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术前行全身18F—FDGPET/CT检查发现肺内病灶,并行根治性手术及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的PET/CT图像进行分析,记录淋巴结短径、CT值、SUVmax等,同时对患者的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应用PET/CT综合分析法对纵隔内淋巴结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常规CT法对纵隔内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为84.1%,常规PET法诊断的准确率为82.8%,常规PET/CT法对纵隔内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为91.7%,PET/CT综合分析法的诊断准确率为95.2%,只有5例良性淋巴结误诊为恶性。8例肺癌伴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转移,其中5例肺癌病灶位于肺野内带。结论18F—FDGPET/CT综合分析法对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优于常规CT、常规PET以及常规PET/CT法()(2=15.1,P〈0.05);肺癌病灶位于肺野内带者较易发生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定量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间142例肺部病变患者手术前的CT、PET、PET/CT显像结果。14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均未进行抗肿瘤治疗,行PET/CT检查后1个月内行手术或活检取得病理。手术淋巴结分区以1997年美国AJCC为标准。对CT、PET、PET/CT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比较纵隔淋巴结阳性及阴性者SUVmax、CT值、CT短径的差异,绘制SUVmax值、CT值的ROC曲线,找到最佳诊断界点。分别计算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及PET/CT双定量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比较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以及PET/CT SUVmax、CT值双定量分析对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SUVmax、CT值、CT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取2.45,CT值取38.5Hu为诊断诊断界点。当SUVmax≥2.45时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准确度分别为50.9%、 96.5%、92.8%、72.5%、77.0%,其准确性高于单纯PET、单纯CT值及单纯CT短径 (χ2=19.192,P=0.000)。结论:PET/CT显像对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明显价值,其准确性优于单纯PET或CT; 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时, 提示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侵袭性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参数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的差异,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预测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66例淋巴瘤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发热、浅表及深部淋巴结受侵、结外侵犯、临床分期及PET/CT代谢参数[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肿瘤/纵隔血池比值(tumor SUVmax value/mediastinal SUVmax value,T/MB)、总糖酵解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分析以上各因素在侵袭性淋巴瘤与惰性淋巴瘤之间的差异,绘制PET/CT代谢参数诊断侵袭性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的ROC曲线,并计算诊断效能。结果:侵袭性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的年龄、性别、发热、浅表淋巴结侵犯、临床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者的深部淋巴结侵犯、结外受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侵袭性淋巴瘤的SUVmax、T/MB、TLG较惰性淋巴瘤高(P<0.05)。ROC曲线统计结果表明,SUVmax、T/MB、TLG分别以11.49、3.45、29.44为截断点时诊断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效能最佳,灵敏度分别为75%、80.4%、67.9%;特异度分别为90%、90%、70%。结论:侵袭性淋巴瘤的SUVmax、T/MB和TLG显著高于惰性淋巴瘤,在分析诊断淋巴瘤侵袭性时,18F-FDG PET/CT各参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或肺门淋巴结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代谢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中(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纵隔镜检查术前PET/CT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异常的NSCLC病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纵隔镜检查术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以及PET/CT的假阳性率。结果 2007年4月—2011年12月期间,73例患者符合条件。纵隔镜检查术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1.3%、100%、100%、87.1%和94.5%。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假阳性率高达30.8%。如果将非巨块型纵隔淋巴结代谢升高且双侧肺门淋巴结代谢升高定义为纵隔淋巴结阴性,其阳性预测值升高至81.1%。结论在PET/CT纵隔或者肺门淋巴结代谢升高的NSCLC,纵隔镜检查术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高。对PET/CT代谢阳性的纵隔淋巴结需要病理确认,特别是合并双侧肺门对侧性代谢增高的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肿瘤患者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骨显像检查中,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定量分析对骨转移以及骨关节...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18 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1007 PET/CT是目前针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先进影像学评估方法。探讨 18 F-PSMA-1007 PET/CT在初诊PCa中对原发灶和转移灶精准诊断的价值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2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确诊并行 18 F-PSMA-1007PET/CT检查的18例未治疗PCa患者的临床资料,由核医学医师对PET/CT图像进行盲法阅片分析。