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及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00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其中甲、乙、丙三组从急性发作到手术时间分别为48 h、72 h、大于72 h。丁组患者为经过严格的术前对症治疗后进行择期手术,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并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丁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并发症、中转开腹率较乙、丙组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转开腹率与丁组比较,甲组中转开腹率低于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右上腹肌紧张、能否触及胆囊、白细胞计数、B超能否看见胆囊肿大、胆囊壁的厚度、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与中转开腹有关(P0.05),手术时机、白细胞计数、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独立危险因素(OR=2.382、3.125、2.142,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尽早进行手术,发作48 h内是腹腔镜手术治疗最佳时机,其次可先行保守治疗后再择期手术治疗,可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中转开腹受到手术时机选择、血象及结石位置影响,应综合考虑提高腹腔镜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以及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对4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68例病人分为A(症状发作48h内手术)、B(48~72h内手术)、C(72h后手术)、D(保守治疗后再择期手术)4组。结果A、B、C、D4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8%(5/146)、3.69%(5/137)、5.88%(6/102)和3.17%(2/63),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组的手术时间较其他3组明显延长(P〈0.05),且手术中转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较其他组短,开腹中转率也较其他组低(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温、右上腹肌紧张、胆囊肿大、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手术时机7个因素与中转开腹率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和手术时机是影响腹腔镜中转开腹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发作后48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时机,白细胞计数和手术时机是影响腹腔镜中转开腹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时机治疗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144例,根据症状发作至行LC的时间长短分成72h内(Ⅰ组)、4~6d内(Ⅱ组)、7~9d(Ⅲ组)3组,对3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Ⅰ、Ⅱ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各个时间段的患者施行胆囊切除,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02—2019-04间在长垣县人民医院接受LC治疗的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发病后48 h内实施LC的患者作为早期组,将发病后48~72 h实施LC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早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后48 h内实施LC,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C手术时机的不同,将症状出现48小时内者、症状出现48小时后手术者分别纳入早期组(n=67)、晚期组(n=53),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对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体温≥38.5℃、WBC计数≥15×109/L、腹肌紧张、有上腹部手术史、结石嵌顿、胆囊壁厚度≥5mm是LC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年龄、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均为影响LC术中转开腹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进行LC术(发病48h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年龄、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均为影响LC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07—2018-12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发病72 h内实施LC的60例患者作为早期组;将发病后先抗感染治疗72 h,待感染控制后择期行LC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择期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早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实施LC,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症状发作72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LC治疗1 165例非急性发作期胆囊结石患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等方面比较。结果:136例早期行LC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与同期行LC治疗的1 165例非急性发作期胆囊结石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症状发作72h内行LC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的关键是Calot三角的正确处理,减少并合理处理术中出血是降低肝外胆管损伤和中转开腹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手术距症状出现时间分为4组:24 h组62例、24~48 h(含48 h)组58例、48~72 h(含72 h)组47例及72 h组33例,比较4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中转开腹率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4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时的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评分。结果 24 h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或短于24~48 h组、48~72 h组及72 h组(P0.05),且72 h组的上述2个指标均多于或长于24~48 h组和48~72 h组(P0.05);72 h组的住院时间和中转开腹率均长于或高于24 h组、24~48 h组及48~72 h组(P0.05)。术前4组患者的G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4 h组患者的GLQI评分高于24~48 h组、48~72 h组和72 h组(P0.05);术后6个月时4组患者的G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发病72 h内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尤其在24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安全可行,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9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腹腔镜组实施LC,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中1例患者因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导致解剖困难,1例因胆囊床出血镜下止血困难,均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少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等优势,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以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疾病发作到手术时间的不同把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2例分为A、B、C三组,A组症状发生到手术时间不到48h,共37例;B组症状发生到手术时间在48h到72h之间,共34例;C组症状发生到手术时间超过72 h,共31例。分别对三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包括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中转开腹例数;3并发症情况: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1 C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疼痛时间、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A、B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B组的各项术中情况亦高于A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2 A、B、C三组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C组的中转开腹率最高,三组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A组和B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3 A、B、C三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但三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方法,疾病发作到手术在72h内疗效及患者的预后较好,对于超过72 h的在手术时应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