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与健康人在焦虑、抑郁、睡眠上的差异,探讨IBS患者的精神心理特点及睡眠特征。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和匹兹堡睡眠指数表(PSQ1)对53例IBS患者及50例健康人进行评分。结果①IBS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及PSQI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5.38±6.65v839.26±5.39:47.70±6.82vs40.96±5.28;6.54±2.34VS5.44-+1.41;P〈0.05),且焦虑、抑郁患病率和PSQI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IBS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男性IBS患者(47.31±7.49VS43.57_+4.39;49.99+7.13VS44.24±4.64;P〈0.05)。②IBS组PSQI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焦虑或/和抑郁状态的IBS患者与无焦虑抑郁IBS患者PSQI总分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IBS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较正常人多见.女性IBS患者发生焦虑、抑郁评分高于男性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可加重IBS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
谭红卫  杨延安  聂善建 《人民军医》2005,48(12):688-689
目的:调查坑道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部坑道驻训106名官兵进行测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坑道驻训官兵SAS和SDS总分值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军官明显高于士兵(P〈0.05;P〈0.0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明显高于其他学历者(P〈0.05;P〈0.01);抑郁现患率明显高于焦虑现患率。结论:坑道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抗震救灾部队官兵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一线抗震救灾官兵420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1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5、30天进行焦虑情绪评估标准分值(SAS)和抑郁情绪评估标准分值(SDS)N评。结果:干预前后抗震救灾官兵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差异非常显著(P〈O.01)SAS和SDS标准分值为35-42分,各项评分为1分。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抗震救灾官兵焦虑及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耿迎春  陈宣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056-1058
目的:探讨ADM在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和胎盘组织中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正常孕妇30例和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5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0例,子痫前期轻度20例,子痫前期重度20例的胎盘绒毛组织中ADM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测定非妊娠妇女20例及以上各组妇女外周静脉血ADM浓度。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浆ADM浓度(356.23±85.77p/ng·L^-1)均高于正常妊娠组(234.51±27.35p/ng·L^-1及非孕组(178.56±20.32p/ng·L^-1(P〈0.01);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绒毛组织中ADM蛋白表达,且随病情加重,ADM阳性表达增强。结论:在正常妊娠过程中,肾上腺髓质紊参与母体血压稳定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肾上腺髓质素的改变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影响母体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5.
李彩英 《西南军医》2008,10(5):36-37
目的了解老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心脏中心住院年龄≥60岁的行起搏器植入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给于常规的心理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性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及患者之间互相治疗。并进行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抑郁焦虑诊断均符合中国神经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的构成比以及合并其它心血管疾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AS和SDS的症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SAS28.09±5.12,SDS26.35±4.91)较对照组(SAS37.60±5.53。SDS34.62±5.72)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老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6.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李芳  张丽娟  范国茜 《人民军医》2007,50(6):334-335
目的:分析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抑郁与焦虑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0-Ⅲ半定量方法进行症状评分;以1999年烟台会议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标准进行内镜下分级;以Zung抑郁(SDS)、焦虑(SAS)量表和自制心理因素调查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抑郁及焦虑分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类评分分值与症状严重程度有关(P〈0.01);与内镜下有无异常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且情绪的不良程度与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某护航舰队官兵抑郁、焦虑水平。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某护航舰队官兵699例进行抑郁、焦虑水平测评。结果:某护航舰队官兵SDS、SAS总分值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成年常模(P〈0.05),且SAS、SDS总分值与军龄、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SDS与职务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某护航舰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军龄长、文化程度高和职务低官兵的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军龄短、文化程度低及职务高的官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妇产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针对其产生的焦虑抑郁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正常体检人员105人和妇产科住院的妇产科失眠患者80例治疗人员进行焦虑和抑郁自评,并对有焦虑和抑郁者施行心理干预。结果妇产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值比正常对照显著增高P<0.01,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妇产科住院失眠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增高,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流手术病人抑郁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第一次接受人工流产术325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病人的抑郁焦虑程度。结果病人在不同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医务人员应重视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常规,研究组除实施手术室护理常规外,还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个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人手术后SAS与SDS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手术室中开展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这对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田艳艳 《西南军医》2010,12(4):627-629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截肢患者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社会支持评分分组,社会支持总分〈35分为低社会支持组,〉45分为高社会支持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CL-BREF)评分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70例伤性截瘫患者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评分分别为:(38.31±4.94),(23.33±5.26)分,(11.25±3.21)分,(8.57±2.07)分。