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奇经八脉中的冲脉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其脉上行于头,下至于足,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前人治疗“血证”的方法较多,但张仲景治血以治冲为要。我们在《血证论》的“凡周身之血,总视血海为治乱,血海不扰,则周身之血,无不随之而安”的理论启示下,采用降冲止血法来治疗血证。并根据出血部位不同进行加减运用,取得良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冲脉动诸经皆动,冲脉逆则诸气皆逆,气逆则易血升。张锡纯云:“冲为血海属肝,冲气安而血海宁。”“血之所以不安者,皆由于气之不安故也。”我根据上述理论,自拟“降冲止血汤”、“降冲通经  相似文献   

3.
略论泻火止血在血证治疗中的意义及其运用庞宇舟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关键词血证;火热;泻火止血血证是中医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自1983年全国血证研究协作组成立以来,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贵阳中医...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在临床中每遇到各种血证时,在辨证的基础上,运用散瘀止血法进行治疗,止血效果良好。现举案例介绍如下。咳血覃某,男,50岁,1984年5月15日初诊。患者反复咳嗽,痰中带血3年。近日咳嗽、咯血加重,伴胸痛,口干,潮热,盗汗,消瘦,舌质红,脉细数。诊为咳血。治以滋养肺肾,清火凉血,消瘀止血。用百合固金汤化裁:百合15克,生地20克,  相似文献   

5.
我们2001年2月~2007年2月应用止血散治疗血证患者49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均经西医治疗,疗效不佳而用中药治疗,其中男36例,女13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3岁;上消化道溃疡出血21例,伤寒并发肠出血6例,肝癌1例,降结肠癌2例,溃疡性结肠炎5例,流行性出血热出血4例,肌衄(过敏性紫癜)3例,鼻衄7例.临床表现;大便出血32例,大小便混合出血5例,吐血6例.口鼻出血6例;出血量每天在100ml以下31例,100~300ml 7例,300~500ml 5例,500ml以上6例.  相似文献   

6.
<正> 冲属奇经八脉之一,“起于气街,并足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附丽于肝肾,隶属于阳明,与任脉相连,为肾脏之辅弼。“冲之为病,气逆里急。”张锡纯氏对冲气致病之由及降敛冲气之法独具匠心。他在《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中,首  相似文献   

7.
安佳岐  王程秀 《陕西中医》2005,26(4):366-366
鼻衄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多因火热迫血妄行所致,辨证多从肺、胃、肝热(火)入手。常规治疗以凉血止血者多见,而这种治疗方法用于一般症状典型,病发初期疗效尚可,但在病症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病例时,就疗效欠佳或无效。本人在临床治疗鼻衄,尤其是顽固不愈反复发作的鼻衄时,采用降逆止血法治疗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张锡钝“凡吐血之证,无论其为虚、为实、为寒、为热,均皆胃气上逆……”为据,拟定了镇冲止血汤及丸剂。并用此汤、丸剂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118例(所有病例均经支气管碘油造影摄片确诊)。取得较好疗效,在随访观察的75例中经支气管碘油造影摄片复查,支气管扩张情况均有好转。治疗方法为汤剂治标,以镇冲止血为法。药用代赫石60g(先煎),生地30g,太子参30g,百合15g,桑白皮(吴茱萸汁炒)12g,白芨15g,阿胶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焦中华教授从医40余载,尤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肿瘤病,在该领域潜心研究,对多种血液肿瘤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止血方是焦中华教授自拟协定方之一,重在益气摄血,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证范畴疾病,对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型之出血倾向者疗效显著。文章就焦中华教授对血证病因病机认识,对止血方的组成、方解及临床加减化裁等方面的见解与经验进行论述,并以案例佐证。  相似文献   

