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阿霉素(ADR)对体外人乳腺癌化疗敏感细胞(MCF-7/S)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ADR对体外培养的MCF-7/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DR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DR作用前后去磷酸化Rb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ADR抑制MCF-7/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ADR组MCF-7/S细胞的凋亡率、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PCNA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的相比明显降低(P<0.01).在ADR组,MCF-7/S细胞的凋亡率(AR)与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结论]ADR诱导MCF-7/S细胞凋亡并抑制MCF-7/S细胞增殖可能与其上调去磷酸化Rb蛋白和下调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多柔比星(又名阿霉素,ADR)对体外培养的MCF-7/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DR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DR作用前后去磷酸化Rb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ADR抑制MCF-7/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ADR作用组MCF-7/S细胞的凋亡率及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PCNA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ADR作用组,MCF-7/S细胞的凋亡率(AR)与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增殖、分化功能及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方法ART作用乳腺癌MCF-7细胞后,采用MTT(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相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ART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P〈0.05),呈浓度依赖及时间依赖,并可导致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改变,抑制MCF-7细胞增殖,阻滞MCF-7细胞于S期和G2/M期。6 μmol/L和8 μmol/LART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15%和8.43%。结论ART可导致MCF-7细胞形态的改变,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生长,阻滞MCF-7细胞于S期和G2/M期,并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抑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extrae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kinase3,MEKK3)基因表达促进TRAIL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寻找乳腺癌临床治疗新策略。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人TRAIL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合成MEKK3-siRNA,应用脂质体介导MEKK3-siRNA转染人人乳腺癌细胞MCF-7,以RT,PCR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MCF-7细胞MEKK3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MTr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EKK3-siRNA与TRAIL联合处理后MCF-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TRAIL具有抑制MCF-7细胞增殖作用,但其抑制作用较弱。MEKK3-siRNA转染后能有效而稳定地抑制MCF-7细胞中MEKK3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TRAIL与MEKK3-siRNA联合处理MCF-7细胞较TRAIL单独处理更明显地抑制细胞增殖活力(P〈0.05),更明显地增加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siRNA沉默MEKK3基因能显著促进TRAIL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为探讨乳腺癌治疗新方案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经阿霉素(ADR)处理的人乳腺癌MCF-7/S细胞的凋亡率(AR)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ADR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理。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CF-7/S细胞分为实验组(以不同浓度ADR处理细胞)及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ADR对MCF-7/S细胞的抑制率(IR);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AR;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ADR作用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DR抑制MCF-7/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0.128mg/L;0.25、2、5μg/mlADR处理的MCF-7/S细胞的AR分别为0.171、0.184、0.259,而对照组MCF-7/S细胞的AR为0.04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μg/mlADR实验组MCF-7/S细胞的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为986.8±207.4,而对照组为131.7±31.9,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μg/mlADR实验组MCF-7/S细胞的AR与其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γ=0.998,P=0.037)。结论ADR能抑制MCF-7/S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理可能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Zhan YQ  Xu L  Sun XW  Zhong J  Li W 《癌症》2002,21(2):186-188
背景与目的:在实验研究中,已证实多种化疗药物都可引起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但在人体内进行有关化疗药物引起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还少有报道。本文研究新辅助化疗能否引起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凋亡以及对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ling,TUNEL)及免疫组化的标记链菌亲和素生物素法(Labelled Streptavidin Biotin,LSAB),分别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和乳腺癌肿瘤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均数为7.47%,与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均数4.83%相比明显增高(P<0.01)。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阳性表达率均数为33.71%,与对照组PCNA阳性率均数51.52%相比明显降低(P<0.01)。在新辅助化疗组及对照组两组病例中,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在人体乳腺癌组织中,新辅助化疗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能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7.
