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面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解剖研究,了解其走行变异分支情况以及对血管蒂皮瓣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选用10具(共19侧,一侧半面破坏不可使用)成人头面部标本,3具(6侧)从颈总动脉远心端注人红色乳胶溶液,余未灌注直接解剖。锐性剥去相关区域的皮肤,去除部分脂肪,从下颌下缘至内眦解剖面动脉的全过程。其中5具(10侧)仔细分离出面动脉分支,用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终止于内眦动脉的11侧,占57.9%,终止于鼻背的3侧,占15.6%,终止于鼻翼外侧者3侧,占15.6%,终止于上唇动脉的2侧,占10.9%。10侧分离了面动脉分支,发现面动脉从下颌骨前缘到终止处,分布有3~8支,平均5.6支穿支,分支基本分布在下颌骨至鼻翼区间段,动脉起始点口径为0.5~1.9mm,平均1.3mm,穿支长度为14~55mm,平均25.4mm。结论:面动脉走行基本稳定,但有解剖上一定的变异。在采用面动脉血管为血供的皮瓣时术前要探查面动脉走行,不可一味采用经验切取皮瓣。面动脉在下颌骨至鼻翼间有相对稳定的分支,有一定的直径和长度,可以使用合适的面动脉穿支皮瓣进行邻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胫前动脉分支供养腓骨头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分支作为供养腓骨头瓣血管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在32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供养腓骨头的胫前动脉分支的走行、分布、蒂长、管径及与腓总神经及其分支的毗邻关系。结果直接供养腓骨头的胫前动脉分支有胫前返动脉、直接腓骨头动脉、高位腓浅动脉。结论若选择腓骨头瓣的血管蒂,胫前返动脉蒂短、与自身伴行静脉及周边神经关系复杂,操作难度大、安全性差;直接腓骨头动脉血管蒂短,亦属勉强;高位腓浅动脉可以其远端为逆行蒂,可行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①在15具(30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背阔肌及其主要血供进行巨微解剖学观察。②对1具(2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作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及肌瓣与穿支肌皮瓣分离的共蒂“扇形”瓣模拟手术。结果①在32侧标本中,共发现血管外径大于0.5mm的肌皮穿支102支,其中来自胸背动脉内侧支的穿支数为56支(占55%),来自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穿支数为46支(占45%)。每侧标本内侧支平均发出1.9支(在1-3支之间变化),外侧支平均发出1.8支(在1-3支之间变化)。②胸背动脉内、外侧支的肌皮穿支外径大于0.5mm的穿支血管主要集中在距神经血管窗下约8.5cm(变化在6.4-9.2cm之间)范围内。结论胸背动脉的肌皮穿支血管位置恒定,管径粗,蒂长,适宜制作成肌皮穿支肌皮瓣或“扇形”瓣。  相似文献   

4.
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竞鹏  柳大烈  陈兵  罗奇  张劲  王飚  安阳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624-1626
目的:研究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10例成人头颅标本,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观察内容包括:主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其与下颌角的位置关系。结果:面动、静脉在下颌骨下缘水平距下颌角(30.06±4.25)mm、(27.55±4.02)mm;下颌后静脉距下颌骨升支后缘(3.00±0.56)mm,距下颌角(12.20±1.09)mm;面神经下颌缘支出腮腺位置距离下颌角(10.36±0.41)mm。结论: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学特点研究,总结一般规律,为下颌角区域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臀下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臀下动脉的走行及变异情况,为临床手术应用该动脉供养的臀大肌肌皮瓣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选用10具18侧经红色乳胶液动脉灌注的标本,直视下解剖标本,显露臀下动脉及其周围组织,观察其走行情况。其中男性11侧,女性7侧,左9侧,右9侧。结果 臀下动脉通常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沿坐骨神经内侧向下走行,在出骨盆后平均于17.3、33.2及51.8mm处依次发出髋关节支、坐骨神经支及臀大肌支分别营养其支配区组织。18侧中共有7侧(其中女性5侧)属变异。结论 臀下动脉走行相对比较稳定,但变异较多,故术前宜行相关检查如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大致确定动脉走行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额颞皮瓣内动脉吻合情况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额颞皮瓣供养血管-颞浅动脉额支与眶上动脉的吻合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方法:用红色乳胶灌注17具成人尸头,解剖观察额颞浅动脉额支及眶上动脉的分支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颞浅动脉额支的终末支平均为3.4支,其中,22/34侧的颞浅动脉额支以一终末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直接吻合,8/34例以一交通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相连,4/34侧两者之间则无明显的吻合或交通。