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在大鼠白内障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给3周龄大鼠单眼球后注射20%半乳糖生理盐水诱导白内障的发生,运用RT-PCR方法测定在不同时相大鼠晶状体中TGF-β1基因的表达。结果 半乳糖注射后晶状体上皮细胞TGF-β1 mRNA于8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是正常对照的4倍,2d后迅速下降,4d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在白内障形成的早期,晶状体细胞中TGF-β1呈高表达,提示TGF-β1基因可能在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Wu R  Yao K  Ye J  Xu W  Sun Z  Shentu X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688-690,I001
目的 体外比较研究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LMWH)和普通肝素影响牛晶状体上皮细胞 (bovinelensepithelialcell,BLEC)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增殖的作用。方法 体外将BLEC接种到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培养 ,LMWH组和肝素组培养液中分别含LMWH(1× 10 5U/L)和普通肝素 (1× 10 5U/L) ,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含上述药物。 72h后用流式细胞仪对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的细胞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经LMWH和普通肝素处理的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BLEC形态幼稚 ,对照组BLEC呈纤维化趋势 ;细胞计数对照组为(878 2± 10 7 8)个 /ml,肝素组为 (5 4 5 5± 5 8 2 )个 /ml,LMWH组为 (40 7 8± 36 6 )个 /ml,3个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LMWH可显著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在人工晶状体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有望成为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长波紫外线(UVA)激发后光催化剂二氧化钛(TiO2)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机制,探讨光催化剂TiO2应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能性。方法将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与不同浓度的TiO2共同孵育。按TiO2浓度分为对照组(0 μg/ml)和实验组(100μg/ml、150μg/ml和200μg/ml),分别予UVA激发0、20、30和40min。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经UVA激发的TiO2对牛LEC的杀伤效应。按TiO2浓度分为对照组(0μg/ml)和实验组(200μg/ml)。对照组UVA激发0、40min,实验组UVA激发0、30和40min。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探讨光催化杀伤机制。按TiO2浓度分为对照组(0μg/ml)和实验组(200μg/ml)。分别予UVA激发0和30min。采用电镜技术观察光催化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MTT比色法测定结果:在UVA激发下,TiO2对牛LEC杀伤率随着TiO2浓度增加和激发时间延长而增加,TiO2作用浓度达到150μg/ml且激发时间超过30min或浓度达到200μg/ml,其杀伤作用与相同UVA激发时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μg/ml TiO2组照射30min以上.提取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样品电泳迁移速率大于对照组,并在电镜下观察到大量细胞有坏死超微结构改变。结论在UVA的激发下,光催化剂TiO2可以明显杀伤牛LEC,杀伤效应具有时效和量效关系。TiO2的应用可能成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后发性白内障即后囊膜混浊(PCO),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白内障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向后囊膜表面移行、增生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可引起LECs纤维化、PCO及囊袋皱缩.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是目前已知的参与诱导LECs的EMT及组织病理性纤维化关键的细胞因子,它可通过Smad经典通路参与诱导LECs的EMT过程.除此之外,PI3 K/AKT/mTOR信号通路也参与了TGF-β2诱导的EMT过程.RNA干扰(RNAi)技术作为基因调控手段之一,在通过干扰信号通路而抑制LECs的纤维化及增生、迁移等生物学行为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就RNAi技术通过干扰PI3 K/AKT/mTOR信号通路和TGF-β2/Smad信号通路对LECs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在PCO防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认为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与晶状体氧化损伤有关。本研究采用MTT法研究H2O2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LEC)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维拉帕米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刚  谭少健 《眼科研究》2009,27(6):499-501
目的研究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株SRA01/04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人LECs株SRA01/04进行培养并传代,分别以0.02、0.04、0.08mmol/L的维拉帕米作用于SRA01/0424h,经流式细胞仪检测SRA01/04各整合素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整合素α2、α3、α5、β1、β2在人LECs株SRA01/04中呈阳性表达,维拉帕米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P〈0.05)。结论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LECs整合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阻碍整合素介导的LECs黏附、移行和增生,有望成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黄萍  晏晓明 《眼科研究》2002,20(2):139-141