采用感兴趣区方法半定量计算肿瘤放射性摄取,以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 max )表示。评价 18 F-PSMA-1007PET/CT对PCa原发灶和远处转移灶的诊断效能,以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并比较PCa组织放射性摄取与PSA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8 F-PSMA-1007 PET/CT准确诊断了全部18例PCa,肿瘤组织呈局灶性放射性摄取,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为100%。发现无转移5例(27.8%),转移13例(72.2%),其中10例淋巴结转移(包括4例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和6例腹膜后等区域外淋巴结转移),10例骨转移,3例内脏(肺)转移,7例(38.9%)符合高肿瘤负荷PCa。18例PCa患者的前列腺原发灶的中位SUV max 为13.05,PSA和Gleason评分均与SUV max 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临床治疗策略方面,除1例患者(合并原发性肺癌)放弃治疗,最终有8例改变了原治疗方案,改变方案率为47.1%(8/17)。结论:18 F-PSMA-1007 PET/CT对PCa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效能,有利于精准分期和对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显著影响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原发灶图像参数及临床资料对治疗后新发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为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随访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7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118例,初诊时均未发现确切的远处转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ET代谢参数、CT影像特征、临床资料并确定预测远处转移的因素并计算最佳截断值。结果:118例患者中,21例患者在治疗后两年内出现了不同部位的远处转移,包括8例脑、7例骨、4例肾上腺、4例肺及肝脏、心包及远处淋巴结各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资料中治疗方案、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相关(P <0.05),18F-FDG 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肿瘤代谢体积及病变糖酵解总量]及CT影像特征肿瘤最大径(Dmax)与远处转移相关(P <...  相似文献   

8.
因为PET/CT在宫颈癌诊断、分期及指导治疗方面的巨大价值,许多学者开始探索PET/CT在宫颈癌预后方面的价值,尤其是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在宫颈癌预后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治疗前宫颈癌原发病灶或转移淋巴结SUVmax值的升高,患者生存率相应下降,复发率相应升高;并且通过比较宫颈癌原发病灶治疗前后18F-FDG(脱氧葡萄糖)异常浓聚缓解程度来判断预后,完全缓解的患者预后较好,缓解不完全或出现新的18F-FDG异常浓聚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肺癌和部分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显像中肺外病变对肺癌的辅助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PET/CT检查的疑诊肺癌病例。初始诊断仅根据肺内病变的PET表现、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ean)和CT征象,然后根据肺外病变情况对肺内病变的诊断进行修正,比较修正前后诊断结果有无差异。结果 PET/CT发现81例同时伴有肺外病变,肺外转移性病变使13例可疑恶性修正为肯定恶性,1例良性修正为肯定恶性;肺外非转移性病变使2例可疑恶性修正为肯定恶性,1例可疑恶性修正为良性。除2例全身结核被错误修正为恶性外,其它15例经病理证实均为正确修正。修正前后PET/CT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正诊断率为13.5%(17/126),修正诊断正确率为88.2%(15/17)。结论肺外病变的发现对肺癌的术前定性有着较好的实用价值,提高了诊断效能,但仍然要注意与全身多发结核等炎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定性、定量分析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间142例肺部病变患者手术前的CT、PET、PET/CT显像结果.14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均未进行抗肿瘤治疗,检查后1个月内行手术或活检取得病理.手术淋巴结分区以1997年美国AJCC为标准.对CT、PET、PET/CT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观察纵隔淋巴结的分布情况,用卡方检验及确切概率法比较单纯CT、单纯目测纵隔淋巴结摄取程度、考虑对称分布及钙化为阴性后目测法、单纯半定量分析法及定性定量结合对总体及不同分区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2、4、7区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好发部位,1、2、3、8区发现淋巴结则转移的机率高.目测法(尤其在考虑对称分布及钙化因素后)加半定量法诊断效能高(χ2=44.678,P<0.001),其灵敏度79.2%,特异度83.8%,准确率81.9%,阳性预测值78.5%,阴性预测值84.3%.结论:诊断纵隔淋巴结,目测法是较理想方法,SUVmax是很有价值的半定量指标,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胸腔积液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鉴别胸水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鉴别肺部良恶性肿瘤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鉴别肺癌中胸腔积液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胸腔积液的病理确诊的肺癌病例,以病理或临床随访为最后诊断标准,计算PET/CT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33例肺癌患者符合条件纳入分析PET/CT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1.5%、83.3%、95.7%、50.0%和81.8%.结论 PET/CT对鉴别肺癌中胸腔积液的性质具有重要作用,假阳性率低,对PET/CT阴性的胸腔积液,需有创检查确认.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影像学特点与局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鸣岗 《中国肺癌杂志》2012,15(12):730-734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局部淋巴结(N)分期是影响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无创和有创性N分期方法均有其局限性.研究发现NSCLC的某些影像学特点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包括大小、CT密度和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等.期待系统性多因素分析,以发现影响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PET已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监测、治疗后评价、随访.