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为96.7%;导管留置时间12~181 d,平均43 d;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脐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39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脐静脉置管,观察脐静脉置管后留置时间及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脐静脉置管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9.12±3.03)d,并发症(外渗、静脉炎、脱管、堵塞、新生儿坏死性出血性肠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发生率低。结论应用脐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解决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长期静脉输液穿刺置管难的问题,是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较好的静脉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3.
潘曙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143-144
目的观察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胃肠外(静脉)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应用静脉营养液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查组和对照组。观查组采用腋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输入静脉营养液,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及四肢浅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输入静脉营养液。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每日穿刺时间及平均每次穿刺日平均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渗漏、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用腋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节省护理时间,与头皮静脉、四肢小静脉留置针及外周静脉置管相比,具有安全、容易操作、经济、实用性强、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57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锁骨下入路静脉置管、分析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结果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8%,留置时间为8~186d(平均84d),无导管阻塞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肿瘤患者在化疗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了静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和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了解输液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12月本科336例行IVAP植入术患者和214例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的病例资料,对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IVAP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ICC组(P<0.05);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无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及静脉血栓;PICC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等,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AP安全有效,简单可行,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胎龄27~32周早产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对照组100例,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两组对比时间20d。比较两组每套留置针平均使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结论腋静脉置留置针为早产儿输注静脉营养时,留置时间长,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并发症少,费用低,不失为一经济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破伤风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18例破伤风患者同时留置 PICC 与静脉留置针,PICC 留置处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处为对照组,由专人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穿刺与维护,并一次穿刺成功,比较2组的平均留置时间与非正常拔管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6.1±1.2)d,非正常拔管率为0;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2±0.3)d,非正常拔管率为7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ICC 应用于破伤风患者既能减少因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刺激与痛苦,又能避免因患者抽搐或翻身导致的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还能保证胃肠外营养的供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脐静脉置管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36例脐静脉置管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治疗及护理进行分析,包括预防感染、防止导管脱落与移位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脐静脉置管术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应用中并发症少,护理便利,减少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方便辅助榆查的取血。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行脐静脉置管可以为其提供早期静脉治疗通道,减轻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1].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PICC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抗生素、肿瘤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等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途径,且可以保护浅表血管网和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其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的过程,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应用的方法;方法将323例神经外科危重病人采用经肘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临床应用;结果置管成功率98%,留置时间3~54天;结论PICC操作简便,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感染发生率低,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提供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救治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时血液净化留置双腔导管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总结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随访血液透析患者临时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在872例临时静脉留置管中,其中颈内静脉置管516例,股静脉置管366例。20例患者出现出血或形成血肿;90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其中33例为颈内静脉置管,57例为股静脉置管;15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4例导管脱出;3例导管断裂;1例股动静脉内瘘。结论我院血液净化临时静脉留置导管总的并发症为15.4%,为减少并发症需提高静脉置管技术,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置管,对照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68d短于对照组的7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置管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颈外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黄记裕 《江西医药》2021,56(4):543-545
目的 分析和研究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与X线定位的优劣区别.方法 以2018年7月-2020年6月为本次研究工作的起止时间,选取于我科住院并符合脐静脉置管指征的新生儿共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6例)及对照组(n=26例).研究组采用床旁超声实时定位引导脐静脉置管末端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脐静脉置管后X线定位调整的方法,观察及对比2组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9.2%,导管留置时间10.88±1.07d显著长于对照组8.54±0.81d,并发症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30.8%(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脐静脉置管相比于传统方式的脐静脉置管可以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型号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260例展开分析,按照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组,偶数的129例纳入对照组,奇数的131例纳入试验组。两组早产儿均是首次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应用24G型号的静脉留置针进行手背浅表静脉穿刺置管,试验组应用26G型号的静脉留置针进行手背浅表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长、穿刺时疼痛水平、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留置针留置时长、穿刺时疼痛水平均好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对早产儿进行静脉输液置管时,应用26G型号留置针置管能够延长留置时长,降低穿刺时疼痛水平,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5.
恶性心包积液多数是由肿瘤引起 ,心包穿刺抽液引流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反复心包穿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而且易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 ,同时 ,随着穿刺抽液后积液量的减少 ,限制了再穿刺的进行。我院肿瘤内科自 2 0 0 1年 11月以来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 12例肿瘤引起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进行心包穿刺置管 ,留置心包腔 ,一次穿刺 ,反复抽液引流和注射化疗药物 ,在积极的综合治疗、护理下取得了满意效果。置管时间最长 2 7天 ,最短 5天 ,平均置管 16天 ;引流量最少 6 0 0 ml,最多 35 0 0 ml,平均2 0 5 0 ml,引流全过程无感染…  相似文献   

16.
黄记裕 《江西医药》2021,56(4):543-545
目的 分析和研究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与X线定位的优劣区别.方法 以2018年7月-2020年6月为本次研究工作的起止时间,选取于我科住院并符合脐静脉置管指征的新生儿共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6例)及对照组(n=26例).研究组采用床旁超声实时定位引导脐静脉置管末端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脐静脉置管后X线定位调整的方法,观察及对比2组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9.2%,导管留置时间10.88±1.07d显著长于对照组8.54±0.81d,并发症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30.8%(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脐静脉置管相比于传统方式的脐静脉置管可以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属长期留置导管[1]。肿瘤患者需要静脉化疗和胃肠外营养,因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和静脉高营养,对血管造成损伤,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给护理操作带来了难题。PICC为肿瘤患者解决了反复静脉穿刺的问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涂春媛 《江西医药》2007,42(11):1080-108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但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可发生套管堵塞、液体外渗、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1],而影响留置时间,为防止静脉留置导管堵塞,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费用,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3月对住院的70例脑梗输液患者采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封管,对静脉留置导管堵管情况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7-12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解剖位置选好穿刺点,利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包内自带的穿刺针穿刺静脉,导入单针双腔静脉导管。观察所有患者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置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96.55%,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96.42%,股静脉置管成功率100%;股静脉导管平均留置时间87d,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无差异平均162d;主要并发症为局部感染13例,局部渗血32例,损伤动脉血管6例,导管堵塞3例,均经及时解决处理。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是无法行动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