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血清胃动素(MOT)以及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深肌丛(ICC-DMP)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柴胡疏肝散高、低剂量组(21.0,10.5 g·kg-1,ig)、吗丁啉组(10 mg·kg-1,i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其余4组均采用慢性应激刺激造模法进行为期3周的造模。造模后,按各组剂量每天10 m L·kg-1ig给药2周,空白组及造模组均ig给以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体重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MOT的水平,并在电镜下观察ICC-DMP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减轻;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MOT分泌明显减少(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能显著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显著升高血清MOT水平(P0.05),电镜观察ICC-DMP,其结构和功能也有明显改善。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肠道动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肝郁大鼠血浆MOT的水平以及调节ICC-DMP数量及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柴胡疏肝散对实验性肝郁证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行为、血液流变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用枷锁法造模后,观察大鼠体重、免疫器官重量、IL-2、神经递质、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糖水消耗量降低,胸腺、脾脏、及IL-2含量下降,血流变呈血瘀样表现,NA、DA及5-HT含量下降,柴胡疏肝散可明显对抗上述改变。结论:柴胡疏肝散对大鼠实验性肝郁证有明显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中医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自明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柴胡疏肝散的疏肝解郁作用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来实现,目前研究已经从其对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神经细胞损伤信号通路、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等多重作用分别诠释柴胡疏肝散的作用机制。该文总结了柴胡疏肝散的学术渊源、单味药药理、有效作用成分,从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相关系统4个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对近年来已发表的柴胡疏肝散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探讨柴胡疏肝散在肝郁证中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在大样本、规范化、临床及实验互相印证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结合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网络药理学、中药超分子理论等领域,从微观角度把柴胡疏肝散与肝郁证有机相连,将中医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综合起来研究,以详细阐明柴胡疏肝散方药、证候、治法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郁证雌性大鼠的神经内分泌状态及因证治方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大、小剂量组共4组,每组10只。慢性束缚法复制肝郁证模型,连续4周。2个中药干预组大鼠在造模第2周末,分别按1.26 g/(kg·d)和0.31 g/(kg·d)剂量给予柴胡疏肝散灌胃,每日1次,连续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组织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五羟色胺(5-TH)、多巴胺(DA)、β内啡肽(β-E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睾酮(T)。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5-HT、DA、NE降低,血浆E、β-EP升高(P<0.05,P<0.01)...  相似文献   

5.
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延缓肝郁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免疫、自由基、神经系统三个角度观察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老龄小鼠,用束缚四肢法造肝郁模型,以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为检测指标,对两方进行比较.结果: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可提高胸腺、脾脏指数、血清SOD活性和脑组织NE含量,降低MDA含量,逍遥散的效果优于柴胡疏肝散.结论: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损伤,调整神经系统功能,两方可延缓肝郁所致的衰老.  相似文献   

6.
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止痛活血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胆囊炎初期肝郁气滞证。对于慢性胆囊炎病程中的不同变化,柴胡疏肝散可合用其他中药汤剂、针灸、推拿、中成药及西药治疗,胆囊手术后属肝郁气滞证者也可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其作用机制为降低炎性因子和胆固醇水平,促进胆囊排空,增强免疫力。目前,关于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动物实验研究多以炎性因子及胆固醇水平为观察指标,关于促进胆囊排空及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不多,且有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临床研究缺少后续随访或随访时间较短,对于治疗后病情是否反复缺少数据。今后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应多关注胆囊排空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论治准绳》,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芍药、枳壳、炙甘草组成,功用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结证。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睡困难,醒后不易入睡,重者彻夜不眠,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笔者导师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证不寐,效果良好。1验案一女,78岁,2014年3月6日因失眠20余年就诊。患者20余年  相似文献   

