,并积极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对防治靶器官损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肽Y(NPY)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作用及对靶器官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5例健康人空腹静脉血NPY的血浆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PY浓度显著升高(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PY浓度随血压升高显著升高(P<0.05);伴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组比无靶器官损害的单纯高血压组血浆NPY浓度高(P<0.05);联合靶器官损害组比单一靶器官损害组血浆NPY浓度高(P<0.05)。结论神经肽Y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浓度高低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研究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糖尿病史,将306例受试者分为2组,即高血压组(Ⅰ组)14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组(Ⅱ组)166例,所有受试者均测24h动态血压,进行心脏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出左室质量与左室质量指数以及颈动脉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检测尿肌酐及尿白蛋白。结果Ⅱ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与Ⅰ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Ⅰ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M、LVMI与24hSBP、dSBP、nSBP、nDBP、dPP和nPP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ogACR(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动态血压各参数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SBP、SBP-L、PP和MAP与靶器官损害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负荷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老年女性正常血压组(50例),原发性高血压Ⅰ级(51例)原发性高血压Ⅱ级(52例),原发性高血压Ⅲ级(52例)的24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Ⅱ级和原发性高血压Ⅲ级患者夜间平均血压接近或超过日间平均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更容易导致靶器官损害,夜间舒张压越高,靶器官(TOD)损害越重。血压负荷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