但PE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尚不是十分明确.本研究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中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最高SUV(标准化摄取比)对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病灶最高SUV为(6.3±3.2),全部转移病灶最高SUV为(4.3±3.1),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最高SUV为(4.6±3.4).原发灶最高SUV≥7组和<7组的总生存期分别为26.1个月和38.7个月(P=0.02).淋巴结转移灶最高SUV≥5和<5患者的生存期分别为17.0个月和28.9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SUV、淋巴结转移灶SUV、肿瘤分期、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接受手术治疗、转移器官个数、PET发现淋巴结转移、PET发现骨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ET检查时是否发现转移病灶,是否接受手术治疗以及肿瘤病理高分化是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PET检查中原发灶最高SUV、转移淋巴结最高SUV可以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FDG 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FDGPE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70例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病例进行FDGPET显像,以纵隔淋巴结FDG摄取增高及SUV≥2.5作为阳性判断标准,进行纵隔淋巴结分期,并与CT结果比较。结果 PE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3%和94%。且阳性淋巴结数目和部位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使12例术前临床分期得以纠正。CT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0%、77%和76%。结论 PET对NSCLC纵隔淋巴结的准确分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对肝单发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77例肝单发占位病变患者PET/CT检查资料。在PACS上测量病灶CT值及长、短径。所有图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 应用PETVCAR软件测量病灶及肝脏正常组织的标准化摄取(stan- 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 并计算肝脏病灶(T)与正常肝组织(N)的T/N比值。分析比较各参数对不同病理类型肝单发占位的诊断价值。两连续性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肝原发恶性肿瘤的长、短径均>肝转移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T显像诊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及肝转移瘤的阳性率分别为67.6%、95.2%、98.7%。HCC PET显像的各个代谢指标均小于其他类型肝癌及肝转移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UV诊断ICC及转移瘤的ROC曲线下面积>0.5, 但不同SUV对ICC和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 SUVmax与病灶大小相关(r=0.535, P< 0.001)。  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ICC及转移瘤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 且对两者的诊断效能优于HCC。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评价术前PET/CT代谢参数和MRI-DWI在预测直肠癌区域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rLN)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34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前瞻性MRI和PET/CT联合研究,所有患者检查前未接受过针对肿瘤的治疗,先行直肠3.0T 高分辨率MRI检查,随即进行全身PET/CT检查,两次检查连续序贯完成,检查后1周之内进行手术。在工作站上测量直肠癌原发灶的PET/CT代谢参数,包括平均标准化摄取值(mean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ean)、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及总病灶糖酵解(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以及MRI-DWI中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分析rLN转移阴性组和阳性组代谢参数和ADC值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rLN转移的效能。[结果] rLN转移阳性组的MTVs、TLGs显著高于rLN转移阴性组,而 ADCmean显著低于rLN转移阴性组(P均<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MTV2.5、MTV3.0、MTV3.5、TLG2.5、TLG 3.0、TLG 3.5和ADCmean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3.69、23.12、20.95、187.97、166.31、73.77 和0.86,各参数对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TLG2.5是影响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ET/CT代谢参数和MR-DWI ADC值对直肠癌术前区域淋巴结良恶性的评估具有指导意义,TLG2.5可作为预测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肺癌居于全球男性及女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首位,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8%。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和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SCLC),其中NSCLC占肺癌的80%-85%,NSCLC根据组织学可主要分为腺癌(约占40%),鳞状细胞癌(20%-30%)和大细胞癌(10%),针对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在肺腺癌中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肺鳞癌的治疗中收效甚微,肺鳞癌的诊治更需得到关注,18F-脱氧葡萄糖(lfuorodeoxyglucose,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肺癌的诊断与分期中,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CT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在肺鳞癌患者术后预后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82例初治、接受PET/CT检查、行根治术的原发肺鳞癌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并分析原发灶SUVmax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82例肺鳞癌患者原发灶SUVmax以13.0为界分为两组,SUVmax>13.0组与≤13.0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6个月和8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原发灶SUVmax与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 TNM)分期、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存在正相关性,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UVmax (HR=1.714,95%CI:1.021-2.876, P=0.042)、TNM分期(HR=1.677,95%CI:1.231-2.284, P=0.001)均为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提示SUVmax有独立于病理TNM分期之外的预后价值。