其中〈35分者(低分组)26例;〉45分者(高分组)20例;35~45分者24例。社会支持高分组截肢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显著高于社会支持低分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社会支持明显改善截肢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PCI介入手术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接受PCI手术治疗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正念减压训练,于干预前后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 MBSR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分别为(55.75±7.59)分和(57.26±6.29)分,得分均超过标准分,属于轻度焦虑和轻度抑郁。干预前两组的SAS及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BSR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BSR后,干预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念减压训练有助于缓解PCI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恶性肿瘤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相关因素和分娩结局。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待产过期妊娠孕妇94例(过期妊娠组),调查其家族史等相关因素,观察分娩特征和结局,等量选取同期住院孕40~40^+6周自动发动分娩孕妇(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初产年龄、过期妊娠家族史、月经稀发、孕期保健、孕前药物避孕、骨盆狭窄、生活负性事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期妊娠家族史,孕前药物避孕,生活负性事件是过期妊娠高危因素,孕期规范保健为保护因素;(3)过期妊娠剖宫产、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羊水粪染发生率高于正常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盘重量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过期妊娠有遗传倾向,孕前药物避孕,生活负性事件等是其高危因素;过期妊娠分娩结局不良,应加强孕期保健和产时监护,针对高危因素进行适当干预,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4.
心理训练对舰艇人员应激反应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训练对舰艇人员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舰艇人员64例,进行皮电反应(GSR)生物反馈训练加放松训练,记录GSR值恢复至基值的时间。并在训练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卡特儿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分别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训练前后舰艇人员SAS分值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训练后GSR恢复至基值所需时间较训练前明显缩短(P〈0.01)。训练前后,舰艇人员在稳定性、紧张性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GSR生物反馈加渐进性放松训练可提高舰艇人员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伽玛刀治疗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行伽玛刀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伽玛刀治疗,干预组在伽玛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 经伽玛刀治疗后干预组SDS、SAS评分,以及抑郁、焦虑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能使经伽玛刀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地震灾害对灾区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减轻地震灾害对孕产妇的心理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地震灾区孕产妇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灾区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地震严重的影响,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地震灾区(P〈0.01)。结论:地震灾害给孕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采取明确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孕产妇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正常分娩及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7.
赵宏  晋翔 《人民军医》2013,(11):1308-1309,1312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与配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不孕症患者14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及配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不孕症患者焦虑分值(55.62±9.98)分,抑郁(56.244-10.64)分;配偶积极应对分值(19.18±5.63)分,消极应对(11.20±3.45)分;社会支持总分(38.85~6.73)分,其中主观支持(23.71±4.45)分,客观支持(8.85~2.81)分,社会支持利用度(6.29±1.92)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分值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分值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分值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O.01);抑郁分值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分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分值相关不显著(P〉O.05)。结论: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与配偶的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用随机数表法把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消化内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Graves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及其脑血流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的精神状态、脑血流改变部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为GD的右利手患者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SPECT局部脑血流(rCBF)显像,判定GD患者抑郁和(或)焦虑程度及rCBF改变部位.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SDS、S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7.26、5.35,P均<0.001).90.5%(19/21例)的GD患者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其严重程度与血清FT3、FT4及TSH无关.SPECT显像主要表现为额叶、颞叶、基底节及丘脑的放射性摄取减少,相应区域的rCBF降低百分比与SDS、SAS评分无关.结论GD患者伴随的精神症状较健康人群突出,其rCBF的降低多集中在双侧额叶、颞叶、基底节及丘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社区就诊人群的疾病特点,指导社区医疗工作。方法收集2008年8—11月社区门诊就诊患者进行分析。精神评定用Zo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社区就诊的患者年龄偏大,有66%的患者年龄在50~79岁,患2种以上慢性病者占11.2%以上,骨关节炎患者占9.2%以上,焦虑抑郁患者占28.7%。结论社区就诊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多见,焦虑抑郁状态也不少。社区医疗应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关心患者身心健康、进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