结论:颞浅动脉与眶上动脉之间的吻合方式主要是颞浅动脉的终末支与眶上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或以一交通支相连。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暂时性体外胫后动脉旁路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例成人尸体10侧下肢标本的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本组研究未发现胫后动脉缺如,全长(291±31)mum,显露部下端外径(2.8±0.5) mm.胫后动脉在小腿内侧发出穿支皮动脉存在率100%,平均发出(4±2)支,动脉外径(1.5±0.5) mm,发自中上1/3的穿支皮动脉长度最长(6.5±3.5) cm.结论 胫后动脉及小腿内侧穿支皮动脉在小腿走行恒定,变异率小,管径粗大,易于操作,供区影响小,是暂时性体外胫后动脉旁路手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面中部区域解剖结构复杂,老化的机制也复杂,因此,面中部除皱术一直是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1-3].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着重于面中部结构的解剖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此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对面中部的解剖学研究,证实面中部脂肪垫的变化是导致面中部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下腰椎侧方动脉的分布规律,为减少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的术中出血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21具成人尸体的下腰椎腰动脉(lower lumbar artery,LLA)的起点至横突前的走行、分支、外径及其与椎间孔及横突前区的关系,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各腰动脉(lumbar artery,LA)出现率差异较大;L3A和L4A在椎体侧方走行较恒定,L5A走行变异较大;L3A及L4A主干及其分支多分别行于L3椎弓根外侧缘(71.43%)和L4、5椎间孔上1/3处(62.07%);在横突前区,L3A和L4A的横突前支多分别由横突间隙上1/3内侧斜向外下达中1/3外侧(60%)及由上1/3向下达下1/3处(58.33%)。[结论]腰椎椎体侧方、椎间孔附近及横突前区的动脉走行、分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掌握其解剖学特点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岛状瓣在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其中外伤2例,面部鳞癌4例,面部基底细胞癌1例,烫伤或烧伤后瘢痕增生3例。根据缺损位置及大小设计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修复,最小为3cm×6cm,最大为4cm×10cm。结果术后皮瓣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苍白及淤血,5d后逐渐改善。1例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3例供皮区采用全厚皮覆盖创面,随访期间发现皮片不同程度收缩。其余受区外观及功能均较满意,供区瘢痕隐蔽。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瓣与面部软组织在质地、颜色上非常相似,皮瓣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面神经颅外段的走行,对120例由于各种原因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对其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支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进行了解剖测量观察。观测包括面神经主干的长度、宽度以及各个分支发出的部位,各个分支的解剖特点。结果表明:颞支位置深在,分支较多;颧支位置深在,较粗大,分支相对较少,位置恒定;颊支分为①上下颊支型;②融为一支型;③一支再分型三种情况;下颌缘支位置较表浅,较细且走行长,分支多为2~3支。对手术时如何利用邻近解剖关系正确地寻找面神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面神经颅外段的走行,对120例由于各种原因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对其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支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进行了解剖测量观察。观测包括面神经主干的长度、宽度以及各个分支发出的部位,各个分支的解剖特点。结果表明:颞支位置深在,分支较多;颧支位置深在,较粗大,分支相对较少,位置恒定;颊支分为①上下颊支型;②融为一支型;③一支再分型三种情况;下颌缘支位置较表浅,较细且走行长,分支多为2~3支。对手术时如何利用邻近解剖关系正确地寻找面神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掌背动脉的解剖和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掌背动脉的解剖资料,对43只成人尸体手第1~4掌背动脉解剖发现:第1掌背动脉86%由桡动脉发出,14%由拇指主要动脉或桡动脉浅支替代,第2掌背动脉86%起自腕背动脉,第3、4掌背动脉67%由腕背动脉与掌深弓深支吻合而成。第1~4掌背动脉有皮支4~8支。并有远近两个吻合点。掌背血管具有多源性和吻合丰富的特点,且分布优势在掌指关节。设计皮瓣手术切取方便,特别适用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已应用12例。  相似文献   

15.
