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女宫颈上皮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20例健康人及100例妇科疾病患者宫颈上皮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情况,确定hTERC基因扩增阳性阈值,研究临床病理诊断与hTERC基因扩增的关系。结果 FISH检测hTERC基因扩增阳性阈值为3.4%,CIN1患者FISH检测阳性率为8.8%(3/34例),CIN2患者为35.7%(5/14例),CIN3患者为77.8%(7/9例)以及宫颈癌患者为83.7%(36/43例)。健康对照组及CIN1者hTERC扩增发生机率显著低于CIN2及以上者(P<0.01)。结论 FISH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妇女宫颈上皮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情况的研究;hTERC基因扩增与临床病理诊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20例正常宫颈和100例有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脱落细胞学标本及10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中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hTERC基因在正常组、ASCUS、ASCUS-H、LSIL和HSIL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9.44%、57.14%、41.86%和71.43%;在正常组、CIN1、CIN2、CIN3和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60%、66.67%、75%和100%.hTERC基因在正常组与上皮内瘤变各组以及与宫颈鳞癌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hTERC基因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采用FISH检测hTERC基因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SCC)组织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6月经病理学证实的116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其中LSIL(CINⅠ)30例、HSIL(CINⅡ/Ⅲ)37例、SCC16例、宫颈炎33例,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脱落细胞hTERC基因。结果在宫颈炎、LSIL、HSIL和SCC组中hTERC基因的表达率分别是6.1%、16.7%、51.4%和93.8%,其中,HSIL、SCC组与宫颈炎组比较,hTERC基因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组与HSIL组比较、LSIL组与SCC组比较、HSIL组与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表达率增加。结论 hTERC基因在细胞学LSIL、HSIL和SCC中表达异常,且随病变程度增加阳性表达率也增加,可作为宫颈癌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遗传学监测指标,并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细胞中3q26h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诊治的90位患者,行膜式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根据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结果分组,随着宫颈病变分级增加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增高(χ^2=36.767,p〈0.001);②在该院行TCT检查的53例患者,根据TCT结果分组随着TCT分级增加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增高(χ^2=2.08,P〉0.05)。结论3q26hTERC基因扩增可以成为宫颈防癌筛查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hTERC基因在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对早期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FISH检测120名正常子宫颈脱落细胞、86例子宫颈上皮CIN及14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脱落细胞hTER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TERC的表达与宫颈病变发展的相关性.结果 hTERc基因在正常子宫颈脱落细胞、炎症或伴湿疣组宫颈上皮CIN Ⅰ期、CIN Ⅱ期、CIN Ⅲ期及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2/120)、2.6%(1/38)、55.6%(10/18)、87.5%(14/16)、100.0%(14/14)和100.0%(14/14).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在SCC/CIN m期与CIN Ⅰ期/CIN Ⅱ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 Ⅰ~Ⅲ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52,P<0.01);hTERC基因在CIN Ⅲ期和SCC组的阳性表达率用直接概率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但随着病变加重,SCC组多倍体的拷贝数显著增加(hTERC基因扩增杂交信号≥3:3的细胞数占总异常细胞数的比例在CIN Ⅰ期、CIN Ⅱ期、CIN Ⅲ期和SCC组中分别为6.12%、7.98%、28.07%和33.97%),且呈渐进性上升趋势.结论 hTERC基因在CIN和SCC中的表达异常,且随病变程度增加阳性表达率增加,hTERC基因可作为SCC早期筛查的生物遗传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烤贝数扩增情况,了解其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应用。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396例宫颈脱落细胞,以生理盐水制片和液基细胞学(TCT)低渗法制片,应用荧光标记探针GLP TERC/CSP 300 m,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hTERC基因烤贝数的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的临床效应性。结果在396例临床标本中,正常宫颈细胞中表达率为1.012%(阈值);宫颈癌组的阳性率为93.65%(59/63)、CIN总阳性率为65.82%(104/158),宫颈癌组分别与正常组和炎性反应/CINⅠ组3.01%(4/133)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Ⅱ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0.24%(50/83),CINⅢ组的阳性率为72.0%(54/75),CINⅡ组、CINⅢ组分别与正常和炎性反应/CIN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组、CINⅢ组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TERC基因在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正常骨髓淋巴细胞中基因扩增呈阳性。结论 hTERC基因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标志物,hTER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细胞癌前病变具有严重程度相关。