8.
柴胡疏肝散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以柴胡疏肝散为载体研究疏肝理气法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刺激经6-羟多巴胺处理的大鼠攻击受试大鼠作为心理应激源,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场地试验检测受试大鼠行为学的改变。结果:强烈的心理应激可导致大鼠行为发生显著改变;柴胡疏肝散能减轻心理应激对大鼠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结论:以柴胡疏肝散为代表的疏肝理气法能词适大鼠抗心理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9.
郝中珍 《山西中医》2007,23(4):22-22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头痛42例,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14例,女28例;年龄28~65岁,平均46岁:病程2个月~6年.42例均因情绪波动而诱发头痛,25例伴嗳气频频,得嗳气则头痛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结果:柴胡疏肝散可增高ERK1/2、P-ERK在海马CA3、DG区的阳性细胞数。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肝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肝郁大鼠海马CA3、DG区ERK1/2、P-ERK信号通路的活动而起到保护受损神经元,改善大脑功能,缓解肝郁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西沙必利,5 mg/次,3次/d。治疗组48例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1剂/d,2次/d。治疗4周后,观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IBS-SSS。[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83%;对照组治愈2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 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 <0. 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IBS-SSS两组均有改善(P <0. 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加味柴胡疏肝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的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对模型大鼠粪便含水量、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以及结肠黏膜中CCK含量(免疫组化法)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增加,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缩短,结肠黏膜中CCK的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加味柴胡疏肝散、匹维溴胺能减轻以上肠功能紊乱(P < 0.05),降低结肠黏膜中CCK的含量(P < 0.05)。HE染色观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黏膜未见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CK染色阳性颗粒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加味柴胡疏肝散组及匹维溴铵组CCK染色阳性颗粒减少。结论 加味柴胡疏肝散能减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肠功能紊乱,该作用可能与其对结肠黏膜中CCK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患者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患者(治疗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疗效,单项症状疗效及胃肠激素、胃排空、胃电图、饮水试验情况,并结合心理评估报告,同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总体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若以单项有效率统计,上腹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恶心、呕吐、嗳气、纳差、急躁易怒抑郁、口苦、头晕乏力、反酸及大便溏软13项症状均有改善(P0.05)。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两亚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胃排空延迟较治疗前好转(P0.05);胃电图餐前、餐后正常慢波有所提高;饮水量明显增加(P0.05);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餐后瘦素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患者抑郁症状有所减轻,停药3个月后症状基本无反复。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很好地改善FD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证候,促进胃排空,改善胃电图,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肝X受体(LXRs)在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造成MS模型,将12只MS模型大鼠随机分为MS组和中药1组各6只.另选MS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束缚刺激造成MS肝气郁结证模型,将16只MS肝气郁结证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MS肝气郁结证组和中药2组各8只.MS组和MS肝气郁结证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1组和中药2组给予柴胡疏肝散灌胃,各组造模结束后大鼠均按1ml/100g灌胃,每日1次,连续3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开腹取大鼠的肝脏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中LXRs的表达情况. 结果 MS组与中药1组比较,空腹血糖、TG、T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肝气郁结组与中药2组比较,空腹血糖、TG、T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MS肝气郁结证组肝脏免疫组化染色均计9分为强阳性(+++),中药1组计2分为弱阳性(+),中药2组计3分为弱阳性(+).结论 MS大鼠肝组织存在LXRs的高表达,柴胡舒肝散可降低MS模型大鼠LXRs的表达,其可能是治疗MS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真武汤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采取真武汤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0d后进行症状积分及疗效对比。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总症状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真武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许力  朱燕 《新中医》2020,52(8):52-54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郁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郁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40例,西药组给予黛力新、多潘立酮治疗,联合组给予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负面情绪状况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5.0%,西药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复发率联合组为2.6%,西药组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为7.5%,西药组为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多潘立酮治疗肝郁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且复发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状态下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及胃肠激素(GAS、MOT)水平的变化及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及逍遥散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均复制慢性多相性应激模型,同时,柴胡疏肝散组及逍遥散组分别灌服柴胡疏肝散及逍遥散21d,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以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以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ORT、GAS及血浆MOT。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0.01),旷场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1),血清CORT明显升高(P<0.01),血清GAS及血浆MOT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及逍遥散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P<0.01),旷场活动次数明显增加(P<0.05,P<0.01),血清CORT明显下降(P<0.01),血清GAS与血浆MOT也明显回升(P<0.05)。结论慢性多相性应激通过对大鼠血清CORT、GAS及血浆MOT的影响,致使大鼠精神状态异常、胃肠功能紊乱以及生长发育减缓。中药柴胡疏肝散及逍遥散通过对大鼠CORT、GAS及MOT的调节来抑制慢性应激对大鼠精神状态、胃肠功能及生长状态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孙丽霞 《新中医》2020,52(2):37-40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社会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抑郁状况、社会功能、血清NE及5-H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治疗前,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SF-36社会功能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HAMD、SD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SF-36社会功能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治疗组HAMD、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社会功能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E、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NE、5-HT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治疗组NE、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抑郁状况,明显提升血清NE及5-HT水平,有效促进社会功能恢复,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白芍药、甘草组成,功专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就柴胡疏肝散的临床运用进行探讨,凡因"气滞"所致脾胃病证疾病,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则指导下均可应用,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