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1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治疗与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6例。肿瘤全切除术12例,联合脏器切除5例,肿瘤部分切除1例。全组中无死亡病例。结论B超、CT检查有助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1年7月经手术治疗PRT23例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恶性PRT完全切除组(9例)随访8例,存活1年者有5例,存活3年者有2例;非完全切除组(6例)获得随访4例,仅1例存活1年以上,无存活3年者;良性PRT组(8例中失访1例)7例全部存活1年以上,存活3年者有5例。结论CT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是治疗PRT的主要措施,早期诊断、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完全手术切除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PR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病理类型及治疗情况。【结果】83例中33例为良性,50例为恶性。CT和MRI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5%和100%。完整切除率为70.7%(53/75),完整切除复发患者再切除率为53.8%(7/13)。【结论】完备的术前评估对PRT的诊治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复发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retroperitonealtumor,PRT)指起源于腹膜间隙的肿瘤组织来源包括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骨膜、肌肉、血管组织、神经、淋巴组织和胚胎残留组织,但传统上不包括胰腺、肾、肾上腺等实质性脏器和腹膜后的大血管。PRT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生率占全身肿瘤的0 .0  相似文献   

5.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1990~2005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8例,就其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为腹痛及腹块。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16例,平均病程19.6个月,恶性肿瘤病程多在1年以内,良性肿瘤病程多在1年以上。术前确诊率为78%,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81.3%,90.9%。结论:本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早期诊断困难,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朱隽  童赛雄 《中国临床医学》2002,9(6):642-643,646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3-2000年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共108例临床资料特点,与同期国内文献资料相比较。结果:肿瘤排名情况与国内资料相近,半数病例以腹部肿块、腰腹胀痛为首发症状;肿瘤复发和转移导致预后不佳,半数以上失去手术机会;近年来B超、CT、MRI等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我院的手术切除率较高,并对残留病灶和肝转移灶进行新的治疗探索。结论:临床对较大腹块伴持续腰腹胀痛的病例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可能,B超、CT、MRI对肿瘤的定位更为准确,敏感度和特异性俱佳,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而介入影像学具有发展潜力;手术切除仍为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首选方法,提高首次手术的完整切除率对减少或推迟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复发病例只要无手术禁忌,均应再次剖腹探查,尽可能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腹痛、腹胀和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率高;病理类型为间皮源性、神经源性、胚胎源性;行肿瘤完全切除术20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术7例,肿瘤部分切除术5例,肿瘤不能切除仅行活组织检查者3例.肿瘤完全切除者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73%,66%和47%;5例肿瘤部分切除术者中2例于术后1 a内死亡,3例术后3 a内死亡;仅行活组织检查者均在术后1 a内死亡.结论: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后应尽可能手术切除肿瘤,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腹痛、腹胀和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率高;病理类型为间皮源性、神经源性、胚胎源性;行肿瘤完全切除术20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术7例,肿瘤部分切除术5例,肿瘤不能切除仅行活组织检查者3例。肿瘤完全切除者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73%,66%和47%;5例肿瘤部分切除术者中2例于术后1 a内死亡,3例术后3 a内死亡;仅行活组织检查者均在术后1 a内死亡。结论: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后应尽可能手术切除肿瘤,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少见 ,恶性肿瘤占多数 ,早期诊断困难 ,误诊、漏诊率高 ,手术切除率低。我院自 1980 - 0 5~ 2 0 0 0 -12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41例 ,现就其诊断、误诊及治疗作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0例 ,女 11例 ,年龄 5~ 75岁 ,平均年龄 45岁。1.2 临床症状  34例发现腹部肿物 ,另外有腹胀、隐痛、腰痛、消化系统受压症状 ,如纳差、恶心、呕吐、泌尿系症状如血尿、尿频等。1.3 体征  38例腹部可触及肿块 ,肿块位于右上腹 13例 ,左上腹 9例 ,右下腹 14例 ,脐周 2例。肿块长径 5~ 10 cm8例 ,10~ 2 0 cm19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为腹痛、腹胀及腹部肿块。彩超、CT和MRI的诊断率分别为76.9%,88.5%,94.7%。其中良性肿瘤9例,占34.6%,恶性肿瘤17例,占65.4%。肿瘤完整切除率73.1%。其中恶性肿瘤64.7%,良性肿瘤88.9%。术后良性肿瘤复发2例,行根治术;恶性肿瘤复发7例,3例行根治术,2例行部分切除术。结论PRPT早期诊断困难。彩超、CT和MRI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是否完整切除是治疗PR阿关键和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PRT的预后与手术的彻底性和病理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临床上较少见,多数为恶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本文分析本院1998~2006年收治的52例PRT的诊治情况,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6~78岁。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34例。良性病程1~11年,恶性病程1~18个月。肿瘤个数1~8个,肿瘤大小5~28 c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临床上较少见,多数为恶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本文分析本院1998~2006年收治的52例PRT的诊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临床上较少见,多数为恶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本文分析本院1998--2006年收治的52例PRT的诊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成人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6~2006-06成人盆腔腹膜后肿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经手术治疗。肿瘤全部切除16例,部分切除2例,联合脏器切除1例。副损伤2例,大出血3例,复发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手术是盆腔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路径,避免副损伤和大出血。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 PRPT)是指位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多为恶性,由于腹膜后肿瘤部位深在,和周围脏器关系密切,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我院1998~2003年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误诊为胃十二指肠疾病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超声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来源于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不包括肾脏、输尿管、肾上腺、胰腺、大血管等器官的肿瘤。我院于1994年~1999年期间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48例腹膜后肿瘤。现将其超声声像表现与CT对比观察结果报告于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仅1岁,平均年龄39岁。采用Alokassd—650,Alokassd—1200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要求空腹进行,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与内部回声,以及变动体位及深呼吸时肿瘤的活动度,了解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对我院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67岁。周身乏力3个月伴血便。曾出现1次出血性休克,外院诊断为便血原因待查肠癌?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近日再次出现鲜血便,入我院。查体:神清语利,无贫血貌,左上腹可及10cm×10cm大小肿物术后,质硬,活动差,边界不规则。CT示腹膜后肿瘤,12cm×10×5cm大小,侵及横结肠及降结肠交界处,肠镜提示未见明显肿物,全消化道造影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手术探查发现:腹膜后肿瘤约10cm×10cm×7cm大小,位于后腹膜向前侵及横结肠及降结肠交界处,已侵及黏膜下层,未穿破黏膜。  相似文献   

19.
2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 ary retroperitonea l,PRPT)临床少见,仅占全身肿瘤的不到0.2%[1],PRPT来源于不同的组织,种类繁多,诊断复杂,手术难度大。1995-09~2006-07我院共诊治2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16~70(平均45)岁。本组首发症状为腹部包块10例,腹痛腹胀6例,恶心、呕吐者5例,肾盂积水3例,下肢肿胀2例,腰部疼痛2例,同时伴有消瘦者10例。1.2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28例,26例(92.8%)提示肿瘤来源于腹膜后腔,CT检查28例均诊断为腹膜后肿瘤,M R I检查28例均诊断为腹膜后肿瘤,X线钡餐检查16例,8例(50%)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