逆行性额部耳颞区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额部常见皮瓣间供血血管系统之间的吻合情况,为额部皮瓣特别是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 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 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 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 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 cm,外侧2.3±0.5 cm.结论 额部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供血,吻合支丰富且吻合区域较恒定,故可制成多种类型的跨血管的反流式皮瓣,增大血管蒂旋转的角度和长度以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第二三肝门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手术治疗第二三肝门部外科疾病提供解剖学基础,尤其是球囊导管在第二三肝门之间进行血流分隔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1例成人尸体,用游标卡尺测量测定第二三肝门之间的距离,第二肝门上方下腔静脉的长度及第二肝门、第三肝门的长度.结果:在二三肝门之间缺乏肝短血管,二者距离为(20.4±6.3)mm,第二肝门的高度为(20.3±7.1)mm,第三肝门的高度为(42.4±9.3)mm.结论:在第二三肝门之间存在一种解剖学空间间隔,在此间隔内缺乏肝短静脉,利用长度小于2 cm的球囊导管在此阻断,可不遮盖第二三肝门的肝静脉或肝短静脉的开口,同时可将二者回心血流分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掌背动脉的解剖资料,对43只成人尸体手第1~4掌背动脉解剖发现:第1掌背动脉86%由桡动脉发出,14%由拇指主要动脉或桡动脉浅支替代,第2掌背动脉86%起自腕背动脉,第3、4掌背动脉67%由腕背动脉与掌深弓深支吻合而成。第1~4掌背动脉有皮支4~8支。并有远近两个吻合点。掌背血管具有多源性和吻合丰富的特点,且分布优势在掌指关节。设计皮瓣手术切取方便,特别适用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已应用12例。  相似文献   

18.
胫前动脉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毅  章明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2):712-715
目的为减少胫前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 ATA)的损伤提供解剖学资料,探讨手术安全区。方法在30具(60侧)成人整尸上对ATA、骨间膜孔等进行观测。结果ATA与腘动脉的分叉点到骨间膜孔前侧缘距离为(15.7± 1.6)mm。ATA第一段与腘动脉夹角的角度为135.5°±4.0°。ATA经过骨间膜孔时第一段与第一段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22.4°± 9.0°。骨间膜孔呈卵圆形,纵径为(17.1±0. 2) mm,横径为( 8. 9 ± 0. 2) mm。在骨间膜孔 ATA的上缘与腓骨头顶点距离为( 51. 2 ± 5. 4) mm。骨间膜孔 ATA上缘与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外缘的距离为(62. 1±4. 0) mm。 ATA与胫骨前缘的交叉点到内外踝连线中点的距离为(5.1± 0. 3) cm。本组共有 36例度开放性胫骨骨折病例,其中 4例一期截肢,32例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愈合率81%,平均愈合时间10.5个月,感染率25%。结论胫骨近段的前、中 1/3,中段的前 1/3和远段的后 1/3是股骨穿钉的安全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桡神经浅支卡压的依据并讨论了该征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解剖观测了20具40侧成人上肢标本桡神经浅支穿出处的局部解剖特点及其距桡骨茎突的距离,随访了12例患者,9例采用局部封闭治疗,3例采用手术神经松解治疗。结果:桡神经浅支穿出部位为腱性组织所包绕。该处筋膜将肱桡肌腱挤在一起,从而易于受压。临床随访6个月至2年,保守及手术治疗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无复发。结论:解剖:桡神经浅支在前臂中下段易发生卡压有其解剖学基础。临床上病程短症状轻患者保守治疗往往能有较好疗效,病程长症状重或存在其它病理性压迫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腰静脉、左腰升静脉及骶正中静脉的解剖学变异情况,为前侧腹膜外入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提供该区域的解剖学依据,以减少术中血管副损伤。方法:解剖40例成人尸体标本L3椎体以下左侧以及骶前的下腔静脉属支,重点观察左侧腰静脉、左腰升静脉及骶正中静脉的解剖学特点。结果:左侧L3、L4、L5静脉存在于85%、97.5%和67.5%的标本中,位置与外径相对恒定,内侧汇入下腔静脉或左髂总静脉,外侧与左腰升静脉相交通:左腰升静脉存在于47.5%的标本中,位置较恒定,但起点、外径以及形态均有较大的变异;所有标本中均可找到骶正中静脉,其外径变异不大,但是数目及止点均有明显变异,并且可不伴行骶正中动脉。结论:下腔静脉于下腰椎水平左侧及骶前的属支变异多样,从左侧腹膜外手术入路暴露下腰椎间盘时,需要术前了解左腰静脉、左腰升静脉及骶正中静脉的情况并在术中做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