hTERC基因的检测可作为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和癌前病变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宫颈脱落细胞中检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人端粒酶基因(hTERC)的扩增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22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3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3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脱落细胞中hTERC的表达情况.结果 hTERC基因在正常宫颈脱落细胞、LSIL、HSIL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23.68%、86.05%和91.67%.各组hTERC基因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组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hTERC基因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经细胞学检测hTERC基因有望作为宫颈癌筛查及宫颈病变预后预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hTERC基因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拷贝数扩增情况,探讨其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集在本院就诊的95例宫颈脱落细胞,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正常10例,炎症/CINⅠ32例、CINⅡ20例、CINⅢ18例,宫颈癌15例。以生理盐水制片和TCT低渗法制片,应用荧光标记探针GLPTERC/CSP3米,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进行hTERC基因拷贝数的检测。3号染色体着丝粒为对照,1株宫颈癌细胞和正常骨髓淋巴细胞为阳性对照,正常宫颈细胞为阴性对照。结果95例临床标本中,正常宫颈细胞中表达率为1.012%(阈值);宫颈癌组的阳性率为93.3%(14/15)、CIN总阳性率为65.79%(25/38),与正常和炎症/CINⅠ组3.13%(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0%(12/20),CINⅢ组的阳性率为72.2%(13/18),与正常和炎症/CI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HI组与宫颈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在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正常骨髓淋巴细胞中基因扩增呈阳性;hTER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细胞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hTERC基因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标志物,hTERC基因的检测可作为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和癌前病变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人端粒酶RNA基因(hTER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其在宫颈癌筛查及CI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15例不同宫颈病变活检组织标本,其中正常组(含炎症者)25例,CIN Ⅰ27例,CIN Ⅱ26例,CINⅢ18例,宫颈癌(鳞癌)组19例,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组织中hTERC基因扩增情况,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①hTERC基因在正常组和CIN Ⅰ、Ⅱ、Ⅲ及宫颈癌组中的阳性扩增率分别为4%、22.2%、73.1%、83.3%和94.8%,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hTERC基因扩增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 =0.696,P<0.01);hTERC基因扩增的异常细胞数与宫颈病变程度也呈明显正相关(r =0.721,P <0.01).当宫颈病变由≤CIN Ⅰ转变为≥CINⅡ,hTERC基因扩增率及异常细胞数显著升高(P<0.01).②hTERC基因检测识别≥CINⅡ的诊断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86.5%,诊断准确率84.4%,阳性预测值88.1%,阴性预测值80.4%,诊断比值比为30.5,其筛查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结论 hTERC基因是一种有价值的遗传标记物,其异常扩增出现在宫颈病变早期,且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而增高;hTERC基因单独检测在识别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辅助≥CINⅡ级病变的诊断;hTERC基因扩增对预测CIN进展为癌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作为常规筛查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湿疣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宫颈湿疣及40例宫颈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患者行宫颈多点活检,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46例宫颈湿疣患者中15例伴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中CIN1为9例、CIN2-3为6例,且在6例CIN2-3患者中均见非典型性空泡细胞。而40例宫颈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患者中只有3例伴有CIN,且均为CIN1。宫颈湿疣伴CIN发生率和慢性非特异性宫颈炎症伴CIN发生率分别是32.6%和7.5%,宫颈湿疣伴CIN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非特异性宫颈炎症伴CIN的发生率(P<0.01)。结论:宫颈湿疣常伴CIN,并有可能发展为宫颈浸润癌;非典型性空泡细胞出现提示与CIN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端粒酶(hTERC)基因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患者的子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经液基细胞学制片诊断,其中20例为正常子宫颈脱落细胞,其余100例均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细胞(ASC-US),后者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四组:CINⅠ级53例,CINⅡ级33例,CINⅢ级12例以及SCC 2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上述各组脱落细胞中的hTERC基因。结果正常组20例用于确定阈值,本实验室阈值为7%,其他各组阳性判断均通过与阈值比较得来。在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和SCC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18.9%、87.8%、91.7%和100%。CINⅡ级、CINⅢ级及SCC组与CINⅠ级比较,hTERC基因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Ⅱ级、CINⅢ级及SC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表达增加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程度及病变发展的方向关系十分密切。