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消除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使手术病理标本能及时、有效地检查,确保患者的利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针对手术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中内在的实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持续改进标本管理的流程及逐步完善相关记录,实行手术医师、巡回护士、患者家属、标本送检护工、病理室人员逐级签名负责制。结果由2006年不合格发生率12.95%,到2011年至2012年10月不合格发生率为0.38%。结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持续改进有效地保证了手术标本的安全送检,同时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自身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快速冰冻标本管理质量改进措施。方法对手术室快速冰冻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行预约制度、固定专职护士、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等措施,使问题标本由50例下降到2例。结果 2012年2月~2013年2月术中快速冰冻标本758例,2例由于手术医生二次取材,耽误病理诊断,未发生1例手术室原因造成的标本延误。结论手术室严格执行各项标本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手术室药品的管理,确保手术室药品按时应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以保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方法以2011年采用常规手术室药品管理制度563例手术作为对照组,2012年采用优化手术室药品管理制度619例手术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的护理缺陷、满意度、手术药品配送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药品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6%(χ^2=2.18,P<0.05)。观察组手术者与麻醉师满意度为97.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5%(χ^2=4.32,P<0.05)。观察组每天配送药物时间平均为(37.87±3.2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00±6.74)min(t=4.73,P<0.05);观察组每例患者的药物配送时间平均为(4.26±0.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4±2.16)min(t=2.18,P<0.05)。结论优化手术室药品管理制度能够显著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显著缩短配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谢双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298-298,F0003
目的探讨时问管理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实施手术室时间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实施前(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与实施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时工作效率及满意率等相关情况。结果2011年手术量8271台,2012年手术量8786例,2012年手术量较2010年增加6.23%;2011年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49%;2012年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93%,2012年手术室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明显高于2011年(P〈0.05);2012年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2011年(P〈0.05)。结论手术室时间管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规范医护人员工作行为,值得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5.
罗密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8):1254-1255
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手术病理标本的增多,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工作也随之规范化。我院以往对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是对手术病人取下的手术标本存放在手术室保管,需送检时由病人主管医生填写病理送检单后再自行送往病理科检查。期间在标本管理流程和标本送检环节上存在着丢失标本和标本管理不当的潜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改进前,59名)和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改进后,62名)在我院手术室工作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PDCA循环方法降低手术室护士的锐器伤发生率,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年的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士考核合格率由改进前的69.49%上升到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84,P〈0.05)。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人均次数由1.58次降到0.69次;血源性暴露锐器伤发生例次率由13.56%降到6.4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室锐器伤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防范锐器伤的意识,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手术室安全管理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对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并为手术室的管理提供实践性导向。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6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1805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医疗差错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疗差错率为0.1%低于对照组的0.9%,护理满意度为98.9%高于对照组的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可有效地降低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观察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行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改进措施,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行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的种类及发生率。结果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事故是跌撞受伤,神经、关节损伤,电刀灼伤,切口感染,小纱布遗留于体腔内等。观察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及责任心,减少护患纠纷,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手术室的强化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技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乞012年1至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573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2年1至6月手术的7346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为2012年7至12月手术的8390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包括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技能、防范手术部位感染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案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0.28%,低于对照组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3.24%,较对照组的18.57%显著提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因此提高手术室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管理,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流程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再造新流程,建立完善的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流程,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冯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49-151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检验标本采集的1000人作为参考组(未实施针对性护理),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行检验标本采集的1000人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问题的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问题(标本量不足、患者准备不充分、标本留取不规范、送检不及时、其他)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检验标本采集中,医护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减少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保证灭菌质量。方法选取我院18名供应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明确分工、知识培训、建章立制(严格规程、优化流程、操作考核等)等方面改进现有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2013年手卫生合格率比2012年手卫生合格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强化意识,培训到位,定期考核是提高手卫生的综合措施。