而且,SUVmax在I期肺鳞癌患者的预后中有意义(P=0.045)。结论 PET/CT SUVmax对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有重要的价值,是独立于TNM分期之外的一个重要预后因素,并且原发灶SUVmax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身PET/CT和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治疗选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17日~2007年1月17日86例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的PET/CT资料并留取血清样本备用。比较PET/CT、胸部CT、支气管镜活检及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4种不同方法对NSCLC的诊断敏感性;分析SUV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和延迟相SUV对NSCLC的诊断价值;比较PET/CT与常规检查的TNM分期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中的检出率和检出分布上的差异。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测定血清VEGF-C浓度辅助胸部CT评价N分期。结果:入组研究NSCLC患者86例,男性67例,女性19例;腺癌41例、鳞癌37例、混合型腺癌5例及大细胞癌3例。PET/CT和胸部CT、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切割活检术对NSCLC患者肺部原发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89%(78/86)、76.47%(60/86)、80%(36/45)和90%(45/50),PET/CT与胸部CT在诊断敏感性上差异显著(P=0.02)。86例NSCLC患者PET/CT初始相SUV均值为8.27±4.90,其中46例患者延迟相SUV均值为8.35±5.29,高于其初始相SUV均值7.62±4.50(P=0.003)。PET/CT对N1、N2、N3分别检出10、24、26例,合计检出率为69.77%(60/86);胸部CT/VEGF-C分别检出9、29、6例,合计53.88%(46/86),PET/CT组与CT/VEGF-C组在阳性检出率和淋巴结分布上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6和P=0.004)。本组PET/CT诊断Ⅳ期肺癌38例,与常规检查组诊断29例,两组在阳性发现率上无显著差异(P=0.211),在分布上两组差异也不显著(P=0.712)。结论:PET/CT对NSCLC原发肿瘤的诊断敏感性显著优于胸部CT,延迟相SUV值对SUV初始值诊断NSCLC有重要参考价值。PET/CT对NSCLC的TNM分期比常规检查分期可能对治疗帮助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区域淋巴结(N)分期方面的价值,以及CT密度和双时相扫描在淋巴结性质判定方面的作用.方法 4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均于术前行18F-FDG PET-CT扫描,对常规扫描图像采用PET法(单纯根据18F-FDG摄取水平判断淋巴结性质)和PET+CT密度法(结合CT密度和摄取水平判断淋巴结性质)分析.摄取水平通过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结合判定.双时相扫描的储留指数(RI)>10%为摄取升高.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区域淋巴结组为单位,PET法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88.4%、88.3%、59.5%和97.4%,PET+CT密度法的相应值分别为84.0%、94.6%、92.9%、75.0%和96.8%,其中2种方法的特异度和准确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组淋巴结行双时相扫描,良恶性组摄取变化值(△SUVmax)之间和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3组延迟相摄取升高的淋巴结中,11组为转移;在5组无摄取升高的淋巴结中,1组为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在肺癌患者术前N分期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淋巴结CT密度和18F-FDG摄取水平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对于常规相摄取增高的淋巴结,延迟相摄取升高对判断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有限,但无摄取升高则更支持良性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原发肿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为PET/CT常用的半定量指标,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评估.本研究探讨肺癌1SF-FDG PET/CT的SUVmax值与临床各因素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为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09--2015-03-17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82例肺癌患者(腺癌32例,鳞癌19例,小细胞癌12例,混合型肺癌5例,类癌4例,大细胞癌4例,未分类癌6例)治疗前PET/CT影像资料及相关的临床资料,探讨18F-FDG PET/CT的SUVmax值与病理分型、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腺癌SUVmax均值为9.65±6.02,显著低于小细胞肺癌的14.2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fragmet antigen21-1,CYFRA21-1)升高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升高组SUVmax均值分别为13.16±5.99和14.09±6.05,均显著高于相应正常组的9.17±5.09和9.7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癌胚抗原(care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否升高之间,SUVmax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UVmax与年龄、病灶大小均无相关性;与NSE呈低度相关,r=0.361,P=0.003.结论 肺癌18F-FDG PET/CT的原发肿块SUVmax值与病理类型、CYFRA21-1和NSE有关.肺腺癌患者SUVmax均值低于小细胞肺癌,CYFRA21-1和NSE升高组SUVmax均值升高,SUVmax与NSE水平呈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