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特征、相关高危因素、预防及预后。方法:对24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0例热性惊厥患儿中男性发病较女性高,男女比例为1.56:1;初发年龄6个月至3岁者202例,占84.5%;初发体温≥38.5℃者211例,占87.9%;原发病为上呼吸道感染117例,占73.8%;有惊厥家族史者67例,占27.8%;热性惊厥分型中单纯型149例,占62%,复杂型91例,占38%,有18例(7.5%)转为癫痫,转为癫痫者与热性惊厥复发及分型有关。35例口服安定预防热性惊厥的患儿复发2例,占5.8%。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与年龄、体温、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对6个月至6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应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相关因素,为探讨临床防治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32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的患儿作为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1年的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6个月~3岁为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高发年龄段,其中男性患儿较多,大多数发作于春季或春夏交替的季节,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往往合并低钠血症同时多有脑电图或头颅影像学异常。结论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影响因素为患儿的年龄、性别、发作季节,原发病等。因此,为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应依据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对80例小儿热性惊厥(FC)进行分析,减少热性惊厥对患儿的危害。方法:对80例小儿热性惊厥资料进行分析,及时降温,精心护理,防止惊厥窒息而致死亡。结果:小儿热性惊厥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发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初发年龄6个月~3岁占93.8%,初发体温〉38.5℃者占88.9%,有10.2%有惊厥家族史,本组80例患儿均治愈。结论:对6个月~3岁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尽快降温,必要时可给予预防性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首次热性惊厥(FC)发生及可能引起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FC首次发作就诊住院患儿174例,对其首次发作年龄、性别、诱发疾病、发作时体温、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头颅CT检查等进行观察,并跟踪随访3~5年(随访率为87.36%),对可能影响复发的11种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C首次发病多见于6月龄~4岁儿童,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其最常见的诱发疾病(80.46%),头颅CT检查均正常。与FC复发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首次发作年龄、体温、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复杂性FC、家族惊厥史、围生期异常、剖宫产等。结论 FC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相关,上呼吸道感染为其最常见的诱发疾病。首次FC年龄、体温、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复杂性FC、家族惊厥史、围生期异常、剖宫产等临床因素与FC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5.
小儿热性惊厥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雪红 《中外医疗》2010,29(4):73-73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FC)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本科收住的102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患儿的初发年龄、发作时体温、家族史、原发疾病、脑电图改变、转归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热性惊厥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发年龄〈3岁占82.3%,初发体温≥38.5℃者占82.4%,29.4%有惊厥家族史。结论热性惊厥患儿多为良性经过,预后良好,少数反复发作者可移行为癫痫。对〈6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预防性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兆兄 《甘肃医药》2011,(5):314-315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措施,以减少癫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208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复发因素、影响转归的因素,并设立发热对照组(100例,发热,无惊厥),检测2组血钠、钾、糖水平。结果:208例0-6岁FC患儿首次发作年龄6月-5岁176例(84.61%),其中1~3岁156例(75%);年龄〈6个月和〉5岁32例(15.39%);首次发作体温≥38.5℃161例(77.4%);基础疾病多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共164例(78.84%);首发惊厥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76例(84.61%);惊厥持续时间〈15min168例(80.76%)。首发年龄〈6个月或〉5岁、首发体温〈38.5℃、FC类型为复杂型FC(CFC)及有惊厥家族史者易复发。具有上述复发因素以及惊厥持续时间≥15min、惊厥次数〉5次、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有异常者易转为癫痫及合并智力低下。结论:FC首发年龄多为6月-5岁,与发热相关;FC多存在低血钠和高血糖。在常规治疗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高血糖。其复发与首发年龄、首发体温、FC类型、惊厥家族史有关。FC大多预后较好,少数可发展为癫痫,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减少癫痫和智力低下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16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特征、与发热的关系、基础疾病、治疗、惊厥发作类型、发作次数及复发、家族史。结果216例中首次发作年龄6个月-5岁195例(90.2%);首次发作体温37.6℃;多为全面对称性阵挛性惊厥;96%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15min。其基础病以上呼吸道感染居首位,预后大多良好,仅有少数转为癫痫。结论FC多发于6个月~5岁儿童,预后大多良好。其防治在于控制惊厥、积极降温,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8.