何静  杨洋 《齐鲁肿瘤杂志》2013,(24):1888-189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耐药株MCF7/ADR中miR-34a的表达差异及miR-34a对于多柔比星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CF-7细胞及MCF-7/ADR细胞中miR-34a的表达差异。采用转染技术,以脂质体为载体,在MCF_7/ADR细胞株中过表达miR-34a后,检测其对于多柔比星耐药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技术检测靶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MCF-7细胞株和耐药株MCF-7/ADR中miR-34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3和0.76±0.04,在耐药细胞株中呈现下调表达,P=0.007。MTT结果显示,MCF7及其耐药株MCF-7/ADR细胞多柔比星半数抑制浓度Ic5。分剐为(0,22±0.02)和(18.7±0.09)ftmol/L。对耐药株MCF-7/ADR过表达miR34a后,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ICso降低为(10.7士0.11)mol/L,明显增强此细胞株对于多柔比星的耐药敏感性。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转染阴性对照RNA相比,于耐药株MCF7/ADR细胞中转染miR--34a后耐药相关靶基因Bcl-2和CCNDl的mRNA水平分别降低了0.46±0.02(P=0.002)和0.33±0.02(P=0.008)。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过表达miR-34a后,可明显下调靶基因Bcl-2和CCNDl的表达。结论:上调表达miR34a可以增加耐药细胞株MCF-7/ADR对于多柔比星的耐药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增殖影响以及p27^kip1蛋白表达改变,探讨NaB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乳腺癌MCF-7细胞经不同浓度NaB作用后,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检测p27^kip1蛋白表达。结果:NaB对MCF-7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处理后的MCF-7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变化;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NaB2 mmol/L组G0/G1,期达(62.2±2.2)%,4mmol/L组G0/G1,期达(78.1±3.8)%,空白组G0/C0期达(53.1±2.4)%,P〈0.05;p27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NaB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该作用可能与p27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褐藻糖胶(fucoidan)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Hoechst33258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的凋亡;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bcl-2和bax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褐藻糖胶均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1),并随其浓度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大;褐藻糖胶诱导MCF-7细胞凋亡数增加,且可见明显的、凋亡特有的DNA梯形条带;在褐藻糖胶存在下。bcl-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bax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下降(P〈0.05)。结论:褐藻糖胶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诱导其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在胃癌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胃癌和20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中的细胞凋亡和调控基因(Bcl-2,Fas)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随正常胃粘膜→胃粘膜异型增生→胃癌的梯度,细胞凋亡指数(AI)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Fas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二者有相关性(P<0.05),PCNA阳性表达率(即增殖指数,PI)逐渐升高(P<0.01),结论:胃粘膜异型增生中已存在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异常,使增殖/调亡比值加大,是胃粘膜异型增生向胃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tautomycetin对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r法检测tautomycetin对MCF-7/ADR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ADR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automycetin对MCF-7/ADR细胞caspase相关蛋白、Bcl-2、Cyto-C、P53蛋白表达和Ak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Tautomycetin可剂量(0.01~100μmol/L)依赖性地抑制MCF-7/ADR细胞的增殖(P<0.05),IC50值为(1.26±0.12)μmol/L;与对照组相比,tautomycetin (1 μmol/L)可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早期凋亡比例由(0.67±0.18)%升高至(17.2±3.8)%,晚期凋亡比例由(0.96±0.23)%升高至(28.4±5.7)%(P<0.05).Tautomycetin可活化MCF-7/ADR细胞中caspase-7和caspase-9,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线粒体释放Cyto-C,降低p-Akt的水平,但对caspase-8和P53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Tautomycetin可阻断Akt活化,以P53非依赖的方式通过Cyto-C介导的通路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RRK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耐药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4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中LRRK2表达;并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BT-483及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荨麻提取物(0、1、2、4、8、16、32、64 mg/m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 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选择中位抑制浓度附近的浓度(5和10 