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符合CCMD- 2 - R诊断标准的 7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作 3至 8年的随访。结果 :儿童精神分裂症思维内容单调贫乏 ,幻觉妄想不明显 ,临床上以情绪和行为活动改变为主 ,疗效较为满意 ,预后较良好。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预后等较以往乐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52例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行为异常较为常见,可伴有幻觉、妄想,以未定型为主。结论: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症状多样化,对情绪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城市和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同期住我院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中精神分裂症诊断,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的患者各100例,进行临床资料比较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家族史、病前性格、临床亚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农村组受教育程度低,起病年龄小,就临床症状而言,农村组以幻视、思维松散、与迷信有关的妄想、象征性思维、兴奋、冲动等多见。城市组以感知综合障碍,思维中断、原发性妄想、被控制感、内心被揭露感、情感淡漠等多见。而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分农村组明显高于城市组,阴性症状分城市组则明显高于农村组。结论:城乡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其各自特征。  相似文献   

4.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有人综述文献提出其最终结局可能存在以下五种类型:1、完全持久的恢复正常;2、病情多次复发,但复发间期病情完全缓解;3、社会性缓解,伴人格缺损,可自我照顾或需督促;4、维持在慢性状态;5、衰退至终末期。总的说来表现为全面衰退和全面缓解之间的一种多变的连续状态。已有的研究大多认为以下一些因素与患者预后有关: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发病年龄、病前人格、病前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治疗情况、服药依从性等。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我院首发分裂症患者的预后进行了随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首发未经系统治疗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年相应的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家族史、个性、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在前驱期症状的发生率(性格改变,意志减退,动作,行为反常,情绪反常)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诊断分型(偏执型,未定型),入院时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分值均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上有别于成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首发未经系统治疗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年相应的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家族史、个性、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在前驱期症状的发生率(性格改变,意志减退,动作,行为反常,情绪反常)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诊断分型(偏执型,未定型),入院时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分值均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上有别于成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选择首发未经系统治疗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年相应的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家族史、个性、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在前驱期症状的发生率(性格改变,意志减退,动作、行为反常,情绪反常)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诊断分型(偏执型,未定型),入院时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分值均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上有别于成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城市和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同期住我院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中精神分裂症诊断,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的患者各100例,进行临床资料比较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家族史、病前性格、临床亚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农村组受教育程度低,起病年龄小,就临床症状而言,农村组以幻视、思维松散、与迷信有关的妄想、象征性思维、兴奋、冲动等多见.城市组以感知综合障碍,思维中断、原发性妄想、被控制感、内心被揭露感、情感淡漠等多见.而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分农村组明显高于城市组,阴性症状分城市组则明显高于农村组.结论城乡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其各自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发家系性精神分裂症的家族遗传情况及高发家族史与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8例高发家系性和50 例低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系调查、临床对照分析和随访,将有关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发家系性与低发性精神分裂症相比,其亲属患病率、患病病种集中程度以及发病年龄,起病诱因,阴性症状,复发率和预后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高发家族史与精神分裂症的一些临床特征和预后有关,分别以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家族史可用作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分类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早期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 ,对符合CCMD -Ⅱ -R诊断标准的 5 0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早期精神病性症状不突出 ,而以情绪、行为障碍较明显。治疗上大多数使用氯氮平 ,其中单用氯氮平 16例 ,氯氮平加舒必利合用 17例。总显效率 74%,痊愈率 42 %。结论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有自身特点 ,早期情绪、行为障碍较突出。治疗上单用氯氮平、氯氮平和舒必利合用这两种方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收集儿童精神分裂症71例,将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有关因素作了初步分析,并进行了1年~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发病年龄小,病期长及未经系统治疗者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均差(P<0.01);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以阳性症状为主者的预后较慢性起病、临床以阴性症状为主者为好,(0.01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50例儿童精神分例症进行分析,发现患儿同成人相比,其症状不典型、单纯、以行为障碍、感知障碍为主。为早期儿童出现的行为异常,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智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5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痊愈后5年内进行随访,并分析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5年复发率71.4%,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治疗延误时间、依从性、遗传、年龄与复发的关系密切.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依从性、遗传、治疗延误时间、年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随访的方式,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身心、社会功能全面康复的有效途径,达到减轻患者精神症状,减少复发,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社会功能,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的临床目的 .方法 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家庭随访,采取防治康复手段,采用有关量表观察,对实施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评价.结果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总分为(7.18±1.52),与未采取家庭随访康复的基础资料相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总分或残疾程度降低,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结论 家庭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身心、社会功能全面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达到了预期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干预,痊愈出院15例,显进出院10例,好转出院5例。结论:护理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87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的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多以慢性起病,性格内向,疾病早期非特征性症状以学习成绩下降,失眠、头疼,精力、注意力下降较为明显;临床症状以情感障碍、感知障碍、行为障碍较突出,思维障碍以思维松散、被害妄想、关系妄想为主。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发病例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的趋势,疾病早期均存有非特征性症状,针对其临床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胡剑珂  张宝莉 《重庆医学》1995,24(5):274-275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在我国小儿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为儿童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联合化疗的迅速进展,小儿白血病的5年缓解率(CCR)已增至70%,不少患者已治愈。而正规、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维持及病情的恢复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随访组)和对照组(未随访组)。对研究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按顺从服药及被动执行两级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情况。结果:出院6、12个月时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疗效的维持及病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能够减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延缓其社会功能缺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