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颌面部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采用 Seldinger 法,用明胶海绵、弹簧圈及线段选择性栓塞血管瘤的供血血管,瘤体内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结果 4例栓塞加局部注射后,供血动脉完全闭塞,瘤体异常血管团消失。局部肿块明显缩小、硬化或消失。结论颈外动脉栓塞加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联合运用是安全、可靠,具有根治作用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之方法。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颌面部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用明胶海绵、弹簧圈及线段选择性栓塞血管瘤的供血管,瘤体内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结果 4例栓塞加局部注射后,供血动脉完全闭塞,瘤体异常血管团消失。局部肿块明显缩小、硬化或消失。结论 颈外动脉栓塞加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联合运用是安全、可靠,具有根治作用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之方法。  相似文献   

3.
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栓塞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经动脉栓塞疗法治疗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的经验,以期为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6例患者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颌面部蔓状血管瘤,均由颈外动脉供血,然后进一步检查有无动静脉瘘的存在。如果有动静脉瘘,则选用合适的弹簧钢丝圈栓塞该支血管,如果没有动静脉瘘,则先采用小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的微动脉,然后再注入大的明胶海绵颗粒,最后用弹簧钢丝圈栓塞该支血管的主干,随后复查有无其他供血动脉,直至所有的供血动脉被栓塞,6例患者栓塞术后博动及杂音立即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瘤体不同程度缩小,栓塞区有轻微疼痛、肿胀、经对症处理逐渐消失,未发生误栓其他器官及大面积组织坏死的并发症,随访7-29个月未见复发,研究表明,颌面部蔓状血管瘤经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瘤体内直接注射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肝动脉插管至血管瘤供血动脉,对3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至血管瘤体大部分充填,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对碘油空虚区域再行经皮瘤体内直接注射PLE。定期观察瘤体碘油充填情况,瘤体大小和并发症。结果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瘤体内直接注射治疗肝血管瘤后,碘油沉积好,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瘤体内直接注射治疗肝血管瘤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DSA表现及瘤血管栓塞的治疗价值。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用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制成的乳剂行瘤血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26例,随访6—24个月。结果:瘤体形态呈“爆米花状”、“半弧形”及“环行”,染色时间呈“早出晚归”征象;栓塞治疗后随访21例,12例缩小50%以上;7例缩小50%以内;2例大小无变化,复查彩超瘤体内血流信号均减弱。有效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瘤血管栓塞是一种理想的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联合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9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6、12个月复查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油聚集征象.血管瘤直径由术前为(9.3+2.2)cm到术后6、12个月时分别为(4.2+1.5)cm和(2.0+1.3)cm.治疗前的临床症状治疗后均获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硬化性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行肝动脉硬化栓塞术(TAE)治疗的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 对150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硬化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3、6个月复查 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32例有症状的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瘤体,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栓塞术后3、6、12和18个月的随访观察肿瘤大小变化、临床症状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栓塞治疗后肿瘤进行性缩小,术后第3、6、12、18个月复查,肿瘤平均缩小程度分别为29.6%、43.7%、56.3%、64.8%;其中3例肝血管瘤分别于第12个月和第18个月复查时CT或MRI提示消失;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索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复查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化油聚积征象。术前血管瘤直径为(8.1±2.2)cm,术后6个月血管瘤直径为(5.4±1.3)cm,术后12个月血管瘤直径为(3.4±1.2)cm。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短路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肝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合并有门静脉短路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门静脉短路 ,应用微导管行肝动脉超选择插管 ,局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双重栓塞 ,观察动静脉短路闭塞情况肿瘤染色变化情况、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及随访瘤体缩小程度。结果 :6例肝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碘化油合用PVA微粒肝动脉超选择双重栓塞后 ,动静脉短路均闭塞 ,肿瘤染色消失 ,术后随访瘤体直径明显缩小 (P <0 .0 5 ) ,临床症状基本缓解 ,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肝动脉双重栓塞治疗 ,合并门静脉短路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少血供性肝海绵状血管瘤经肝动脉栓塞后进行瘤体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9例少血供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经肝瘤体内药物注射治疗情况.对于CT/MRI明确诊断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直径>5 cm),且CT增强扫描时仅有点状或少许斑片状强化而大部分无强化且延迟扫描时仍然如此表现的9例患者,先行肝动脉插管栓塞术,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10 m1)与博莱霉素(8 mg)混悬剂,实际用量为5~10 ml.栓塞后4 d开始行经皮经肝瘤体内穿刺多点注射博莱霉素8~16 mg,间隔3~4 d再次注射,连续2~3次,1个月后复查CT,以后3、6个月及1年不定期复查CT.结果 9例患者DSA上所见血管瘤染色与CT增强扫描表现一致,碘油沉积呈散在点状分布,治疗后1个月瘤体均明显缩小,以后继续缩小,1年后复查基本稳定不再缩小.2例患者出现急性胆囊炎,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栓塞后胆汁瘤,随访观察未进一步进展,未作特殊处理.结论 经肝动脉栓塞联合瘤体内博莱霉素注射治疗少血供性肝血管瘤是简便、安全并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创伤性肾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采用明胶海绵或(和)钢丝圈进行肾动脉栓塞。