目的 研究人晶体状上皮细胞CD44的表达,探索后发障的成因。方法 在白内障超生乳化术中环形撕囊后获得晶状体前囊,立即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标本。结果 晶状体上皮细胞结构完整,30例中25例染色呈阳性。结论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位表达CD44。CD44可能参与白内障术后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黏附致后囊混浊这一过程,抑制细胞黏附因子CD44也许可以成为治疗后发障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TGF-β1基因(pEGFP-TGF-β1)转染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B3(HLEC-B3)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2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方法:将pEGFP-TGF-β1转染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B3(HLEC-B3),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pEGFP-TGF-β1转染后24,48,72,96hp21,CDK2和Smad4mRNA和蛋白的表达,设立正常细胞组及pEGFP-C2转染组为对照组。结果:pEGFP-TGF-β1转染组TGF-β124h开始升高,48h达到最高,72h略有减少,96h明显减少,但仍高于正常组,而空载体组与正常细胞组则无明显变化。p21变化趋势和TGF-β1相符,CDK2组变化趋势则正好相反,Smad4组48h明显升高,72h下降明显,96h基本恢复正常。结论:TGF-β1通过活化凋亡基因p21,降低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2。  相似文献   

9.
TGF-β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诱导其表达CTGF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生的影响及诱导LEC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1、10ng/ml)的TGF-β1对体外培养的兔LEC进行诱导。8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检测TGF-β1对LEC诱导表达CTGF的影响;48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TGF-β1对LEC增生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TGF-β1(0·1、1、10ng/ml)对LEC增生影响的A值分别为0·081±0·012、0·078±0·009、0·066±0·014,表明TGF-β1对体外培养的LEC增生起抑制作用,这种作用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或P<0·01),抑制率从15·8%增加到31·9%。3种质量浓度的TGF-β1对LEC诱导表达CTGF的影响:A值分别为0·153±0·013、0·190±0·012、0·208±0·019,每两组之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TGF-β1能够抑制LEC生长,促进其下游介质CTGF的表达,这可能是后囊混浊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2例前囊下性白内障、17例核性白内障、14例皮质性白内障患者和11例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OPN的表达,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和各组间比较。结果:OPN在前囊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多,其阳性表达率与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及正常人晶状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OPN在前囊下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表达阳性,在前囊下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叶黄素(lutein)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Hs,BLECs)增殖和移行的影响.为药物防治后发性白内障(after-cataract)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首先进行BLECs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取第2~3代BLECs。分别采用MTT法、划线法.研究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叶黄素对体外培养的BLECs增殖及移行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当浓度〉μmol/L时,叶黄素能够明显抑制BLECs的增殖.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同作用时间不同浓度组之间抑制作用比较,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各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相同药物浓度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加强,各时间点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②浓度为1μmol和2μmol/L的叶黄素能明显抑制BLECs的的移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愈合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在浓度≥1μmol时,叶黄素能有效抑制BLECs的增殖。②浓度为1μmol/L和2μmol的叶黄素能抑制BLECs的移行,其强度呈一定时间依赖性。③叶黄素可能成为药物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单玫  翁景宁  苏文悦 《眼科研究》2009,27(12):1073-1076
目的观察经光激发后TiO2纳米光催化剂薄膜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黏附及移行的影响。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载玻片表面制备TiO2光催化剂薄膜,对载玻片行接触角测量。体外培养牛LECs爬片生长于此薄膜上。未经TiO2纳米光催化剂薄膜修饰的载玻片设为对照。进行细胞黏附和迁移实验,测定并比较牛LECs在TiO2薄膜修饰载玻片与对照载玻片表面的生长、移行情况。结果对TiO2薄膜组和对照组载玻片行接触角测量:对照组载玻片接触角为18.825°±2.342°,TiO2镀膜组载玻片接触角为0°±2°,TiO2镀膜组载玻片的接触角明显小于对照组。通过细胞黏附实验,TiO2镀膜组载玻片表面细胞黏附数平均为36.60±11.20,对照组细胞黏附数平均为96.40±1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细胞迁移实验(划痕法)中,对照组细胞移行距离平均为0.951mm,TiO2镀膜组细胞平均移行距离为0.6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TiO2纳米光催化剂薄膜具有超亲水性,能够明显抑制牛LECs在其表面的黏附和移行。  相似文献   

13.
