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300193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郭义,张艳军,王秀云,徐汤苹300065天津市第二医院任树生,任焕忠,王新主题词十二井穴,放血,中风/针刺疗法,血流动力学/针刺效应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风初起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干周围穴位配合井穴麦粒灸法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神经干周围穴位配合井穴麦粒灸法,对照组以传统阳明经穴配合头针治疗为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上下肢总有效率分别为92%、94%,对照组上下肢总有效率为72%、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结论:针刺神经干穴位配合井穴麦粒灸可明显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及点刺井穴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针刺及点刺井穴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脑卒中患者15例与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15例.结果 治疗后脑卒中患者上肢Fugl-Meyer积分显著提高,且疗效优于不采用点刺井穴的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脑卒中患者采用针刺及点刺井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优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5.
点刺井穴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点刺井穴放血与常规针刺相配合的治疗方法,并与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8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点刺井穴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逐渐成为老年人的首要危害疾病,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其地位逐渐上升。中风偏瘫是最常见的后遗症,其治疗方法多种,利用井穴来治疗中风偏瘫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当代医家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手段治疗偏瘫,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82-1084
目的:观察针刺中风恢复期患者患侧肢体及双侧肢体的疗效差异,探讨偏瘫患者的针灸最佳方法。方法:本项临床研究对中风恢复期患者120例,釆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以针刺双侧肢体治疗作为基础治疗,以常规针刺患侧肢体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者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的差异,观察疗程4周。结论: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中医症状改善疗效评分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上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点刺井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活动不利2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点刺井穴对中风后手指活动不利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患者 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点刺井穴配合体针,对照组单予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点刺井穴配合体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手指活动不利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祁营洲  赵红义  郑健刚  焦蕾 《河南中医》2009,29(12):1190-1191
目的:观察“三步康复疗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中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效果。方法:30例确诊患者,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同时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三步康复疗法”。结果: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生活基本独立15例,轻度依赖9例,中度依赖1例,重度依赖1例,完全依赖4例。结论:“三步康复疗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中风患者ADL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正>偏头痛是由于神经、血管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以一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常伴恶心、呕吐及对光及声响过敏等为特点。本病与遗传有关,部分患者可在头痛、脑外伤后出现,以年轻的成年女性居多,疼痛程度多为中、重度。头痛多为一侧,常局限  相似文献   

11.
针灸对中风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法:随机将46例中风早期病人分为针灸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进行临床治疗对比,采用MESSS量表积分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尤其是防止和减轻误用、废用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方面。结论:对中风早期,生命指征稳定情况下介入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赵汉清  张霞  席婉妤 《陕西中医》2022,43(2):244-247
目的:观察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乙癸愈风汤结合针灸治疗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均处于恢复期,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各40例,西医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乙癸愈风汤结合针灸进行联合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例数。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西医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西医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ADL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降低/升高程度较西医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程度较西医组明显(P<0.05)。联合组社会功能等各项评分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程度较西医组明显(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西医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癸愈风汤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活动能力,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癸愈风汤联合针灸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肝肾阴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乙癸愈风汤联合针灸治疗,以2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对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加减联合醒脑平衡法针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组。中药组予小续命汤中药汤剂治疗,针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平衡法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GF)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中药组比较,针药组NIH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NSE水平均较低(P<0.05)。与中药组比较,针药组Fugl-Meyer评分,BDNF、NGF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P<0.05)。结论:在小续命汤基础上加用脑平衡法针刺干预脑卒中恢复期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中医症候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头针加穴位注射对小头畸形儿童智商的影响。方法 以头针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头畸形儿童25例,治疗前后采用中国.韦氏智力量表对患儿进行智力测定。结果与结论 针刺能提高小头畸形儿童智商水平,特别对言语智商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浩建  房雪  苏布衣  倪金霞 《吉林中医药》2021,41(10):1383-1386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熄风益肝汤加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细胞凋亡蛋白、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1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熄风益肝汤加减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细胞凋亡蛋白、抗氧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脑卒中自我效能问卷(SSEQ)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OD升高(P<0.05),Caspase-3、脂肪酸合成酶(Fas)及其配体FasL、MDA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MDA、细胞凋亡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SSEQ评分升高(P<0.05),NIHSS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针刺联合熄风益肝汤加减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可通过提高患者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达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双侧肢体康复治疗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患病7天内即进行康复训练)方法中,健患侧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和仅对患侧进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运动功能(FMA)的影响。实验组均给予双侧肢体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患侧肢体康复训练,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每例患者入组时、病程1个月时分别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测试ADL能力、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通过两组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1个月ADL能力和FMA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得出早期康复治疗方法中,双侧肢体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刘晨  张京兰  王非 《陕西中医》2022,43(6):793-796
目的:探析脑卒中伴认知障碍及偏瘫患者接受针刺夹脊穴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30例脑卒中伴认知障碍及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5例)、观察组(115例)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困重、偏身麻木、手脚胀痛证候积分。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CT)、Fugl-Meyer量表(FMA)、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分别评估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肢体痉挛程度及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TCT评分、FMA评分、MoCA评分、MA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困重、偏身麻木、手脚胀痛证候积分、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CT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及偏瘫患者效果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认知、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针刺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单一或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方案对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结果各治疗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一定效果(P均<0.01),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佳(P<0.01或0.05)。结论针刺联合化痰祛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行气散瘀针刺法对后循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调控的作用。方法将200例后循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行气散瘀针刺法治疗。2组均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改变,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84/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1%(71/1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及BA的Vs、Vm、Vd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快(P0.05),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A的R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侧、右侧VA的RI和对照组左侧VA的R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左侧VA的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侧VA的PI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5-HT、N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气散瘀针刺法治疗后循环脑梗死恢复期疗效确切,可改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增加脑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