14例患者损伤在肾动脉一级分支以下,作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6例患者肾动脉分支主干损伤或无法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者,作肾动脉主干或一级分支主干栓塞。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3~5d肉眼血尿消失。平均随访29个月,无肾出血复发,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术后复查: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组,患肾未栓塞部分肾功能恢复,肾外形基本正常;非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组,2例患肾无功能,4例患肾部分肾功能恢复。肾外形明显缩小。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护病肾功能,是治疗Ⅰ型、Ⅱ型闭合性肾损伤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激光联合药物血管内介入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激光联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探讨最佳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各类型婴幼儿血管瘤363例,其中浅表毛细血管瘤303例,采用连续Nd:YAG激光或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深部血管瘤54例,采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介入治疗;婴幼儿重症血管瘤6例,采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口服激素治疗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随访2~5年评定治疗结果。结果 363例患儿治疗效果:治愈率47.9%,显效率33.6%,有效率18.5%。并发症发生率:凹陷性瘢痕3.6%,表皮纤维化8.0%,色素沉着3.3%,色素减退1.4%。结论激光联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可达到恢复外观和功能的最佳疗效,并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急诊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腹部创伤行121支血管造影,其中48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6例仅用立止血1~2ku局部灌注。结果121支血管造影中56支血管有损伤表现,52例54支靶血管经栓塞和(或)立止血局部灌注,术后出血停止,有效率96.3%(52/54)。2例栓塞术后手术治疗。18例肾脏损伤栓塞术后1个月作静脉肾孟造影(IVU)检查显示患肾功能正常。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对腹部损伤有诊断明确、止血迅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动脉及髂动脉栓塞及化疗栓塞在腰骶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选择性动脉插管,用经高温处理的明胶海绵栓塞或化疗性栓塞供应肿瘤的腰动脉、髂内动脉。结果本组共6例,2例骨巨细胞瘤栓塞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平均为1 600 m l,且手术顺利,肿瘤切除彻底;2例血管瘤及2例转移瘤行栓塞及化疗栓塞,肿瘤缩小,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延长了生存期。结论在腰骶部骨肿瘤中,选择性腰动脉加髂内动脉栓塞及化疗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1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患侧上颌动脉或超选择至出血动脉,采用明胶海绵或聚乙烯(PVA)颗粒行栓塞治疗术。结果41例患者,39例1次栓塞治愈,其余2例于术后第2天发生再出血,经再次介入治疗,治愈。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对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出血,对出血部位行选择性DSA,明确出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性插管术及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条。 结果所有病例DSA均显示出血阳性征象,表现为对比剂外溢、血管增粗、扭曲等。栓塞术后21例出血立即停止,1例宫颈癌大出血患者10 h后再次出现大出血,遂行第二次栓塞术,效果满意。1例咯血患者不完全止血,术后配合内科积极治疗后出血停止。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DSA对诊断急性出血有较高价值,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能迅速、有效止血,且并发症少,可作为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PURPOSETo investigate the usefulness of preoperative percutaneous injections in vertebral hemangiomas.METHODSFour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complicated vertebral hemangioma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in three cases, intermittent spinal claudiction in one case). A three-part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initially, arterial embolization in three cases; 1 day later, percutaneous injection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into the vertebral body to strengthen it and of N-butyl cyanoacrylate into the posterior arch to optimize hemostasis during surgery; finally, the day after percutaneous injections, decompressive laminectomy and epidural hemangioma excision (when present).RESULTSLaminectomy was performed with minimal blood loss. The epidural component present in three cases was excised without any difficulty. The follow-up (average, 20 months) showed no evidence of vertebral collapse.CONCLUSIONPercutaneous injection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N-butyl cyanoacrylate might be useful before surgery for vertebral hemangiomas.  相似文献   

19.
Treatment options of aneurysmal bone cysts include complete resection, curettage, curettage with bone grafting, 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 (as a primary treatment or pre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and percutaneous injection of fibrosing agent. Treatment in pelvic location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relative inaccessibility of the lesions, the proximity of the lesions to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acetabulum. Herein, we present 2 pediatric cases of pelvic aneurysmal bone cyst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curettage with bone grafting following preoperative 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  相似文献   

20.
脾动脉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病人血液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脾动脉栓塞应用于治疗肝癌可改善病人肝功能,控制脾功能亢进,促进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升高,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