做好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手卫生合格率,保证灭菌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应用风险管理防范手术风险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的1124例手术作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护理风险事件,分析风险因素,寻找管理对策;把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的1182例手术作为观察组,运用风险管理防范手术护理风险.前后对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手术医师满意率和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评价.结果 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6.10%,观察组为5.16%;对照组手术医师对护理综合质量满意率为65.6%,观察组为91.7%;实施前手术室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评分:风险因素的一般认识为(16.25±1.04)、对风险管理认识为(15.50±0.93)、对风险管理态度为(15.25±1.04)、对风险管理行为意向为(14.75±1.28),实施后评分:风险因素的一般认识为(22.00±2.07)、对风险管理认识为(19.63±2.13)、对风险管理态度为(21.37±2.33)、对风险管理行为意向为(21.88±2.30).结论 在基层医院实行风险管理有利于防范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陆军  童宗培  潘龙 《中国医药科学》2014,(1):192-193,19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89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LC操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与2011年1~12月期间收治的行开腹手术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71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LC的患者成功完成LC者87例(97.75%),中转开腹2例(2.25%)。手术时间(46±9)min,住院时间(5.0±1.3)d。行开腹手术者,手术时间(59±10)min,住院时间(9.1±2.3)d。结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熟练掌握LC操作技巧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住院患者肺炎病院检测标本采集的程序管理与质量监控方法进行探讨,使标本采集成功率和送检率得到提高。方法采用ISO9001过程控制模式方法,对住院患者肺炎检测标本采集过程实施控制。结果护士及患者均未交叉感染;标本采集成功率、送检率均为100%;护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结论实施程序管理,使肺炎检测标本采集规范化,提高了标本采集成功率及送检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管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221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2011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3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8例患者归为观察组。自2012年7月开始,本院手术室开始进行手术室管理专项行动,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环境质量、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医生与患者对手术环境的主观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环境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生与患者对手术环境的主观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进行环境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手术室环境水平,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强医生和患者的主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口腔科存在不同程度咬合创伤要求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23例(29颗患牙),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两种方式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情况分别进行记录。结果所有患者再生性手术和正畸治疗的平均疗程为(27.3±1.7)个月,再生性手术治疗后患牙角形骨吸收侧的CAL、PPD分别为(3.41±1.43)、(2.84±0.87)mm,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垂直缺损侧的CAL和PPD分别为(3.79±1.60)、(3.12±1.11)mm,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后患牙缺损侧和垂直骨缺损侧的CAL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牙骨缺损侧和垂直骨缺损侧的PPD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对牙周炎患者的治疗行之有效,有助于改善牙周健康状况,解决咬合创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牙齿功能和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东  王刚  聂远  蒋代国 《中国医药》2013,(11):1610-1611
目的总结在腰椎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该技术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腰椎间孔镜治疗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腰4—5间盘突出32例,腰5-骶1间盘突出14例,2个节段突出者2例,无3个以上节段患者。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后6个月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分。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07±20)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15±2)ml;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术前VAS评分平均为(6.40±0.15)分,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为(2.25±0.23)分,6个月的VAS评分为(2.45±0.19)分。6个月时2.5分以下45例,5.0分以上3例,疼痛VAS评分小于2.5分患者占93.8%。术后1例患者并发椎间盘炎,经抗炎治疗2周后缓解。1例术后疼痛不缓解患者4个月后在外院行开放手术。术后1例患者腰痛加剧,术后6周再次行椎间孔镜下手术,术后疼痛缓解。结论腰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对患者整体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内患者疼痛缓解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汪芳俊  万勇  孙桂英  蔡蓉 《中国医药》2012,7(3):351-353
目的 观察长期酗酒对人工流产术异丙酚麻醉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人工流产术妇女160例完全随机分为非酗酒组和酗酒组,各80例.术中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必要时分次追加异丙酚0.5 mg/kg.监测术前10 min(T1)、人工流产术开始后1、3、5、10 min(T2、T3、T4、T5)以及术后10min(T6)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2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剂量以及术中追加剂量;观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进行麻醉效果评价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 手术开始后1 min,2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人工流产术开始后3min,2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心率和呼吸频率在手术开始后10 min恢复到术前水平.人工流产术开始后1~3 min 2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有轻微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酗酒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剂量和术中追加剂量均较非酗酒组患者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 ±46)mg比(100±16) mg; (42±10)mg比(27±8)mg;P<0.01].非酗酒组苏醒时间与离院时间均较酗酒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 min比(8±3)min;(26±7)min比(22 ±5)min;P <0.05].结论 长期酗酒可以导致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时异丙酚的诱导剂量和术中追加剂量均明显增加;长期酗酒并不影响无痛人工流产时异丙酚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同样适合酗酒患者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20.
冯玉珍  林志绣  厉婷 《北方药学》2014,(11):143-14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探索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的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和2012年1~12月门诊处方,记录相关信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处方书写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267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占13.71%;2012年1374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占7.32%。结论:通过适当及时的干预,门诊不合理处方明显减少,门诊处方质量显著提高,但不合理处方仍存在,应加以改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