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中孙思邈运用灸法治疗外科病的处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灸法种类,扩大了治疗外科病的范围,丰富和发展了灸法治疗皮肤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张绍华  符文彬 《中医杂志》2011,52(9):803-804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有大量的灸法治疗疾病的记载,根据相关文献和论述,对孙思邈在灸法灸量方面的问题进行概要总结。  相似文献   

3.
《千金要方》灸治妇产科疾病成就初探湖南省沅江市卫生职工中专学校(413100)李正安主题词《千金要方》妇产科杂病/针灸疗法唐代名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其灸法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成就,略论如次...  相似文献   

4.
胡玲 《陕西中医》2007,28(10):1438-1439
在历代目录中,《备急千金要方》被归于“方书”类。从《新唐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及《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无不目之为“方书”。再者,《备急千金要方》不仅以“方”为名,连孙思邈自己也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1]所以,《备急千金要方》的方  相似文献   

5.
孙思邈灸法的临床应用153000黑龙江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医院汪秀岩唐代医家孙思邈,博通经史百家,广收医学文献,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和他的临床经验,其中有很多有关灸法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医德医风     
正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相似文献   

7.
医德医风     
正1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 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相似文献   

8.
《千金要方》,唐·孙思邈著。成书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孙氏自谓:“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命书名为《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千金方》。原书共分30卷,内容包括妇人、少小、七窍、诸风、伤寒、脏腑诸病、外科、备急、养性、针灸等等,总计232门,合方论5300首。从方剂看,笔者统计约  相似文献   

9.
犀角地黄汤方名出处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犀角地黄汤首载南北朝陈延之所撰《小品方》,名芍药地黄汤。通过版本比较,文献查考,可以确认犀角地黄汤方名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北宋林亿校勘本。犀角地黄汤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书中并无方名。除增添方名外,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所载之犀角地黄汤,与孙思邈原书所录相较,还增加了病因病机及症状的描述,药物剂量、药物排序、加减、加工亦均有不同。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之犀角地黄汤,与《外台秘要》所传录之《小品方》芍药地黄汤,方名不同,加减、药序、宜忌均不同,但主治证一致,药物剂量一致。犀角地黄汤各书记载的变化,可见孙思邈原著精神,也可见林亿功绩。  相似文献   

10.
周至 《陕西中医》2003,24(8):756
唐代名医孙思邈博采群书 ,广征博引 ,著《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 ,书中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及养生按摩等 ,对后世医学影响极大。值得注意的是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十分广泛 ,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我国 ,印度的一些医学文献也传入我国 ,《备急千金要方》收载的大量珍贵医药文献中  相似文献   

11.
孙思邈,唐·京兆华原(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公元581~682年间,即生于北周,历于隋,死于唐。孙思邈主要著作有《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和《千金翼方》三十卷。我们研究孙氏的学术内容,现在也仅能从这两部书来着手. 《备急千金要方》分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1):117-118
目的:探讨《风眩方》。方法:分析《风眩方》的流传以及风眩病证的概念、成因、治疗等。结果:《风眩方》作者是南朝医家徐嗣伯,它的流传是依靠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卷第十四中,孙思邈全文收载了徐嗣伯的《风眩方》。由于《备急千金要方》的流传,《风眩方》被保留到了今天。结论:徐嗣伯的《风眩方》是一部问世较早的针对内科专病的方书,它不仅具有历史的、文献的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思。  相似文献   

13.
医德医风     
正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相似文献   

14.
医德医风     
正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相似文献   

15.
李智鹏  陈慧敏  解进  张盈  张厂 《环球中医药》2020,13(6):1034-1035
在当代的《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大都把"《千金》犀角散"作为治疗急黄的首选方剂。"《千金》犀角散"一名最早出现于《张氏医通》,组成及功效均与《中医内科学》所录"《千金》犀角散"不同。1960年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联合五院)编写的试用教材——《中医内科学讲义》第一次提到治疗急黄可用"《千金》犀角散"(组成:犀角、黄连、升麻、茵陈、栀子),并注明该方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其后《中医内科学》教材多沿用此说法。而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备急千金要方》中并无犀角散一方,即使其所载犀角汤与之亦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16.
古训今译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注释:验:验证、验合之意;本:推究、推原之意;《备急千金要方》: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著。  相似文献   

17.
古训今译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注释:验:验证、验合之意;本:推究、推原之意;《备急千金要方》: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著。该书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敦煌残卷S.079碎片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与《孙真人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肘后方》《诸病源候论》中记载的比较,确认该碎片内容当源自仲景著作。  相似文献   

19.
《针灸资生经》为南宋时期著名医家王执中精研《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太平圣惠方》与《备急千金要方》等书,采撅旨要,酌论要旨,综合整理书中涉及的针灸内容,并结合其对针灸学的见解和临床经验类编而成。该书通过定腧穴、明禁忌、载验案、重养生及定施灸体位和顺序对灸法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所载灸法实用性强,对后世针灸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温胆汤治验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强  宿录贞 《河北中医》2007,29(2):137-138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组成.该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衍化而成,《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温胆汤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则用至4两,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