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患者的安危、医院的声誉等,因此对住院患者可能存在的和护理人员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同时,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对策,认为护理人员除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外,还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角度探讨精神病门诊的护理工作。方法 对门诊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服务理念和态度,门诊的诊疗环境进行讨论。结果 从事门诊工作的护理人员应有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注意各个细小环节的安全。结论 精神病院的护理管理者应重视门诊的日常护理工作,做好质量安全监控,以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护士的素质直接反映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敏感、最有效的指标。护理差错的预防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最重要的手段,随着对医疗需求向高层次发展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的增强,护理人员如何防止护理差错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是当前护理界面临的研究课题。在一些发达国家护理差错也呈上升趋势。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医疗差错进行研究防范。这也表明对护理安全的重视。下面我们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探讨如何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法律意识增强。病人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倍加关注,特别是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要求护理人员做好安全护理,杜绝差错事故,以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一些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护理差错、事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事实证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护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及护理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笔者应用日本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提出的SHEL模式,通过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工作环境及条件、护理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强调防范护理缺陷,必须强化科室管理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安全文化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如祥 《家庭护士》2008,6(1):68-69
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是指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认真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精神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心身安全。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精神科病人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缺失,在幻觉、妄想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自伤、他伤,这些临床特点决定了其为高风险专业之一,极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产科的专科特点决定了其为高风险专科之一,易引起法律问题。因此,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护理工作与法律的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是摆在产科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不断完善,病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过去护理人员在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中均缺乏法律知识教育,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法律意识,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0.
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科室护士长和病区护理安全小组网络协管护士四级护理管理体系,是现代护理管理体系的重要形式。重视寻找护理缺陷是防范护理隐患的根本。充分认识医疗风险,加强风险识别,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规避风险的前提,做到全院、全员、全面、全程安全护理,避免缺陷,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护理风险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分析、处理、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保障护理安全生产。方法:通过深入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帮助护理人员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明确风险易发环节,掌握护理风险的前瞻性管理方法,提高应对和规避护理风险的能力。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护理人员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保障护理安全。结论:医疗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要深刻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应对能力,从而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保障医疗护理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强法律意识 确保护理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亓翠美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B):2531-253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保护自己就医权利的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护理服务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使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医患纠纷。现就护理人员提高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制观念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荣伟 《全科护理》2011,9(13):1185-1186
从护理人员因素、护理管理因素、医疗基础设施、病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强调通过建立科学的护理安全管理系统,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从护理人员因素、护理管理因素、医疗基础设施、病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强调通过建立科学的护理安全管理系统,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探讨新时期下护理安全的管理方法,用法制的观念规范护理人员自己的医疗护理行为,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保障患者权利,杜绝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就医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如在工作中稍有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就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而引发医疗纠纷。面对脑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如何化解防范,保证医疗安全,已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维和医疗分队护理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和医疗分队的护理组织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为维和医疗分队的护理工作建立护理安全制度和质量标准,进行“全科护士”培训,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和医疗物资管理等。结果任务期间接受的各级检查和评价均达到标准作业程序要求;医疗护理满意度达99.81%。结论维和医疗分队的护理组织管理研究为有效提高战时护理快速反应能力、培养作战条件下护理人员的敏捷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为野战护理组织管理提供了积极指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患者保护自己就医的法律意识正在逐步加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医疗安全更加重视。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把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就目前医疗法规以保护患者弱势群体来说,对医务工作者很不利,所以我们更要加强法律意识培养,也是当前迫在眉睫需要摸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使用护理人员,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各护理单元均设置1名专职护理文员,以替代办公室护士工作,将资深护师充实到临床一线直接护理病人。结果:护士站设置专职护理文员后,对医疗、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一线护理人员力量增强,既缓解了临床护理人员紧缺的现状,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综合地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且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门诊是医疗护理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如何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安全第一,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门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且能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实行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是门诊护理安全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