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几乎无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 ,α SMA)的表达 ,但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形成的晶状体前膜和混浊的晶状体后囊膜分离出的分化细胞中可见α SMA的表达[1,2 ] 。α SMA的表达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的重要标志。我们选择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具有调节作用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 α)和转化生长因子 β2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2 ,TGF β2 ) [3 ,4] ,研究其对晶状体上皮细胞中α S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的清除效果。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中环形撕取的晶状体前囊膜32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5mmol/L,10mmol/L,20mmol/L EDTA及生理盐水进行前囊膜消化处理,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清除情况。结果:经过20mmol/L EDTA溶液处理的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可以完全脱落,经过5mmol/L,10mmol/L EDTA溶液处理的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部分脱落,生理盐水对照组仅见少量晶状体上皮细胞脱落。结论:EDTA可以清除晶状体囊膜的上皮细胞,并随浓度增加效果增强,该结果可为临床应用EDTA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以防治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发生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白内障手术后遗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产生不透明的瘢痕组织,是白内障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白内障术后遗留的LECs产生的大量纤维粘连蛋白(FN)与多种细胞表面受体、基质成分和生长因子结合,调节细胞行为。本文旨在回顾有关PCO以纤维粘连蛋白为靶点治疗的文献,并为PCO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将近年来纤维粘连蛋白在PCO中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晶状体上皮细胞PAI—1蛋白酶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强  杨冠 《眼科研究》1999,17(5):336-337
研究从转录水平确定晶状体上皮细胞是否能够合成纤麦原激活物抑制物-1蛋白酶。方法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当细胞生长融合后,抽提RNA;采用Nothernblot分析技术,对抽提得到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RNA用特异的cDNA探针进行检测。结果在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基因转录产物中存在有PAI-1mRNA的表达,所表达的PAI-1mRNA碱基长度为2.3kb。结论牛晶状体上皮细胞能够分泌PAI-1蛋白酶:  相似文献   

17.
MMP-3和TIMP-1在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剑  谭浅  刘双珍  蒋莉  王华 《眼科新进展》2006,26(8):588-59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metalloproteinase-3,MMP-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MMP-3和TIMP-1在前囊下性白内障31眼、核性白内障28眼和正常晶状体12眼上皮细胞(lensepithelialcell,LEC)中的表达。结果MMP-3在前囊下性白内障的表达分别与核性白内障、正常晶状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31.490,34.479;P=0.000),而核性白内障与正常晶状体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2.449,P=0.118);TIMP-1表达在3组LEC中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MMP-3与TIMP-1在前囊下性白内障LEC中的表达没有相关性(r=0.121,P=0.516),而在核性白内障中有相关性(r=-0.513,P=0.005)。结论MMP-3表达增强及MMP-3/TIMP-1的表达失衡可能与前囊下性白内障的形成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在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的表达;探讨TGF-β1在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 检测75例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眼和20例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眼晶状体上皮细胞中TGF-β1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平均水平(P=0.00);糖尿病各组间TGF-β1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TGF-β1有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用SP免疫对48例人胎儿不同胎龄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PCNA,TGF-β1在人胎儿不同胎龄晶状体上皮细胞均表达;免疫阳笥细胞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减少。PCNA阳性细胞核为桔黄色或棕黄色;TGF-β1阳性细胞浆为桔黄色或棕黄色的颗粒状或斑块状;经相关分析:TGF-β1与PCNA呈正相关。结论 PCNA,TGF-β1在人胎儿不同胎龄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有表达;TGF-β1与PCNA呈正相关,具有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乔羽  余玲  张熙伯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7):1166-1168
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现代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Smad蛋白家族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重要因子。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在PCO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各类Smads在TGF-β2的诱导中与PCO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TGF-β/Smads与PCO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