mg/ml)作为给药浓度分别处理MCF-7和MDA-MB-231细胞24 h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大荨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在MCF-7细胞用5 mg/ml大荨麻提取物处理的同时转染过表达AKT质粒(大荨麻+AKT组),转染空载质粒为对照组(大荨麻+vec组),WB法检测过表达效率,比较过表达AKT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各大荨麻提取物处理组 MCF-7 和 MDA-MB-231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5或10 mg/ml大荨麻处理组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数显著减少,G0/G1期细胞占比和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P21、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Cyclin D1、CDK4、Bcl2蛋白以及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大荨麻+AKT 组 p-AKT 和 AKT 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大荨麻+vec 组,克隆数、S 期和 G2/M 期细胞占比均高于大荨麻+vec 组(P<0.05 或 P<0.01),G0/G1期细胞占比和凋亡率低于大荨麻+vec组(P<0.05或P<0.01)。结论:大荨麻提取物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且阻滞细胞在G0/G1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620对乳腺癌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21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乳腺癌细胞MCF-7、BCaP-37和乳腺上皮细胞HBL-100,采用q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细胞中miR-620和生长抑制因子4(ING4)mRNA的表达。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620抑制剂(anti-miR-620)和抑制剂阴性对照(anti-miR-NC)、anti-miR-620和ING4小干扰RNA(si-ING4)、anti-miR-620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序列(si-NC)转染至MCF-7细胞,经放射处理后(依次记为IR+anti-miR-620组、IR+anti-miR-NC组、IR+antimiR-620+si-ING4组、IR+anti-miR-620+si-NC组),利用克隆形成实验、MTT法和FCM分别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B法验证miR-620和ING4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和HBL-100细胞比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MCF-7细胞,设对照组(0μg/ml TanⅡA)和处理组(0.25、0.50、0.75μg/ml TanⅡA),处理MCF-7细胞48 h.MTT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各组MCF-7细胞中p53、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TanⅡA处理组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随着TanⅡA作用剂量的增加,MCF-7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0.75μg/ml TanⅡA处理组的p5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75μg/ml TanⅡA处理组的p53 mRNA表达水平增加,Bcl2 mRNA表达水平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4.88倍和0.42倍(P﹤0.05);0.75μg/ml TanⅡA处理组的p-AKT蛋白表达水平(0.866±0.015)低于对照组的p-AKT蛋白表达水平(1.00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nⅡA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其凋亡作用与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其抗凋亡机制与p-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阿蒂莫耶番荔枝内酯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冠军  潘启超 《癌症》1998,17(3):161-163,I000
目的:探讨阿蒂莫耶番荔枝内酯对有多药抗药性的阿霉素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凋亡的诱导作用,揭示其抗癌机制。方法;用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TUNEL法,流式细胞仪及光镜,电镜等技术研究癌细胞凋亡。结果;药物对癌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IC50O 10.5mg/L;光1镜,电镜可见染色质浓缩,聚集核膜下,核碎裂等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凋亡峰;10mg/L药物作用48小时,TU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将含不同浓度RhG-CSF的培养液与MCF-7细胞共同培养不同时间,采用MTT比色法计算细胞生长增殖率;Anexxin V/PI双染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实验结果用SPSS.v16.0软件分析。结果:不同浓度RhG-CSF处理细胞后,可以显著促进MCF-7细胞株的增殖(P<0.01),且当浓度为10μg/L时增殖作用最强。同时各浓度的RhG-CSF亦可抑制MCF-7细胞凋亡(P<0.01)。结论:RhG-CSF可以显著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当浓度小于10μg/L时,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大于10μg/L时,增殖能力反而逐渐下降。同时RhG-CSF亦可抑制MCF-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Li JX  Zhou KY  Liang T  Zhang YF 《癌症》2005,24(3):268-272
背景与目的:survivin属IAP基因家族成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能促使细胞逃避凋亡,并促进细胞的异常有丝分裂。本研究旨在探讨敲除survivin基因后,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方法:利用RNAi阻抑人乳腺癌细胞内survivin基因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survivinsiRNA转染组,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与未转染组比较下调了64%。随着siRNA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200nmol/L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可达60.9%。不同浓度的siRNA可不同程度地诱导细胞凋亡,200nmol/L剂量组凋亡率最高,可达29.0%。结论:survivinsiRNA有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