江树生 《中外医疗》2012,31(3):58-58
目的对142例小儿热性惊厥进行探讨。方法对14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热性惊厥的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首发年龄5个月~6岁,其中3岁以下占52.8%,初发体温多〉39℃。结论对5个月~6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热惊厥(FC)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减少癫癎和智力低下的及生.方法 回顾分析240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特点、与发热的关系、惊厥的类型、基础疾病、治疗、惊厥发作次数及复发、家族史.结果 240例中首次发作年龄6个月~5岁占89.6%,其中1~3岁占65.1%,首次发作伴体温>38.5℃占80.2%,多为全身大发作,95.6%惊厥持续时间<10min.其基础疾病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预后大多良好,仅有少数转为癫癎.结论 FC多发生于6个月~5岁患儿,预后多良好,其防治在于控制惊厥,积极降温,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并对热性惊厥患儿的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入选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156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对引起小儿发生热性惊厥和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小儿热性惊厥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发热体温在38.5 ~ 40℃之间,年龄<3岁以及存在高热惊厥家族史;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3岁、首次发热体温在38.5 ~ 40℃之间、有热性惊厥发生的家族史以及首次发生的热性惊厥为复杂型.结论 引起小儿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显著减少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多在6个月~4岁,发作多与感染尤其是急性上呼吸道有关,有家族遗传倾向,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医务工作者以小儿热性惊厥要有足够的重视,对6个月~4岁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发热患儿,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以减少小儿热性惊厥发作,患儿惊厥发作要积极治疗以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FC)的首发情况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对128例FC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FC首发情况中95.3%患儿年龄为6个月至6岁之间,75.8%体温在38.5℃以上,19.5%患儿有惊厥家族史,首发诱因上感占70.3%,居首位.复发67例中,初发体温<38.5℃者15例,复杂型36例,有惊厥家族史者22例,与无复发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FC首发患儿多为6个月至6岁之间,体温38.5℃以上,部分病例有惊厥家族史,首发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上感)为首位;复发危险因素与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复杂型FC及惊厥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小儿高热惊厥2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措施,以减少癫疒间、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236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复发因素、影响转归的因素,并设立发热对照组(185例,发热,无惊厥),检测2组血钠、钾、糖水平。结果FC组首次发作年龄1~3岁178例(75.42%);首次发作体温≥38.5℃183例(77.54%);基础疾病多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共186例(78.81%);首发惊厥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02例(85.59%);191例(80.93%)惊厥持续时间〈15 min。首发年龄〈6个月或〉5岁、首发体温〈38.5℃、FC类型为复杂型FC(CFC)及有惊厥家族史者易复发。首发年龄〈6个月或〉5岁、首发体温〈38.5℃、惊厥持续时间≥15 min、FC类型为CFC、惊厥次数〉5次、有惊厥家族史及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有异常者易转为癫疒间及合并智力低下。FC组血钠明显低于发热对照组(P〈0.01),FC组血糖明显高于发热对照组(P〈0.01)。结论FC首发年龄多为1-3岁,与发热相关;FC多存在低血钠和高血糖。在常规治疗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高血糖。其复发与首发年龄、首发体温、FC类型、惊厥家族史有关。FC大多预后较好,少数可发展为癫疒间,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立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11-1712,1715
<正>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或febrile con-vulsions,FC)为小儿常见急症,是6个月~5岁儿童中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1]。对FS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2]。关于定义争议的焦点是首次发病年龄(1个月或3个月?)和体温(38.4℃或38℃?),目前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是:首次发作年龄在3个月~5岁,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既往无热惊厥史。大多数预后良好,不遗留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15.
9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转归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相关因素、转归及预后。方法:对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本科收住的95例首次发作FC患儿的首发年龄、发作时体温、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病季节、原发疾病、脑电图改变、转归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FC患儿首次发病多见于6月龄~3岁;以7~9月份发病率最高,63.16%的患儿发作一次,复发率为36.84%;FC的复发与首次发作时的年龄、体温、持续时间和FC分型、脑电图表现以及FC或癫痫家族史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FC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有遗传倾向性,伴有危险因素者易复发且易转为癫痫,对首次发作患儿应进行危险因素评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6.
小儿热性惊厥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奇 《中原医刊》2004,31(19):20-20
目的 :对 12 6小儿热性惊厥 (FC)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对 12 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初发年龄 6月~ 3岁 (占 87 3 % ) ,初发体温≥3 8 5℃者占 88 9% ,2 4 6%有惊厥家族史。结论 :对 6月~ 6岁的发热患儿 ,当体温≥ 3 8 5℃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 ,必要时给予预防性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290例小儿热性惊厥首发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复发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发作患儿160例,复发患儿130例,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女性、复杂热性惊厥、有直系亲属发病史、首次发作年龄为6个月至2岁、首次发病体温<39.5℃的患儿复发率高于顺产、男性、单纯热性惊厥、无直系亲属发病史、首次发作年龄为2~6岁、首次发病体温≥39.5℃的患儿[50.6%(79/156)比19.4%(26/134)、44.4%(59/133)比29.3%(46/157)、34.2%(83/155)比16.3%(22/135)、51.3%(80/156)比18.6%(25/134)、48.7%(74/152)比22.5%(31/138)、47.8%(76/159)比22.1%(29/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惊厥首次发作类型、直系亲属发病史、患儿首次发作年龄以及首次发作体温是患儿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了解热性惊厥的复发影响因素,有助于筛查小儿热性惊厥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8.
小儿热性惊厥的脑电图表现及转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脑电图(EEG)表现及转归。方法对127例FC患儿随访病例的临床资料、脑电图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FC患儿首次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者103例,占81.1%,EEG异常率为37.8%,26%的患儿有惊厥家族史,复发率为36.2%,复发高危因素与年龄、体温、发作类型、家族史有关(P<0.05,P<0.01)。癫痫发生率为2.4%。结论FC患儿多为良性经过,远期预后良好,少数反复发作者可移行为癫痫。  相似文献   

19.
热性惊厥 (以下简称FC)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反复发作可以造成缺氧性脑损伤 ,将对小儿的脑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有些FC与癫有一定关系 ,部分可移行为癫。脑电图检查 (EEG)在儿童热性惊厥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已作为FC的常规检查。现将 1994— 2 0 0 0年我院门诊和住院 16 0例FC患儿的EEG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FC患儿 16 0例 ,其中男 10 5例 ,女 5 5例。年龄 6个月~ 6岁 ,平均 (3.3± 1.2 )岁。 (<6个月或 >6岁者发病甚少 ,无统计学意义 ) 6个月~ (岁 ) 92例 ;3~ 6 (岁 )6 8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6个月~3岁17例,3~6岁4例。其中1例体温38~39℃,14例体温39~40℃,6例体温在40℃以上。有3例曾有高热惊厥病史。特征:小儿高热惊厥有短暂性、间隙性、反复发作的临床特征。致病原因:16例为上呼吸道感染,3例为病毒性脑炎,2例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一旦小儿发生惊厥,应立即令患儿平卧,并去掉枕头,解开衣领,将小儿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去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抽搐时发生窒息。由于惊厥时可能咬破唇舌,因而需在小儿上下齿之间垫入裹有纱布的压舌板,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