10.
11.
吴品琮  吴毓 《四川中医》2009,27(5):94-95
益气清营固冲止血汤由制黄芪、太子参、白术、生地、黄芩、丹皮、白藕节、海螵蛸、地榆炭、仙鹤草组成,临床用于妇科血证,对气阴两虚、营热扰冲夹瘀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一、对血证吐衄病因病机的认识张氏认为:“吐血之证,多由胃气挟冲气上逆。衄血之证,多由胃气冲气上逆,并迫肺气亦上逆”。云;“阳明厥逆,胃腑气血必有膨胀之弊,此血管所以易破也,降其逆气,血管破者自闭。”指出阳明厥逆,导致胃中气血膨胀,进而血管破裂(络伤血溢)这一演变过程是吐衄发生的主要病理。因此,治疗“毋见血而止血”,须根据“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原则,予降逆下气。气为血之主,气降则血管破者自闭,血亦随之而安,不行涩止,出血自宁。  相似文献   

13.
唐容川《血证论》,为集血证之大成,对诸血证的病因病机,条分缕析,阐述周详;证治方药,法古通今,颇具新意。兹就与其有关的安冲、补脾方法探讨如下。一、治血重安冲,阳明肝肾并调气逆血升、气迫血行,是血证病理之  相似文献   

14.
本组病例中,男36例,女18例;31~40岁居多,占67%,发病时间1~5年者37例,占68.5%;有49例伴有慢性咳嗽,咳吐大量脓痰,舌质红者39例,淡红15例,脉濡细为多,细数者仅23例。全部病例均经过支气管碘油造影x线摄片确诊。治疗方法:①汤剂:治以镇冲止血为法。代赭石60克先煎生地30克太子参30克百合15克桑白皮(吴萸汁炒)12克白芨15克阿胶10克(烊化) 侧柏炭10克藕节7枚。每日1剂早服各服一次。②丸剂:滋补肝肾,养阴敛肺,散瘀镇冲。代赭石90克生地60克太子参30克桑白皮30克沙参30克麦冬30克百合30克阿胶60克紫河东60克田三七20克诃子20克川贝20克海浮石30克白芨30克研末蜜丸每丸10克.  相似文献   

15.
王东巧 《光明中医》2004,19(2):55-55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 16岁~ 2 3岁者2 4例 ,2 4岁~ 44岁者 3 1例 ,45岁以上者 2 5例。出血时间最短12天 ,最长 62天。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关于崩漏的临床诊断依据 :( 1)月经不按周期而妄行 ,出血量多如注 ,或淋漓不断 ,甚至数月未有尽时。 ( 2 )崩漏须与胎漏、异位妊娠、产后病、赤带、瘕、外伤等所致的阴道出血证鉴别。3 治疗方法固本愈崩汤药物组成 :党参 12g ,黄芪 3 0g ,熟地 15g ,杜仲12g ,川断 12g ,枸杞子 15g ,炒枳壳 3 0g ,益母草 3 0g。随证加减 :出血量多如崩者加生地榆 3 0g ,乌梅…  相似文献   

16.
镇冲止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1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崇域  吴德兴 《中医杂志》1992,33(11):27-27
<正>我们自1980年以来采用镇冲止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发现有较好的止血疗效。现将随访1年以上的118例远期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18例均经本院或其他医院支气管碘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甚者常危及生命。笔者于 1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运用降气镇冲止血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2 1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人。全为男性患者 ;年龄最大者 6 3岁 ,最小者 13岁 ,平均年龄 42岁 ;干部 5例 ,工人 8例 ,农民 4例 ,学生 4例 ;出血病史最短者为 1昼夜 ,最长者为 1周余 ;胃溃疡出血者 13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者 8例。2 治疗方法以降气镇冲止血为治疗大法 ,采用参赭止血汤治疗。基本方 :代赭石 30 g 太子参 30g 法夏 10 g 生地 15 g 白芍12 …  相似文献   

18.
出血一证是临床常见之证,治法很多,出血的原因,大多与火或气有关,《景岳全书》血证指出:"血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我通过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代赭石镇冲止血法是治疗血证的一种有效方法,现介绍几例典型病例。1呕血(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