结论 hTERC基因在CIN和SCC中表达异常,且随病变程度的增加其表达阳性率增加,在CINⅡ级、CINⅢ级及SCC中的扩增明显高于CINⅠ级,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利用脱落细胞检测hTERC基因的手段有效识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及监测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情况,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组41例、CINⅡ组29例、CINⅢ组35例及宫颈癌组(SCC组)2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HPV DNA检测,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hTERC表达阳性率CINⅠ组(7.31%)、CINⅡ组(34.48%)、CINⅢ组(62.86%)及SCC组(75.00%)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与SCC组高于CINⅠ组(P<0.05);hTERC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31,P=0.031);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组(CINⅠ组+Ⅱ组+Ⅲ组)与SCC组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00%,45.71%,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r=0.381,P=0.002)。结论 hTERC扩增在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比例较高,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研究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人类染色体末端酶(hTERC)基因表达情况。方法收集120例LCT标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hTERC基因异常扩增阳性率在正常对照组与CINⅡ、CINⅢ、宫颈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宫颈癌与CINⅠ、CINⅡ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加,hTERC基因异常扩增的阳性率明显增加。结论 hTERC基因异常扩增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在LCT检查和HPV检测筛查宫颈癌的同时,检测hTERC基因扩增,有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是预测癌前病变是否向宫颈癌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子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和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的表达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之间的关系。方法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子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诊断CINⅠ、CINⅡ/Ⅲ及浸润癌的患者分别为105例、59例、10例,并以51例非CIN(病理正常或炎症)者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取宫颈脱落细胞行HC-Ⅱ法高危型HPV(HR-HPV)和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hTERC基因检测。结果 (1)根据组织学结果分为非CIN、CINⅠ、CINⅡ/Ⅲ和浸润癌组,各组HPV的阳性率分别为58.82%、67.62%、98.31%和1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CIN、CINⅠ、CINⅡ/Ⅲ和浸润癌组病毒载量均值分别为135.67、345.04、535.08和612.62,CINⅡ/Ⅲ和浸润癌组的HPV病毒载量均值高于非CIN组(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HP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均增加。(2)非CIN、CINⅠ、CINⅡ/Ⅲ和浸润癌组hTERC扩增率分别为3.92%、5.71%、57.63%和90.00%,各组间hTERC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Ⅱ/Ⅲ及浸润癌组hTERC扩增率显著增高,为非CIN和CINⅠ的10~15倍。各组hTERC扩增均数分别为6.50、9.00、17.81、36.50,扩增均数随病变加重明显升高,CINⅠ与非CI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Ⅱ/Ⅲ及浸润癌组hTERC扩增均数为非CIN和CINⅠ的2~4倍。(3)hTERC扩增在HPV阳性与阴性组分别为28.99%与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CIN组51例中,不伴有HPV感染的21例无hTERC扩增;CINⅠ与CINⅡ/Ⅲ组不伴HPV感染者各仅有1例hTERC扩增。结论 HPV载量和hTERC扩增均与CIN病变程度密切相关;hTERC扩增主要发生在HPV阳性病例,且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更为密切,有望作为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染色体改变及预后。方法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和FISH法分析37例MDS患者8、5、7号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患者的遗传学异常与疾病转归、预后之间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21例(56.8%),其中复杂异常6例(16.2%),8号染色体异常9例(24.3%),-5/5q-异常2例(5.4%),-7/7q-异常2例(5.4%)。平均随访12个月,1例失访,22例存活,14例死亡,12例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复杂核型与MDS的急性白血病转化及死亡密切相关;8号染色体三体和-7/7q-与死亡相关。结论FISH能敏感地检测出小克隆的异常,应用多种探针并结合染色体检测能较准确判断MDS患者的预后,异常核型比例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人端粒酶RNA基因(hTERC)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采集的392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清CA19-9的变化水平,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CA19-9的总体阳性率38.78%(152/392);hTERC的总体阳性率26.79%(105/392);HPV检测阳性率64.54%(253/392);χ2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升高,CA19-9和hTERC阳性率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χ2CA19-9=-4.089,P0.05;χ2hTERC=7.795,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CA19-9水平和hTERC基因表达均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CA19-9=0.308,P0.05;rhTERC=0.256,P0.05);CA19-9水平的检测灵敏度71.64%,hTERC基因的检测灵敏度65.67%,CA19-9联合hTERC基因的检测灵敏度则可达92.54%,联合检测策略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独CA19-9或hTERC基因检测(χ2CA19-9=6.292,P0.05;χ2hTERC=5.121,P0.05);CA19-9和hTERC基因检测有4种类型结果,分别是:CA19-9(+)/hTERC(+)、CA19-9(+)/hTERC(-)、CA19-9(-)/hTERC(+)和CA19-9(-)/hTERC(-)。检测结果 CA19-9(+)/hTERC(+)的构成比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而逐渐增加(P0.05)。结论 CA19-9联合hTERC检测有助于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